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斬將

第343章 斬將

竹製夷矛帶着一股勁風,筆直地朝着甘寧的胸口刺來。

甘寧脫胄棄楯,僅執長刀,夷矛當胸搠至,千鈞一髮間,他矯捷地向右側一讓,避開矛鋒,同時左手抓住矛杆,箭步上前,右手長刀一揮,烏滸勇士頸部頓時裂開,鮮血如瀑布般瀉下。

甘寧不待烏滸勇士倒地,一頭撞入其懷中,將其托起,以爲肉盾,繼而衝入敵羣之中。

“殺……”一陣刀光亂舞,甘寧又連斬四五人,直到周身數步內再無敵人,才停止揮刀。

開戰至今,已過去半個多時辰,甘寧身先士卒,摧鋒陷陣,體力消耗極大,但他心中卻感到暢快淋漓,這些年來,積壓在心頭的鬱憤終於得到了宣泄。

甘寧舉目望去,衛毅的將旗已是近在咫尺,他正準備一鼓作氣,斬將搴旗,忽見旗下敵將,率數騎出陣,疾馳而來。

甘寧雖不認識衛毅,卻也能夠斷定對方乃是敵軍大將。

甘寧懷着“斬殺此將,拔得頭功”的念頭,收起刀,再次取出三百斤強弓,箭簇指向衛毅。

衛毅發現甘寧欲對自己突放冷箭,此刻他跨馬運矛,避無可避,乃大罵道:“狗賊敢耳!”

甘寧一臉漠然,爲了確保一擊斃命,他放任衛毅一路突至身前數步,才射出手中利箭。

“咻!”

烏光一閃而逝,衛毅已竭力躲避,但箭簇還是貫入其左肩,傷處距離心臟,僅數寸之遙。雖幸運地避過了致命傷,可如此近的距離,箭上附帶的巨大沖擊力,令衛毅失去平衡,跌落下馬。

見射中衛毅,甘寧立即棄弓拔刀,步履如飛的衝向衛毅。

若後者還活着,就補一刀,若死了,就割其首,總之,他的命,甘寧要定了。

衛毅連傷帶摔,痛得他幾乎當場暈厥過去,一時間趴在地上,動彈不得,宛若死狗一般。

後方的親衛部曲見狀,人人神情大駭,立刻一擁而上,將衛毅從地上扶起,拼命向後退去。

“交賊哪裡走!”甘寧從後奔至,單刀直入其間,霎時間寒光四射,擋在他面前的四五人同時中刀倒地,甘寧硬是憑藉一己之力,在敵羣中強行殺出一條血路,衝到衛毅的身前。

衛毅左肩中箭,血流如注,十成武力,最多隻剩下兩三成,不過在直面甘寧的威脅時,他還是從親信手中奪來一刀護身。

下一刻,甘寧長刀已然臨頭,恍若一道白色匹練,衛毅強忍左肩傳來的劇痛,用盡全身力氣,舉刀格擋,只聽“鐺”的一聲,衛毅感覺右臂幾乎完全失去了知覺,手中之刀,自然握持不住,直接掉落在了地上。

衛毅自知已是必死,深吸一口氣,對着甘寧橫眉大喝道:“我乃厲鋒校尉衛毅……”

話未等說完,甘寧便一刀將衛毅的頭顱砍了下來。

衛毅的親衛部曲,欲奪回衛毅首級,此舉無異於虎口奪食,甘寧盛怒之下,又連殺數人。這時甘寧的義從亦紛紛趕至,衛毅親衛部曲抵擋不住,向後敗退。

甘寧撿起衛毅髒污的腦袋,高高舉過頭頂,大聲疾呼道:“厲鋒校尉衛毅爲我甘寧陣斬!”

甘寧部曲皆揚聲大叫,以爲呼應,接着隨同甘寧一時俱進。

衛毅乃是交州著名的勇士,又是統帥左翼的大將,交州軍士卒聞其被斬,莫不驚懼交加,被甘寧部一衝,立時崩潰四散。

甘寧率衆直抵衛毅將旗之下,掄刀將大旗伐倒,自此完成了斬將刈旗,順利拔得頭功。

交州軍營望樓上,張津忽聞衛毅被斬,左翼大亂,心下不由一涼。衛毅爲人驍勇,乃是他麾下僅次於區景的大將,因此纔將左翼交給他,不想開戰不過才半個多時辰,他就被敵軍斬殺。由此也引發了極其嚴重的後果,張津必須馬上採取措施,否則左翼一旦發生潰敗,後果不堪設想。

張津強自鎮定,喚來一名侍從僮僕,吩咐道:“速去告知區景,讓他派人馳援左翼。”

“諾。”侍從僮僕領命而去,騎馬馳往中軍,去見區景。

與此同時,區景亦做着救援左翼的準備,張津一個不通軍事的文人都知道的事情,他一個戎馬十數年的武將,又豈能不知?

一得到張津的口信,區景馬上展開行動,左翼並不缺少兵力,只是被敵軍斬將搴旗,引發士卒惶恐,陷入混亂。援軍無需太多,重要的是能夠穩住大局的將領,是以他讓和衛毅齊名的大將夷廖,將千人趕往左翼。

區景目送夷廖遠去,他雖憂心左翼,但他很快就自顧不暇了,劉景軍的中軍明顯受到了同袍斬將奪旗的刺激,攻勢突然變得猛烈起來,烏滸人幾不能支。

此時劉景及諸葛亮、徐庶、賴恭、桓彝、劉亮、於徵等人,正身處後方一座無名山丘上,戰場事無鉅細,皆可收入眼底。左中右三部,屬右部進展最爲順利,自然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隨着甘寧斬殺交州軍大將衛毅,己方右翼的優勢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擴大,並且引發了連鎖反應,中部及左部,此後也都相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諸葛亮感慨道:“氣凌敵虜,勇冠三軍,陣斬敵將,善戰無前,甘興霸真乃當世猛將也。”

賴恭忍不住嘆道:“如此大將,劉荊州竟然任其在南陽蹉跎長達六年之久,真是、真是……”說到這裡,賴恭連連搖頭。

四年前劉景在南陽新野偶遇甘寧,一見如故,每日宴請不斷,賴恭及潘濬、王粲對此感到疑惑不解,不知甘寧到底有何特殊之處,竟得劉景如此看重,甚至以伏波將軍馬援喻之。當初賴恭沒有得到答案,如今方纔恍然大悟,其他方面且不論,就單以識人而言,劉景可謂勝劉表遠矣。

劉景含笑道:“俗語云:‘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的就是甘興霸。昔日我一見甘興霸,便知他絕非池中之物,劉荊州卻以池魚畜之,真乃貽笑大方。”

(本章完)

第18章 劉蟠第389章 戰死第85章 囚徒第379章 屈服第486章 主力第176章 親耕第164章 動手第237章 監九縣第254章 突圍第27章 皓月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32章 同席第122章 贈文第529章 詔書第387章 夏口第470章 策論第313章 隆中第273章 攻城(上)第474章 柤中第213章 女誡第396章 怒吼第185章 許願第107章 轟動第382章 西進第501章 彭虎第275章 交趾第214章 定計第217章 牀弩第5章 虎頭第63章 突襲第437章 薨第257章 爭執第74章 變化第2章 劉亮第102章 劉修第484章 丹陽第346章 青綬第24章 郡府第286章 軍令第113章 啓程第231章 勸降第21章 未婚妻第239章 嚴法第298章 歸來第120章 茂才第88章 臘月第449章 隱戶第27章 皓月第531章 放歸第445章 薦才第296章 捷報第196章 招攬第234章 耀功第454章 委蛇第425章 中箭第136章 婚宴第185章 許願第319章 還禮第71章 洗手第452章 自白第262章 水戰(上)第174章 滅族第144章 褚方第110章 主簿第487章 盛匡第409章 詐降第62章 拔刃第515章 不忠第240章 說和第37章 邀請第275章 交趾第270章 醫所第16章 決定第286章 軍令第530章 仁義第325章 泉陵第352章 尊卑第487章 盛匡第328章 許都第499章 縊殺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22章 贈文第10章 劉伯嗣第288章 義士第204章 曲轅第267章 比箭第295章 召見第88章 臘月第294章 輕鬆第268章 填塹第499章 縊殺第387章 夏口第350章 歸來第21章 未婚妻第199章 撤離第9章 躬耕養客第491章 徐宗第418章 預備第480章 買馬
第18章 劉蟠第389章 戰死第85章 囚徒第379章 屈服第486章 主力第176章 親耕第164章 動手第237章 監九縣第254章 突圍第27章 皓月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32章 同席第122章 贈文第529章 詔書第387章 夏口第470章 策論第313章 隆中第273章 攻城(上)第474章 柤中第213章 女誡第396章 怒吼第185章 許願第107章 轟動第382章 西進第501章 彭虎第275章 交趾第214章 定計第217章 牀弩第5章 虎頭第63章 突襲第437章 薨第257章 爭執第74章 變化第2章 劉亮第102章 劉修第484章 丹陽第346章 青綬第24章 郡府第286章 軍令第113章 啓程第231章 勸降第21章 未婚妻第239章 嚴法第298章 歸來第120章 茂才第88章 臘月第449章 隱戶第27章 皓月第531章 放歸第445章 薦才第296章 捷報第196章 招攬第234章 耀功第454章 委蛇第425章 中箭第136章 婚宴第185章 許願第319章 還禮第71章 洗手第452章 自白第262章 水戰(上)第174章 滅族第144章 褚方第110章 主簿第487章 盛匡第409章 詐降第62章 拔刃第515章 不忠第240章 說和第37章 邀請第275章 交趾第270章 醫所第16章 決定第286章 軍令第530章 仁義第325章 泉陵第352章 尊卑第487章 盛匡第328章 許都第499章 縊殺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22章 贈文第10章 劉伯嗣第288章 義士第204章 曲轅第267章 比箭第295章 召見第88章 臘月第294章 輕鬆第268章 填塹第499章 縊殺第387章 夏口第350章 歸來第21章 未婚妻第199章 撤離第9章 躬耕養客第491章 徐宗第418章 預備第480章 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