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郡府

第24章 郡府

劉景明顯比塾內另外兩名外吏重要得多,沒過多久,便有一名青年郡吏走進門,他的目光快速略過另外兩人,定格在劉景的身上,一邊行禮、一邊說道:“足下可是劉仲達劉君?小人奉綱紀之命前來迎接。”

綱紀,綜理府事者也,一般多是指功曹,有時也代指主簿。

或許是受到功曹桓階的親自接見,又或許是已經聽聞劉景的仁德之名,總之這位功曹吏態度十分和善。

在棋盤上殺得難分難解的二吏終於停下動作,目光驚愕地看向劉景。

“有勞足下。”

“劉君不必客氣,請隨我來。”

劉景點點頭,離開前,不忘和一臉懵然的二吏道別。

從塾內出來,劉景拱手問道:“敢問足下高姓大名?”

功曹吏客氣地道:“小人姓李,劉君稱呼我李吏即可。”

兩人在亭長、門卒的恭送下走進郡府大門,迎面遇上一堵繪製着花卉圖案的土牆,這叫“罘罳”,罘罳,屏之遺像也,也就是後世的照壁。這是華夏傳統建築的一個普遍性特徵,具有大門屏風的功能。

繞過罘罳,就算進入郡府了,長沙郡府大體呈“回”字形結構。

“回”字形的外圍是郡中屬吏居住生活的吏舍區,房屋皆是“一宇二內”樣式,基本大同小異,彷彿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總共有數百間之多,以牆垣相隔。

“回”字形的內圍則是官署。

官署是由正堂及諸曹所組成,正堂乃是太守升堂聽事之所,亦稱“黃堂”,又可稱“廳事室”,位於郡府的中心區域。而諸曹則以牆垣圍成一個個單獨的院落,各行其事,互不統屬。

車輛無法在官署內隨意出入,劉景讓宋谷候在外面看護牛車,和李吏徒步進入。

李吏帶着劉景在諸曹中穿行,似乎是怕後者轉暈頭,回頭加以提醒:“劉君可要緊緊跟住我,長沙乃大邦,列曹衆多,之前常常有屬縣縣吏前來郡府辦事,卻找不到官曹所在。”

李吏話語中不無得意,一副與榮有焉的模樣。

劉景笑着稱謝。

二人不斷朝着郡府中心、高大宏偉的正堂行進。

功曹是郡中第一曹,緊鄰正堂側方而立,大門處人來人往,明顯較其他地方更加忙碌。

劉景跟隨李吏走入功曹,便發覺四下不斷有人對他行注目禮,暗地裡竊竊私語,如此一來,他總算對自己的名聲有了一個更爲具體的概念。

在李吏的引領下,劉景來到功曹的治事室外,前者示意劉景可直接入內,顯然是桓階之前已有所吩咐。

劉景脫履入內,便見頭戴樑冠、褒衣博帶的桓階跽於坐榻,含笑望着他。

“劉景拜見桓君。”劉景不卑不亢的俯身下拜。

桓階手一指下首的位子,說道:“免禮,仲達請入座。”

“謝桓君。”劉景禮畢起身,走向座位,言行舉止有種說不出的瀟灑從容。

桓階心中對劉景越發欣賞,大笑着說道:“哈哈,《詩》雲:‘不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說的就是我此刻的心情啊。見到仲達,我終於可以安心了。”

劉景拱手道:“桓君言重了。”

桓階搖頭道:“身爲郡府功曹,替府君選拔良才,是我的責任,仲達年紀輕輕,已是德才兼備,聲聞全郡,能夠親手將你這樣的賢才攬入郡府,我心中又怎能不爲此感到歡喜呢。”

“既然得桓君另眼相看,在下唯有竭盡所能,做出一番成績,如此纔不負桓君之厚望。”

言訖,劉景又拜謝桓階的提攜之恩,原本族兄劉蟠的打算是讓他和兄長劉遠一樣,以書佐起家,沒想到桓階大手一揮,直接讓他坐上市左史之位。

市中以監市掾爲首,其次就是市左、右史。

桓階苦笑道:“仲達可知道,你執意要去市中,卻是害苦我了。如今人人都在背後說我桓伯緒不愛惜人才,若是再讓你從佐吏做起,恐怕就要有人當面指着我的鼻子罵我桓伯緒有眼無珠了。”

劉景一時啞然,他倒是沒想過桓階會因他而受到無妄之災。

桓階頓了一頓,忍不住開口勸道:“仲達,你真的不考慮來我治下任事嗎?以你的才能,實在不該埋沒於市井之地,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

堂堂功曹大吏親自開口相邀,換成其他人,必定會懷着“士爲知己者死”的心態俯首聽命。

不過劉景性格果決,心中又有規劃,根本不爲所動,婉言謝絕道:“桓君提攜後進之心,景銘感五內,只是在下心意已決,唯有辜負桓君好意了。”

劉景自知自己表現得有些不識擡舉,因此語氣十分誠懇。

“算了,仲達心志堅毅,不爲外物所屈,我又怎能一再強求呢。”

桓階雖然表現出了上位者的風度,卻也不免意興闌珊。他心裡委實難以理解劉景的決定,功曹總理全郡大小事務,市井則是藏污納垢之地,任何一個人都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摒棄後者,偏偏劉景反其道而行。

少年才俊,大多恃才傲物,不肯接受他人意見,只有吃過大虧,纔會幡然醒悟。

桓階搖晃手中鈴鐺,令候在門外的李吏帶劉景去辦理入職手續。

桓階平日總理政事,公務繁忙,也就是劉景被他看中,想要將其召入麾下,這才與他聊上片刻,一般人哪有這樣的待遇。

劉景拜別桓階,行出房門,心知自己失去了成爲桓階心腹的機會,不過他卻毫不在意,與他心中的“志向”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在吏員簿署上姓名後,劉景正式成爲了長沙郡府的一名郡吏。

接着李吏領劉景去取衣服、俸祿。

吏服有文吏和武吏之分,武吏之服樣式簡約,長不過膝,文吏之服則寬大美觀,長及腳裸,即離地約三寸高,這還是因爲長沙雨水過多,據說蜀中一帶吏服更加奢華,袍服裙襬一直曳於地面,極盡奢華。

取得吏服,劉景又隨李吏去領俸祿。

如今世道不寧,物價騰貴,銅錢購買力大幅貶值,他每個月俸祿數百錢,除去魚肉鹽菜之用,幾乎剩不下什麼。唯有糧食纔是真正的硬通貨,比黃金還要堅挺。

劉景身爲市左史,屬於斗食吏,顧名思義,斗食吏日食米一斗二升,月領米三斛六鬥。

這麼多的糧食他一個人根本吃不完,據他所知,不少官吏都會將每月餘下的糧食拿到市中變賣,以補日常生活所需。

劉景對錢財倒是沒有太大的需求,他這次出仕郡府,身上攜帶了足足上萬錢,短時間內不用爲金錢發愁。

對於怎麼將糧食拉走,李吏建議他將家僕宋谷喚來,劉景認爲沒有那個必要,三斛六斗的原糧按照現代方法計算也就一百斤上下,分量遠談不上有多重,他借來一輛鹿車,也就是獨輪車,準備自己載回去。

“劉仲達果然如傳言一般性格仁慈,善待下人。”李吏心中固然對劉景感到十分佩服,卻對他的做法很是不以爲然。奴僕的存在價值,不就是供主人驅使之用嗎。

不認同歸不認同,可當李吏發現劉景一時之間掌握不好鹿車平衡,推得歪歪斜斜,不得不挽起衣袖,幫助劉景平穩鹿車。

兩人精誠合作,累得一身是汗,總算將糧食運出官署。

衣食都解決了,接下來就是住的問題了。

二人重新回到郡府外圍吏舍區,與宋谷會合,而後一同前往劉景的新居處。

(本章完)

第443章 韓暨第409章 詐降第374章 圍攻第89章 桃板第66章 徙邊第424章 入陣第252章 週歲第514章 後事第531章 放歸第528章 惡氣第482章 預言第305章 內附第429章 逆轉第257章 爭執第508章 南昌第427章 身當第433章 堅韌第326章 相遇第221章 矢石第274章 攻城(下)第544章 葛周第17章 杜襲第186章 八月第110章 主簿第179章 到來第469章 重法第123章 赴宴第175章 授田第537章 茂才第196章 招攬第6章 葛生第252章 週歲第233章 圊溷第137章 洞房第411章 不義第542章 出兵第109章 難題第282章 建言第350章 歸來第365章 劉備第334章 洗兵第504章 進兵第444章 東曹掾第245章 巡視第481章 團圓第322章 馬鞍第218章 樓船第188章 三年第367章 跛馬第386章 面曹第327章 西鄂第100章 大船第168章 募兵第248章 心絞第317章 祭祖第188章 三年第88章 臘月第351章 班底第89章 桃板第165章 猛將第444章 東曹掾第374章 圍攻第287章 自刎第36章 劉瑍第229章 鳴金第165章 猛將第368章 江東第328章 許都第509章 設計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63章 三郡第241章 蔣琬第375章 返回第379章 屈服第420章 評價第519章 抵達第397章 攻城(1)第543章 刺孫第203章 魄力第300章 召集第332章 徐庶第458章 斬羽第97章 目的第451章 水鏡第295章 召見第31章 蔡升第183章 吏治第91章 壁畫第453章 攔路第224章 潰敗第376章 出征第358章 戰略第83章 預言第345章 騎兵第97章 目的第132章 同席第219章 開戰第72章 偷長第434章 伏擊第420章 評價
第443章 韓暨第409章 詐降第374章 圍攻第89章 桃板第66章 徙邊第424章 入陣第252章 週歲第514章 後事第531章 放歸第528章 惡氣第482章 預言第305章 內附第429章 逆轉第257章 爭執第508章 南昌第427章 身當第433章 堅韌第326章 相遇第221章 矢石第274章 攻城(下)第544章 葛周第17章 杜襲第186章 八月第110章 主簿第179章 到來第469章 重法第123章 赴宴第175章 授田第537章 茂才第196章 招攬第6章 葛生第252章 週歲第233章 圊溷第137章 洞房第411章 不義第542章 出兵第109章 難題第282章 建言第350章 歸來第365章 劉備第334章 洗兵第504章 進兵第444章 東曹掾第245章 巡視第481章 團圓第322章 馬鞍第218章 樓船第188章 三年第367章 跛馬第386章 面曹第327章 西鄂第100章 大船第168章 募兵第248章 心絞第317章 祭祖第188章 三年第88章 臘月第351章 班底第89章 桃板第165章 猛將第444章 東曹掾第374章 圍攻第287章 自刎第36章 劉瑍第229章 鳴金第165章 猛將第368章 江東第328章 許都第509章 設計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63章 三郡第241章 蔣琬第375章 返回第379章 屈服第420章 評價第519章 抵達第397章 攻城(1)第543章 刺孫第203章 魄力第300章 召集第332章 徐庶第458章 斬羽第97章 目的第451章 水鏡第295章 召見第31章 蔡升第183章 吏治第91章 壁畫第453章 攔路第224章 潰敗第376章 出征第358章 戰略第83章 預言第345章 騎兵第97章 目的第132章 同席第219章 開戰第72章 偷長第434章 伏擊第420章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