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

“陳更,你的狗爪子!”

太原八路軍前線指揮部,彭得淮的一聲呵斥一下響徹了整個指揮部。正在忙碌的同志聽到這聲呵斥,下意識停止手中的工作,視線轉向聲音來源處。不過當他們看到是怎麼回事之後,也忍不住笑了,不過沒有出聲,很快就各忙各的,彷彿剛纔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原來彭得淮正在跟徐向淺下象棋。不過這些工作人員也都知道,彭老總沒什麼其他業餘愛好,就喜歡下象棋,不過棋藝一般,還喜歡悔棋。而徐向淺這位參謀長,雖然會下象棋,技術也就一般,平時跟彭得淮下也都是輸多贏少。

不過在陳更一來,徐向淺的棋運大漲。

徐向淺跟彭得淮下這一局之前,已經輸了一局,眼看又要輸,陳更就順手牽走了彭得淮的一個車。開始的彭得淮還沒發現,還以爲自己出錯棋了,不過看了半天,加上徐向淺和陳更在那笑着,他冷靜了才發現少了一個車,這纔有了這聲呵斥,並從陳更手裡搶過來了那個車。

陳更故意激對方,“老總,你這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連個車也不讓,小家子氣!”

彭得淮看着徐向淺在自己炮口的馬,眼睛直髮亮,手裡的棋子敲得脆響,“那不是一碼事。老徐,該你了,快點下!”

徐向淺也被剛纔的事吸引了注意力,沒看見自己的馬,正欲走車,旁邊的陳更卻大喊道,“跳馬!”

徐向淺也是聰明人,聽見陳更的提醒,瞬間發現了自己在對方炮口下的馬。便放下正欲走的車,連忙把馬撤離了炮火之下。

看着到嘴的馬飛了,彭得淮憤怒的說道,“陳更,你這個狗頭軍師,要不你來下,不然就別插話!”

本來彭得淮對徐向淺,那都是穩妥妥的贏得,不過被陳更這麼一攪和他就心煩意亂,之前的佈局全都付諸東流。而面對彭得淮的憤怒之語,陳更就一臉笑着,絲毫沒有在意,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首長,外蒙軍區電報!”

就在這邊彭得淮在思考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時候,一個聲音打斷了他。

彭得淮接過電報看了一下,眉毛一挑,剛纔因爲陳更的那張生氣的臉,一下緩和下來,臉上還帶着一絲欣悅。

“老總,是什麼事?”徐向淺發現了對方的異樣,笑着問道。

“你們看看吧!”彭得淮把電報遞給了徐向淺,然後繼續道,“陳更,你的悠閒日子要結束了。”

“北邊結束了?”陳更試探道。

彭得淮笑而不語,不過陳更卻從對方的表情中得到了答案,心裡不禁大喜。

其實在海拉爾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山東、河北的戰鬥也沒有停止,只是相對於北面的戰鬥,山東這邊的戰鬥規模不是很大。

自從攻下濟寧、兗州之後,八路軍在山東、河北戰場就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戰鬥,而是以旅、團、營爲單位,步步蠶食日軍的外圍據點。由於日軍現在也兵力不足,即便是從東南亞調回幾個師團,也沒能改變日軍的被動局面。

面對八路軍的步步蠶食,日軍也有點投鼠忌器,也擔心主動出擊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戰鬥,從而讓堪堪穩住的濟南---聊城---邯鄲防線被八路軍攻破。所以日軍直接看着八路軍的步步蠶食,而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一段時間下來,結果對於日軍卻愈發不利。

八路軍的打法就是,先步步蠶食,等把山東軍區的部隊裝備換了一茬後,再圖總攻。加上北邊的海拉爾的戰鬥爆發,於是彭得淮等人決定根據北邊戰鬥的結果,來確定如何展開接下來的戰鬥。

現在北邊的戰鬥完了,也就意味着陳更也就要指揮他的軍隊發起總攻。也難怪他會很激動,這段時間他都快閒出病來了,看着諾大的濟南城還在日軍手中,他早就想搶過來據爲己有。

他是山東軍區司令,再怎麼也得讓部隊把山東的省城給拿下,不然讓晉冀魯豫軍區幫忙,那豈不是說他這個軍區司令能力不行?

旁邊的徐向淺高興道,“這可是大勝仗啊,日軍一箇中將師團長主動投降,這可是第一次吧!即便是國民黨和美國人,貌似也沒有讓一箇中將師團長主動投降。”

彭得淮點了點頭,他知道一箇中將師團長主動投降的意義,“聽說是被那個凝固汽油彈給嚇得,你沒看那個資料嘛,一個堅固的要塞,裡面幾千日軍防守,而且武器精良。

這要是沒有凝固汽油彈,這樣的要塞,估計得出動數倍的軍隊,連續進攻好幾天纔可能拿下,而且傷亡還會很大。可這個凝固汽油彈,直接把要塞燒的精光,這個武器的威力那叫一個大。可惜這個武器,在華北沒法用!”

“那倒是!資料上說,無論什麼東西,一碰就燃,誰都撲不滅。前段時間,我聽衛國說,好像中央剛剛成立了一個什麼第九院,要研究什麼大炮仗什麼的,聽說威力更大。不過具體是什麼武器,我倒是不知道,聽說保密程度很高!”

陳更想起之前跟李衛國的一次談話中,對方無意間透露出來的消息,這會兒便忍不住說了出來。

“九院?”彭得淮聽到這個名字,眉頭緊皺,“我倒是聽說過這個九院,不過具體幹啥的,我也不清楚。不過這事是聶榮臻在負責,他應該知道怎麼回事。”

眼前這幾人雖然是八路軍高級指揮員,不過畢竟不懂技術方面的東西。這次九院的成立,也就在高層中小部分流傳,他們只知道工業部找了不少物理方面的專家,具體幹啥,他們這羣門外漢也不清楚。

不過要是對物理有一定研究的,或許能從一些蛛絲馬跡能推斷出**已經開始在籌備原子能武器的研究。

核武器這個大殺器,李衛國早就有想法。不過以現在**下面的技術實力,想要幾年內研究出來這個大殺器,肯定有點力有不逮。一些關鍵的技術人才,**現在很緊缺,前世那些人才,現在要麼在國外,要麼還年輕。

還有鈾礦這些,雖然在新疆有,但卻沒有相關儀器,也找不到在哪。現在成立九院,主要還是爲了只是積累,這樣等後面硬件設備齊全後,發展也就會快不少。

陳更在得知海拉爾戰鬥結束後,很快就離開了太原,趕回山東前線。而在山東前線的各個部隊,也都接到了命令,開始分發彈藥,因爲他們即將發起對濟南的進攻。

。。。。。

濟南,

此時的泉城已經帶着濃濃的秋衣,在微風的吹拂下那些柳樹也都開始掉落枯黃的樹葉。

千佛山位於濟南城東南方向,此時的千佛山早已沒有無事的遊人,那美麗的秋景現在也無人欣賞。要是放在幾個月前,或許還有大量的日本平民無事過來遊玩,俯瞰漂亮的濟南城,可現在,這裡只有濃濃的殺氣。

此時的千佛山,那些景觀都被破壞的差不多了,到處都是挖着戰壕、修的碉堡。那些被抓來的中國平民正在日本人以及僞軍的監督下修建着抵禦八路軍進攻的軍事堡壘,而遠處那些穿着平民服裝的在鄉軍人和平民卻是在接受軍事訓練。

十來門高射炮聳立在千佛山上,高射炮周圍都是堆滿着沙袋。就連千佛山上寺廟裡都是佈滿了防禦設施,大量的機槍正殺氣騰騰的指向天空以及四周。

濟南周圍沒什麼好的地方可以用來固守,泰山防線現在也岌岌可危,八路軍直接繞過了泰山,從其他方向對濟南發起進攻。所以濟南城邊這個海拔只有幾百米的千佛山也都被利用起來,作爲防備八路軍進攻的一個堡壘。

千佛山,興國禪寺內,作爲濟南日軍最高指揮官的阪西一良正在聽下面人的彙報。

阪西一良因爲其岳父的影響,早期就在從事對華侵略的秘密活動。35年出任關東軍作戰科科長,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升爲14師團第29旅團59聯隊大佐聯隊長。

第二年三月的他就回到國內,擔任參謀本部部附,再次升爲少將。之後擔任過陸軍大學教官、步兵學校校長、駐德使館武官,41年晉升爲中將。直到43年才擔任35師團師團長,重新返回中國戰場。

可以說,他這個人在全面侵華後,基本上都不在中國。擔任35師團師團長的時間不長,對於八路軍的真正實力不是很瞭解。不過對他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對於中**隊,一直很看不起,非常推崇主動進攻。

“司令官閣下,現在在濟南周圍,已經出現了支那軍六個師的番號。隨着北邊的海拉爾戰鬥結束後,城外的支那人動作愈加頻繁,我懷疑他們應該有對濟南發起總攻的想法。”12軍參謀長寺垣忠雄陰晴不定道。

寺垣忠雄見證了喜多誠一因爲指揮失誤而被撤職,現在已經被調回北平的方面軍總部暫時閒置。要是守不住濟南,眼前這位新晉的司令官,哪怕是有阪西利八郎這個岳父,估計也難道被撤職的命運。

即便是寺垣忠雄自己也會因此丟掉職務。他之所以還能繼續擔任參謀長一職,也僅僅是爲了能幫助阪西一良快速的掌握12軍。

關東軍居然在主場戰敗,華北方面軍也節節敗退,這個已經引起了派遣軍司令部以及本土的大本營嚴重不滿。每天,他們傳過去的電報,都是對日軍不利的消息,好不容易有個捷報,馬上就有一個城池丟失的電報傳來。

“31師團什麼時候能打通膠濟線?”阪西一良詢問道。

“他們已經在進攻濰坊,不過附近支那人的軍隊不少,還有大量的游擊隊,整個膠濟鐵路也被這些游擊隊給破壞的很嚴重,31師團的後勤壓力很大。”寺垣忠雄回答道。

31師團是從緬甸調回來的師團,在青島登陸,打算打通膠濟線,馳援濟南的12軍主力。雖然這個師團人數不少,不過一到青島很快就展開戰鬥,舟車勞頓的他們,戰鬥力也受到影響。

加上膠濟線附近的八路軍實在太多,今天他們或許拿下一個膠濟線的城市,第二天他們身後的一個或者幾個據點被偷襲。搞得他們又只能退回去增援,不然就會面臨後路被切斷的危險。

“告訴他們,現在支那人的主要注意力在濟南,讓他們務必想辦法打通膠濟線。還有讓33師團由章丘進攻萊蕪,威脅支那人的後方,讓他們無法全力進攻濟南。”阪西一良吩咐道。

“司令官閣下,我們現在手上的兵力並不多,要是把33師團調出去,濟南恐怕會有危險。”寺垣忠雄吃驚道。

現在的濟南,只有兩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在全盛時期差不多四萬餘人。不過經過一些列戰鬥,即便是有一些兵員補充也就堪堪三萬人。從兗州退回來的32師團那幾千人的殘部,現在基本上沒什麼戰鬥力,被阪西一良打發到肥城防守,也算是廢物利用吧。

而濟南周圍出現了八路軍六個師的編制,即便不是全部都來,那也是十來萬軍隊。

放在幾年前,三萬日軍都能單挑十幾二十萬中**隊,但是現在即便是對付國民黨軍隊,也不可能這麼誇張,要是遇到精銳的遠征軍,只能一比一的打。更別說八路軍了。

阪西一良揮了揮手,不在意道,“我們在濟南附近有三萬皇軍士兵,還有幾千武裝起來的在鄉軍人和平民,短時間守住濟南沒什麼問題。

現在的局勢對我們極爲不利,只能從其他地方吸引支那人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能全力以赴的進攻濟南。”

見阪西一良如此不聽勸,寺垣忠雄也無可奈何,只能執行命令。他也不知道,對方這冒險之舉,能不能取得成效。

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162章 西征(五)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5章 五大召開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78章 營救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63章 西征(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66章 西征(九)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88章 陝北(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63章 西征(六)第199章 東征(九)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5章 入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49章 回蘭州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14章 歸程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0章 在襄陽(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
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162章 西征(五)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5章 五大召開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78章 營救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63章 西征(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66章 西征(九)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88章 陝北(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63章 西征(六)第199章 東征(九)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88章 陝北(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95章 入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49章 回蘭州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14章 歸程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0章 在襄陽(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