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猛將

第419章 猛將

“呼、呼、呼……”

黃忠一手持刀,一手舉楯,在激昂的戰鼓聲中,率領先登死士,全速衝向荊州軍陣地。

數息之後,雙方激烈相撞,一座座錐形陣,輕易便撕開了荊州軍的楯牆、矛林,楔入其中。

一時間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戟亂搠,箭矢叢飛,喊殺聲鋪天蓋地,震動四野。

“殺……”黃忠率衆在敵陣內橫衝直撞,其手持赤血寶刀,兼且天生神力,刀鋒所向,盾碎矛折,肢首橫飛,勇不可當。

在荊州軍士卒的眼中,黃忠簡直就像是一隻鐵猛獸,根本不是人力可以匹敵,黃忠所過之處,荊州軍士卒無不亡魂喪膽,如波開浪裂一般,或倉皇而退,或避往兩側,不敢直攖其鋒。

正是有着黃忠這樣的絕世猛將身先士卒,率衆衝鋒,以致區區千人先登,居然一路摧枯拉朽般攻破荊州軍前陣。

後方督戰的甘寧一見荊州軍被先登衝得陣腳大亂,立刻命族弟、別部司馬甘曜率部繼之,甘寧自將大衆,緊隨其後。

此時褚方、韓廣率領的左右兩翼業已與敵接戰,不過目前還在僵持之中,尚未取得突破,相比之下,前軍可謂是一枝獨秀。

劉景軍陣地中央偏左,一座矮丘之上,龐統縑巾被甲,立於劉景身後,遙望黃忠先登陷陣,所向無前,不禁讚歎道:“黃漢升驍勇善戰,推鋒必進,萬人辟易,真乃天下猛將也。有此人相助,天下再無堅陣、固壘。”

龐統過去從未上過戰場,今日見黃忠率衆衝殺,方知史書所載“陷陳卻敵,萬人辟易”的猛將,並非史家誇張之言。

而就是這樣一位絕世猛將,昔日在荊北,竟然只是作爲劉磐的部將,並不爲人們所熟知。

還有已經威震荊楚的甘寧甘興霸,過去亦旅居南陽多年,始終不見進用。劉表不識人才,乃至於此,實在令人唏噓。

反之,劉景卻能識甘寧於江湖,拔黃忠於系虜,兩相對照,也就不難理解,爲何劉表面對劉景,一敗塗地,基業難保。

聞龐統之言,諸葛亮連連點頭,說道:“自跨江以來,黃漢升每戰必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雖樊噲、銚期,無以過之。”

諸葛亮之前率軍西征,攻夷陵城,黃忠先登,殺司馬一人,首三十餘級,遂克夷陵。

後擊張允部,黃忠又陷陣,殺校尉一人,司馬一人,首四十餘級,功高封首。

江陵之役,黃忠亦屢屢緣城搏戰,勇冠諸將,功勞甚著。

世人讚譽猛將,或以“萬人敵”稱之,但萬人敵更多是指領兵能力,而非力敵萬人。

事實上別說萬人,能夠以一敵百者,古往今來都屬鳳毛麟角。

西漢開國功臣樊噲、東漢開國功臣銚期,就是這樣的猛將。

樊噲曾在擊趙賁軍時,卻敵先登,斬候一人,首六十八級,捕虜二十七人,合計斬俘九十六人。

銚期在攻王朗軍時,先登陷陳,手殺五十餘人,俘獲無算。

在諸葛亮心中,黃忠之勇,足以與樊噲、銚期相媲美。

華蓋下的劉景笑道:“誠如孔明所言,漢升確有樊噲、銚期之勇,然褚(方)子平、韓(廣)公輔亦不惶多讓,且觀之。”

“哦?”龐統只知褚方、韓廣乃劉景麾下大將,莫非二人可比肩黃忠?

彷彿是爲了印證劉景的話,不久之後,右軍便取得了突破。

原來荊州軍左翼皆是由關中流民組成,其等性情堅忍,身高力強,挾長矛、翳大楯、具弓弩,結陣甚堅,馮習率衆數攻不動。

眼見前軍勢如破竹,自己這裡卻進攻受阻,韓廣漸漸有些坐不住了,他把馮習叫到身邊,將右軍的指揮權暫時交給他,以愛將阿僕接替馮習爲前部。韓廣本人則將部曲健兒、羌胡數十騎,綴於前部之後,與其俱進。

阿僕從少年時代就開始追隨韓廣左右,隨其出生入死,征戰沙場,主僕之間,可謂默契十足。爲了給韓廣創造機會,阿僕親冒矢刃,帶領部衆猛攻荊州軍陣地。

阿僕本就勇猛過人,加之不惜傷亡,一輪狂風暴雨般的急攻,成功擊潰荊州軍左掖某部。

韓廣目光如炬,見機會來臨,當即親率數十健兒、羌胡,跨馬持弓,疾馳向敵陣左掖。

韓廣出身涼州,猿臂善射,其手持強弓,一馬當先衝到敵陣前,連發數箭,射倒四五人,而後棄弓持矛,直衝荊州軍陣地。

韓廣姿容魁偉,乘騎白馬,盔甲鮮麗,望之如若神將,看到韓廣迎面殺來,荊州軍士卒皆面露懼色,幾乎握不住長矛。

“殺……”韓廣策馬馳至,居高臨下,手中長矛驟然刺出,將擋在前方的一名荊州軍士卒搠殺,繼而將其挑起,甩飛丈餘,直接將後面幾名向他逼近的敵卒砸翻在地。

韓廣沒有理會摔倒地上,無力反抗的敵卒,策馬從其等身上跨越,運矛橫掃,不但將數支當胸搠至的長矛全部盪開,餘力更是擊中一名敵卒的面門。

韓廣手中所持之矛乃兩刃矛,即兩面施刃,可搠刺,亦可劈砍,韓廣膂力過人,敵卒被其兩刃矛劈中面門,頭顱幾被劈開,連慘叫都沒發一聲,便一命嗚呼。

韓廣繼續深入敵陣,敵軍長矛再度襲來,且密集程度遠勝之前,難以防衛,所幸部曲將韓廣護在中間,爲他擋下了兩側的攻擊。

韓廣無慮兩邊威脅,一意向前,手中兩刃矛上下翻飛,左右旋舞,當真是擦上就死,捱上就亡,精銳的關中兵在他面前,猶如紙人一般脆弱,不堪一擊。

隨韓廣陷陣的數十漢羌騎士,全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悍勇之徒,其等緊隨韓廣左右,無不大呼奮戰,以一當十。

雖僅數十騎,卻橫行於百倍於己的敵陣中,如入無人之境,這且不算,在韓廣的反覆衝擊下,荊州軍左掖竟然大亂。

阿僕旋即以荊州軍左掖爲突破口,親將部衆,蹂陣而入。

(本章完)

第200章 兵臨第123章 赴宴第436章 託孤第229章 鳴金第479章 蒼梧第508章 南昌第426章 拔箭第238章 求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52章 尊卑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01章 城塌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94章 輕鬆第303章 復仇第379章 屈服第472章 失策第480章 買馬第396章 怒吼第473章 迴歸第194章 羌笛第461章 守節第383章 李嚴第395章 悲涼第250章 說服第154章 縣舍第488章 柴桑第455章 投降第442章 破局第123章 赴宴第129章 雙戟第141章 酃縣第104章 軍法第323章 爲壽第353章第346章 青綬第333章第78章 曬書第422章 出陣第307章 談判第353章第460章 趙戩第213章 女誡第504章 進兵第98章 高利貸第43章 荊蠻第456章 房陵第76章 新左史第35章 馬周第186章 八月第133章 鄧芝第466章 射策(上)第64章 擒獲第91章 壁畫第314章 賢妻第270章 醫所第496章 鐵壁第79章 命案第381章 江陵第42章 點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90章 盡出第57章 示好第193章 耒陽第515章 不忠第246章 名字第350章 歸來第244章 生子第205章 失望第274章 攻城(下)第89章 桃板第107章 轟動第448章 下馬威第446章 入城第259章 送禮第225章 勇悍第53章 道歉第82章 圍攻第259章 送禮第227章 火攻第116章 再見第60章 跋扈第410章 中箭第436章 託孤第483章 定議第200章 兵臨第23章 赴任第413章 潘濬第154章 縣舍第290章 可惜第343章 斬將第456章 房陵第17章 杜襲第330章 封拜第206章 逃亡第419章 猛將第82章 圍攻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55章 鄧瑗第288章 義士
第200章 兵臨第123章 赴宴第436章 託孤第229章 鳴金第479章 蒼梧第508章 南昌第426章 拔箭第238章 求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52章 尊卑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01章 城塌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94章 輕鬆第303章 復仇第379章 屈服第472章 失策第480章 買馬第396章 怒吼第473章 迴歸第194章 羌笛第461章 守節第383章 李嚴第395章 悲涼第250章 說服第154章 縣舍第488章 柴桑第455章 投降第442章 破局第123章 赴宴第129章 雙戟第141章 酃縣第104章 軍法第323章 爲壽第353章第346章 青綬第333章第78章 曬書第422章 出陣第307章 談判第353章第460章 趙戩第213章 女誡第504章 進兵第98章 高利貸第43章 荊蠻第456章 房陵第76章 新左史第35章 馬周第186章 八月第133章 鄧芝第466章 射策(上)第64章 擒獲第91章 壁畫第314章 賢妻第270章 醫所第496章 鐵壁第79章 命案第381章 江陵第42章 點評第12章 質書救鄰第490章 盡出第57章 示好第193章 耒陽第515章 不忠第246章 名字第350章 歸來第244章 生子第205章 失望第274章 攻城(下)第89章 桃板第107章 轟動第448章 下馬威第446章 入城第259章 送禮第225章 勇悍第53章 道歉第82章 圍攻第259章 送禮第227章 火攻第116章 再見第60章 跋扈第410章 中箭第436章 託孤第483章 定議第200章 兵臨第23章 赴任第413章 潘濬第154章 縣舍第290章 可惜第343章 斬將第456章 房陵第17章 杜襲第330章 封拜第206章 逃亡第419章 猛將第82章 圍攻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55章 鄧瑗第288章 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