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

八路軍有辦法攻破要塞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關東軍高層,開始的時候他們並不相信,因爲中國人造不出來臼炮這樣的攻堅武器,不過他們卻無法解釋巴音塔拉要塞失陷的原因。

不過從發回來的照片顯示,巴音塔拉要塞應該是遭到了火攻。猜到是火攻,日軍立即聯想到是不是燃燒彈,不過要塞表面沒什麼樹木,都是光禿禿的,即便是被幾百上千枚燃燒彈轟炸,只要及時封閉大門不就沒事了嗎?

不過很快日軍便知道了怎麼回事,一切源於滿洲里要塞被攻陷。

滿洲里作爲中蘇邊境城市,也是日軍防備蘇聯的一個重要據點,這裡也修建了一個要塞羣,200mm以上的要塞炮都有十幾門,不像巴音塔拉要塞,都是200mm口徑一下的火炮。

200mm口徑以上的火炮,那個威力那叫一個大。一顆炮彈砸下去,那就是直徑十來米的一個大坑,即便沒有被這種炮彈當場炸死,但只要在附近十數米範圍內,人都會被震死。

而且這種炮射程也遠,八路軍現有的火炮根本無法跟其媲美。

面對這樣的要塞,徐海冬自然不會傻着讓軍隊發起衝鋒,畢竟巴音塔拉要塞的戰鬥他雖然沒見過,但也知道一些。

所以徐海冬的部隊,只是把滿洲里給圍住了,並沒有主動發起進攻,剩下的直接交給了天上的飛機。

在看到凝固汽油彈對付要塞十分有效後,這款武器就被大量生產出來,然後通過運輸機或者卡車,火速運往東北前線。

繼巴音塔拉要塞之後,滿洲里要塞成爲了日軍被攻陷的第二個軍事要塞。不過因爲日軍有一定的防範措施,滿洲里要塞並沒有如巴音塔拉要塞那麼快就被毀掉。因爲滿洲里的城池並沒有被八路軍攻陷,那裡還有不少日軍,當即就把所看到的一切發送到了上級指揮部。

不過倒是有點意外的是,當看見雄偉的滿洲里要塞被漫天並且無法撲滅的大火一直燒着,沒有進要塞的日軍都驚呆了。

雖然滿洲里要塞當時並沒有被摧毀,但是大火卻是燒了幾個小時都沒有被撲滅,而且還引燃了不少其他東西。不是日軍不想撲滅,而是他們沒有時間去撲滅,因爲八路軍在要塞被大火焚燒的時候,對城區發起了進攻。至於被大火籠罩的要塞,那就跟八路軍沒啥關係了,又沒叫你們躲進去。

因爲之前滿洲里日軍被拿無法撲滅的大火給嚇破了膽,他們看到很多自己人都是被那大火活活燒死,心裡那叫一個涼哇哇的。

造成的後果是,滿洲里日軍有一些居然主動投降,雖然不是很多,但卻是一個比較好的開端。

至於要塞的日軍,跟巴音塔拉要塞差不多,不是被燒死、炸死,就是因爲缺氧而死。

日軍根本沒有想到八路軍會有這種大殺器,或許他們修的要塞能夠防備重炮或者炸彈的進攻。但這些要塞本身卻是擋不住凝固汽油彈那熊熊燃燒的大火,即便是要塞被封堵住,那些岩石都有被燒融化的趨勢。

而且在外面,那股炙熱感,即便是隔着幾公里都有點受不了。滿洲里日軍在被消滅之前,有人把照片發回了海拉爾的指揮部,當看到那熊熊燃燒的大火,海拉爾日軍一衆高層都沉默了。

及川源七看着照片問着旁邊一個工程師,“宮崎君,我們的要塞能擋住這樣的大火嗎?”

宮崎勇是一個建築工程師,這個海拉爾軍事要塞就是出自於他之手,對於整個要塞的情況,他一清二楚。

宮崎勇今年已經47歲,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建築設計師,後來被軍隊徵召,幫軍隊設計要塞。在此之前,宮崎勇可是很自信的,在他看來,他設計的要塞,沒人能給炸開,除非是自己這邊主動投降。

但現在,宮崎勇臉色蒼白,雖然滿洲里要塞不是他設計的,但是他知道滿洲里要塞的情況,兩個要塞的設計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建築結構也很相似。

宮崎勇搖了搖頭道,“不好說。我們要塞設計之初,主要是防備蘇聯的火炮,對於防火雖然有考慮進去,但是並沒有專門這麼設計。

照理說,要塞的牆足夠厚,應該能擋住大火的焚燒。不過我不明白爲什麼兩座要塞都不能擋住這樣的大火,我感覺跟這個彈藥有關係。”

宮崎勇說的沒錯,要是一般的燃燒彈,要塞還真不怕。可這是凝固汽油彈,它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燃燒的,而且還能依附在其他物體上燃燒,瞬間就會消耗掉周圍的氧氣。

除非在這種炸彈來之前,日軍就把要塞給封堵住,或許還能擋住,不然凝固汽油彈一下來就是無孔不入,能擋住才叫怪事。

及川源七氣憤道,“這到底是什麼武器?難道特高課沒有發回情報來嗎?”

“這?”旁邊的情報負責人一臉尷尬,硬着頭皮道,“將軍閣下,這個就得問專門負責支那西北地區的情報負責人。

據我所知,帝國在支那西北的情報機關接連遭到打擊,雖然還有一些人仍然潛伏着,但卻得不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

這個情報官果斷的推卸責任,本來這又不是他應該承擔的,要怪就怪專門負責這個的情報人員,他就是負責海拉爾地區的。

看見情報官推卸責任,及川源七即便有怒火,也不好發。就在他在那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八路軍把巴音塔拉要塞內部的一些照片通過飛機到處散發在黑龍江等地的大城市,主要投放點就是海拉爾境內。

散發的照片是經過處理的,上面沒有出現大量被燒死的屍體。不過卻有要塞石壁、要塞炮等被燒融的畫面,當看着那些畫面,不僅海拉爾地區的百姓,就連日軍內部也都人心惶惶。

因爲兩個要塞失陷的消息被封鎖了,但是八路軍卻利用這個來揭穿了這個謊言。知道事情真相的日軍,自然大驚失色。

看到他們認爲的堅固要塞,在八路軍進攻面前,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他們開始質疑自己身後的要塞能否擋住。還有那大火,八路軍用着一切手段去瓦解海拉爾日軍的抵抗心理,即便是沒出現逃兵,但日軍的抵抗肯定會下降。

“阿野隊長,你說我們修的這個要塞有什麼用?根本擋不住支那人的火焰。”大島正雄拿出一張藏着的八路軍宣傳單,偷偷地問着自己的隊長。

阿野元看見這個宣傳單,大吃一驚,驚慌失措的看了看周圍,發現沒有人這才大鬆一口氣。不過卻臉色不佳地看着大島正雄,“八嘎,爲什麼之前不交出來,你這是蠱惑君心,要是被憲兵隊的發現你就慘了。”

原來當這個傳單散發下來後,及川源七讓憲兵隊收繳了這些傳單,隱匿不交着,都按蠱惑軍心罪論處。不過阿野元顯然打算放過大島正雄一馬,不然直接就捅出去了。

大島正雄也被自己隊長的反應嚇了一跳,不就是藏了一張傳單嗎?至於這麼大驚小怪的。不過他還是趕快把傳單趁着沒人看見,撕碎了,扔在不起眼的位置。

“隊長,我只是擔心我們這個要塞不能守住。萬一支那人又投放那種武器,我們豈不是要活活被燒死?”大島正雄擔憂道。

“八嘎,大日本帝國是戰無不勝的。大島二等兵,這次就當我沒聽見,下次再讓我聽到你說這些懦弱之語,小心我把你送交憲兵隊!”阿野元認真地說道。

而不遠處幾個帶着袖章的憲兵正在走過來,看見阿野元在訓斥手下也就沒有過來,而是徑直朝着遠處走去。

看着憲兵隊士兵走遠,阿野元神色這才緩和下來。他也怕憲兵過來發現什麼端倪,所以才故作生氣,這樣纔不會引起憲兵的懷疑。

現在海拉爾的氣氛很詭異,憲兵隊到處抓人,不僅有滿洲國將士,還有日軍將士,搞得人心惶惶的。所以阿野元也不想招惹麻煩,不過他也不想自己人出現什麼問題,所以即便有錯,只要不是大錯,也會盡量隱瞞。

。。。。。。

“司令員,我們的巡邏士兵跟蘇聯軍隊發生了對峙!”滿洲里城裡,原來的日軍司令部,徐海冬正在吃藥,就被一個消息給打擾了。

徐海冬皺眉道,“蘇聯軍隊?我不是說過,一定不能越界嗎?怎麼會發生對峙?”

來人解釋道,“我們沒有越界,不過蘇聯軍隊大約一千多人,還有坦克,正在邊境位置虎視眈眈,而且在挑釁我們。

我們的部隊擔心蘇聯軍隊想要找事,也聚集了附近的部隊在邊境附近,之後就在邊境對峙起來。”

聽見這個情況,一旁的政委肖向榮追問道,“蘇軍都什麼武器裝備?”

“有三輛中型坦克和五輛輕型坦克,還有100多人的騎兵,其他的都是步兵。步兵武器裝備一般,步槍跟我們一樣,機槍也是那種圓盤機槍。”來人解釋道。

肖向榮擔憂道,“司令員,這不太對呀,這裡的蘇軍怎麼有中型坦克,不是說蘇聯的中型坦克都在歐洲戰場嗎?看樣子蘇軍恐怕對東北或者外蒙有想法。”

咳咳

徐海冬輕咳了兩聲,臉色有點蒼白,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他的思維。沉吟道,“現在歐洲戰場,蘇軍已經佔據了優勢,應該是從歐洲調了一些軍隊回來。讓部隊保持警戒,告訴他們只要蘇軍不越過邊界,不朝我們開槍,就不用管他們。

把這個事彙報上去,現在蘇聯在歐洲壓力沒那麼大,肯定會回來找場子,讓外蒙還有新疆的部隊小心點,估計後面會有麻煩。”

“好的,我馬上就去彙報。你這身體呢?要不要緊,實在撐不住的話,千萬不能勉強,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肖向榮有點放心不下徐海冬的身體。

徐海冬從拿下滿洲里後,身體就沒有之前好,這兩天也老是咳嗽,一衆下屬看着也是擔心。

徐海冬搖了搖頭,堅持道,“我沒事,你先去把事情處理好,我這我自己知道怎麼處理!”

看着徐海冬的一臉堅持,肖向榮無奈地嘆了嘆氣,只能先去處理蘇軍異動的事。

其實蘇軍之所以出現在滿洲里附近的邊境地區,主要還是因爲八路軍把滿洲里要塞給燒了,驚動了附近的蘇聯駐軍。

本來遠東蘇軍就一直很關注外蒙和東北的事態發展,一個是昔日的小弟現在要挑釁他們,一個是曾經的手下敗將在東北囤積了大量的軍隊。現在兩個敵人在那相互掐架,蘇軍自然樂見其成,不過還沒有打算軍隊進入東北的打算。

先不說現在蘇聯在遠東沒有多少軍隊,歐洲戰場還在激戰,蘇聯纔開始反攻而已,而且德軍還佔據着數百萬蘇聯土地,蘇聯暫時沒打算考慮東邊。

不過蘇聯對於外蒙、東北、新疆的野心可是很大的,加上八路軍收復了外蒙,把中蘇邊境直接北推了一兩百公里。所以在歐洲戰場差不多緩和一點後,斯大林就朝着遠東調集了近百輛早期的t-34坦克,分佈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各個點。

蘇聯軍隊對於日軍在東北的情況還是挺了解的,在看到八路軍居然攻破了滿洲里要塞,蘇軍便想過來看看怎麼回事。不過在邊境地區就被八路軍給擋住了,要是八路軍人不多,或許蘇軍會直接闖過來看看。

雖然第九縱隊有一部分軍隊已經沿着鐵路,朝海拉爾出發,但在滿洲里還是有上萬軍隊,還有幾十輛坦克存在。

所以那一股蘇軍就放棄了強闖,不過也沒打算走,反正中**隊也不敢打他們。這纔有了這次對峙。

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234章 天津(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3章 北伐(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0章 西征(三)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3章 四一二第98章 入川(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3章 北伐(二)第74章 崛起(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78章 營救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3章 北伐(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328章 天津(三)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91章 東征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84章 新年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
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234章 天津(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3章 北伐(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0章 西征(三)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3章 四一二第98章 入川(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3章 北伐(二)第74章 崛起(五)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78章 營救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3章 北伐(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328章 天津(三)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91章 東征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84章 新年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