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

“八路軍?沒想到我閻百川現在落難到,需要找中共地盤來躲避日軍的進攻,真是可笑啊!”

聽到楊愛源的話,閻錫山看着黃河西岸那些騎兵,不禁自我嘲笑道。這次他來避難,還是經過中共商議決定的,不然他想來,八路軍還不一定會讓他上岸。

之前的晉綏軍本來在晉西南待得好好地,但是日軍在過年後,便舉兵兩個師團,朝着晉綏軍、中央軍等殺來。晉綏軍則是被一個日軍旅團追得到處跑,而閻錫山的駐地吉縣,也被日軍重點關照,沒辦法的他,才請求中共給他在陝西安排一個避難之所。

太原會戰結束後,晉綏軍(不算傅作義的部隊,也不算山西青年決死隊)也有着接近十萬左右的軍隊,要知道當初忻口會戰可是中央軍跟八路軍打的,沒有晉綏軍什麼事。

說起來也是他活該,結果當時的二十幾萬晉綏軍,打到現在不到十萬,而且晉綏軍第一干將也被他擠兌走了。即便這樣,晉綏軍也有着近十萬,中央軍也剩不少人,可是在日軍兩個建制不全的師團(有一部分留守以及對付八路軍等去了)進攻下,被打的落荒而逃,雖然有幾場打得不錯,但都無法改變大局,閻錫山等晉綏軍高層只能撤離山西。

“百川,現在到了八路軍的地盤,我們還是忍讓點吧,畢竟我們是有求於人。我們晉綏軍現在也是多事之秋,各部隊這一仗下來肯定也是傷亡慘重,沒有一年半載,我們是無法恢復元氣的。”

趙戴文跟閻錫山共事這麼多年,也知道閻錫山的一些想法,所以這個時候不禁出言提醒道。

“次隴兄放心,我知道分寸!”

隨後閻錫山一行人很快就上了岸,而岸上的八路軍也知道這一行人的身份,便把其送到了上面給這些‘來客’安排的地方----壺口鄉桑柏村。

就在閻錫山一行人到的第二天,陳更、林博渠等人便驅車來到了桑柏村,同行的還有一個步兵團,就駐紮在宜川縣城。由於林博渠是中共山西省委書記,陳更是陝西軍區司令,二人的親自到來也算是給閻錫山面子了。

“閻司令,久仰大名,今日方纔得見啊!”

在看見閻錫山出來迎接,陳更熱情地走過去並伸手握着對方的手,笑着說道。

“陳司令,你這客氣了。閻某現在落難,對於貴方提供地方讓閻某暫避,閻某人十分感激,大恩不言謝!”此時的閻錫山倒也知道自己是有求於人,所以把自己放得挺低。

“閻司令,你這就見外了!都是抗日武裝,一切也是爲了整個抗日大局,友軍有難,我黨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陳更一副大義凜然地說道,這倒是讓對面的晉綏軍高層十分的感激,不過聽到抗日,一衆晉綏軍臉上都很尷尬。有沒有真心抗日他們自己清楚,若認真打,他們也不至於被打的這麼慘,丟盔棄甲,落荒而逃,現在都被逼的來中共的地盤了。

“陳司令,這位是?”閻錫山這才注意到陳更旁邊有一位跟他年齡差不多的老者,看其地位應該不低於陳更,他便好奇地問道。

“你看我這腦子,閻司令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陝西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的林博渠同志,也是我們‘西北五老’之一。其實我們林書記跟閻司令你倒也算老革命陣營的,林書記早年也在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不過一直在南方任職,所以才未與閻司令見過!”

陳更笑着說道。

“沒想到你就是林博渠!可惜一直無緣得見,久仰久仰!”閻錫山聽見對方資歷,便知道也不比他差哪去,便客氣的說道。

“閻司令,你這客氣了!對於閻司令在經濟上的能力纔是伯渠需要學習的,抗戰前閻長官可是把山西治理的我是自愧不如啊,有空還得向閻司令討教討教!”

林博渠這次來也就是爲了給閻錫山一個面子,上面的對於閻錫山就沒放心過,當然在經濟的管理上,林伯渠卻是真心佩服閻錫山,畢竟對方的成績是有目可睹的。

“我們也別在這說話了,裡面詳談吧!”旁邊的趙戴文看着一羣人在村子外面站着也不是個事,便說道。

“沒錯,次隴兄說的對,我們去裡面談!”

一行人就這麼進了村子,陳更等人這纔看見閻錫山一行人是多麼狼狽,不過爲了讓對方安心,陳更也把中央的決定給說了。在得知中共把宜川縣城以東的暫時借給他使用,閻錫山非常感激,也正因爲有了中共的承諾,閻錫山便把在山西的一些工廠也搬到了宜川,不過閻錫山不知道的是,這些都會成爲中共的東西。

就這樣,宜川就成了閻錫山以後避難的地方,只要山西情況不對,他就跑到宜川,並在這裡遙控山西的晉綏軍和晉西南的決死縱隊。

此時的晉西南除了晉綏軍是日軍打的很慘之外,中央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十幾萬中央軍被日軍趕到了晉西南的中條山地區,倒是晉東南在八路軍與一部分國軍的配合下打的倒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日軍雖然把中央軍以及晉綏軍擊潰了,但是兩軍的實力猶在,日軍只是暫時控制了同蒲鐵路的交通線,對於其他地區並沒有實際掌控,分散在鐵路沿線鄉村的國民黨軍隊、八路軍、以及游擊隊都時刻威脅着日軍。

但是此時的日軍也沒有時間去圍剿這些國民黨軍隊,因爲晉東南的戰鬥逼着日軍調派了一個旅團爲主的一萬餘兵力東進,打算前去支援晉東南的戰鬥去。

少了一萬軍隊的晉西南日軍,就顯得兵力有點薄弱,衛立煌的中央軍、閻錫山的晉綏軍、中共的八路軍都在想辦法發起反攻,並搶奪地盤。

特別是八路軍除了依靠本就在山西的王以哲67軍、游擊隊,還讓關嚮應調了一個旅進入晉西南,不管其他,先從鬼子手中搶地盤再說。此時的鬼子兵力都分散在各個交通要道,在面對二十多萬中國軍隊不時進攻,只有幾萬部隊的日軍註定要忙的焦頭爛額。

。。。。。

“老李,晉西南的鬼子派來援軍了,是日軍20師團的39旅團。總兵力大約在一萬,計劃經安澤,直接進攻長治!”

日軍派出增援後,情報系統比較完善的八路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看到一萬日軍的增援,李衛國的臉色也變得有點沉重,沒想到鬼子還真的派了援兵。

“中央軍那邊怎麼應對的?”李衛國知道衛立煌不可能坐看這支援順利到長治的,那樣擁有兩個完整旅團的日軍絕對會橫掃晉東南的國軍。

“衛立煌那邊是讓武士敏的169師在安澤防守,不過就是不知道能守多久。”徐向淺說道。

“我想想,必須想辦法破掉這個局,不然我們後面會很被動!”

李衛國看了看地圖晉東南、冀南的敵我雙方的態勢,尋找如何破局。旁邊的徐向淺看着思考的李衛國,也沒有去打擾,而是靜等對方的思考完。

“老徐,日軍16師團的部隊都在哪裡?邯鄲是什麼情況?”李衛國看了看這個邯鄲,突然問道。

“16師團的30旅團在攻打長治,19旅團被分拆了,一部分在安陽,一部分在邯鄲。

由於日軍爲了打通邯長公路,鬼子派了一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再加一個僞軍旅團攻打涉縣,想奪回涉縣、東陽關,所以鬼子在邯鄲只有少量的守備部隊,大約有1000多鬼子,1000多僞軍的樣子。

老李,你不是想打邯鄲吧?這想法倒是夠大膽!”

聽李衛國的詢問,徐向淺驚訝的問道。

“邯鄲我倒是想打,只是河北這個地方都是平原,交通方便。我一打邯鄲,石家莊、衡水等地的日軍都會來增援,這對我軍來說,不是個好事。我打算彙集兵力吃掉長治的日軍30旅團,沒有了這個魚餌,我看日軍還有沒有興趣再來增援。”

李衛國看這個罪行累累的十六旅團,手上的沾的中國人鮮血那麼多,必須給其一個教訓。

“一個缺少彈藥的日軍旅團,也未必大不了,不過打下來我們的傷亡也不小吧!”徐向淺擔憂的說道。

“我們現在手上可以動用的軍隊有多少?”李衛國問道,他得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附近的部隊,獨立四師除了12旅,要防守涉縣等地,另外的兩個旅再加其直屬部隊,大約在3萬多人。

我們總部直屬的有警衛旅、獨立旅、總部炮兵團、補充一團,大約有兩萬多人。加起來就是由6萬主力部隊。”徐向淺挨個清點到。

這半年時間八路軍發展得都很快,抗戰前30萬左右的八路軍,現在至少有45萬了。每個師也由之前的兩萬多人,全都擴充到三萬多人,還有的師已經擴充到4萬多人,接近五萬人了。

這還是主力部隊,沒有算那些正面作戰戰鬥力不強但是分佈廣的游擊隊,以及決死縱隊這些。

“六萬人,足夠我們吃掉晉東南的日軍了,我的要求就是一個,16師團的軍隊,不要俘虜,還有把凡是死在我們手上的16師團士兵的頭顱全部割下來,給我照成相片,我要讓日軍看看,殺我同胞的後果。”

李衛國非常冷血的說道。

“這合適嗎?是不是有點殘忍了?”徐向淺說道。

“殘忍什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還有資料你沒看嗎?30多萬百姓,這16師團殺了百分之九十,對付這種軍隊不用絲毫手軟。

命令:讓獨立四師師直屬部隊以及第10旅向長治靠攏,彙集獨立一旅,包圍長治城外的日軍30旅團;

第11旅前去阻攔日軍由林縣而來的第16師團第九聯隊;

補充一團負責進攻黎城、潞城;

同時命令獨立一師,佯攻邯鄲,逼日軍進攻涉縣的部隊回援。”

李衛國對於16師團早就恨之入骨了,南京大屠殺之仇不可能不報,雖然幾個匪首已經調離,但是軍情局已經開始在滲透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遲早都得爲其所犯的罪行付出代價。

“好吧!我這就去安排!”

看見李衛國態度堅決,徐向淺就沒有勸說。他認爲估計在16師團來進攻的時候,李衛國估計就在盤算這天了,加上現在他們的實力也不差,他也想趁着這個機會盡可能消滅多點鬼子軍隊。

隨着徐向淺把命令傳達到各個部隊,各個部隊便開始集結。

。。。。。。

“報告,總部有令,命令我們師從即刻起做出佯攻邯鄲的態勢!”此時,河北某地,獨立一師的師部,一封命令傳到了這裡。

“什麼?佯攻邯鄲?那可是十六師團的大本營,總部是什麼意思?”政委羅榮環不解道。

“估計是總部有大動作,現在邯鄲其實兵力並不多,16師團的四個步兵聯隊都被調出去了,現在邯鄲只有一兩千日僞軍駐守。”一旁的武庭說道,這是一位朝鮮人,但卻是八路軍的一員。

“那佯攻多沒意思,直接真的進攻吧,你說我們師要是打下邯鄲會是什麼情況?”一旁的師長彭雪楓搓了搓手,笑着說道。

“邯鄲雖然沒有多少軍隊,但是那裡也有不少日本居民,短期也能拼湊一部分軍隊出來,我們打邯鄲估計很難。”一旁的羅榮環並不同意打邯鄲。

“打不打先不說,總部的意思讓我們做出佯攻的態勢,那我們先把樣子做出來,看看鬼子反應,要是適合攻打邯鄲,我們就變佯攻爲進攻!”

由於八路軍的師級部隊都有獨立作戰權力,李衛國的意思只是讓一師牽制住邯鄲日軍,至於怎麼打是彭雪楓的事!

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73章 崛起(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48章 後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41章 在襄陽(四)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章 安仁之戰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95章 東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26章 天津(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98章 東征(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2章 大婚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97章 入川(三)第368章 交易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
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73章 崛起(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48章 後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41章 在襄陽(四)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章 安仁之戰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95章 東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26章 天津(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198章 東征(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2章 大婚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97章 入川(三)第368章 交易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