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

“許,你居然不知道?”高林驚訝道。“蘇聯的伊爾2戰鬥機,就是專門用來對付地面裝甲目標的飛機,而且他們也在把伊16戰鬥機改成了對地攻擊機,你們不是有伊16戰鬥機嗎?”

“這飛機還能這麼用?怎麼改?不可能讓炸彈炸坦克吧,那樣命中率也太低了,而且我們沒有那種俯衝轟炸機。”許光達疑惑道。

“不需要,直接用伊16戰鬥機就行,你們不是有火箭彈嗎?直接把火箭彈掛到機翼下面,用來做對地攻擊機使用非常合適的。蘇聯人反正就是這麼幹的!”高林給解釋道。

“這樣也行?不行,我的馬上把電報發上去,要是真的行,我就有辦法對付鬼子的戰車師團了!”許光達激動地說道。

這個事很快就傳到了上面,甚至李衛國還知道了。李衛國看了這個電報後,直接批准了,要不是來這麼一茬,李衛國都忘了二戰有名的伊爾2攻擊機了,這可是號稱‘黑色死神’。

雖然八路軍不能生產伊爾2攻擊機,但是伊爾16卻是可以生產。本來隨着殲二、殲三戰鬥機的陸續服役,殲一戰鬥機的地位很尷尬,一般都是輔助前面兩款戰鬥機執行任務,因爲它單獨面對一式戰鬥機毫無還手之力。

但正是這封電報,讓殲一戰鬥機有了新的用途,那就是改成攻擊機,專門用來對地作戰。正是因爲這個,本來都打算停產的殲一戰鬥機便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在後面自行設計的攻擊機出世之前,攻擊機版的殲一戰鬥機生產了大約1500架。

之後的數年抗戰之中,殲一版的攻擊機成了八路軍最喜歡的一款對地攻擊機,馳騁在整個華北以及東北戰場上。

因爲殲一戰鬥機是八路軍最成熟的一款飛機,而且機身基本都是木製,成本低,能極大增強八路軍因爲缺少足夠的轟炸機而造成的攻擊力不足的情況。

其實這也不怪李衛國沒有提前佈置,主要是他只想着奪取制空權去了,認爲對地用轟炸機就能解決,暫時用不着發展攻擊機,也是爲了解決成本。

但看到這個電報後,他覺得自己好像搞錯了,好像攻擊機也不是很難搞,他沒想到可以把殲一戰鬥機改爲攻擊機。所以他很快就批准了這個計劃,先改裝一批調給許光達去試驗效果如何。

。。。。。。

相比在華北戰場八路軍開始反擊日軍,在緬甸遠征軍的戰鬥可不是那麼好打了。有個不斷坑人的盟友--英軍,還有個不會指揮打仗的緬甸戰區司令---史迪威,再有個軟弱沒主見的遠征軍指揮官--羅卓英。

註定遠征軍會成爲被英國人出賣的對象,而且還會遭受日軍的猛烈進攻。

防守東籲的戴安瀾雖然多了一批由南洋縱隊轉贈的那批物資,包括哪些坦克以及裝甲車,但並不能扭轉戰局。在堅守十餘天之後,就按照之前的預定計劃撤至曼德勒,參加史迪威還有英軍那個坑比司令亞歷山大制定的曼德勒會戰。

中間還鬧出個有意思的事,英軍7000多人被一千多日軍被包圍在了仁安羌,然後又被孫立人的一個團給解救了。從這也可以看出,之前範永明晚上嚇跑了英軍也不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事,誰讓這個時候的英軍就這德行呢。

就在日本人在緬西平原地區開始幾路進攻中英聯軍的時候,在暗地裡也在計劃更大的陰謀,那就是切斷遠征軍的退路,即佔領臘戌切斷滇緬公路,甚至憑藉滇緬公路攻入中國雲南地區。

對於臘戌的重要性,中國遠征軍不是不知道,但是亞歷山大偏要來個曼德勒會戰,說是要在這裡消滅一部分日軍,逼得遠征軍不得不把防守臘戌等地的部隊外調。

臘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這是對於遠征軍來說,因爲臘戌是滇緬公路的一個節點,也是遠征軍物資的堆放點。若是臘戌丟失,遠征軍只能往緬北山林撤退,要知道緬北都是一些原始森林,遠征軍鑽進去會有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當然臘戌只是一個目標之一,日軍想要徹底殲滅遠征軍,密支那也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這兩個地方一失,遠征軍那才叫無路可走。

而且一切的重點就是就是負責迂迴的渡邊正夫的日軍第56師團。這個師團在緬甸獨立軍的想到帶領下,帶着一部分泰國軍隊從棠吉(即東枝)出發,穿越泰緬邊境的那片龐大的雨林,迂迴至臘戌地區,切斷遠征軍的退路。

清晨,白色的清霧在在山間飄蕩,此時茂密的叢林也在這霧中時隱時現,就像給叢林披上了一層薄紗。而且因爲是清晨,整個叢林也是鴉雀無聲,周圍一片寂靜,沒有經過污染的露珠在樹葉上凝聚,然後再緩緩地落下。

這個場景,遠遠地看去會讓覺得宛如仙境一樣,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只是雨林的表面現象。

在這片叢林裡,很快就變得不安靜起來了,因爲一羣穿着淺綠色軍裝的軍隊,開始在這裡活動。那些士兵在經過一晚上的休息,也都從沉睡中醒來,並開始吃着早飯,補充好體力,他們才能繼續行軍。

這些軍隊就是渡邊正夫率領的日軍第56師團,一個由留守部隊編組而成的師團。不過此時的他們,軍裝都是破破爛爛的,即便是睡了一覺,臉上的疲憊之色也很明顯,而且這些士兵也感覺很瘦弱。

看來即便是有有着嚮導帶路,這些日軍的處境也不是多好,雨林真不是一個好地方。

“吞屋君,我們還有多久能到臘戌?”在這羣軍隊的中間位置,作爲這次行動指揮官的渡邊正夫中將正在吃着一塊乾糧,一邊問着旁邊的那個明顯是一個緬甸人的男子。

“渡邊將軍,我們現在的位置距離臘戌差不多150公里,估計還得5天左右的時間。”那個叫吞屋的緬甸人恭敬地說道。

別看這裡隔着臘戌只有不到200公里,五天算下來每天只能走30公里。要是在平原地區,這個速度肯定是非常慢的了,但是這裡不是平原,是高原,還是雨林地區,裡面的道路曲折,還有無處不在的危險,有這個速度其實已經算快的了。

“八嘎,怎麼還有五天,按照現在這個情況,我們的部隊即便走出去也會戰鬥力大跌。”一旁的56師團的步兵團團長坡田靜夫少將在那低聲罵道。

他這幾天就像是在地獄中行走一般,到處都是毒蟲,今天早上他醒來的時候,頭上還有一條毒蛇,要不是他反應快,這會都見他們的歷代天皇去了,聽到還有五天,他心裡也十分不爽。

“坡田君,我希望你能堅持,我們56師團肩負着帝國大業的重大使命,趕走支那人之前,我不想聽到有任何抱怨!”渡邊政府不悅地說道。

“嗨!”被師團長這麼一指責,坡田也就老實了,只在那安安靜靜的吃着乾糧。但是此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槍聲,雖然不激烈,但是在這清晨,附近的日軍也都聽的清清楚楚的,他們立即放下乾糧,拿起自己的武器,在那警戒着。

槍聲過後,安靜的叢林瞬間變得嘈雜起來,不少本來棲息的鳥雀都被這槍聲給吵醒,受到驚訝的它們便瞬間從樹枝上起飛,更加加劇了這些日軍士兵的緊張。不一會兒,一個日軍士兵就快速的越過那些障礙,跑到了渡邊正夫的面前。

“怎麼回事,是發現支那士兵了嗎?”渡邊正夫厲聲問道。

“報告師團長,不是支那士兵,是游擊隊!”那個日軍士兵認真地回答道。

“游擊隊?”渡邊正夫疑惑地看着那個緬甸嚮導。

“渡邊將軍,我們還是快速離開這吧,這裡已經不安全了!”聽到是游擊隊,這叫吞屋的緬甸嚮導臉色就大變,顯然想到了什麼。

“怎麼回事?”渡邊正夫催問道。

“渡邊將軍,這個撣邦高原雖然居住的主要是撣族人,但是在數年前這裡就出現了游擊隊,專門襲擊英國人的軍隊。他們是由泰共領導的,這是我們緬甸第二大武裝勢力,擁有超過6000人的游擊隊,英國人剿滅過幾次,都拿他們沒轍。

不過他們之前的活動範圍都在與泰國的交界處,現在居然跑到這裡來了,估計是針對你們的。泰共跟我們不同,他們對你們抱有敵意,主張反抗你們。”顯然對於這個泰共遊擊隊這個緬甸人也是心有餘悸。

“他們怎麼發現我們的蹤跡的?”渡邊正夫疑惑道。

“泰共在撣族的羣衆基礎很廣,整個撣邦高原的居民大多都認同泰共遊擊隊,這纔是他們爲什麼不能被剿滅的原因。”吞屋解釋道。

“八嘎,你是不是就是泰共遊擊隊的人,不然你怎麼把我們帶到這裡來!”一旁的坡田靜夫揪住吞屋的衣領,不客氣地說道。

“坡田將軍,我是昂山將軍派來的,怎麼可能是泰共的人,我也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出現在這。”別看坡田的身板不大,但是那手的勁卻是不小,直接把吞屋舉了起來,吞屋的臉也被勒得紅紅的,但是他卻仍然在解釋。

而旁邊的其他幾個緬甸人看着日本人突然對他們領頭人動武,也很吃驚,不過他們卻不敢亂動,因爲周圍起碼上百條槍對着他們。

“好了,坡田鬆開你的手!”渡邊生氣地說道。

“嗨!”聽到渡邊的命令,坡田只能無奈的放下吞屋,不過他對對方仍然沒有好臉色。

看着在那不斷喘着氣的吞屋,渡邊正夫厲聲道,“吞屋君,你也看見另外我的部下的反應,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你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不然你還有你們緬甸獨立軍會有什麼後果,你們自己想去。”

“我明白,我明白!現在我們只能快速離開這,還有將軍,讓你的部隊都保持警戒吧,我感覺接下來的路程不會一帆風順的。”吞屋也被剛纔坡田靜夫的行爲給嚇到了,爲了小命他也只能恭敬地回答道。

正如吞屋所說,接下來的行程,日軍真的不太好受,僅僅在他們吃午飯之前,整個部隊遭遇到至少20撥以上的騷擾,這讓本就行軍緩慢的56師團,又被迫降低了速度。

這也很簡單,要是單單泰共遊擊隊,面對一個差不多兩萬多有的日泰聯軍,肯定很吃力,即便是在叢林地區。所以林標加強了這裡的部署,早在日軍進攻緬甸的時候,就把一個主力師從泰國境內轉移到了緬甸東部地區。

這支部隊是南洋縱隊第一軍第三師,由洪水親自率領的一個師,論戰鬥力、人數、武器裝備僅次於林標親自統領的第一師。

南洋縱隊這幾個主力師無論是哪方面都要比那些後面擴充的師要強。第三師的人數在13000多人左右,雖然武器也是雜亂的,但是火力配置以及部隊戰鬥力都很強。

當然憑藉兩個師肯定不是日軍56師團的對手,但林標可沒興趣去跟56師團硬碰硬。他還不傻,要是他擁有的兩個主力師,裝備能有遠征軍或者國內八路軍換裝部隊水平的話,他倒是能力吃掉日軍一個三單位師團。

但關鍵不是,這個師總共山炮也就8門,跟日軍一個師團打,太吃虧了。他現在就是利用部隊對叢林的熟悉,干擾日軍的計劃,儘可能削弱日軍的實力。

因爲他知道日軍出現在這個叢林裡是想幹什麼,雖然林標阻止不了,但是卻不代表他不去調戲一下日軍。他得讓日本人知道在叢林裡,誰纔是老大。

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08章 諜影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50章 後續(三)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62章 大撤退(二)第84章 新年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72章 崛起(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82章 長征(三)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99章 東征(九)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
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08章 諜影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50章 後續(三)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65章 大撤退(五)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62章 大撤退(二)第84章 新年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72章 崛起(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82章 長征(三)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99章 東征(九)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