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

在聽到王以哲的詢問,劉伯成見旁邊的李衛國沒有制止,便繼續說道,“我們沒有太多的辦法,以閻錫山的性子肯定不會讓我們碰太原的,現在的情況是晉綏軍消極避戰,我覺得閻錫山若是保不住太原,寧願給日本人也不會讓我們插手。”

“可是我們不可能不作爲吧,都是中國人,閻錫山不仁,我們不能不義!”

其他幾個人沒有說話,都看着坐在上首的指揮官李衛國。

“劉師長,第二批入晉的那幾個師到什麼地方了?”李衛國看了看地圖淡淡的問道。

作爲第二批入晉的八路軍有三個師,分別是彭雪楓的獨立一師、吉鴻昌的獨立三師、林標的獨立四師。黃公略的部隊則是分派了一個旅去防守陝南等地,剩下的部隊則是防守潼關、西安等地。關嚮應的獨立二師則是駐紮在延安,充當晉北八路軍的後備力量。

現在的情況是八路軍的第一批入晉的五個主力師都在晉北,往南增援的話不是很方便。若是算上衛立煌南下的中央軍,整個太原附近就有30萬軍隊,到時候出點意外,那就是全線崩潰,李衛國此時把主力軍調過去,反而會被拖累,而造成較大的損失。

所以此時李衛國想看看第二批入晉的那三支部隊到什麼地方了,讓他們直接到晉南,策應晉中、晉東的戰事。

“報告副總司令,現在獨立一師剛到運城,三師和四師在平遙縣。”李振華拿出之前的一封電報,認真地說道。

“這樣吧,讓四師去太谷縣,三師南下匯合一師,前往長治、晉城等地,在那裡尋機建立根據地,並抵抗可能由邯鄲而來的日軍。若是晉綏軍不配合,不用理他們,但要注意團結川軍、中央軍合力抗敵。”李衛國想了一會兒便吩咐道。

“是!那太原怎麼辦?而且軍情局傳來的消息,說是阪遠那個老小子不甘心之前的失敗,敗逃至河北後,補充了彈藥打算重整旗鼓。而且據可靠消息,日本華北方面軍派出了109師團、108師團的一個旅團沿着正太路增援日軍第二十師團。現在太原附近將擁有三個師團(阪遠以及108師團各半個),六萬多日軍,這對整個山西的戰事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聽李振華這麼一說,在座的另外四個主力部隊的主官都在那沉默不言,之前的忻口會戰雖然擊敗了近四萬的日軍,但是傷亡、物資消耗都很大,再去對付六萬多日軍,就有點吃力了。

“振華說的沒錯,現在的情況是對我們很不利,但我們沒有退路。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想問問,你們對今後的山西怎麼看?”李衛國此時並沒有去回答李振華的問題,而是問着一個有點偏離這次開會主題的問題,這讓五人都很疑惑。

“副總司令能說具體點嗎?”

見幾人很茫然的樣子,李衛國知道自己的這個問題有點不好回答,便解釋開來,“日軍現在雖然有六萬來人,但是阪遠師團不足全盛時期的一半兵力,加上之前的大戰,也沒有這麼快就恢復戰鬥力,所以解決現在的山西困境也不難,關鍵就是看值不值得。你們這下知道什麼意思了吧?”

“副總司令的意思是怕我們解了太原之圍後,怕閻錫山以及中央軍搶奪屬於我們的勝利果實?”一旁的彭得懷不確定的問道。

李衛國沒有說話,只是微笑的看了看彭得淮,顯然是對方說的沒錯。

“副總司令的這個擔心我們是得重視,我們解了太原之圍後,到時候閻錫山肯定不會坐視我們做大,百般刁難肯定是免不了,說不定中央軍那邊也會對我們產生警惕之心,說白了就是得選好時機,不能幹吃力不討好的事。”劉伯成點頭說道,顯然也是明白了之前李衛國言外之意。

而對於這件事,一旁的孫蔚如和王以哲並沒有插話,現在他們都屬於中共的陣營,沒有了中共的庇護,他們絕對會被老蔣給吃的骨頭都不剩。再加上,他們還沒有真正融入中共,所以也不好插手這關乎整個八戰區以後利益的決策,中共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執行就行了。

“其實在接下來太原可能爆發的戰爭,我們可以不必插手太多,反正現在那附近有着近三十萬軍隊,我們去個幾萬人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我的計策有點損,不過若是能成功,就算時候閻錫山跟我們翻臉,我們也不用怕。”李振華開口說道,但是就是半天不說計策。

“李師長,你倒是說啊,吊什麼胃口!”一旁的彭得淮催促道。

“老彭,你別急啊!按照目前這個趨勢,閻錫山肯定會消極避戰,而衛立煌這邊忻口之戰也是消耗頗大,即便其第三軍加入,也很難再阻擋日軍第20、109兩個完整的師團。我的建議就是,趁着閻錫山失敗後,我們在出兵,到時候我們在想辦法從日軍手中奪回太原,之後就算是閻錫山要翻臉,也得考慮考慮有沒有實力了。”李振華冷笑道。

“這合適嗎?都是中國軍隊,我們這麼做會不會有點不道德,到頭來損失的還是抗日力量。”孫蔚如覺得這個招有點損,便忍不住質疑道。

“孫軍長,晉綏軍打成什麼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十幾萬裝備精良的晉綏軍就坐看其他軍隊跟日軍血拼,他卻消極避戰,這樣的軍隊我看在日軍進攻面前,能不當漢奸就不錯了,所以不用管他們。我們趁此機會壯大力量,就可以爲整個抗日戰場做出更大的貢獻,孰輕孰重這很明顯的吧!”

“可是。。。”

在孫蔚如還想辯解的時候,李衛國制止他了,“孫軍長,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事實擺在面前。不是所有軍隊都像你們二人的軍隊那樣敢對日軍這麼硬幹,晉綏軍中除了傅作義以及綏遠的趙軍長,其他的人都受閻錫山的影響不敢對日作戰,所以不用考慮他們的死活,這樣的軍隊存在就是恥辱。”

“可是,那樣百姓就會損失慘重,作爲軍人不就該保護百姓嗎?而且貴黨也是這麼倡導的!”

“孫軍長,我們也想去太原,可是閻錫山只跟衛立煌求援,而不向我部求援,這裡面什麼情況你不會看不出來吧,我們可不回去熱臉貼人家冷屁股,閻錫山不長教訓不知道花兒爲什麼這樣紅!至於那些百姓,要恨就去恨閻錫山吧。”孫蔚如的話,剛說出口就知道不太合適,而李衛國此時也有點惱怒,便略帶生硬的語氣說道。

“是!”孫蔚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他始終不相信閻錫山會捨得自己的大好地盤,捨得把其讓給日本人,說白了就是還未對國民政府徹底死心。

“這件事就按李師長所說的辦,孫軍長你接下來帶着你的部隊撤到黃河,118師、119師、還有王軍長的67軍留在忻口修整,129師即日出發,尾隨衛立煌的軍隊趕往太原,到時候駐紮在陽曲附近的山裡就行,儘量不要暴露行蹤。散會!”

說完李衛國頭也不回就走了,留下這些人在那相互看着。

“孫軍長,你剛纔真的說錯話了,找個機會去給副總司令道個歉吧!”王以哲來到孫蔚如面前,拍了拍其肩膀,建議道。

王以哲早在西安事變前就在周恩萊的引薦下加入了我黨,所以他雖然是張學良的親信,但他也是中共的人,所以很多事還是比較明瞭的。

而另外幾人也都搖了搖頭,各自離去了,只留下孫蔚如一個人在那發呆。一個好好地會議就這麼被破壞了,擱誰誰也不高興。

“副總司令!”就在李衛國離去之後,後面李振華等人便跑着追了上來,而看到來人之後,李衛國便停了下來。

“還有什麼事嗎?”

“副總,孫軍長也是口直心快,您就別生氣了!”來人之一的程雲認真地給孫蔚如求情道。

“他的這個口直心快的毛病該改改,先讓他反省段時間再說吧!”

“可是這會不會讓他產生對我黨的牴觸心理?畢竟他也算是我們陣營的!”程雲擔憂的說道,孫蔚如可是中央極力爭取的對象,要是這麼被趕走了,有點不好交差。

“我們要的是對我黨認同的人,而且現在孫蔚如已經上了老蔣的黑名單,投靠老蔣註定他會被排擠甚至架空,他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李衛國冷笑道。

“副總,那我們現在手上還有那麼多日式武器怎麼辦?這跟我們的使用的武器不一致,我們幾個軍官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武器。”

“這倒是一個問題,這些日式武器也挺不錯的,扔了也太可惜了。這樣吧,把所有的日式武器全部集合起來統一使用,,雖然其性能還不錯,但畢竟會增加後勤負擔,你們三個好好考慮吧,師有誰想要這批武器的就來跟我說,先到先得。不過那些野炮我要了,我要加強一下總部的炮兵團。”

現在八路軍手上在忻口繳獲的能用的日式步槍,以及衛立煌送過來的一部分,有一萬多支槍,分散使用沒什麼威力,集中起來效果才明顯。

李振華三人相互看了看,都在思考要不要這部分武器,李衛國所說的也正是他們所擔心的。

只見李振華思考了一會兒便上前說道,“副總,這批武器我的師要了,我倒要看看,同樣的裝備,我的一萬多人能打日軍多少人!”

“你確定?”李衛國看了看自己這個堂弟,他的心裡其實是不想讓他把這批日式武器拿過去的,果然擔心什麼就來什麼,而且李衛國剛纔都把話說出去了,總不能立馬就反悔吧。

“我確定!”

見自己這個堂弟這麼固執,李衛國認真地看了對方一會兒,便也鬆口了,“既然你要這批武器,後面找程副主任把這批武器領了吧,這批日式武器就把你部隊裡的漢陽造全部替換下來,以後若是還有繳獲,日式武器也有限供應你部,爭取把你們全部打造爲日械師。

還有,彭師長、劉師長,等過了這段時間,你們的部隊也逐漸把漢陽造替換成紅四式步槍吧,到時候就讓事實證明看看日械適合我軍,還是德械適合。”

既然李振華打算接受這一批日式武器,那李衛國就直接想把119師打造成日械師,反正延安的兵工廠能生產基本的日式武器,也不用擔心彈藥補充問題。可是畢竟把119師搞成日械師,外人看難免不是偏心,所以也不能虧待在場的另外兩個師,公平纔是最重要的。

“是!”

李衛國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讓幾支部隊之間相互競爭,軍人嘛,沒點血性如何打仗,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競爭才能激發出部隊的潛力。

在李衛國這邊安排好了之後,各部隊也在抓緊修整,因爲接下來的戰鬥說來就來,提前做好準備纔是最重要的。

不過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就有點好玩了,本來應該死守的太原的晉綏軍直接放棄了太原,把太原扔給了兵力不多的傅作義。而此時的傅作義手上雖有三個旅外加不少步兵團以及炮兵團,看着番號多,只是一共就萬把人,讓他去對付日軍六萬多人實在很難。

之前這段時間真的忙壞了,一些事也不可控,所以耽擱了這麼久,實在不好意思,後面應該能保持正常更新了!順便再次招收龍套,有想法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67章 西征(十)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58章 西征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32章 天津(七)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73章 崛起(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2章 北伐開始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34章 衝突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66章 西征(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
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67章 西征(十)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58章 西征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32章 天津(七)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73章 崛起(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2章 北伐開始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34章 衝突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66章 西征(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