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們順手幹了一票居然賺這麼多?這下我們短時間都不用擔心補給問題了!”
看着眼前的的這些東西,宋時輪高興地說道。
“可不是嗎?小鬼子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此時的現場一片忙碌的樣子,雖然天很冷,但是巨大的收穫讓一個個八路軍士兵都充滿了火熱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戰友從車廂裡扛出來的那些東西,雖然更多的都是給日軍的武器補給彈藥。
但這對於大青山支隊來說,一樣的有用。本來他們就是在敵後建立一個根據地,所以走之前,賀隆把120師之前繳獲的那些日械跟358旅的兌換了。所以現在358旅的這近萬人的部隊(包括在涼城建立根據地的那個團),加上剛纔繳獲的武器,就有差不多日軍一個聯隊的武器配備。
要知道這列火車可是拉着日軍一個聯隊的補給,那是爲了年後日軍用來發起進攻的物資補給,這下全歸了八路軍。不過由於東西太多,358旅的那上前匹馱馬都已經裝不下這些物資了,爲了帶走這些戰利品,每個士兵手上或多或少都拿了不少東西,可見東西之多。
在收刮戰場物資的時候,中間還出現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卓資的日軍派出了一箇中隊的鬼子以及一個連的僞軍趕來增援,結果來了他們就後悔了。本來八路軍就在卓資的方向埋放了炸藥,鬼子的裝甲車一來直接又被炸上了天,剩下的一箇中隊的鬼子送過來也是填菜的,在八路軍的進攻下沒有堅持到20分鐘也都被幹掉了。
想到之前偵察到的情況,王震判斷卓資城沒有了鬼子的部隊,就剩點僞軍後,就直接命令騎兵團帶着傢伙事兒直接去吧卓資佔領了。
雖然卓資是個小縣城,人口總共也沒幾萬人,但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所以騎兵團直接不客氣把之前的東西給搶走了。
等八路軍的部隊撤走一個小時後,日軍增援的大部隊才坐着火車火車趕到,便隨着的還有僞蒙軍的一個騎兵師。
看着火車側翻的現場,以及被洗劫一空的卓資城,增援而來的日軍指揮官臉色鐵青,沒有辦法的他,只能把這一切向大同的日本駐蒙軍(此時應該叫駐蒙兵團,同年七月纔是改爲駐蒙軍,這裡是爲了統一稱呼)司令部彙報。
。。。。。。
山西大同,日軍駐蒙軍司令部,日軍駐蒙軍司令蓮沼藩中將正在和日軍第26師團長後宮淳中將,下着圍棋,作爲日軍的中將,沒事都去下圍棋,可見圍棋在日本的受重視程度。
圍棋發源於中國,盛行於東亞四國(中、朝、日、韓)。雖然圍棋是中國發明的,但是在有一段時間日本的圍棋水平超過中國,當時也就出現中國圍棋不如日本圍棋。
這個日本圍棋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從日本明治維新後,一直延續到20世紀八十年代左右。這個時候,圍棋在日本的軍政兩屆都非常的流行,圍棋國手也非常受那些愛好圍棋的日軍將領重視,甚至那些日軍將領想方設法與著名圍棋國手下棋。
“後宮君!你輸了!”蓮沼藩,把一顆棋子放在一個位置上後,便笑着對對面的後宮淳說道。
“蓮沼君,你的棋藝和你的騎術(蓮沼藩是騎兵出身)一樣的好!”後宮淳看見自己的棋盤山的棋已經被吃的差不多了,也就坦然承認輸了。
“論起棋藝,我還是比較推崇木谷實(日本傑出的圍棋棋手),他開創的新佈局真的令人佩服!”說道木谷實,別看蓮沼藩的年齡比對方大,但在棋藝上面他還是比較佩服對方的。
“說起木谷君,那就得說到吳清源(中國棋手,1936年加入日本國籍,後被稱爲‘昭和棋聖’),他可是跟木谷君一切創造的新佈局,而且前者的圍棋實力也非常的強,甚至超過了木谷君。”
“不錯,中國是圍棋的發明國又如何,他們的圍棋高手,還不是主動加入我大日本帝國的國籍!”
對於吳清源,包括蓮沼藩在內很多人都不把他當爲日本人,而是認爲其是中國人。對於吳清源當時的人也對其愛恨難分,愛是因爲吳清源在圍棋上擊敗了當時日本所有的圍棋高手;恨,則是因爲他在抗戰爆發前,主動加入了日本國籍,成了一個日本人。
“報告司令官閣下!歸綏駐軍發來急電!”就在兩位日軍中將在那裡聊天的時候,一個參謀跑進來大聲說道。
“念!”蓮沼藩淡淡的說道。
“日軍駐歸綏警備部隊:今日中午時分,皇軍一列開往歸綏前線的補給列車遭受支那八路軍偷襲(找到了掩埋的八路軍士兵遺體),車上物資全部被劫,通行的山本大隊也全部玉碎!
除此之外,卓資、涼城也被八路軍攻佔,駐紮在那裡的駐軍也全部玉碎,縣城被八路軍洗劫!”
“八嘎!八路軍怎麼會出現在平綏線?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現在八路軍往哪裡去了?”
本來剛剛贏了棋的蓮沼藩,心情還不錯,結果這兩個消息的傳來,心情直接晴轉多雲。
“嗨!八路軍已經往平綏以北的大青山方向而去!”
那個前來彙報的參謀忍着捱罵,認真地回答道。
“下去吧!命令歸綏、集寧、包頭等地的駐軍嚴加防備,並派出騎兵加強巡邏!”
“嗨!”
接到命令後,這個參謀就離開了房間!
“後宮君,這個八路軍真是讓人煩,我認爲它將是整個華北戰場的最大敵人,可是大本營並不重視!不然我們現在也不會如此被動!”
蓮沼藩也很無奈,此時他的手上只有一個第26師團拿得出手,這是這是一個乙種師團,兵力也不多,還得防備晉北的八路軍和晉綏軍。除了26師團也就駐紮在包頭的獨立第一旅團的幾千人。
“沒辦法,只有二十來萬的八路軍,根本無法讓大本營重視!現在的大本營第一任務就是消滅在山東以及蘇北徐州等地支那政府軍。然後再從上海沿長江西進,拿下武漢逼迫支那政府投降,所以沒有多的軍隊給我們。
而現在第二旅團、第十五旅團都在重建,想要形成戰鬥也得過幾個月!我的建議是讓騎兵集團增援歸綏,配合第一旅團,加上蒙古騎兵,等天氣變暖後,想辦法消滅包頭以南的東北軍何柱國部,以及綏西的傅作義。
特別是傅作義,他的部隊剛剛經過山西的戰役,傷亡較大,我們就可以趁機拿下綏西等地。
至於八路軍,我們現在做的只能讓蒙古騎兵加強巡邏,霸氣困死在大山裡面,等第二、第十五旅團組建完畢後,我們再去對付難纏的八路軍。”
“也只能這樣了!”
俗話說巧婦難無米之炊,現在的駐蒙軍兵力本來就不夠用,而敵人不僅有八路軍,還有晉綏軍、東北軍,以及那些小規模的蒙古族游擊隊,他的兵力只夠對一方或者兩方用兵。
由於綏遠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傅作義曾經在百靈廟打敗過日軍,在日軍中的印象很深,那一次日軍的兵犯綏遠的企圖被傅作義給打碎了!
現在日軍之所以佔領着綏遠這麼多領土,那是因爲山西的戰場需要,傅作義的部隊被調回了山西,綏遠兵力空虛,只有趙承綬的第一騎兵軍,根本無法阻擋日軍的進攻。
不過當時入侵綏遠的日軍並不是太多,駐蒙軍的前身,察哈爾兵團的兩個主力旅團外加一個主力師團都被牽制在山西。再加上何柱國的第二騎兵軍,以及八路軍的兩個騎兵旅活躍在綏遠,所以日軍在佔領了包頭就並沒有在西進了。
而太原保衛戰結束後的傅作義,在山西修整了一個月就被調回了綏遠,在那組織軍隊抵禦日軍的侵略。
當然這也是老蔣有牽制中共的原因,因爲當時綏西,也就是河套平原只有傅作義的35軍少量留守部隊。而河套跟中共佔領的寧夏接壤,當時中共就打算趁着綏西沒有國民黨正規軍,就想直接進入綏西,把其變成中共的根據地。
中共的地盤已經夠大的了,老將很難容忍中共繼續擴張,於是就把傅作義調回綏遠,也算是把這個晉綏軍第一大將從閻錫山手下搶了過來。
雖然傅作義已經回了綏西,但是中共的一個騎兵旅已經進駐了磴口縣,對此傅作義也無可奈何,反正中共寧夏方面的說的是保證根據地安全,誰叫你之前不早點來,想讓我把嘴裡的肉吐出去,一個詞‘沒門’!
傅作義一回綏遠後,駐蒙軍就知道了,由於之前的慘敗,所以駐蒙軍對傅作義非常的憎恨,與消滅之而後快!
就在駐蒙軍司令放棄暫時對王震部的八路軍展開圍剿的時候,王震的部隊在挺進大青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察哈爾右翼中旗給拿下作爲大青山根據地的的一個縣城。
也註定38年的春節,王震以及他率領的大青山支隊將在大青山度過了!
。。。。。。。
“副總司令,120師賀老總那邊傳來消息,王震副師長率領358旅主力已經挺進了大青山,而且還順帶拿下了幾座縣城!”此時正在西安視察西安兵工廠的李衛國,收到了120師的消息。
“沒想到這麼快!這個王震本事還不錯,只要他在大青山堅持兩三年,我們後面在綏遠作戰也就會掌握主動權了!”
李衛國看了一下電報把他遞給了一旁的參謀,繼續看着眼前這個兵工廠。
西安兵工廠之前在西北軍時期規模挺大,其工人很多都是來自鞏縣兵工廠以及漢陽兵工廠,前者最多。這正是有了這座兵工廠,當時的馮玉祥纔有底氣與老蔣爭奪政府大權。
不過馮玉祥下野後,這個兵工廠就被楊虎城接管過來了,但實力也沒有以前那麼強了。緊接着西安事變結束後,中共方面趁機把不少工人招攬到了蘭州以及安康等地的兵工廠,這個兵工廠實力又降低了。
抗戰爆發後,這所兵工廠就被中共完全接管了,正開始在恢復生產。不過由於技術工人流失不少,這所被新命名爲西安兵工廠的兵工廠,只能生產簡單的紅四式步槍,以及手榴彈子彈等。
“老陳,現在你接手陝西后,除了軍隊防務等工作,你也得多抓抓軍工生產,也得注意兵工廠的安全工作!畢竟這裡太過靠近前線,也在日本的轟炸機範圍之類。
我們的飛機數量有限,也不可能都把日軍的轟炸機給攔住,所以你的工作也就有點壓力!”
一邊巡視的李衛國,一邊跟一旁的陳更說道。
現在的陳更,已經被任命爲八路軍陝西軍區司令,負責管轄整個陝西(榆林除外)、川東、鄂西北的軍隊。下面轄有關嚮應的獨立二師、李東的獨立五師、孫蔚如的38軍(已經調駐潼關)、王以哲的67軍(呂梁附近,負責阻止日軍西犯陝西),再加上西安附近的三個警備師(不是正規軍,只是作爲前方正規軍的補充部隊,也就是預備役性質)。
“其實衛國,你說讓我去前線多好,非得讓我在西安這個後方待着。我是個軍人呢!這麼待下去我感覺我自己都要廢掉。”
一旁的陳更,在命令一出來時就不想擔任這個什麼軍區司令。在他看來,名頭雖大,可是給他扔在後方叫什麼事。
“你就知足吧,你要去前線,誰來當這個陝西軍區司令?李東、關嚮應指揮一個師就不錯了,關師長是干政工出身的,你讓他來指揮這麼多軍隊,力有不逮。
其他的人,賀老總忙着開闢晉綏根據地,彭得淮也被我派去開闢晉察冀根據地去了,老聶倒是在。可是他我也有重要的安排,其他的人要不就是能力差點,不能坐鎮一方,要不就是我想留在身邊跟鬼子幹仗的。
所以思來想去,也就你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