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

“司令,鬼子的進攻十分猛烈啊!”城內的司令部的董其武聽到城門處陣地的交戰聲,隔着這麼遠的指揮部都能聽的很清楚,不禁感嘆道。

“鬼子是鐵了心了,想把五原一舉拿下!看樣子是烏拉特前旗那邊的事讓26師團着急了,不然對方也不會發起這麼猛烈的進攻。”傅作義看着遠處漸漸被撲滅的大火,黑煙還在廢墟上盤旋,淡淡的說道。

“現在只希望援軍能及時回來,不然五原能堅持多久還不一定,鬼子這是坦克、大炮都用上了,典型的打算拼命的節奏!”

“我們現在手上還有多少人?”傅作義聽着遠處的槍炮聲,問着一旁的董其武。

“司令,現在我們手上的兵力全部加起來可以用的不足兩萬,這還算進了那些地方守備部隊,組建的新部隊傷亡也挺大的!”

董其武說到這裡也不禁有點低沉,他的部隊開戰前可是剛剛組建好的一個滿編師,現在只剩下不到4000,他的部隊就這樣,其他的部隊可想而知。

“不足兩萬,哎!現在只能盼着早日打退鬼子的進攻,讓我們有一個休整的機會。要不是這次鬼子來得如此之急,我們的部隊根本沒有訓練好,會讓鬼子打得這麼慘?”

。。。。。。

轟轟

此時城北的陣地,爆炸聲到處響起,大量的炮彈在陣地上爆炸,濺起的泥土讓周圍的士兵也都儘量去躲閃。

“來幾個人,去把鬼子的鐵皮盒子給炸了!”城北陣地,一個35軍的團長手上綁着一個繃帶,大聲的喊道。

由於動作太大,這個團長的繃帶組建滲出來一些血跡,此時的這個團長,也顧不上這些,手裡拿着槍隔一會朝着陣地外面開一槍。

“是!團長!”

只見四個士兵帶着炸藥包以及手榴彈就這麼衝了上去,鬼子的機槍手也發現了有着不軌企圖的中國軍隊士兵,便調轉槍口朝着這四個步兵掃射過去。

“小心!”看見敵人的機槍手注意到自己了,一個士兵連忙撲倒了旁邊的一個戰友。

“兄弟,你還行吧!”這個士兵看着被自己撲倒的戰友,發現其胸部已經中槍了,連忙問道。

“炸。。。掉鬼子坦克,快!”只見這個中槍的士兵,從旁邊掏出了那一捆手榴彈,斷斷續續的說道,說完就直接倒在了一旁。

“小鬼子,我草你姥姥!”只見這名活着的士兵,拿着那一捆手榴彈再加上自己的,看着離着不遠的鬼子坦克,直接衝了上去。

在要到的時候,便拉響了手榴彈朝着鬼子的坦克撲了上去。鬼子也看見這個不要命的中國士兵,看着那手上的手榴彈就非常的驚慌,在那裡‘哇哇’地叫着,坦克裡面的士兵也想把坦克開遠點,可視距離太近,一切都是徒然。

只看見在那個士兵衝到了鬼子的坦克面前,然後就聽見一聲巨響響起,那輛坦克直接被一捆手榴彈的爆炸給覆蓋了,那個士兵也當場被炸死。濃煙過後,只見鬼子的那輛坦克,已經開始燃着大火,裡面有一個鬼子打開艙蓋全身着火的跑了出來,隨後那輛坦克便陷入了火海之中。

“幹得漂亮!都給我狠狠地打,讓小鬼子看看,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

雖然這個團長很痛心自己的士兵,爲了炸掉鬼子的坦克而放棄其生命,但他沒有因此低沉。這種情況在這個時候的中國戰場非常的常見,由於中國軍隊缺乏足夠的反坦克武器,對付坦克大多時候都是步兵通過近戰來炸掉坦克。

這中間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鬼子的坦克一般是伴隨着步兵行動的,而且坦克或者裝甲車本身就有自衛武器,所以大多數步兵再衝到坦克身邊就被槍給打死了。

此時的戰場上由於鬼子少了一輛坦克,敵人所依仗的東西也就少了,進攻的強度也就變弱了。

“團長,你看鬼子撤退了!”

“什麼?鬼子這就撤退了?”這個團長看見鬼子撤退了也很奇怪,照理說鬼子沒這麼不禁打呀!

此時的戰場上的鬼子,好像是得到命令還是怎麼回事,都統一的往後面撤退了,包括哪些坦克以及裝甲車,全都撤的無影無蹤,這讓城裡的守軍非常的納悶。

五原,傅作義的司令部。

“司令,城北陣地傳來消息,鬼子突然全面撤退了!”一個參謀快速的來到傅作義面前,大聲地說道。

“什麼?突然撤退?知道什麼原因嗎?”

“暫時不清楚!”

“給我接前沿觀察哨,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傅作義此時也非常疑惑,鬼子的進攻那麼激烈,怎麼會出現撤退。

“是!前沿觀察哨,我這是司令部,你知道鬼子爲什麼撤退了嗎?”

聽到指揮部的詢問,前沿觀察哨的士兵馬上就回了話,“長官,鬼子好像後方受到了攻擊,他們後方傳來了槍炮聲,而且還有爆炸的火光。”

“攻擊?火光?”傅作義不明白這到底怎麼回事。

“司令,或許我知道鬼子爲什麼撤退了,我們的援軍到了!”董其武從一個通訊員手中接過一封電報,看了看說道。

。。。。。。

“衝啊!”

此時在鬼子側翼,一支由數十輛坦克以及裝甲車外加大量騎兵組成的突擊部隊正在進攻。由於鬼子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五原城,根本沒有防備側翼,所以在裝甲旅的支援部隊出現之後,鬼子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鬼子的戰鬥力很強,但是由於缺乏準備,短時間也出現了混亂,不少士兵直接被裝甲部隊穿插能力,給分割開來,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手段。

由於後方遭受攻擊,鬼子連忙把進攻五原的部隊撤了回來,不能讓中國軍隊給其分割包圍。

。。。。。。

“八嘎,酒井的部隊到底幹什麼吃的?怎麼讓支那軍隊的戰車部隊跑到五原來了?”

此時的26師團臨時指揮部裡,後宮淳中將正在罵街,本來五原城就快被他的部隊給拿下了,結果側翼突然出現一隻裝甲部隊還有大量的騎兵。

幸好他反應及時,不然他的指揮部都得被佔領,也難怪他非常的生氣了。

“師團長閣下,連沼司令官發來電報,命令我們撤退!”

“納尼?有說什麼原因嗎?”聽到撤退的消息,後宮淳非常的不解。

“師團長閣下,連沼司令官電報裡說,八路軍現在正在大舉進攻平綏線,平綏沿線的幾座縣城北攻佔,現在有着數量不明的八路軍正在進攻歸綏!”

“八嘎!又是八路軍!該死的蘇聯人,就是他們,八路軍纔會這麼強,等有一天,帝國一定會消滅你們的!”

聽到又是八路軍,後宮淳此時的心情非常的不好。之前的山西戰場,就是因爲八路軍;現在自己好不容易要擊敗傅作義了,結果又是八路軍來搗亂。先是直接出兵拖住了自己最大的援軍,然後又是在後方偷襲,逼着自己回援,這個樑子算是結下了。此時的後宮淳,對八路軍的憎恨超過了任何時候,幾次三番破壞自己的好事。

沒辦法的後宮淳只能下令撤退,不過他即便想要撤退,也得擺脫掉眼前的八路軍裝甲部隊的追擊。

。。。。。。

由於吳光浩怕把鬼子逼急了,又把自己的爲數不多的坦克給炸沒了,在取得一定的戰果後,就停止了追擊,而是揮師來到了五原城。

“團長你看,那是我們國民革命軍的軍旗,那是我們的部隊!”此時的五原城城樓上的士兵,看見遠處隨風飄揚的軍旗,大聲的歡呼着。雖然他們也疑惑爲什麼對面有着那麼多鬼子一樣的鐵傢伙,可是他們也知道,這支部隊不可能是鬼子喬裝打扮的。

來到城門附近,裝甲旅以及騎兵部隊才知道城裡的是遭受了什麼樣的攻擊,那破碎的城牆,坍塌的房屋,隨處可見的雙方屍體,都證明着這裡之前發生過慘烈的戰鬥。

“傅司令,八路軍第一裝甲旅旅長吳光浩奉命率部前來支援!”

看見傅作義親自來接,吳光浩連忙從指揮車裡出來,雖然雙方互不隸屬,但是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來說,他的軍銜要比傅作義低,而且兩邊之後還要聯合打鬼子,所以還是搞好關係再說。

“吳旅長,多謝你的支援!不然我這個五原縣城肯定是保不住了!”傅作義回了一個軍禮,客氣的說道。

“傅司令客氣了,我們都是中國的軍隊,你這裡被鬼子進攻,我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

“吳旅長,請進城,我們去城裡面聊,這外面也得讓他們打掃一下!”說着傅作義就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對方是客人,也是恩人,所以他也非常的熱情。

“傅司令你先請!”

說完,一行指揮官就進城了,留下了雙方的士兵在這裡。

此時的裝甲旅士兵都紛紛從坦克以及裝甲車裡出來,之前的行軍都讓他們在裡面憋壞了,這好不容易戰事停了,都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跟隨而來的騎兵則是派出了一些小部隊,在附近巡邏,雖然鬼子走了,但是難保對方不突然殺個回馬槍,謹慎一點最好。

而城裡的士兵則是開始到掃戰場,經過之前的激戰,城門處已經是屍橫遍地,殘肢斷臂到處都是,場面也十分的慘烈。看着這些倒在地上的戰友,城裡的士兵也不禁覺得慶幸,若是增援沒來,難保躺着的人沒有他們。

他們活着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這是他們暫時保住了性命,不幸則是他們將會面臨更多的這樣的情景,也擔負着更大的責任,這場反侵略戰爭,他們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

。。。。。。

當天傍晚,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鬼子的兩路大軍終於撤退了。鬼子這次入侵綏西的戰役,歷時半個多月,終於結束了。這次的戰役,

鬼子損失比較慘重,第一旅團損失過半,僞蒙軍也被打的非常的慘,其中一個師全師都成了俘虜,26師團打了這麼久也是精疲力竭。

雖然鬼子後面還是撤退了,但是撤的不甘心,本來就可以一舉拿下綏西,結果被八路軍橫插一槓,生生的把他們的這次行動給攪和了。鬼子的性格也會那種非常極端,報復心強的人,這次雖然被迫撤退,但是可以預料不久的將來,鬼子還會捲土重來。

。。。。。。

“老李,吳光浩的電報,鬼子已經撤退了,綏西之圍暫時解除了!不過這次中日雙方都損失比較大。

鬼子那邊傷亡應該在5000往上,具體的暫時不清楚。僞蒙軍這次纔是損失最大的,出征前他們是六個師四萬來人,估計回去只有不到3萬人,估計德王的傷心一陣了吧!”徐向淺來到李衛國的住處,仔細的說道。

“德王傷心什麼,僞蒙軍死傷再多,他也不會傷心,有着鬼子撐腰,隨便在草原上一招,就是大把的人。我們這邊死傷多少?”

聽到鬼子傷亡可能在5000左右,李衛國也不就怎麼關心敵人的損失了。5000人的傷亡,對於鬼子來說,沒有傷筋動骨,主力部隊的實力猶在,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部隊,特別是裝甲旅的情況。

“我們這邊,何柱國部死傷差不多在8000多,其中犧牲的有5000多人;裝甲旅這次損失主要是坦克和裝甲車方面,估計何東(總裝部的負責人)得吐血了,剛剛給裝甲旅湊齊一支機械化部隊,現在損失近一半。”

說到自己這邊的損失,徐向淺不像之前說日僞軍那樣毫不在乎了,而是帶着非常認真地語氣說道。

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67章 調動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72章 崛起(三)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34章 交易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3章 四一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88章 陝北(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55章 相聚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95章 東征(五)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3章 北伐(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88章 陝北(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
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67章 調動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72章 崛起(三)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34章 交易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3章 四一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88章 陝北(二)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55章 相聚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95章 東征(五)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3章 北伐(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88章 陝北(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