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

聽到自己這邊的飛機來了,趙壽山也出了指揮部,看看外面到底什麼情況。

只見此時雙方近三十架戰鬥機在海勃灣地區的上空你來我往的相互纏鬥,至於之前的那幾架日軍轟炸早就見勢不妙往回飛走了。此時的情況是八路軍有着11架殲一戰鬥機,日軍則是有着15架97式戰鬥機,兩種戰機的性能差不多,這就更考驗雙方飛行員的自身能力。

戰鬥機主要是用來纏鬥、並奪取制空權的,但是顯然雙方的力量都比較均衡。

這裡由於隔着日軍的在華北平津、石家莊、太原、大同等地的機場太遠,只有一些遠程的轟炸機可以飛到銀川等地並投入炸彈,不過之前的幾次空襲失敗後,日軍就放棄了直接從太原起飛的轟炸,主要沒有戰鬥的護航,損失太大。

此時天空中的戰鬥機都是從五原、臨河等地的野戰機場起飛的,對於作戰半徑在300公里左右的97式戰鬥機來說,足以覆蓋到銀川之間的所有地區。

每一次日軍飛機被擊落,下面的八路軍都跟着一起歡呼;每一次自己這邊被擊落一架飛機,他們就有點泄氣。天空的戰鬥也牽動着下方地面部隊的心,只要一方佔據絕對優勢,對於下面的地面部隊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雙方的格鬥水平顯然半斤八兩,在華北地區的飛行員也顯然不是日軍最精銳的飛行員,所有後面八路軍和日軍打成了4:7的結果,誰能不能奈何對方,加上子彈也快打沒了,所以都相繼撤退了。

沒有了天空上的威脅,八路軍這邊則是壓力頓時小了很多,雖然鬼子的火炮一直壓着八路軍,但是八路軍憑藉着之前修建好的防禦工事,死死地擋住了日軍的進攻。

。。。。。。

北平,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上任不久的日軍大將杉山元,正在聽着下面的士兵念着有關最近日軍這次計劃的綏寧戰役的有關情況。在聽到,他們的部隊已經突破到遂寧交界處以及傅作義早早就退守西部狼山等地去了後,他的臉色還是挺不錯的,雖然八路軍抵抗很頑強,但是皇軍的進軍速度還是不滿的。

不過也有他煩心的事,由於他把華北比較精銳的幾個師團調到了前線,後方的留守部隊的實力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特別是爲了維持綏寧前線的戰鬥,他調派了大量的皇協軍、僞蒙軍前去固守交通線,可是每天都會接到這個據點被偷襲,那個據點被佔領的消息。

顯然這些華北的八路軍是在通過他們的方式,來干擾日軍的補給線,在側面支援西邊戰場的戰鬥。除了北面的平綏鐵路遭到大量的襲擾,在河北地區,八路軍彭得淮、彭雪楓部也在大肆日軍的交通線和縣城,甚至有些地方直接發動上萬軍隊進攻縣城。

“我想知道,平綏線有着蒙軍幾個騎兵師、還有數萬皇協軍的部隊在來回巡邏,爲什麼他們事前沒有得知任何消息,難道他們就察覺不到八路軍的行動嗎?

還有35師團、109師團都在幹什麼?讓他們派出部隊去清剿那些煩人的游擊隊,務必確保鐵路的暢通,我們需要保證前線大軍的物資補給。”

杉山元聽着後面的壞消息,有點生氣地說道,顯然對於那些八路軍小股部隊的襲擾感到很不滿。

“司令官閣下,你或許不瞭解情況。雖然我們有着近十萬的皇協軍和蒙軍騎兵師,但是他們都是中國人,而且跟八路軍也打過不少交道,不一定會真的賣力給皇軍幹事。”

旁邊的山下奉文看不下去了,便出來給杉山元解釋道。他心裡也很鄙視這位新的司令官,情況沒了解透徹就在這大放厥詞,還司令官呢,看樣子也是當不長的主。

“八嘎。山下君,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我,要這樣,我就不讓他們去駐守了,這嚴重影響了前線的物資保障。還有命令憲兵司令部給我查,看看哪些皇協軍將領拿着皇軍的俸祿,敢不認真給皇軍幹事,統統給我殺了。”

杉山元生氣地說道,在他看來只要對皇軍不忠,那就一個字殺!在他看來只要能用殺來解決的事,就不叫事。

“司令官閣下,這是禁不住的。本來八路軍的宣傳能力就很強,若是我們對他們下手,會逼的他們轉投八路軍或者重慶方面。正因爲他們作戰不行,所以我才讓他們去守這些交通線,而不是去前線。”

雖然對於衫山元的無知,山下奉文有點看不下去,但是對方畢竟是他的長官,即便有不滿也沒有表達出來。

然後看了看對方的臉色,發現對方雖然有點不好看,但也沒生氣,他便繼續說道,“現在35師團就是負責監督那些皇協軍以及蒙軍等部隊,至於109師團他們得防備何柱國騎兵第二軍和賀隆的120師(並不知道編制已變)。

這兩支軍隊就在綏遠南部地區,時刻威脅着平綏鐵路,若是109師團移作他用,包頭以及歸綏城都有可能不保。”

此時的司令部裡面就只有剩下山下奉文的聲音,杉山元則是在那故作‘謙虛’的聽着,其他的日軍軍官都把頭低着,不敢擡起頭來。

“重慶方面的軍隊有沒有異動?特別是衛立煌在中條山的部隊。”杉山元也不想在這上面過多糾纏,免得讓自己更丟人,而是轉移了話題。

“回稟司令官閣下,衛立煌暫時沒有異動。據我們所知,雖然重慶方面雖然沒有接受大本營提出的和談條件,但我們的挑撥離間之計似乎已經開始初顯成效。

國民黨政府現在也在開始有意無意的針對中共,從這次傅作義部隊的不戰而退以及衛立煌等部的無異常調動,都可以看出,現在他們打算利用皇軍之手消滅或者削弱八路軍的實力。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機會,現在八路軍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帝國在北方的統治,若是此時不趁機儘可能的削弱八路軍,以後就更難清除。”山下奉文嚴肅的說道。

“沒錯,正因爲支那人的內鬥纔給了帝國佔領中國的機會,這可是帝國努力了幾十年纔有的結果!”杉山元點頭同意道,雖然他的能力可能比寺內壽一差一些,但是在侵略中國這件事上,他可是非常熱衷的。

當初就是他的促使下,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在華北的軍隊纔會暴增。甚至當時作爲陸軍大臣的杉山元親自給第五、第六、第十師團下達動員令,包括《對華宣戰聲明》都是杉山元起草的。

“司令官閣下,我覺得我們應該加大對八路軍所控制的城市進行轟炸,並增加前線的航空部隊數量,以保證我們的制空權,並削弱八路軍的實力!”

山下奉文建議道。

“可以,你去給飛行集團下令,然後我會向大本營催促他們增加華北的飛機數量,以應對八路軍的航空部隊!”

至於爲什麼山下奉文會提這件事,就是看中杉山元在日軍陸航部隊的地位,有他出面,陸航的事基本沒什麼問題。

因爲幾年前杉山元出任了航空部部長,重新制定了航空兵操典,在他的努力下,日軍陸航部隊才發展至現在的地步(注:是陸航,杉山元是陸軍大將,不是海軍。日本的海陸矛盾很大,而且發展各成體系)。

“嗨!”

爲了減輕前線壓力,在接下來的數天內,日軍華北飛行集團對西安、長治、延安等城市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平均每個城市每天要遭遇不低於20架次的轟炸。

大量的轟炸給八路軍這幾大城市也帶來了不少損失,更多的則是造成了不少的恐慌,甚至有人開始往西南方向逃離。他們認爲陝西等地已經不安全了,而且聽說鬼子很快就會進攻陝西,這讓他們一下子慌了。

逃到陝西的人大多是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過來逃避戰亂了,現在一聽陝西也不安全了。他們沒有去求證,加上看到了日軍的飛機出現在西安等城市的天空,也炸死了一些人,所以就相信心懷不軌的人傳的謠言,就收拾行李開始南下逃亡。

後面的好幾天,由西安通往成都或者重慶的道路上,出現了成千上萬的百姓,大多是一些有點家產的,而且基本都是抗戰初期逃到山西來的,現在他們又開始逃往其他地方去了。

。。。。。

啪!

西安,航空縱隊的司令部,左權握着拳頭重重的捶在辦公桌上,周圍的司令部人員聽到這聲音後,紛紛側目過來看着。他們也很疑惑爲什麼自家司令這會這麼生氣。

“你們說怎麼辦?這幾天西安、延安、銅川、潼關、寶雞都遭到日軍飛機的轟炸,雖然我們的戰鬥機拼死反擊,但是在陝西造成了不少損失,升職造成了一些恐慌。

中央以及總部都發來的電報,讓我們一定要守好陝西的天空,不能讓日軍飛機肆意妄爲!”

只見左權,坐在凳子上,一臉嚴肅的表情說道,顯然上面給他的壓力很大,他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司令員,我們這也沒辦法,鬼子多點轟炸,還有戰鬥機掩護,我們現在的飛機根本顧及不了這麼多地方。”

旁邊的航空縱隊第二旅旅長閻志剛(在第二航空旅組建之後,他由第一航空旅轉任第二航空旅,馮達飛兼任第一航空旅旅長)無奈地說道。現在所有的出場的飛機都優先供應寧夏前線,他們的這裡的部隊根本無法補充太多的飛機,面對鬼子的轟炸有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意思。

“閻旅長,我是讓你想辦法的,不是聽你發牢騷的!”

聽到閻志剛的牢騷話,左權不滿的指責道,顯然踏着時也在氣頭上,閻志剛就這麼撞在了槍口。

“是!”聽到左權的訓斥,閻志剛連忙閉口,生怕再說一些不合適的話,惹對方生氣。

“司令員,我有個建議!”旁邊新晉的第二航空旅副旅長劉亞摟看着眼前的有點尷尬的氣氛,突然開口道。

“劉副旅長,你有什麼建議別揣着了,說出來聽聽!”左權突然有點興趣,便想聽聽這位航空縱隊的新晉之秀有什麼好的建議。

劉亞摟是抗大航空班畢業的,他不會開飛機,但是對飛機以及航空作戰的理論知識非常的瞭解,是第一屆航空指揮班最優秀的學生,加上其以前就是紅軍的中高級將領,畢業後就直接調任第二旅副旅長,起點就很高。

他不同於閻志剛以及凌雲等是由飛行員上來的,他走的是指揮類,不是技術類。而且據左權的小道消息,這位劉副旅長,已經被李衛國欽定爲正在組建的第三航空旅旅長一職,就等過段時間第三旅組建完畢後就走馬上任。所以左權對這位未來的劉旅長也有點小期待。

“司令員,現在的情況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戰鬥機,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能承認。既然我們無力有效阻擋鬼子的轟炸,我們爲什麼不能轟炸鬼子呢?打不過,也得允許我們報仇嗎!”

劉亞摟認真地說道。

“我們現在手上就一個轟炸機團,雖然這個團擴大了編制,也就20架轟炸機,你覺得是轟炸太原?大同?石家莊?還是平津?”左權善意的提醒道,因爲他覺得這個建議沒什麼特別的,是個人都能想得出來。

“不,我們不炸這些地方,我們炸這裡!這裡現在有着大量的日軍轟炸機,但是據我們的情報人員得知,這裡的鬼子戰鬥機並不多!”劉亞摟斬釘截鐵的說道。

只見他手指在地圖上指着一個地方-包頭!這是日軍這次入侵西北轟炸機部隊的老巢!

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00章 東征(十)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194章 東征(四)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2章 boss出現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91章 東征
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00章 東征(十)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194章 東征(四)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2章 boss出現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91章 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