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要求

第477章 要求

豫章郡地處吳、楚之交,乃是江東西面之門戶,由於境內山川蠻夷衆多,歷來民風彪悍,以強梁爲能事,山越、寇盜盤踞於諸山谷,鑄山冶鐵,聚谷耕織,擁兵自守,對抗官府。

漢末天下大亂,豫章亦隨之陷入動亂,山越、寇盜開始頻繁下山,裹挾百姓,抄略鄉縣。更有甚者,見西面長沙士民饒有儲蓄,競相越郡入寇長沙。

從張羨時代起,長沙就飽受豫章賊寇入侵的困擾,劉景當初借雞生蛋,假蔡升之手以養私軍,主要便是以豫章賊寇爲對手,用兩年時間磨練出一支堪戰之軍,成爲劉景崛起荊南的關鍵。

劉表、張羨鏖戰長沙期間,豫章賊寇更加猖狂,幾乎無月不寇,直到劉景收復長沙,屢屢派兵追討,豫章賊寇的囂張氣焰纔得到有效遏制。不過今年隨着劉景揮師北伐江、漢,荊南地方空虛,豫章賊寇竟又再度爲患。

其實由於劉景的出現,這個時空的豫章賊寇已經比歷史上弱勢不少,歷史上同時期豫章賊寇可是一舉攻陷了醴陵縣城,飽略而去。

要知道,那可是劉表兼併張羨,全據荊州,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的最鼎盛時期,結果仍是拿豫章賊寇沒有半點辦法。

歸根結底,原因不在長沙這邊,而在豫章,只有豫章局勢安定,民不爲賊,纔是根本解決之法,但此事說來容易,做來難。

當年孫策席捲江東,豫章乃是最後降服之地,其時豫章不過粗定,很多地方僅名義上臣服。

爲此,孫策以從兄孫賁爲豫章太守,分豫章南部爲廬陵郡,以孫賁胞弟孫輔爲廬陵太守,又分豫章北部六縣,以太史慈爲建昌都尉守之,周瑜亦留鎮廬陵。麾下宗室、大將悉留二地,由此可知孫策對豫章、廬陵的重視。

然而孫策不久遇刺身亡,周瑜將兵赴喪,遂留吳郡,太史慈則將主要精力放在治下六縣。

孫賁、孫輔雖兄弟齊心,驍勇善戰,奈何孫策身死而孫權新立,戰略由進攻轉爲防守,二人失去外部支持,僅憑自身力量,很難徹底掌控豫章、廬陵二郡。

後曹操以長沙爲餌,誘孫賁出兵長沙與劉表爲敵,孫賁因江東內部不寧,最終沒有出兵。但他也沒閒着,使了一招禍水西引,期間豫章賊寇頻繁入侵長沙,背後都有他的身影,即便後來劉景入主長沙,孫賁亦未收斂。

此事劉景是從被俘的豫章賊首那裡得知,魯肅卻是渾然不知。

豫章賊入寇長沙,既有豫章自身的原因,孫賁亦難逃罪責。

“唉……!”魯肅看完信,不禁大感頭痛。去年雙方結盟時,怎麼絕口不提豫章賊寇的事?還不是因爲那時劉景需要江東爲他牽制黃祖,使荊南之軍能夠全力攻打劉表,與此事相比,豫章賊寇根本不值一提。如今見江東沒有利用價值了,便開始找後賬?

“子敬看完了?”劉景又將豫章賊首的供詞遞給魯肅,上面明確提到受了孫賁的蠱惑,直看得魯肅臉色煞白,後背發涼。

這供詞若是真的,劉景絕對有足夠的藉口對江東發難。

劉景道:“眼下劉鎮南敗亡,曹公非敵也,楚、吳似已無結盟必要。而孫賁縱容賊寇襲擾長沙,圖謀不軌,其心可誅!若非之前北有大敵,當和睦同盟,我必親率大軍擊之,相信孫賁之頭顱,足以震懾豫章賊子!”

“子敬不必多言。”見魯肅張口欲言,劉景擡手止之,道:“子敬回去,可轉告孫討虜,如真心與我結盟固好,必當先懲孫賁,再償長沙,而後可議。”

劉景並沒有堵死結盟之路,前提是滿足他所提出的兩個要求,魯肅此時心裡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因爲他知道劉景提出的要求,江東方面很難滿足。

就說懲罰孫賁,他是孫堅兄子,曾任郡中督郵,孫堅在長沙舉義兵討伐董卓之際,他便棄職隨從征伐,屢立戰功。孫堅死後,由其接管餘衆,成爲孫氏部曲統帥,直到孫策長大才讓位。

孫策平定江東五郡,而孫賁、孫輔兄弟倆就佔據二郡。孫權嗣立未久,又遭敗績,威望大跌,此時正需要籠絡孫賁、孫輔兄弟,以穩固江東基業,別說懲罰了,怕是半句重話都不敢說。

至於賠償長沙,魯肅不清楚長沙這些年的損失情況,但他知道劉景必定會趁機獅子大開口,向江東索要天文數字的財物。

魯肅明知不會有好結果,仍抱萬一之希望,“敢問將軍,懲罰孫豫章到何等地步,賠償長沙多少財物,纔會令將軍滿意?”

劉景大度地道:“孫賁雖居心叵測,到底未曾交兵,而且孫賁乃孫討虜之兄,逼弟弒兄,有違人倫,但孫賁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必須罷其官位,幽禁終身,如此方能消我心頭之恨。”

劉景對魯肅臉上的難色視而不見,繼續說道:“長沙歷年來,因豫章賊寇抄略而損失的財物難以計數。孫賁擔任豫章太守已近三年,就以長沙三年租稅收入做補償吧。長沙每年歲入約八千萬錢,三年合計兩億四千萬錢,再加上將士們討伐豫章賊寇的獎恤之費,就算六千萬好了,江東總共賠償長沙三億錢即可。”

長沙每年租稅能有八千萬?有沒有五千萬錢都是個問題。魯肅心中嗤之以鼻,江東比荊南開發更早,江東五郡無一能達到歲入八千萬。就算他的家鄉徐州諸郡國,盛時能達到的也沒幾個。

奈何形勢比人強,魯肅就算爭辯亦無濟於事,對劉景苦笑道:“將軍提出的兩個條件過於苛刻,孫討虜必不會同意。”

“同意與否,在孫討虜,子敬只管轉述即可。”劉景本也沒指望孫權會同意,起身對魯肅道:“我還有事,子敬遠來辛苦,不妨先下去休息,稍後州中會舉辦冬至酒會,到時你我再詳談。”

“諾。”魯肅腹中縱有千言萬語,也只能無奈告退。

(本章完)

第79章 命案第410章 中箭第516章 夜取第60章 跋扈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21章 傾出第352章 尊卑第370章 同州第357章 鄧芝第296章 捷報第111章 歸來第23章 赴任第268章 填塹第283章 洪水第534章 歸心第225章 勇悍第283章 洪水第469章 重法第497章 來投第104章 軍法第251章 入主第309章 終抵第471章 官爵第448章 下馬威第337章 同符第310章 親近第352章 尊卑第81章 必須死第89章 桃板第228章 斬首第496章 鐵壁第332章 徐庶第71章 洗手第82章 圍攻第84章 魚梁洲第461章 守節第354章 屯田第130章 親迎第538章 董和第396章 怒吼第200章 兵臨第310章 親近第284章 澤國第32章 求字第143章 縣丞第362章 臨衝第433章 堅韌第5章 虎頭第311章 吐血第452章 自白第476章 冬至第193章 耒陽第327章 西鄂第468章 射策(下)第468章 射策(下)第79章 命案第280章 投靠第89章 桃板第13章 張羨391.第391章 大敗第298章 歸來第71章 洗手第235章 軍市第449章 隱戶第417章 柤中第450章 官學第338章 烏滸第52章 歸家第17章 杜襲第252章 週歲第268章 填塹第539章 所求第326章 相遇第3章 後母第141章 酃縣第265章 再勝第260章第299章 兵臨第33章 示衆第204章 曲轅第130章 親迎第499章 縊殺第227章 火攻第320章 來投第110章 主簿第13章 張羨第270章 醫所第545章 對策第325章 泉陵第43章 荊蠻第481章 團圓第128章 甘寧第31章 蔡升第283章 洪水第477章 要求第353章第308章 遺願第196章 招攬第51章 區雄
第79章 命案第410章 中箭第516章 夜取第60章 跋扈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521章 傾出第352章 尊卑第370章 同州第357章 鄧芝第296章 捷報第111章 歸來第23章 赴任第268章 填塹第283章 洪水第534章 歸心第225章 勇悍第283章 洪水第469章 重法第497章 來投第104章 軍法第251章 入主第309章 終抵第471章 官爵第448章 下馬威第337章 同符第310章 親近第352章 尊卑第81章 必須死第89章 桃板第228章 斬首第496章 鐵壁第332章 徐庶第71章 洗手第82章 圍攻第84章 魚梁洲第461章 守節第354章 屯田第130章 親迎第538章 董和第396章 怒吼第200章 兵臨第310章 親近第284章 澤國第32章 求字第143章 縣丞第362章 臨衝第433章 堅韌第5章 虎頭第311章 吐血第452章 自白第476章 冬至第193章 耒陽第327章 西鄂第468章 射策(下)第468章 射策(下)第79章 命案第280章 投靠第89章 桃板第13章 張羨391.第391章 大敗第298章 歸來第71章 洗手第235章 軍市第449章 隱戶第417章 柤中第450章 官學第338章 烏滸第52章 歸家第17章 杜襲第252章 週歲第268章 填塹第539章 所求第326章 相遇第3章 後母第141章 酃縣第265章 再勝第260章第299章 兵臨第33章 示衆第204章 曲轅第130章 親迎第499章 縊殺第227章 火攻第320章 來投第110章 主簿第13章 張羨第270章 醫所第545章 對策第325章 泉陵第43章 荊蠻第481章 團圓第128章 甘寧第31章 蔡升第283章 洪水第477章 要求第353章第308章 遺願第196章 招攬第51章 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