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

鬆井太久郎在徐州發火的時候,喜多誠一也在濟南發火。他沒想到八路軍的攻勢這麼猛,先不說聊城一帶,兩邊近20萬軍隊在那交戰。

菏澤更是慘,兩個師團加一個戰車旅團,居然被八路軍三個師打的節節敗退,現在菏澤已經被八路軍包圍。而且他還聽說新四軍兩個師北上,其中一個師朝着菏澤而來,沿路皇軍和皇協軍相繼潰敗,根本不是人數衆多的新四軍之敵。

膠濟線和津浦線山東段都陷於癱瘓狀態,人員和物資運送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也就青島附近沒出現八路軍,也不知道八路軍是不是知道青島易守難攻,所以沒去啃這塊硬骨頭。

不過想到13軍方面看着新四軍兩個師而不阻攔,喜多誠一很是不爽,“13軍到底想幹什麼?說好來幫我們,現在倒好,坐看新四軍兩個師北上而不採取行動,不知道山東現在已經一團糟了嗎?”

雖然日軍在山東境內就有八個師團和六個混成旅團,再加上一些什麼鐵路守備隊,人數有20來萬,加上邯鄲以及徐州可能調來的援兵,差不多有30多萬。

不過之前沒開戰,倒還沒什麼,現在戰鬥一開之後,很多問題就出現了。本以爲第六師團可以守住聊城,誰能想到八路軍進攻那麼快,要不是增援夠快,八路軍或許已經包圍聊城,那樣局面肯定會失控。

膠東以及青島的倒是有兩個混成旅團,不過現在膠濟線中斷,兩個混成旅團加上一些其他部隊,近兩萬人無法馳援濟南以及魯西地區。其他部隊也一樣,這仗一打,日軍發現兵力還是有點不足。

“司令官閣下,17師團跟支那新四軍在徐州以東正在交戰。”寺垣忠雄在一旁指着地圖說道,“新四軍人數據說有四五萬人,而且指揮官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酒井康中將現在很是狼狽,他的部隊一交戰就被新四軍給分割包圍。

雖然17師團有個戰車中隊,不過新四軍有反戰車武器,就是那種火箭筒。交戰沒多久,戰車中隊就被擊毀不少,沒有了戰車部隊的有力支援,17師團的反應能力下降不少。”

聽到寺垣忠雄的解釋,喜多誠一臉色稍微好點,不過看着地圖上他代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紅色進攻箭頭,他的臉色就無法高興起來。

“那個新四軍的指揮官是誰?17師團可是13軍戰鬥力較強的部隊,炮兵也比較強大,照理說不應該被裝備很差的新四軍給打成這樣!”喜多誠一好奇道。

“聽說是粟玉。”寺垣忠雄結果下屬遞過來的資料繼續說道,“粟玉是新四軍副軍長,支那八路軍總司令李衛國的愛將。極會用兵,之前在江北地區率軍數次擊敗支那韓德勤部,並給當地的皇軍造成了極大地損失。

新四軍裡面,皇軍最忌憚的人中,他排第二,僅次於軍長葉挺。”

“李衛國?粟玉?我記得李衛國手下愛將之中,還有一個林標吧。”喜多誠一突然想到這麼一個人物。

“的確,林標也是他的愛將,畢業於黃埔軍校。不過對於他,皇軍的情報並不多。自從對華作戰以來,林標一共有兩次作戰比較出名。一是奇襲太原,佔領了當初皇軍攻佔不久的太原,給皇軍的山西攻略造成了極大地困擾;其次是54聯隊旗被他搶去,這是當時皇軍的一大恥辱。

整個對話作戰以來,54聯隊的聯隊旗是我們唯一落入支那軍隊之手的聯隊旗。天皇陛下因此極爲震怒,所以就撤銷了54聯隊的編制。

不過奇怪的是,這個人自從這一戰之後就消失了。我們在支那**潛伏的情報人員,職位不高,不知道這個人到底去哪了。有人猜測可能是被困在了蘇聯。”

現在**跟蘇聯的關係很僵,**不少人員都被困在了蘇聯,所以寺垣忠雄才會有這一說。

“不管他了,死在蘇聯最好!給13軍的人說一聲,要是他們不能儘快解決北上新四軍,影響整個山東戰局,到時候可別怪我把他們拉進來。”喜多誠一不客氣地說道。

“司令官,要不我們讓駐守棗莊--滕縣一帶的60師團派出一個旅團去增援13軍?”寺垣忠雄建議道。

“60師團?現在支那人那什麼鐵道游擊隊可是很活躍,要是調走60師團一個旅團去增援,會不會造成這裡的情況更加惡劣?”

雖然這裡暫時只有游擊隊出沒,但喜多誠一怕從這裡調出一部分部隊後,會讓這裡的戰局也開始糜爛。

“這倒是!”寺垣忠雄點頭道,“司令官閣下,我們可以這樣,從60師團抽調兩個大隊,讓駐守臨沂的第3混成旅團抽調兩個大隊,一起前去支援13軍,要是那股新四軍北上,我們面臨的壓力更大。

至於臨沂等地防守,這不用擔心,現在這個情況,支那于學忠部根本不敢擅動,涼他也沒有膽量敢進攻臨沂。等穩住了山東戰局,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喲西,這個主意不錯,寺垣君。。。。。”

還沒等喜多誠一說完,作戰室的大門就被打開,一箇中佐參謀急急忙忙的衝了進來。心情本就不怎麼好的喜多誠一直接幾個耳光扇了過去,嘴上也不禁大罵,而那個中佐也懵了,不過並沒有反抗,而是站好,嘴上也不斷說嗨。

喜多誠一這麼幾下耳光,讓整個作戰室一下鴉雀無聲,緩和了一下心情的喜多誠一這才淡淡問道,“到底怎麼回事,這麼慌慌張張的!”

“啓稟司令官閣下,剛剛傳來消息,豐縣、沛縣失守,新四軍一部正準備橫渡微山湖。”軍官恭敬地伸出雙手,把電報遞過來。

“納尼?”

聽到這個消息,喜多誠一立馬不淡定了,直接抓過電報。這個電報是沛縣警備隊傳來的,不過因爲沛縣並不是什麼重鎮,只有一箇中隊的鬼子防守,包括豐縣也一樣。電報上說,沛縣警備隊已經全體玉碎,這封電報的發出人也在發送完這封電報後自殺身亡。

放在平時沛縣的丟失並不重要,但是這個時候卻不一樣了。日軍的防守重點主要在微山湖以東的津浦線,對於微山湖西並不怎麼看重。但這個時候要是新四軍橫渡微山湖,就會直接威脅滕縣、棗莊等地。

剛纔他還說要從棗莊調兵出去,現在看來,不能外調軍隊了。

。。。。。。

微山湖,位於山東和江蘇交界處,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四湖之一。另外的三湖,分別是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

至於沛縣則是位於微山湖以西。這可是座名城,劉邦的家鄉就在這裡,素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稱。有沛縣距離微山湖僅有五公里,站在城頭都能隱約看見幾公里外的微山湖。

拿下微山湖的部隊,就是許繼慎的新一師。不過不是許繼慎的主力部隊,僅僅是一個團的兵力。沛縣都是小縣城,防守的日軍並不多,一個團的新四軍對付他們綽綽有餘。

此時許繼慎可沒有在沛縣,而是在距離魚臺縣境內。橫渡微山湖?那只是許繼慎的一個計而已,他可沒興趣讓手下的兩萬多人去橫渡微山湖。

先不說有沒有船,即便籌集到了足夠的船,許繼慎也不會橫渡微山湖。這種作戰,許繼慎沒打過,他可不敢保證能安然無恙的渡過微山湖,萬一被日軍來個迎頭痛擊,他就虧大了。他只需要在沛縣拜一個團,裝作要橫渡的趨勢,反正日本人也不知道沛縣到底有多少人。

只要沛縣的這個團能多瞞幾天,到時候許繼慎帶領的大部隊就能悄悄移動到濟寧附近。濟寧纔是他的目標。

平原地區不像山區好隱藏行蹤,先不說到處都有漢奸,天上還有日軍飛機巡邏,要是被發現,許繼慎部的行動可就失去了先機。他的部隊不是太好,要是日軍提前做好了防備,他的部隊還不一定能把日軍怎麼樣。他這一次行動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魚臺縣境內,一處寬闊的蘆葦蕩裡,一個穿着新四軍軍裝的文雅男子問着旁邊的許繼慎。“司令員,你說鬼子不會真的相信我們要橫渡微山湖吧。”

“不好說!”許繼慎看着眼前的政委,笑着說道,“日軍肯定會懷疑,不過等他們覈實完後,我們已經不需要在沛縣吸引日軍了。”

許繼慎等人所處的是一片蘆葦蕩,這是微山湖的特色,除了蘆葦蕩還是蘆葦蕩。爲了怕部隊的行蹤被發現,白天許繼慎部都是躲在蘆葦蕩裡,晚上才行動。

蘆葦蕩面積夠大,幾萬人分散在這裡,只要不是有人闖進來,根本無法發現裡面會隱藏着幾萬軍隊。

“那倒是。”

就在二人在那愉快的談事的時候,不遠處的電臺卻是不斷在滴滴的響。至於其他士兵除了執勤的,剩下的都在趁機休息,要麼在聊天,要麼和衣而睡。即便他們休息期間,槍支也都是不離身。

電報員則是藉着這個時候把接收到的電報陸續送到二人手上,一封封電報都把整個山東的戰局情況送到二人的手上。

“我們現在距離濟寧還有110公里,兩個晚上就能趕到,這也就意味着我們明天晚上就能到濟寧附近。現在濟寧方向的日軍是什麼情況?”許繼慎拿着地圖認真地看着。

“陳司令那邊正率着軍隊進攻兗州,日軍32師團現在主力都在兗州、曲阜一帶。現在濟寧附近只有一個聯隊,加上僞軍也就不到5000人。”

“5000人?人還是多了,一個日軍聯隊還是多了,給陳司令發封電報,希望他們能多牽制一點日軍。就說我欠他一個人情,這次的繳獲,我給他一半,兗州等地的繳獲我們不要。”許繼慎認真地說道。

“司令員,是不是太多了?”旁邊的政委吃驚道。

“我的大政委啊,你這眼光着實不行啊。拿下濟寧,菏澤兩個日軍師團的退路就被我們斷了,這一下魯西南就是我們的。現在你還認爲我們給的多嗎?”許繼慎大笑道。

“真的?”政委不相信道。

“大政委,我真服了你。到時候你就看着吧,要是真的拿下濟寧,兗州、曲阜很快就被拿下,津浦線也就被我們真正截斷了。就憑這個功勞就能讓我們在戰後獲得很大的回報,你還計較這點繳獲,到時候說不定我們兩個師能成爲第一批換裝的新四軍部隊。

日械?以前我覺得還不錯,不過你去跟67軍這些部隊去看看,裝備那叫一個好。鬼子的38大蓋、歪把子,跟我們自產的武器差多了,莫辛納甘步槍不比38大概差,通用機槍更是完爆歪把子。”

。。。。。。

看着許繼慎的電報,陳更看了之後不禁笑道,“這老許家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咱八路軍有三個許家牛人。要是算上向前他們這個徐,這個大徐家可是很牛啊。”

姓許高級指揮官有許光達、許繼慎、許是友、許權中,姓徐的則有徐向淺、徐海冬。職位最低都是師長,最高的是八路軍的參謀長。

其他人聽了也就笑笑,不敢插嘴,能開這些人玩笑的,在場的也就陳更敢。

“司令員,那現在怎麼辦?”陳光問道。

“什麼怎麼辦?石井這個傢伙之前可是很囂張,必須想辦法把它解決了,命令部隊對兗州、曲阜發起強攻。不過跟進攻曲阜的部隊說一聲,別把孔廟這些給炸了,這些可是咱們民族的瑰寶,可不能炸壞了。

我倒想看看石井知道濟寧被我軍佔領後,會是什麼表情!”

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88章 陝北(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00章 東征(十)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72章 崛起(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199章 東征(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99章 東征(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87章 陝北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31章 天津(六)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66章 西征(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97章 東征(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14章 歸程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
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88章 陝北(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00章 東征(十)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72章 崛起(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199章 東征(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99章 東征(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87章 陝北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3章 北伐(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231章 天津(六)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166章 西征(九)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97章 東征(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14章 歸程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