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

山西長治,原八路軍前線指揮部駐地,現在是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駐地。

長治在抗戰後爆發後,一直是前線八路軍的根據地核心之一,日軍雖然數次進攻此地,但都沒能拿下長治。所以這裡很是繁榮,特別是有戰機駐紮後,日軍的空襲威脅也大幅降低。即便是八路軍前線指揮部搬離長治,但這裡仍然很繁榮,街上的店鋪衆多,來往的行人也絡繹不絕。

3月底的長治已經是春意盎然,街道上的樹木都已經開花,人看了心裡也特別的舒服。

最近幾天長治城以及周邊的當地居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八路軍部隊增多了,甚至還有坦克的出現,可謂讓他們大開眼界。他們中間精明的人也猜到了是怎麼回事,估計是要打仗了,不然怎麼出現這麼多八路軍部隊。

“老董,這個事很重要,你親自去抓,一定要多費點心,讓其他人去辦,我不太放心!”

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劉伯成正在辦公室裡對着坐在他面前的董振堂認真地囑咐着什麼。兩人的表情都很嚴肅,看樣子事情真的不小,不然也不會讓董振堂這個縱隊司令員去辦。

此時的劉伯成跟李振華、賀隆等人一樣,都不在兼任縱隊司令員一職,而是專心做起了軍區司令,負責大局上的指揮。而原第一縱隊副司令董振堂接替了劉伯成的位置,成爲新的縱隊司令員,這個萬年老二總算變成了正職。

“首長,你放心,這個事我一定親自抓!”董振堂認真地回答道。

就在二人談話的時候,劉伯成的警衛員敲響了辦公室的那扇木門,“首長,肖司令員來了!”

“哦,小肖來啦!快請肖司令進來!”正在跟董振堂談話的劉伯成臉上比較高興,不過也沒忘記對眼前的董振堂囑咐道,“老董,你先去忙吧,我這要見一個人!”

“好的,首長!”

董振堂也大致猜到了所謂的肖司令是誰,縱隊司令裡姓肖的就一個,那就是組建不久的12縱隊司令員肖近光。早就聽說對方部隊組建後一直找總部的幾位首長,鬧着要打仗,看樣子這次真的如願了。

他沒猜錯,當他起身離開後,看見來人正是肖近光,兩人都客氣地打了招呼,然後才各自忙自己的。

“首長,第12縱隊司令肖近光向你報道!”

董振堂走後,辦公室就剩下剛進來的肖近光和坐在椅子上的劉伯成。

在看見肖近光來了後,劉伯成也從椅子上起身,站起來跟肖近光握了握手,笑着說,“小肖,這次如你所願了吧!”

“還不是首長們的厚愛。主要是回來都半年了,除了上次打太原參加了一次收尾小戰,連一點像樣的大戰都沒打過。我倒無所謂,可下面的幾個師長、旅長都找我鬧了好幾次,實在沒辦法,所以只能厚着臉皮去找幾位首長。”肖近光笑着回道。

肖近光天生一副充滿笑容的面孔,只要不是特別生氣的時候,臉上都一直掛着笑容,跟他聊過天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不過這個特點倒是讓他人緣很好,無論是他的上下級,都比較喜歡他的特點,談話時感覺特別舒服。

“你呀,我看你這是故意讓你的下屬背鍋,我可是聽說你這沒老跑總司令還是副總司令那,幾個下屬鬧幾下你就這樣?”劉伯成直接揭穿了對方的小伎倆,不過倒沒有生氣,而是一副開玩笑的樣子。

對於這種下屬,一般人都挺喜歡,而且肖近光本身的能力就不錯,可是陳更的愛將,之前把他調離山東軍區,總部這邊可是費了點勁的。

“嘿嘿,還是首長牛,一下就看出來我的這點小伎倆了,不愧是首長!”肖近光被揭穿也絲毫沒有感覺尷尬,反而很自然地說道。

“說正事吧,你這次帶了多少人過來?”劉伯成坐在椅子上後,認真地問道。

“3個師,58000人。現在已經有一個師到了長治,另外兩個師還在路上。”肖近光回答道。

本來之前第12縱隊理論編制人數應該是6萬多人,但考慮到之前的原來的那些步兵師編制過於龐大,所以12縱隊的3個師(番號39到41),跟37、38兩個師的編制一樣,單個師的人數都壓縮在一萬七到一萬八的規模。

新的編制是八路軍暫時實施的,也是爲了看看這個編制是否適合未來戰爭。以前的編制之所以一個師後面會變成現在這麼大,主要也是考慮跟日軍四單位師團作戰,但隨着日軍四單位師團越來越少,以前的編制都有點顯大了。

所以現在八路軍總部也在開始壓縮原有的這些步兵師編制,隨着後面部隊規模的擴大,肯定會從原來的這些部隊中抽調老兵成立新的部隊。現在新組建的這些部隊就是這麼開始實行的,只是現在纔剛剛開始,變化並不明顯而已。

“五萬多人,還不錯。不過你得儘快催你的部隊按照預定計劃,提前達到給你們規定的集結點,這次的戰役雖然是我指揮,但是彭老總也是很重視的。”劉伯成說到後面臉色也有點嚴肅。

“明白!”

看着對方臉色的變化,肖近光也想起了之前聽別人說的一件事。別看眼前的軍區司令跟彭老總在抗戰也共事好幾年了,但是兩人之間一直有矛盾。

至於這矛盾何來,他也知道點,應該是當初在中央蘇區產生的。不過他沒去過中央蘇區,對於中央蘇區的事瞭解的不多,加上抗戰後他又一直待在山東,對於上司之間的齷齪也不是很清楚。

當然有個事他知道,現在八路軍這些高級將領裡面,特別是縱隊司令員以上的將領,劉伯成是爲數不多的幾個去蘇聯深造過的將領,跟左權一樣都進了伏龍芝軍事學院。

別看朱得也去了蘇聯學過軍事,但不到一年就回來了,跟劉伯成這個性質有很大區別,而李衛國、彭得淮等人都是國內軍校畢業。正是因爲眼前是軍隊中洋派代表之一,曾大力主張打正規戰、大兵團集羣戰,對於游擊戰就有點輕視,自然就出現了矛盾。

但肖近光也覺得對方的主張有點不合時宜,紅軍時期,他的上司李衛國都不敢打大兵團集羣戰,當時即便是實力最強的四方面軍還都是有限的正規軍和游擊戰結合。當時也就欺負川軍的時候打過幾次不錯的正規戰,不過更多的時候都是兩種作戰相配合。

當然這個事,他知道就行了,犯不着說出來,這都是幾個首長之間的一些矛盾,他沒有必要摻和進去,只要打好他的仗就行了。

劉伯成作爲對日作戰的指揮官,跟肖近光這個新晉縱隊司令談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結束。而除了肖近光,劉伯成後面幾天接連見了好不少將領,包括38軍副軍長趙壽山、第6縱隊司令兼第二裝甲師師長許光達等人,甚至還有航空縱隊一些將領。

彭得淮制定的軍事行動,已經被中央軍委方面批准了,現在已經開始在做戰前準備,只等準備的差不多、時機合適的時候,也就是八路軍開始行動的時候。

在後面的兩個禮拜,八路軍第1縱隊129師、獨7師、獨32師;第6縱隊第二裝甲師;第11縱隊的獨2、獨5、獨30、獨35、第12縱隊獨39、獨40、獨41;38軍17師相繼在晉東南、晉南的預定地點開始集結。

通往這些集結點的道路上,那一條條長長的隊伍可謂十分壯觀,汽車和馬車那叫之多,拉着的火炮更是令人生畏。不過聽說是要去打日本鬼子,沿途的百姓都出來夾道相送,更把家裡的一些吃的都拿了出來。

與此同時,八路軍還從西安、太原抽調了近百架戰機進駐晉南和晉東南的前線機場,大戰一觸即發。

。。。。。。

高平縣,許是友的獨30師再一次集結在這兒。

高平縣之前一直是他部隊的根據地,他的部隊裡的士兵有不少都是附近幾個縣城的,再次回到這裡,他還是挺感慨的。

由於之前的攻略太原等地期間,獨30師損失很大,後面的幾個月期間都在陽泉休整,並補充兵員。不過這次要進攻豫北,本來還在恢復元氣的30師便在許是友的強烈要求下,南下參加作戰。

原因很簡單,晉城是從他手上丟失的,自然就得他親自給奪回來。別看他之前在雁門關、陽泉等地大敗日軍,但是晉城卻始終是他的一根刺,這座晉東南大城,就是從他手上丟失的,後面因爲一些原因,他的部隊一直沒能收復這裡。

從哪兒跌倒的,就得從哪站起來,這是他信奉的一個準則!

不過回到高平的這段時間,他的部隊也很忙,倒不是因爲要打仗,而是因爲之前犧牲的將士。從附近幾個縣跟他一起北上打仗的兒郎有上萬之多,但是卻有將近一半犧牲在正太線各戰場,他得給這些死去將士的家人一個交代。

雖然這些死去將士的遺物以及犧牲的消息早已送到他們家中,但他作爲師長,而且現在部隊也回來了,自然不會無動於衷。

縣城中有個地方,有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這裡倒不是建築多麼豪華,守備多麼森嚴。這裡沒有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所有建築都是以黑白爲主色調,而在這棟建築裡面則是有着一座座石碑,上面刻滿了不少名字。

這些名字都是已經犧牲在抗戰戰場的那些將士,這些人都是八路軍士兵。這個方法是李衛國提出來的,現在**無法爲這些死去的英靈做太多的事,只能保證儘可能的讓這些爲了民族復興的將士能夠爲世人所知。

暫時最好的做法就是樹一個碑,然後把這些死去將士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立幾個石碑並不是什麼高成本的事,找點青石,然後找人把犧牲同志的信息刻在上面就行,而且那些工匠,很多人都是義務勞動。

對於這個石碑的出現,讓百姓可謂十分震驚,更多的是感恩戴德。而那些工匠有人說過,寧願這些石碑上永遠空在這,也不想在上面刻字,因爲每刻一個名字,就代表着一個人死去。

而許是友回到晉東南後,第一個首要的事就是去拜祭這些死去的英靈,這花不了多少時間,但卻能表明一個態度。

從那個英烈堂出來後,許是友等人臉色很久才恢復正常,至於一旁跟隨的柳彥彪則是很震驚。幾個簡單得石碑,就能幫助八路軍籠絡住這麼多人心,這是他不敢想象的。

隨着他加入八路軍的時間越久,他對八路軍瞭解的越深,也更加堅定了跟隨八路軍的心。

“老柳,待會回去你給各個旅、團發一下電報,把手上的事都給解決好,那些回家士兵都儘快召集回來。現在其他部隊都差不多到集結點了,離着上面計劃的作戰時間也來越來越近,讓他們都做好準備。

這次我們獨30師要雪恥!”在回去的路上,許是友從剛纔的低沉情緒中走了出來,便對着旁邊的柳彥彪淡淡地吩咐道。 :(.*)☆\\/☆=

“好的,待會回到指揮部我就去負責這件事!”

聽到對方答應後,許是友就躺在小汽車的座位上,眯着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而柳彥彪也沒有去打擾他。

八路軍的頻繁調動,沒能瞞過日軍在根據地的間諜,那些間諜很快就把八路軍的異常調動傳到了日軍手中。而日軍針對現在的情況,稍微分析了一下,就發現八路軍可能要進攻豫北或者冀南。

雖然不確定八路軍的具體的進攻方向,但是日軍知道無論八路軍進攻哪,對於日軍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爲了確保後路的安全,吉本貞一連忙把一個混成旅團調回豫北地區,並請求岡村寧次調一個師團南下,確保冀南、豫北的安全。

但就在4月1日,愚人節這天,八路軍航空縱隊超過200架飛機從長治等地的機場起飛,轟炸了新鄉、安陽等地的日軍重要據點、橋樑,同時還計劃摧毀黃河豫中段的一切浮橋和橋樑,包括船隻也被列爲轟炸目標。

既然日軍喜歡去黃河以南,那就一直在南岸待着,別回來了!

同時晉東南的八路軍大軍,兵分五路,分別從高平、林縣、陽城、垣曲、涉縣殺向豫北、冀南等地。

第191章 東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27章 天津(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89章 喜事降臨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7章 平叛(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9章 空閒之餘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00章 東征(十)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34章 衝突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29章 天津(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31章 班底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87章 陝北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98章 東征(八)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70章 崛起(一)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
第191章 東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27章 天津(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89章 喜事降臨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7章 平叛(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9章 空閒之餘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00章 東征(十)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34章 衝突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29章 天津(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31章 班底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87章 陝北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198章 東征(八)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70章 崛起(一)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