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水戰(下)

第263章 水戰(下)

“轟……轟……轟……”

面對連綿不絕的石彈、巨弩、箭矢打擊,荊州水軍兵船多有損毀,死傷狼藉,且因爲船上缺乏大型戰具,能用於反擊對手的手段着實不多,只有強弓重弩而已。

然而雙方之間足有百步距離,劉景軍又高據城牆之上,荊州軍將士仰攻,可謂百無一中。

這樣被動挨打的局面,氣得蔡瑁臉色鐵青,卻又滿心無奈。

作爲應對,他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船,抵近湘水西岸,近距離攻擊酃縣城牆上的劉景軍。

可這個方法雖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劉景軍的弓弩投射,卻無法壓制投石機、牀弩等大型戰具。

不過總歸令劉景軍有所收斂,無法再肆無忌憚的攻擊。

蔡瑁則趁機命令中軍快速通過酃縣,此時蔡和的前軍已經開始與劉景水軍的前鋒艦隊接戰。

相比於劉祝、王彊,劉宗還是更信任自己的老部下陳進、黃武,是以命二人爲前鋒,劉宗自領中軍,劉祝、王彊則爲左右翼,而胞弟劉承則負責殿後。

兩支艦隊的前鋒以輕舟、走舸略作試探後,便衝撞到一起。

“放……”

劉景水軍戰艦一根根長達四五丈的巨大拍竿,攜帶着巨石轟然拍向敵艦。然而去年大戰時當者立碎,無往不利的拍竿,這次卻沒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十餘支拍竿,大半都被敵艦船首帶着分叉的橫木攔住,不僅未能砸中敵艦,反而因受力點落在木杆上,使拍竿多有折斷。

荊州水軍將士本來心中十分惶恐畏懼,畢竟他們雖然大多沒有親眼見過拍竿的威力,但去年荊州水軍前部上百艘船艦,數千將士之所以全軍覆沒,皆因拍竿之故,他們心中豈能不怕?

見拍竿不能爲害,荊州水軍將士立刻士氣大振,他們所忌者,唯拍竿而已,如今拍竿失去作用,他們更有何慮?真刀真槍的交戰,他們可不怕劉景水軍。

而劉景水軍將士則大驚失色,由於拍竿取得的成績實在太過輝煌,水軍上至劉宗、下至棹卒,都對拍竿有一種近乎盲目的自信,認爲己方有了拍竿,荊州水軍便猶如俎上之肉,任由宰割。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事實上劉宗之前就注意到了荊州水軍船首安裝的長岐木,心中雖有所猜測,卻並未重視。

“殺……”

荊州水軍的一些將領見士氣可用,當即率領士卒一路衝上敵艦,與劉景軍展開激烈的廝殺。

蔡瑁看到自己製作的長岐木收到了奇效,不禁大喜過望,立即下令全軍加速行進,儘快與前軍會合,共擊劉景水軍。

劉景水軍將士初時一陣驚慌大亂,面對敵人的猛攻,數艦相繼易手,幸虧陳進、黃武都是勇毅之輩,當此艱難之時,親冒矢石登臨前線,及時止住了頹勢。

重新穩住陣腳,劉景水軍將士很快便發現,長岐木並非是萬能的,首先它是木質,若被拍竿的巨石砸中,立刻變成粉碎。其次,它只安裝在船首,船的兩側及後方則沒有長岐木保護。

己方完全可以從此着手,再有,己方樓船和某些大型鬥艦,不僅船首,兩側亦置有拍竿,只要衝入敵羣,便可左右拍擊,盡情發揮拍竿的強大威力。

想通這一點後,陳進和黃武相約,各率數艘大艦,一往無前地殺進密密麻麻的敵艦之中。

“轟……轟……轟……”

各艦兩端的轆護急劇轉動,拍竿失去束縛,極速下落,敵艦樓室、甲板、船舷,只要被巨石砸中,立刻就會淪爲一片廢墟。人面對拍竿就更加無能爲力了,被直接拍死還算幸運,就怕拍中卻不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王彊處於全軍的左翼,從交戰的那一刻起,他就密切關注着前方的戰局,當他接到前軍傳回的情報,得知荊州水軍制作長岐木以拒拍竿,沉思片刻,便果斷率領麾下戰艦斜插向中路。

劉宗心中對王彊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的行爲頗感不滿,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從側方發起進攻,可最大化削弱長岐木的作用,這的確是目前最佳的應對之法。

劉宗強忍心頭不快,命令右翼的劉祝配合王彊行動,使左右翼如同兩把大鉗一般鉗向中路。

劉宗的鉗擊戰術十分成功,說到底,長岐木便如同軍陣前面的鹿角一樣,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它只能作爲戰場的輔助,相反,拍竿纔是能夠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利器。

蔡和前軍遭到劉景水軍三面圍攻,只能防守正面的長岐木效用大減,戰場到處都是拍竿的轟鳴聲,以及人船慘烈的嗚吟聲。

危急關頭,蔡瑁的中軍抵達戰場,其利用兵船數量上的優勢,讓麾下艦隊排成一列列橫隊,密佈整個江面,使劉景水軍無法從側翼攻擊,之後近乎蠻橫的向前推進,從正面發起強攻。

荊州水軍兵船佔有優勢,而劉景水軍則有拍竿,雙方大體相當,再次陷入激烈的纏鬥中。

大戰一直持續到中午,荊州水軍率先鳴金後退,劉宗此戰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不甘敵人就此退走,一路追至酃縣方止。而沉寂已久的酃縣東城牆上,再次飛出漫天的石彈、箭矢。

荊州水軍又以近十艘大艦沉沒爲代價,退回耒水北岸營塢。

自此,這場水戰正式落幕。

劉景軍樓船、鬥艦、艨艟等大艦沉沒、被俘三十餘艘,小船難以計數。而荊州水軍損失的大艦則高達六十餘艘,雙方交換比將近二比一。

此戰看似劉景水軍佔了便宜,實則不然,荊州水軍背靠整個荊州,可以得到後方源源不斷的援助。而劉景水軍則只能靠自己,雖然之前劉景已在鍾水、平陽二鄉儲存了一批造船木料,可以在短時間內趕製一批戰艦,然而相比於對手,還是遠遠不及。

況且,只有高大若山的樓船,才能真正發揮出拍竿的巨大威力,可惜劉景麾下的船匠並無製作樓船的工藝,只能放大斗艦的尺寸,以作權宜之計。

(本章完)

第421章 三英第521章 傾出第148章 警鼓第445章 薦才第422章 出陣第34章 志向第107章 轟動第244章 生子第42章 點評第55章 鄧瑗第172章 出兵第477章 要求第497章 來投第294章 輕鬆第148章 警鼓第422章 出陣第217章 牀弩第228章 斬首第122章 贈文第75章 百石第272章 魏延第477章 要求第244章 生子第412章 刺史第483章 定議第315章 甘寧第465章 出使第408章 試探第128章 甘寧第17章 杜襲第111章 歸來第466章 射策(上)第226章 死第103章 營壘第335章 十哲第182章 慈幼第303章 復仇第544章 葛周第239章 嚴法第409章 詐降第504章 進兵第528章 惡氣第139章 於徵第27章 皓月第478章 黃鐘第181章 棄嬰第97章 目的第100章 大船第163章 解土第236章 看清第495章 鐵樓第352章 尊卑第102章 劉修第152章 改名第52章 歸家第243章 學官第415章 龐統第25章 吏舍第330章 封拜第91章 壁畫第317章 祭祖第526章 薄行第290章 可惜第236章 看清第147章 衡山第365章 劉備第535章 人望第281章 面見第488章 柴桑第160章 搶權第124章 宴會第106章 調離第472章 失策第506章 桃李第286章 軍令第233章 圊溷第103章 營壘第382章 西進第240章 說和第253章 戰死第125章 新野第100章 大船第319章 還禮第99章 王彊第499章 縊殺第182章 慈幼第408章 試探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73章 南下第163章 解土第148章 警鼓第120章 茂才第354章 屯田第381章 江陵第137章 洞房第446章 入城第307章 談判第304章 北上第163章 解土第55章 鄧瑗
第421章 三英第521章 傾出第148章 警鼓第445章 薦才第422章 出陣第34章 志向第107章 轟動第244章 生子第42章 點評第55章 鄧瑗第172章 出兵第477章 要求第497章 來投第294章 輕鬆第148章 警鼓第422章 出陣第217章 牀弩第228章 斬首第122章 贈文第75章 百石第272章 魏延第477章 要求第244章 生子第412章 刺史第483章 定議第315章 甘寧第465章 出使第408章 試探第128章 甘寧第17章 杜襲第111章 歸來第466章 射策(上)第226章 死第103章 營壘第335章 十哲第182章 慈幼第303章 復仇第544章 葛周第239章 嚴法第409章 詐降第504章 進兵第528章 惡氣第139章 於徵第27章 皓月第478章 黃鐘第181章 棄嬰第97章 目的第100章 大船第163章 解土第236章 看清第495章 鐵樓第352章 尊卑第102章 劉修第152章 改名第52章 歸家第243章 學官第415章 龐統第25章 吏舍第330章 封拜第91章 壁畫第317章 祭祖第526章 薄行第290章 可惜第236章 看清第147章 衡山第365章 劉備第535章 人望第281章 面見第488章 柴桑第160章 搶權第124章 宴會第106章 調離第472章 失策第506章 桃李第286章 軍令第233章 圊溷第103章 營壘第382章 西進第240章 說和第253章 戰死第125章 新野第100章 大船第319章 還禮第99章 王彊第499章 縊殺第182章 慈幼第408章 試探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73章 南下第163章 解土第148章 警鼓第120章 茂才第354章 屯田第381章 江陵第137章 洞房第446章 入城第307章 談判第304章 北上第163章 解土第55章 鄧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