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

巴拉貢鎮失守的當天晚上。

“什麼?巴拉貢鎮失守了?”

下半夜,李衛國正在熟睡中,陳更就拿着一封電報找到了他,等他得知什麼事之後,也非常的吃驚。連忙披了一件大衣就出來了,裡面穿的都還是貼身的襯衣。臉上還是一臉倦容,可見都還沒睡醒。

“上半夜的時候,鬼子包圍了巴拉貢鎮,併發起夜襲。由於鬼子人數衆多,15旅堅持了幾個小時後,爲了不全軍覆沒,只能選擇突圍。”

此時的陳更也是剛從牀上起來,身上也是隨便披的一件,這又是大晚上的,寒風吹來還是讓人感覺很冷。但是由於事情確實很急,兩人也都沒管那麼多,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件事上面去了。

“許是友的獨30師呢?撤下來沒有?趙壽山的17師現在到哪了?”

李衛國着急的問道。

“許是友的部隊早上半夜就已經撤退了,估計得明天下午才能跟獨立五師在河西的部隊匯合,現在他們估計只能走西邊的那些山地、沙漠了!

趙壽山的部隊隔着巴拉貢鎮還有一段距離,估計上午能跟15旅的殘兵匯合!”

陳更有點擔憂地說道,獨立五師的部隊倒還沒什麼,但是許是友的部隊剛剛經歷一場硬仗,損失肯定也很慘重,從西岸的大山、荒漠撤回來,肯定是雪上加霜。

“給趙壽山發電報,讓他接應到15旅的部隊後,立即回撤!獨5、30兩個師的部隊,讓他們想辦法從西岸撤回來,有什麼情況及時發電報。”

李衛國想了一下吩咐道。

日軍的這一下,倒是把八路軍的部署打的一團糟,不僅一萬多八路軍在西岸孤立無援,比之前八路軍計劃的時間也早了幾天。不得不說,日本將領裡面那些人也不傻,不可能就按照八路軍的計劃來,這次日軍突襲的部隊穿插着實給八路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日軍對於機械化部隊運用還是不足,據情報,鬼子應該只出動了一個戰車聯隊。若是鬼子第一戰車團全部出動,估計昨天巴拉貢就淪陷了,根本守不到晚上。

這也是鬼子的一個壞毛病,最喜歡把坦克分開使用,不過在對付中國軍隊還行,對付歐美等國,這招就不夠看了。

“好的,我立馬去辦!”陳更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沒有耽擱就親自去安排了。

這天晚上,註定李衛國等人睡不好覺,三個要地相繼失守(磴口在第二天也得放棄),完全打亂了八路軍的部署。發生這樣的事,李衛國等人哪有時間睡覺,都在指揮部裡等着消息,若是消息不傳來,他們就是想睡也睡不踏實。

。。。。。。

黃河上游地區(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以上就是黃河上游地區)的戰爭,不僅牽動着中共的神經,國民黨這邊也在時刻關注着。雖然老蔣不打算這麼快插手,但是也不想局勢太過惡化,那樣對他沒什麼好處。

此時河南洛陽,此時的衛立煌已經是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這個時候算是他爲將以來最鼎盛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但是他此時手下名義上受他節制的兵力達百萬,他的指揮部駐地也就搬到洛陽城這個古都。

由於這個時空八路軍的空前強大,讓日軍把注意力大多轉向了八路軍的身上,他重兵防守的中條山地區,鬼子並沒有採取行動。顯然在這個與八路軍大戰的時候,山西日軍也不想牽動指揮中條山地區20來萬軍隊的衛立煌的神經,顯然鬼子也不想陷入幾線作戰。

“總司令,剛剛得到的消息,八路軍已經接連失守臨河、磴口、巴拉貢鎮三個戰略要地,現在日軍的前鋒部隊已經直逼八路軍的核心防守區域。”

此時的第一戰區司令部裡,現任十四軍軍長的陳鐵(黃埔一期,去年他的85師轉隸14軍,年底升任軍長)拿着一封電報來到衛立煌的面前,略微嚴肅地說道。

“怎麼會這麼快?照理說八路軍的戰鬥力不應該如此啊?”衛立煌放下手中的書,接過電報看了一下便疑惑地說道。

“據情報,是日軍以機械化部隊快速穿插,直接佔領巴拉貢鎮,所以臨河、磴口已經沒有可守的必要了。還有消息說,八路軍負責防守的部隊雖然也是其主力部隊,但是抗戰以來就沒打過鬼子,所以也被鬼子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陳鐵簡單的分析道。

“這樣的話倒情有可原,我相信有着靖華賢弟在,鬼子是拿不下寧夏的,只要寧夏不丟,河西走廊也就不會有事!”

衛立煌認真地說道,顯然在戰鬥之前他也分析過這次戰鬥的情況,本來他想請命相助的,但是被老蔣給駁回來了,這讓他就只能看着乾着急。

“總司令,有個事不知道當說不當說,這也是我無意中得知的。”陳鐵臉上一股猶豫的表情,明顯很糾結。

“說吧,我們不用這麼客氣!”

“現在八路軍不是被西北的日軍給牽制住了嗎?可據我得知,晉綏軍好像打算藉着這個時候搞點事,最近閻錫山頻頻召見晉綏軍高級將領,而在在秋林召開所謂的軍事會議。”

陳鐵還是把自己的知道的說了出來。

原來早在年初的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後,國民黨上面就開始要執行反共政策。閻錫山得知重慶方面有了反共的想法,也十分高興,對於中共他早已由當初的熱情合作轉變爲不滿,山西新軍就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本來山西新軍的成立就是因爲他的晉綏軍在之前損失慘重,所以就想接着中共的幫助,建立一支新的軍隊。結果後面新軍發展的很快,人數已經超過他的舊軍,加上在一些對日看法上,新舊軍之間也有矛盾,所以閻錫山對於新軍越來越不滿。

本來照理說,閻錫山應該不會着急纔對。可是日軍的日軍的突然進攻,讓他覺得是個大好的機會,十幾萬日軍的進攻,即便是八路軍堅持下來也會損失慘重,若是此時不抓住機會,以後等八路軍恢復過來他就更沒機會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蔣開始對他展開支持,還送了一批物資給他,讓他的實力可以快速恢復,這也是他的底氣之一。老將當然也沒安好心,反共這事在當前有點不得人心,特別是八路軍被進攻的時候,國民黨突然背後捅刀肯定會在國內掀起強烈的反響,甚至國民黨高層都會指責老蔣。

所以老蔣就不算讓自己動手,反正他知道閻錫山一直在對新軍不滿,藉着這個機會給他點支持,讓他去鬧一下,看看反應再說。

“這事我也知道,不過我們別插手,這事有重慶的影子。”說起這事,衛立煌看了看周圍的人,在看到都是自己人之後,便低聲的說道。

顯然對於這事,他也是有所瞭解,不過有着上面的影子,讓他有點忌諱。

“總司令,你是說?”陳鐵顯然也有點吃驚,不過還是忍住了大叫,而是低聲地說道。

“沒錯,五屆五中全會後,上面的看法就有所改變,所以這件事我們裝作不知道。以中共的實力,加上秋林之前本就是他們的地盤,閻錫山就這麼明目張膽的藉着召開軍事會議的名義,來商量這些不軌之事,中共會不知道。”

衛立煌雖然跟中共關係很好,但是也不可能明着去幫忙,他能幫的,就是在事情發生之後,管住軍隊。因爲他對八路軍有着很大的自信,特別是八路軍的副總司令,典型的不喜歡吃虧的主,要是閻錫山膽大包天真的亂來,吃虧的肯定是閻錫山。

“我明白了!”陳鐵點頭說道。

“時刻關注綏寧地區的戰局,一有重大的消息別忘了給我彙報!”衛立煌最後淡淡地吩咐道,然後就拿起書繼續看着。

“是!”

。。。。。

河套平原,由臨河縣到磴口縣的中間的道路上,一支狀態並不怎麼好的軍隊正在快速地行軍。而其他們一邊行軍,警覺性也很高,爲數不多的騎兵正在附近大範圍的警戒,顯然也擔心敵人的出現。

這支部隊正是許是友的獨30師,昨天晚上他的部隊便撤出了臨河縣城和雙河鎮兩地。由於有着大量的傷員,他的部隊行軍並不特別快,走了一晚上,也才走70公里,算是一個正常的強行軍速度。

這一仗打下來,他的部隊重傷員就有上千人,這些人都得用擔架擡着,或者馬車拉着,行軍速度想快也快不到哪裡去。你說丟下那些重傷員?那肯定不可能的事,就算你打了勝仗,就憑你拋棄部隊這一條,就夠你喝一壺的了。

“休息兩個小時!”

行軍一晚上,大家也都挺疲憊的了,鬼子還在幾十公里後,短時間也追不上來,許是友自己也有點疲倦了!

由之前強行軍,部隊的電臺也一直沒開,所以指揮部有沒有消息傳來他們也不知道。現在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電報員便打開電臺,彙報情況,不一會兒一個電報員就拿着一封電報來到許世友面前。

“報告師長,指揮部電報!說昨晚我們撤退之後,巴拉貢鎮就已經失守了,總部讓我們匯合獨立五師剩下的部隊想辦法從河西山地沙漠區撤回去。”

“什麼?”

只見許是友聽到這個消息立馬站起來大聲說道,不遠處的士兵們聽到聲音,也都紛紛側目,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由於剛纔電報員的聲音並不大,附近的士兵沒幾個聽見的,只有眼前的幾位師部領導知道怎麼回事。

“老許,這簡直是雪上加霜啊!”

“一個小時後部隊就出發,先趕到磴口縣再說!”許是友聽到這事也很無奈,這說白了就是鬼子把他的後路斷了。

鬼子現在佔領了巴拉貢鎮,若是揮渡過黃河,他和獨立五師兩支部隊都得被包餃子。到時候他就是想退也沒得退,除非學傅作義向西部山裡跑,但是他的部隊對這裡也不熟,往山裡跑後果也會很慘。

“是!”

一個小時後,這些士兵雖然不知道怎麼把時間提前了,但還是打起精神來,攙扶着那些受傷的戰友,繼續行軍。當下午兩軍匯合的時候,獨立五師看着獨立30師的慘狀,都不禁眼淚直下,沒想到他們打得這麼慘。

兩支部隊會在磴口縣休息一晚,第二天就會離開這裡,因爲鬼子就在對面,雖然浮橋被鬼子炸了暫時過不來。但後面還有鬼子,這個地方並不安全!

推薦一位朋友的書《戰地男兒》,剛上架的新書,大家可以看看,可以當作閒暇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文字。

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167章 西征(十)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7章 平叛(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7章 平叛(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83章 會師第9章 空閒之餘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63章 西征(六)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74章 崛起(五)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
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167章 西征(十)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7章 平叛(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7章 平叛(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83章 會師第9章 空閒之餘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63章 西征(六)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74章 崛起(五)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