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

只見一營長衝進混亂的肉搏戰場,端着槍先挑再刺一個西北軍士兵就這樣掛了。隨着‘噗’的一聲,一營長槍上的刺刀就離開了那個死去的西北軍士兵屍體,接着旁邊燃起的火光可見看見刺刀上有着液體彙集在刀尖,然後便滴在了地上。

“李連長,你沒事吧?”有了一營長這幾十人的加入,便在一陣猛刺下,紅軍堪堪守住了這個小陣地,一行人也衝到了李連長的身邊。

藉着月光和周圍因爆炸而產生的火光,一營長等人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影從山下衝了出來,這讓一衆紅軍士兵非常擔憂。

“營長,沒事!我已經賺夠本了!”此時的李連長即便在黑夜,也可以看見其身上受傷不輕,連說話的語氣都有點顫抖。

“好!同志們我們一定要守住這個陣地,支援馬上就到了!”此時的一營長知道自己今晚必須得做點什麼,不然即便戰事結束他也會受到懲罰,現在只能戴罪立功。

“對面的西北佬,你們來呀,爺爺在這裡等着你們!”一些紅軍士兵開始用着這類似的話來提升自己的勇氣,此時他們的心裡其實也很害怕的,不過看着周圍的戰友便硬着頭皮叫道。

雖然剛纔的一營長的到來打退了剛纔敵人的一次進攻,但西北軍有了增援便又開始進攻,而且人數更多。

“殺!”

“殺!”

此時的情況子彈已經沒了多大用處,唯有刺刀見紅,誰敢拼命才能活下去。只見一營長端着刺刀便衝了上去,李連長等人也嗷嗷叫的衝了上去,與敵人纏鬥在了一起。

就在這個時候,西北軍爲了組織紅軍支援一營陣地,在其他地方也展開了佯攻,迫使那些地方的紅軍沒法過來支援一營陣地。沒辦法的許權中只能派出自己的預備隊投入了戰鬥,守住陣地纔是最重要的。

戰鬥持續了一晚,直到天亮才結束,在許權中等親自上場參加戰鬥後,終於守住了陣地,不過付出的代價卻非常大。清晨,活下來的紅軍士兵開始打掃着戰場,陣地上到處都是紅軍和西北軍的士兵,很多士兵死之前都跟西北軍纏鬥在一起,可見戰事之慘烈。佔地到處都是坑坑窪窪,一些樹木着火後還在燃燒着,更多的則是燒焦的樹木。打掃戰場的士兵也都是身上沾着血不知道是自己的、敵人的還是戰友的,他們現在正費着勁把自己的戰友從戰場上擡出來,遠處的一片空地,數百上千具紅軍遺體在那整整齊齊的擺着,周圍的紅軍都傷感的看着這些昨天還在一起戰鬥的戰友。

“師長,損失統計出來了!”六師的黨代表李子洲拿着一份統計數據,一臉沉重的來到許權中身邊。

“哎,都是一些好同志啊!把他們好好安葬吧,記得把他們的身份統計出來!”看着統計的數據,許權中也是很沉重。

只見那張紙上寫着犧牲1089人,600餘人重傷,再加上之前損失的上千人,相當於他的手上只有不到3000人的可戰之兵了,不過敵人也不好受,光找到的屍體也有一千多具,因爲重傷被俘的也有好幾百人,這次交戰雙方打成了一比一的損失,要不是許權中後面果斷投入後備部隊,估計紅軍的傷亡更大。

“師長,那這些西北軍士兵怎麼處理?還有如何向上面彙報?”作爲黨代表的李子洲看着那些死去的西北軍士兵問道,還有這次的損失,如何彙報也讓他很是爲難。

“雖然我們跟西北軍是敵人,但死者爲大,也把他們安葬了吧。至於彙報,如實彙報吧!”說到最後,許權中心情也很沉重,這次損失肯定瞞不住,報上去肯定就是他指揮不力的的責任。雖然得知報上去的後果他也知道,不過卻不能瞞,就旁邊的這位李子洲黨代表,就不是他能指揮的。黨代表一職就是不久之後政委的意思,李衛國知道這個時候黨代表存在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起監督軍事主官的作用。但爲了不讓黨代表影響到作戰,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戰場黨代表不能干涉主官的命令,即便有不同可以彙報上去,讓上面裁決。

“好的,我這就去辦!”李子洲知道了許權中的意思後,便知道怎麼做了,說完就去發電報了。

此時的許權中在警衛的陪同下在巡視戰場,也慰問着那些受傷的士兵。至於昨晚敵人怎麼摸上陣地的原因也查到了,清晨打掃戰場的時候,在敵人上來的地方發現了不少死去的士兵,一些是被割喉而死,,一些是被飛刀扎死。看樣子西北軍裡面也有一些會功夫的好手,難怪一營就這麼容易被對方偷襲。

作爲此次被偷襲主要的罪責承擔者----一營,許權中沒有處置他們,因爲戰鬥結束後,一營的數百人十不存一,只有幾十個帶着傷的士兵活了下來。雖然一營有錯,不過一營的士兵用鮮血來挽回自己的之前的失職,連營長都戰死在戰場,活下來的最高指揮官居然是一個副連長。這讓許權中也沒理由去處置這支部隊,也不可能去處置了,連之前一直想要追究一營失職的黨代表李子洲都閉上了他的嘴,一營用他們的生命在贖罪。

老虎溝的一塊空地上,一個大坑已經被紅六師的士兵挖好了,在坑裡1089具紅軍士兵遺體安安靜靜的躺着,周圍則是圍着一圈落着淚的紅軍士兵,最前面的一排人拿着鏟子,身後的一排人則是豎着舉着槍,槍口朝着天空。

“鳴槍!敬禮!”

砰砰砰,在旁邊一個軍官的吩咐下,舉着槍的士兵便一起朝着天空開槍,槍聲響徹天空。遠處防守的陣地的六師其他士兵都知道槍聲怎麼回事,都嚴肅的站起來對着槍聲傳來的地方,脫下軍帽,莊重的敬了一個軍禮。

“同志們一路走好!”由於打仗期間紅軍沒人帶酒,許權中只能拿出自己的水壺,以水代酒,倒在了地上。

“埋土!”

一聲命令後,拿着鏟子的士兵開始把坑道旁邊的土往坑裡填,隨着泥土一鏟一鏟往坑裡飛去,那些死去的戰友就開始被掩蓋了,而旁邊看着士兵基本都落下了自己的眼淚。埋着上千人的坑不小,紅軍士兵費了半個多小時才埋好,最後在埋着犧牲士兵的旁邊,一塊大大的木牌插在了這裡,上面寫着。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六師老虎溝陣亡官兵之墓-----民國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

“總指揮,六師的電報!”此時的李衛國正帶着警衛旅正在前往老虎溝,現在隔老虎溝只有不到10公里,一個通訊員拿着一封電報跑了過來。

“什麼?這個許權中差點誤我大事!”看着電報上的內容,李衛國十分生氣,把電報揉成了一個團扔在了地上。這根六師居然在昨晚上被西北軍軍直才部隊偷襲,損失近兩千人,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這次計劃。

“總指揮六師那邊出什麼事了?”唐亮見李衛國非常生氣便問道,並彎下腰撿起地上被揉成一團的電報紙,打開看了看,“總指揮,六師損失這麼大,我們部隊還能完成這次任務嗎?”

“有什麼辦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命令士兵快速前進,還有給許權中發電報,就說我們的部隊一個多小時到老虎溝,讓他給我牽制住敵人,不能讓敵人跑了。”李衛國忍住怒氣,給唐亮說道。

“是!”

。。。。。

老虎溝,此時正在發生着激戰。雖然昨晚西北軍也損失了一千多人,不過軍直才的旅畢竟有着一萬出頭,這幾天雖然損失了3000多人,但紅軍也差多損失快3000,要知道紅軍之前只有6000來人。所以軍直才斷定紅軍可戰之兵不多,若不是趁着這個時候進攻,昨晚的犧牲就白費了,自己的一個團長都死在了對面的陣地上。本來之前挺順利的,都快佔領紅軍的陣地了,可是沒想到紅軍打起仗來都不要命,硬是拼着命擋住了他們的進攻,最後對方的援兵一來,西北軍這邊優勢就不大了,最後還是被紅軍趕出了陣地。所以白天,軍直才就打算趁機再次進攻,而六師這邊,許權中也帶着部隊親自在陣地裡監督作戰,但西北軍仗着人數優勢發動着一次又一次大規模衝鋒。

“師長,總指揮急電!”李子洲來到正在監督作戰的許權中身邊,冒着槍炮聲大聲說道。

“總指揮怎麼說?”這時候一個炮彈落在不遠處,濺起的泥土讓許權中低頭避讓。

“總指揮讓我們堅持住,他正帶着警衛旅已經到了離我們不到十公里的地方,讓我們一定拖住敵人。”李子洲頂着戰場嘈雜的聲音,大聲的對着許權中說道。

“你去回稟總指揮,就說許權中一定完成任務!”聽到總指揮簽署親援軍趕來,許權中喜從心起,大聲說道。

“是!”

“同志們堅持住,總指揮親自帶兵增援我們來了!”

“同志們堅持住,總指揮親自帶兵增援我們來了!”

在李子洲走了之後,許權中便把這個消息派人在各個陣地通知下去,在得到總指揮李衛國親自來增援他們,六師的官兵都非常激動,士氣大增。

接下來的六師的戰鬥力打仗,軍直才的幾次進攻都被打退了,這讓他們非常疑惑。

“對面的紅軍怎麼回事?突然這麼拼?”看着自己的部隊進攻又被打退了,軍直才疑惑道。

“是不是昨晚的事刺激到他們了,所以對我們非常仇恨,所以才這麼拼的吧!”下面的一個軍官猜測道。

“有可能,現在紅軍就是靠着這股勁在支撐,讓下面的部隊加點勁,只要攻破他們的陣地,對面的紅軍就完了。”軍直才也沒有多想,便仍然讓自己的士兵加大進攻力度。

而就在此時,李衛國的帶領的警衛旅也隔着戰場不到兩公里,爲了徹底消滅這支西北軍,警衛旅開始快速的朝着戰場接近,這也引起了西北軍的察覺。

“旅長,大事不好,我們後方和左翼出現大量紅軍!”一個消息傳到了正在指揮部的指揮下面士兵作戰的軍直才耳中!

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26章 天津(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08章 諜影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91章 東征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4章 升職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99章 漢中攻略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196章 東征(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26章 天津(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31章 班底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91章 東征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1章 班底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
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26章 天津(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08章 諜影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91章 東征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4章 升職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99章 漢中攻略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196章 東征(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26章 天津(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31章 班底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91章 東征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1章 班底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