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

“什麼?我不答應你的請求,必須嚴格執行我的命令。你那裡必須進貢,不能停,不要管濟南。只要你那裡打的越狠,支那軍隊就不可能集中所有兵力進攻濟南,你的師團就是給我儘可能牽制更多的支那軍隊。”

就當寺垣忠雄把命令傳達下去後,一行人剛回到指揮部,就接到了33師團師團長柳田元三的電話。柳田元三其實就是有點不贊同阪西一良的大膽之舉,所以纔打電話過來請求收回命令,不過阪西一良直接把對方斥責了一頓,說完就掛斷了電話,絲毫不給對方辯解的機會。

шшш_ттkan_c○

33師團師團長柳田元三是陸士26期,而阪西一良則是23期,輩分就要比阪西一良差一截。加上阪西一良家世較爲顯赫,自然不把柳田元三放在眼裡。

旁邊的寺垣忠雄只是在那默默地看着,並沒有說什麼。33師團剛剛從緬甸戰場調回來,一回來就投入戰鬥,作爲師團長的柳田元三自然有所不滿。

不過阪西一良的訓斥直接讓對方閉嘴了,寺垣忠雄倒是有點佩服對方,起碼像一個合格的指揮官。在戰場上,要是一個指揮官連自己的手下都指揮不動,那他這個指揮官也就白當了,後面的戰鬥想要打好也很難。

現在山東的日軍師團其實不少,濟南就有32、35、59、33四個師團,還有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一個戰車旅團。青島等膠東地區,加上剛調回來的31師團,也有着一個師團和兩個獨立混成旅團。這還沒有算聊城、棗莊和德陽等地的軍隊,總共加起來也得有10個師團(含一個戰車師團),總兵力還是有十幾萬人。

不過現在日軍面臨這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山東的這個10個師團很多師團都殘了,而且兵力補充也出現問題。現在日軍可謂是全線吃緊,加上沒有八路軍那麼多後備兵源,根本消耗不過八路軍,所以兵力雖多,但越打越缺乏後勁。

那邊日軍第31師團仍然在賣力的打通膠濟線,不過想要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三個師的進攻下,僅憑一個師團想要打通膠濟線,着實有點困難。

山東的新一輪進攻並不是在濟南以及聊城等地打響的,而是在膠東地區。在海拉爾戰鬥結束後,彭得淮就任命粟玉指揮指揮麾下新四軍的一個師和八路軍獨23和獨24師,對膠東的日軍發起進攻,旨在消滅日軍31師團爲主日軍部隊,有可能並拿下青島。

之所以找日軍31師團下手,就是針對它不熟悉中國戰場和**軍隊。粟玉不是出生於黃埔軍校,但卻能有現在的名聲,並擔任新四軍副軍長。若他能力平庸,即便是李衛國提拔他,也不可能身居高位,他有現在,主要還是他的能力。

面對日軍想要打通膠濟線,粟玉自然不會讓對方得逞,而是主動出擊,以一個旅的兵力直插日軍師團後方,經過半天的激戰,拿下日軍重兵防守的高密縣城,切斷了31師團的後路。

而在濰坊,粟玉命令堅守濰坊的獨23師那個旅,務必守住,他這邊再以四個旅的兵力從後面包圍進攻濰坊的日軍31師團主力。

面對中**隊的包圍之勢,日軍第31師團師團長佐藤幸德也慌了,急令駐守青島的日軍出擊,奪回高密,吸引中**隊的主力,迫使中**隊撤軍。

青島而出的4000日軍開始進攻很順利,從膠縣出發連克東莊村和姚哥莊鎮,直逼新四軍佔領的高密縣城。不過青島日軍不知,這其實都是粟玉的計謀,故意誘敵深入,讓日軍以爲他的軍隊是爲了消滅31師團。

其實不然,在青島日軍出擊後,整個青島附近只有不到3000日軍,而另外一個獨立混成旅團還在萊陽、威海、煙臺等地,離着青島至少有着兩天的路程。

趁着青島附近日軍空虛,粟玉以獨24師兩個旅直接主動出擊,橫掃膠縣、即墨等地,兵峰直逼青島主城區。而由青島出擊的那4000日軍,則是跟中**隊兩個旅廝殺不斷,並沒能打退中**隊的夾擊,經過數天的激戰,僅剩不到2000日軍被中**隊圍困於姚哥莊鎮,不能寸進。

面對粟玉的這連環計,佐藤幸德也知道中計了,只能選擇繼續進攻,以圖打退中**隊的包圍,退回青島。此時的佐藤幸德也知道進攻的他的部隊是八路軍和新四軍聯合組成的一支部隊,這頓時讓他看到希望。

雖然八路軍和新四軍同屬於**領導,但畢竟之前不在一個系統,雙方並不互相統屬,再配合上應該不是那麼默契。於是他以步兵第58聯隊爲主力,從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夾縫中穿插出去,從側翼對新四軍和八路軍的結合部發起突襲。在結合部,是八路軍獨23師68旅負責,他們也沒想到日軍居然會在包圍中分出兵力來進攻這裡,68旅激戰數個小時,被日軍58聯隊擊潰。

粟玉聞之大怒,親率一個旅支援,直接把68旅旅長撤職,對於丟失陣地的203團團長直接送交保衛局。隨後保衛局便以玩忽職守、丟失陣地的罪名槍斃了這個年僅27的團長羅保成。

雖然槍斃的決定是保衛局下達並執行的,但23師也被粟玉這個殺伐果斷的首長給震驚了,一個旅長直接被撤職,一個團長在戰場被處死。粟玉麾下的三個師師長隨即便把這個事請電告自己下面的各個部隊,讓他們引以爲戒。

有了這一出,其他指戰員也都拿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專心的對付眼前日軍。而結合部也在粟玉親自指揮下,重新奪回陣地,把日軍第58聯隊趕回了包圍圈。

佐藤幸德這孤注一擲,要不是遇到粟玉,還真有可能成功。不過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突襲失敗後,31師團的局勢愈加困難,而被包圍在姚哥莊的兩千日軍也傳出被消滅的消息。

短短几天,膠東的局勢瞬間被逆轉,之前還耀武揚威的31師團,現在卻陷入了數倍的敵人包圍,岌岌可危。

聞之大怒的阪西一良只能撤回33師團,讓其去解救被圍的31師團。不過31師團在剛出發沒多久,就被獨3師給纏住了,數次激戰後也無法脫身,最後只能撤回淄博、章丘一帶。

。。。。。。

濮陽,八路軍山東戰場指揮部。

此次對山東日軍作戰的主力,主要是由晉冀魯豫軍區和山東軍區組成,當然還算上新四軍的四個師。

所以這次戰鬥的指揮系統,後面也就是由兩個軍區的幾位指揮員組成,一般的作戰部署,都得經過劉伯成和陳更的同意才能實施。

“獨立三師的正在進攻淄博,跟日軍33師團激戰正酣。”

“粟副軍長部,現在已經把日軍31師團壓縮在方圓不足五公里的範圍,日軍的幾次突圍都被粟副軍長率軍給擋了回去。”

“泰安方面,115師攻破日軍泰山防線,並拿下了泰安城,日軍殘餘的日軍正在退回濟南,王副司令請示是否追擊。”

“南邊棗莊、徐州方向,日軍有異動,以13師團爲主力的三萬日軍,正在頻繁地調兵遣將,應該是想進攻滕縣、鄒縣。”

“軍情局北平分局傳來消息,岡村寧次爲了保住濟南,從河北抽調了兩個師團正準備南下,現在已經到了滄州。”

“聊城方向,董司令員和許副司令員(許光達)昨晚親自指揮軍隊,經過一晝夜的激戰,於今日下午三點攻破聊城,日軍殘部約5000餘人,在第六師團師團長神田正種的帶領下,往邯鄲方向逃去,許副司令正在率領第二裝甲師展開追擊。”

。。。。。

隨着聊城被八路軍拿下,指揮部的氣氛一下變得輕鬆起來。之前的聊城,日軍第六師團的抵抗異常頑強,僅憑着不到四萬的日軍,擋住了八路軍十幾萬軍隊的進攻,並立於不敗之地,就連戰功赫赫的第二裝甲師也在這裡遭遇了極大地損失。

聊城作爲濟南的西邊門戶,拿下這裡對於八路軍來說具有很大的重要意義。

之前以爲聊城久攻不下而感到臉上無光的劉伯成,此時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雖然聊城費了很久才攻下來,但最終還是被攻下來了。而且日軍戰車第三師團也全軍覆沒,意味着在山東日軍僅剩下濟南那個力量弱小的獨立戰車旅團,沒有了其他的機械化部隊。

而作爲日軍在華北戰鬥力最強的第六師團遭遇慘敗,相信對於日軍的打擊肯定是很大的。其他的日軍在看到第六師團慘敗後,士氣肯定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爲什麼劉伯成在久攻聊城不下的情況,還要進攻這裡。

不過就是損失有點大,董振堂的部隊和第二裝甲師的損失接近一半,這也讓劉伯成有點心疼。

一旁的陳更,也看到了劉伯成的複雜表情,不過沒有說話,而是在看着眼前沙盤山敵我雙方的軍事態勢,計劃下一步從哪下手。

“濰坊那邊現在怎麼樣了?”

粟玉幾天就包圍了日軍一個師團,還把這個師團打得沒脾氣的事,這個在整個八路軍內部都引起了極大地震動,也讓那些有小瞧新四軍的人閉上了嘴。

日軍第31師團就是日軍在膠東的主力,而且在隨着青島日軍因爲損失更大後,都龜縮在青島城區藉着海上優勢頑守,31師團面對的局面更加惡劣。只要31師團被解決掉,日軍在膠東地區也就徹底喪失了話語權,就看剩下的殘兵能夠堅持多久。

“濰坊那邊現在進展順利,不過粟副軍長不想強攻,因爲擔心損失太大,所以現在一直對這股日軍圍而不攻。要不要我擬個命令,讓他儘快解決那邊的戰鬥?”

陳更搖了搖頭,“不用,既然那邊勝局一定,那就沒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我擔心的是徐州的日軍,這裡的兩個師團要是北上,我們至少得用兩個師去擋着,這會極大地牽制我們的兵力,會影響我們對濟南的進攻。”

劉伯成一聽,不禁大笑。“我還以爲你擔心什麼呢,日軍有援軍,我們就沒有嗎?盧德銘的15縱隊現在在菏澤待着沒事幹呢,南邊商丘的日軍早就被打的沒脾氣了,那邊留一個師就行了,剩下的兩個師都可以調過來。

而且許繼慎的兩個師也在兗州一帶,臨沂還有新四軍一個師。就這五個師,別說三萬日軍,就算來五萬八萬的日軍都能給擋住,要是打得好,或許還能把日軍一口吃掉,讓他來個有去無回。” /~.*?@++

“我怎麼感覺,你說我們是狗呢?”陳更笑着道。

“我可沒說,是你自己說的!”劉伯成耍無賴道。

“盧德銘的兩個師,就不用去對付徐州來犯之敵,把他們借給我攻打濟南行不?”陳更詢問道。

“怎麼?你這想獨吞進攻濟南的功勞啊,那可不行,我這手上還沒一個省城了,我可是對濟南惦記了好久了。濟南的西面和北面交給我,你的部隊負責東面和南面如何?”劉伯成打着商量道。

“搞半天,我就說老劉你咋這麼好心,原來都藏在這的啊!”陳更指了指劉伯成,笑着無語道。

陳更想拿下一個省城,劉伯成也有這個想法。晉冀魯豫軍區現在手上也沒有省城,河南的現在在國民黨手上,山西的早就被打下來當作前線指揮部的駐地了,河北的那裡可是岡村寧次的老巢,現在也就能惦記一下濟南了。

對於劉伯成的建議,陳更最後還是同意了,要是日軍沒有援軍,他或許靠自己軍區的實力就能拿下,但是日軍突然大舉增援,他手上的兵力也得被牽制住不少。而且馬上就要冬天了,戰鬥必須在入冬之前結束。

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160章 西征(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67章 調動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28章 天津(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章 平叛(二)第163章 西征(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9章 平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59章 西征(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60章 西征(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67章 調動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4章 升職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
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160章 西征(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181章 長征(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67章 調動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28章 天津(三)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章 平叛(二)第163章 西征(六)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49章 平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59章 西征(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60章 西征(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367章 調動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4章 升職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