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裴司

第435章 裴司

劉景自春季跨江北上,經過取夷陵、襲當陽、克江陵等一系列大戰,斬俘荊州軍超過兩萬。如今又殲滅王威、張允、劉備兩萬餘大軍,前後斬俘四萬餘人。

劉景結合情報推測,劉表現在怕是連一萬人也湊不出了,這還是算上北方章陵、南陽之兵,估計現在襄陽城中,最多隻有數千羸兵新卒,戰力不值一提。

未免章陵、南陽之兵回援,劉表困獸猶鬥,劉景一接到甘寧、韓廣、劉亮等人捷報,便讓族兄劉宗率大艦百餘艘,甲士數千人,溯江而上,進圍襄陽,封鎖漢沔江面,徹底困死劉表。

劉景則暫時留在宜城,與甘寧、韓廣、劉亮等人會合,水陸並舉,大張旗鼓,開赴襄陽。

卻說張允、劉備拋棄大軍,率二百餘騎突圍而走,一路快馬加鞭,直接越過中廬,逃回襄陽。

時值仲秋,襄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王粲與好友裴潛、司馬芝,相約乘車郊遊。

王粲出身名門,天生聰慧,博聞強識,少年即有名於天下,爲人自視甚高,能被他視爲朋友的,自然都不是凡俗之輩。

裴潛年約二十六七歲,身長七尺餘,姿容英雋,風儀極佳。

他出身河東裴氏,祖父裴曄,官至幷州刺史、度遼將軍。父親裴茂,官至尚書令,前些年曾率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涼州逆賊李傕、郭汜,以功封侯。

裴潛乃家中長子,下面有四個弟弟,鑑於北方不寧,裴潛並沒有跟隨在父親裴茂的身邊,而是留在襄陽,代父教訓諸弟。

裴潛博學多才,雅量非常,深得王粲欣賞,與之傾心結交。

司馬芝年齡和王粲、裴潛相仿,其肌膚微黑,臉容清癯,目光有神,風儀雖比不上裴潛,但也比貌寢體弱的王粲強多了。

司馬芝出自河內司馬氏,相比族弟司馬朗、司馬懿之家世吏兩千石,司馬芝祖上並未出過顯赫高官,不過亦以詩書傳家。

董卓亂國時,年僅十餘歲的司馬芝帶着母親南下避亂,剛入荊州地界就遇到賊寇,同行者皆棄老弱而逃,只有司馬芝獨守母親。生死之間,司馬芝對賊寇叩首道:“母老,唯在諸君。”

漢代以孝治天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莫不遵守孝道,賊寇認爲司馬芝是一個孝子,殺之不義,便放過了他們母子。

司馬芝旅居襄陽期間,親自躬耕,奉養母親,清貧守節,對此,王粲、裴潛都十分佩服。

三人乘車出城時,正好在城門口撞上張允、劉備一行人。

“張允……他此刻應在宜城抵禦劉仲達纔是,怎麼突然回襄陽了?莫非荊州軍又敗了?”看着張允形色倉皇的模樣,王粲驚訝中帶着一絲竊喜之意。

數日前,荊州軍於宜城城下迎擊北上的劉景軍,結果荊州軍再度大敗,連主將王威都戰死沙場,張允率殘軍據守宜城。

如今張允“隻身”歸來,不用問也知道,宜城必已失守。

王粲內心斷言道:“劉表氣數已盡,時日無多矣!”

對於王粲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竊喜之意,裴潛、司馬芝毫不意外,畢竟王粲與劉景的關係,在襄陽城中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

數月前王粲南下當陽,傳達劉表命令,被劉景軍俘虜,結果沒過幾天,就被放了回來。此事還引起了劉表的疑忌,當然,無憑無據,劉表也拿王粲沒辦法。

裴潛、司馬芝正要探頭一看究竟,王粲目光突然一定,訝道:“咦?劉玄德?他不是在樊城嗎?怎麼會和張允在一起?”

“劉玄德?”裴潛、司馬芝急忙順窗望向車外,果然見到張允、劉備策馬從車旁馳過。

王粲心思電轉,立刻想通關節,不禁失笑道:“劉玄德駐守樊城,竟然是假消息,劉荊州瞞過了所有人,看來他的病情,並不如傳聞中那般嚴重。”

裴潛忍不住感嘆道:“劉玄德,人傑也,善用兵,以其縱橫中國之能,也不敵劉仲達嗎?”

王粲撇了撇嘴道:“依我看來,劉玄德名過其實了。其人雖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卻遲疑少決,拙於用兵,與中原羣雄爭衡,勝少敗多,奔亡不暇,這樣的人,又豈是劉仲達敵手?”

王粲接着吹噓劉景道:“劉仲達智略超世,用兵如神,數年之間,以一城而席捲荊、交二州,所向無敵,其若生於中國,足以與曹公、袁本初一較長短。”

裴潛笑着搖頭道:“仲宣對劉玄德的評價,有失偏頗,昔日曹公曾對劉玄德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玄德縱橫中國多年,深爲曹公所忌,視爲平生大敵,絕非浪得虛名。”

一旁的司馬芝忽然開口道:“我們現在還要出城嗎?”

王粲、裴潛相視一眼,同時搖頭,他們如今哪還有心思出城遊玩,當即命車伕掉頭而返。

張允、劉備火急火燎的縱馬衝入州部,往見劉表,沿途州中諸吏,莫不側目,議論滔滔。

劉琮聽到外間馬蹄聲,立刻走出房門,遠遠看到張允,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急問道:“外兄,你怎麼回來了?”

張允從馬上滾下,慘然道:“敗了、敗了……我等敗了!趕快通知舅父,遲則晚矣!”

“這……”坐實了心中的猜測,劉琮同樣驚慌不已,只是父親前幾天接到荊州軍失利,王威戰死的噩耗,氣得再度吐血,本來日趨穩定的病情又有所反覆,已經臥榻數日,不見好轉。若是再聞敗訊,父親身體必定承受不住,萬一有個好歹,天就塌了!

聞劉表病情加重,張允陷入沉默,看着略顯稚嫩的劉琮,問道:“你能獨自做決斷嗎?”

劉琮啞口無言,他既年輕,又無威望,就算能夠做決斷,荊州上下,又有誰會聽他的號令?

張允搖了搖頭,嘆道:“還是通知舅父吧,今荊州危亡在即,非你我所能決斷。”

劉琮猶豫良久,終究還是帶着張允、劉備去見劉表。

(本章完)

第129章 雙戟第453章 攔路第336章 區景第231章 勸降第412章 刺史第284章 澤國第3章 後母第133章 鄧芝第147章 衡山第312章 心意第375章 返回第246章 名字第362章 臨衝第126章 六禮第387章 夏口第473章 迴歸第489章 太史慈第419章 猛將第49章 醫聖第114章 襄陽第294章 輕鬆第186章 八月第256章 說客第82章 圍攻第212章 寫信第165章 猛將第464章 上書第388章 突破第261章第250章 說服第343章 斬將第315章 甘寧第423章 戰死第418章 預備第448章 下馬威第59章 嚴肅第291章 召見第363章 攬才第300章 召集第238章 求援第107章 轟動第321章 瀏陽第431章 獻計第172章 出兵第83章 預言第422章 出陣第242章 三爵第280章 投靠第223章 習珍第430章 落幕第414章 託孤第152章 改名第541章 有望第424章 入陣第207章 合兵第525章 劉曄第152章 改名第535章 人望第319章 還禮第254章 突圍第126章 六禮第132章 同席第195章 韓廣第423章 戰死第16章 決定第154章 縣舍第538章 董和第213章 女誡第219章 開戰第512章 伏兵第31章 蔡升第270章 醫所第444章 東曹掾第192章 開戰第516章 夜取第136章 婚宴第44章 單程第144章 褚方第210章第328章 許都第188章 三年第457章 飛矢第141章 酃縣第86章 醉鄉居第335章 十哲第425章 中箭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56章 說客第342章 陷陣第285章 敗逃第53章 道歉第282章 建言第230章 敗走第155章 拜訪第544章 葛周第469章 重法第21章 未婚妻第23章 赴任第64章 擒獲
第129章 雙戟第453章 攔路第336章 區景第231章 勸降第412章 刺史第284章 澤國第3章 後母第133章 鄧芝第147章 衡山第312章 心意第375章 返回第246章 名字第362章 臨衝第126章 六禮第387章 夏口第473章 迴歸第489章 太史慈第419章 猛將第49章 醫聖第114章 襄陽第294章 輕鬆第186章 八月第256章 說客第82章 圍攻第212章 寫信第165章 猛將第464章 上書第388章 突破第261章第250章 說服第343章 斬將第315章 甘寧第423章 戰死第418章 預備第448章 下馬威第59章 嚴肅第291章 召見第363章 攬才第300章 召集第238章 求援第107章 轟動第321章 瀏陽第431章 獻計第172章 出兵第83章 預言第422章 出陣第242章 三爵第280章 投靠第223章 習珍第430章 落幕第414章 託孤第152章 改名第541章 有望第424章 入陣第207章 合兵第525章 劉曄第152章 改名第535章 人望第319章 還禮第254章 突圍第126章 六禮第132章 同席第195章 韓廣第423章 戰死第16章 決定第154章 縣舍第538章 董和第213章 女誡第219章 開戰第512章 伏兵第31章 蔡升第270章 醫所第444章 東曹掾第192章 開戰第516章 夜取第136章 婚宴第44章 單程第144章 褚方第210章第328章 許都第188章 三年第457章 飛矢第141章 酃縣第86章 醉鄉居第335章 十哲第425章 中箭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56章 說客第342章 陷陣第285章 敗逃第53章 道歉第282章 建言第230章 敗走第155章 拜訪第544章 葛周第469章 重法第21章 未婚妻第23章 赴任第64章 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