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捷報

第296章 捷報

魏延從城門樓中出來,心中既激動又感慨,他本一介遊俠兵子,如今更是淪爲階下之囚,沒想到劉景卻對他如此禮賢下士,令他有一種如在夢中的感覺。

劉景愛人若此,難怪能以區區一縣之地,戰勝荊州傾國之軍,爲這樣的人效力,魏延也願竭盡所能,雖肝腦塗地,死而無恨。

離開之際,魏延下意識回頭,正好看到劉景站在城樓的最頂端,衝他微笑頷首。

魏延心頭一暖,無比鄭重地對劉景遙遙一拜,才轉身離去。

直到魏延身影消失不見,劉景才收回視線,他並沒有對魏延加以提拔,僅僅只是擺出了“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的姿態,就讓魏延感激涕零。

之所以不提拔魏延,一者他乃是降將,現今寸功爲立,冒然拔擢,恐惹麾下衆將不服。二者他還很年輕,剛剛二十出頭,從軍的時間也不長,才一年而已,歷練個一兩年再重用也不遲。

隨後劉景又召見了霍篤、霍峻兄弟。

“在下南郡霍篤霍伯邈、霍峻霍仲邈,拜見劉君……”

“伯邈、仲邈不必客氣,南郡諸豪傑,我認爲當以你們兄弟爲首,所以最先召你們前來……”劉景再次故技重施,上前將霍氏兄弟扶起,讓侍立一旁的於徵不免又是一陣提心吊膽,心嘆劉景實在是太大意了,萬一對方心懷不軌,該如何是好?只能聚精會神,持戟緊盯霍氏兄弟。

“不敢當劉君如此盛讚……”霍篤、霍峻抱拳道。

霍篤年約三旬上下,身長七尺餘,軀體健碩,相貌堂堂,氣度雄遠,令人印象深刻。霍峻年約二十二三歲,身高與其兄相仿,容貌氣度卻有所不及。

霍篤給劉景的第一印象極佳,讓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族兄劉宗。相反,青史留名的蜀漢名將霍峻看上去倒是不顯山不漏水。

劉景問了一下兩兄弟的過往經歷,方知原因,霍篤少時遊俠,名著一方,前些年荊州地方不寧,宗賊橫行,他憑藉着自己多年的威望,於鄉里合部曲數百人,護衛家鄉不受外部侵害。後劉表隻身入荊州,霍篤率部歸之,被拜爲別部司馬。相比於白手起家的霍篤,霍峻還稍顯稚嫩。

劉景微笑着說道:“你們是南郡枝江人……我記得枝江是宦官李剛的侯國吧?”

他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是因爲長沙境內的湘南、下雋和枝江一樣,都被順帝封給了宦官。同時受封的可不止這三人,而是整整十九個人,這就是順帝時期大名鼎鼎的“十九侯”。

當時安帝駕崩,閻皇后及其弟閻顯、宦官江京等亂政,廢黜太子時期的順帝。幸虧孫程、李剛等十九名宦官暗地裡結盟,發動政變誅殺江京一黨,隨後扶立順帝即位,並剷除閻氏外戚,因而十九人以功皆封列侯。

霍篤點頭道:“劉君博聞強識,枝江的確是李氏侯國。”

宦官雖然無法生育後代,但卻可以收養子,來繼承自己的爵位封號,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就繼承了曹騰的爵位。

劉景問道:“你們兄弟率領部曲跟隨北軍南下徵南已有兩年之久,期間可曾回過家鄉?”

霍篤回道:“去年我等曾輪休,歸家兩個月。”由於蒯越大部分時間對臨湘都是採用圍而不攻的策略,戰鬥頻率不高,因此士卒得以交替輪休歸家。

劉景嘆道:“征戰兩年,卻只歸家兩月,士卒何其苦也。當年我北上襄陽,劉荊州曾問我以荊南形勢,我告之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希望劉荊州能夠履信思順,以寬治民,用不了多久便可使荊南歸心,百姓誠服。可惜劉荊州並沒有聽取我的建議,最終還是決定派兵攻打荊南,以致連年不勝,如今更是全軍覆滅。”

霍篤、霍峻兄弟倆相視一眼,這話他們附和也不妥,反駁也不妥,那就只能沉默以對了。

劉景又道:“天子聰慧過人,有周成王之質,劉荊州乃宗室長者,本可做漢室的周公,然而前時他眼睜睜看着天子困於長安,陷於賊手,未嘗施救。後來天子脫困,東歸雒陽,劉荊州雖資助錢糧,卻不肯迎駕,可知其只顧私利,不顧國家!若我爲荊州之主,必尊奉天子,鞭笞天下,攘除禍亂,興復漢室……”

霍篤、霍峻聽罷不禁歎服,劉景匡扶天下的想法,絕不是突然間產生的,由此可知,他氣度之宏深,志向之廣大。最重要的是,劉景有實現志向的能力。

霍氏兄弟再度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離席下拜道:“我兄弟雖不才,亦願追隨劉君左右,攘除禍亂,興復漢室,萬死不辭。”

“善。”劉景撫掌而笑道。

霍氏兄弟之後,劉景又分別接見了馮習、高翔等人,接下來兩天時間,劉景幾乎沒有半刻清閒,馬不停蹄會晤了數十人。

當然,一般降將可沒有魏延、霍氏兄弟、馮習、高翔等人的待遇,劉景大多時候安坐不動,如果沒有發現對方有什麼特殊之處,寥寥數語就將人打發走了。

…………

桂陽郡,耒陽縣。

酃縣地處湘、耒、承三水之間,尤其湘水爲害最大,是以城外平地水深數丈。相比之下,耒陽形勢要好上一些,但耒水同樣溢過堤壩,淹沒了一部分莊稼。

八月的荊南,正值秋收之際,耒陽爆發水患後,桓彝親自率領縣中吏民,夜以繼日搶收泡在水中的稻穀,以儘量挽回損失。

在田間沒日沒夜忙碌的同時,桓彝心裡忍不住爲劉景感到擔憂,衆所衆知,夯土城牆堅固無比,唯獨懼怕雨水浸泡。

一連下了這麼多天的大雨,耒陽城牆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崩塌,更何況是受到圍攻的酃縣。

一旦酃縣城牆出現狀況,發生崩塌,面對城外數萬虎視眈眈的荊州大軍,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桓彝爲好友感到擔憂時,酃縣的捷報傳來了……

(本章完)

第417章 柤中第153章 龔氏第70章 攤牌第299章 兵臨第527章 有君第438章 勸降第104章 軍法第337章 同符第87章 請醫第315章 甘寧第140章 二年第273章 攻城(上)第60章 跋扈第275章 交趾第376章 出征第147章 衡山第2章 劉亮第171章 結束第494章 戰臨第344章 中箭第447章 高義第491章 徐宗第446章 入城第1章 重生第8章 腫足第383章 李嚴第427章 身當第18章 劉蟠第470章 策論第397章 攻城(1)第222章第271章 火攻第338章 烏滸第12章 質書救鄰第273章 攻城(上)第355章 立春第110章 主簿第82章 圍攻第257章 爭執第141章 酃縣第116章 再見第162章 免役第23章 赴任第196章 招攬第527章 有君第325章 泉陵第392章 落幕第527章 有君第187章 袍鎧第275章 交趾第215章 南下第263章 水戰(下)第221章 矢石第163章 解土第454章 委蛇第470章 策論第519章 抵達第477章 要求第44章 單程第419章 猛將第493章 猝遇第216章 取名第24章 郡府第297章 除孝第333章第455章 投降第405章 防疫第246章 名字第68章 俠客行第511章 開戰第519章 抵達第195章 韓廣第471章 官爵第297章 除孝第309章 終抵第59章 嚴肅第279章 連雨第219章 開戰第405章 防疫第480章 買馬第344章 中箭第311章 吐血第299章 兵臨第55章 鄧瑗第439章 文聘第416章 暢談第390章 責備第257章 爭執第26章 市樓第525章 劉曄第380章 津鄉第282章 建言第342章 陷陣第311章 吐血第77章 赤驥第122章 贈文第431章 獻計第355章 立春第335章 十哲
第417章 柤中第153章 龔氏第70章 攤牌第299章 兵臨第527章 有君第438章 勸降第104章 軍法第337章 同符第87章 請醫第315章 甘寧第140章 二年第273章 攻城(上)第60章 跋扈第275章 交趾第376章 出征第147章 衡山第2章 劉亮第171章 結束第494章 戰臨第344章 中箭第447章 高義第491章 徐宗第446章 入城第1章 重生第8章 腫足第383章 李嚴第427章 身當第18章 劉蟠第470章 策論第397章 攻城(1)第222章第271章 火攻第338章 烏滸第12章 質書救鄰第273章 攻城(上)第355章 立春第110章 主簿第82章 圍攻第257章 爭執第141章 酃縣第116章 再見第162章 免役第23章 赴任第196章 招攬第527章 有君第325章 泉陵第392章 落幕第527章 有君第187章 袍鎧第275章 交趾第215章 南下第263章 水戰(下)第221章 矢石第163章 解土第454章 委蛇第470章 策論第519章 抵達第477章 要求第44章 單程第419章 猛將第493章 猝遇第216章 取名第24章 郡府第297章 除孝第333章第455章 投降第405章 防疫第246章 名字第68章 俠客行第511章 開戰第519章 抵達第195章 韓廣第471章 官爵第297章 除孝第309章 終抵第59章 嚴肅第279章 連雨第219章 開戰第405章 防疫第480章 買馬第344章 中箭第311章 吐血第299章 兵臨第55章 鄧瑗第439章 文聘第416章 暢談第390章 責備第257章 爭執第26章 市樓第525章 劉曄第380章 津鄉第282章 建言第342章 陷陣第311章 吐血第77章 赤驥第122章 贈文第431章 獻計第355章 立春第335章 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