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還禮

第319章 還禮

漢末三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之一,除了戰亂、瘟疫外,饑荒也是令神州蕭條,生靈塗炭的一大殺手,是以不惟魏、蜀、吳三方,就連一介武夫呂布,也知道禁酒節糧的道理。

劉景頒佈的禁酒令,雖然遠比漢代嚴格,和劉備一比,就不算什麼了。歷史上劉備在入主益州後,適逢大旱,下令禁酒,其嚴格程度,以致到了百姓家中藏有釀酒器具,都要判刑的地步。

由此留下了一段歷史佳話:簡雍與劉備乘車同遊,忽然指着路邊一對男女,告知劉備他們將要行淫,何不將他們抓起來?劉備問他何以知道?簡雍答曰他們有行淫的器具,與私藏釀酒器具者等同。劉備恍然大笑,便就此放過了藏有釀酒器具的百姓。

是以,劉景不顧臨湘上下反對,堅定不移的執行禁酒令,敢有犯者,不論親疏,皆重懲之。

同時,鑑於臨湘、酃縣幾縣受災情況較爲嚴重,劉景大手一揮,免除了幾縣今年的租賦。

租即田租,也就是十稅一的土地稅。賦即人頭稅,包括成人稅“算賦”一百二十錢,兒童稅“口錢”二十三錢。

其他受災較輕的縣,劉景也沒有忘記,同樣給予了“算賦減半,口錢全免”的優惠政策。

事實上劉景早就看口錢不順眼了,漢代統治者連兒童都不放過,更有甚者將七歲的起徵點,降至一歲。嬰孩落地即算一歲,也就是說,百姓從出生起就開始交稅。在他看來,漢代統治者簡直是沒有下限,無恥至極。

他在酃縣時,幾乎每年都會找各種理由免除口錢。當然了,口錢乃是國家制定的賦稅,他雖爲百里之宰,亦無權力免除。所以他一般會從其他地方挪錢彌補,一文不少的上交長沙郡府。

亂世之中,人口最爲寶貴,人口越多,能夠徵到的賦稅就越多,能夠招募的兵力也就越多。爲了多多鼓勵百姓生育,劉景已經決定日後治下徹底廢除口錢。

劉景免除今年租賦的決定一出,臨湘上下立時一片歡騰,這可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直接就將禁酒令的風頭壓了下去。

劉景認爲長沙,乃至荊南局勢已定,因此入主臨湘後,一直專心於政事,連日來頒佈了多項法令,直讓人目不暇接。

然而很快現實就給了他當頭一棒,先是收到劉祝進攻巴丘蔡瑁受阻,被迫退回羅縣的消息。繼而又接到劉宗、嚴肅急報,稱交州牧張津率領兵馬直入零陵,號稱受到天子詔命,討伐逆賊劉表,董督零陵、桂陽二郡。

劉景看着擺在面前的兩封信,皺眉微微皺起,手指一下一下敲擊着書案一角。

事實上張津北上零陵,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歷史上張津就“與荊州牧劉表爲隙,兵弱敵強,歲歲興軍。”以致“諸將厭患,”最終被麾下部將所殺。

張津雖是中原名士,但他並沒有統兵之能,麾下也是大量充斥蠻將夷兵,遠不如劉表軍精銳。如今劉宗、嚴肅已先遣褚方、蔡升、習珍率三千人馳援泉陵,料來張津短期內也掀不起什麼波浪,劉景暫時不必理會,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儘快收復巴丘,將劉表軍徹底趕出長沙。

爲此,劉景留族兄劉修與桓階坐鎮臨湘,他則親率劉亮、王彊、韓廣、區雄等人,乘船北上與羅縣的劉祝會合,兵進巴丘。

…………

“子壽……”看着神色憔悴,風塵僕僕的蒯祺,蔡瑁臉上不禁露出尷尬之色。他也不是第一次棄友軍而逃了。第一次,他放棄了習珍及其餘衆,第二次,他更是拋棄了數萬荊州軍將士,蒯祺、韓玄只能排到第三。

蒯祺此番能夠平安無事的歸來,着實有些出乎蔡瑁的意料,問道:“劉景小兒怎會放過你?”

蒯祺強忍心頭怒意,說道:“劉仲達素來敬佩叔父爲人,又念在與劉中郎同爲高祖苗裔,言‘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何況人乎?’不忍他們埋骨他鄉,特讓我護送北歸,葬於祖塋。”

蔡瑁聽得一臉荒謬,劉景虛僞詐巧,向以仁義自居,送還蒯越、劉磐屍首倒也說得通。可問題是,劉景怎麼會放過蒯祺?要知道,兩人可是有殺父之仇,換了蔡瑁,必斬之以絕後患。

蒯祺又說道:“對了,劉仲達稱前時收到蔡軍師禮物,由於戰事緊急,未能及時還禮,這次正好託我轉交給蔡軍師,聊表歉意。”說罷,便讓人從船上擡下一口棺槨,直送到蔡瑁面前。

蔡瑁聞言臉色不由鐵青一片,看到棺材板上刻着自己的名字,更是雙目赤紅,幾欲噴火,怒道:“劉景小兒!欺我太甚!”

眼見蔡瑁醜態畢露,蒯祺心中不覺冷笑,明明是他戰前贈送劉景、劉宗木盒,率先挑起爭端,如今被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覺得受不了了?

蒯祺最後說道:“劉仲達不日即會率領兵船前來,他說軍師此前三次逃脫,可謂幸矣。這次軍師若妄圖據守巴丘,負隅頑抗,必無第四次逃脫的機會。”

蔡瑁氣得鼻孔冒煙,大罵道:“劉景小狗!狂妄自負!幾次勝利不過是仗着有幾分詐巧和天時相助,竟敢如此輕薄於我,我蔡瑁必與你勢不兩立!”

蒯祺懶得繼續和蔡瑁虛與委蛇,當日就離開了巴丘,順江而下,直奔江夏沙羨而去,準備經由漢水,北歸襄陽。

而蔡瑁別看上躥下跳,一副要和劉景死戰到底的模樣,事實上當他探得劉景率領兵船一路北上,直奔巴丘而來。連劉景的面都還未見,便一把火燒了巴丘營塢,帶着餘衆逆江而上,逃回江陵。

劉景率衆抵達巴丘,看着燒成廢墟的巴丘營塢,不由一陣無語,他以爲蔡瑁至少會稍稍抵抗一下呢,沒想到他竟如此不濟,這已經是他第四次逃跑了,以後乾脆改名叫“蔡跑跑”算了。

(本章完)

第478章 黃鐘第219章 開戰第173章 南下第426章 拔箭第396章 怒吼第300章 召集第143章 縣丞第164章 動手第105章 八陣第89章 桃板第231章 勸降第222章第412章 刺史第101章 招撫第39章 自負第40章 悲歌第87章 請醫第323章 爲壽第46章 馬周第365章 劉備第183章 吏治第112章 擔憂第473章 迴歸第183章 吏治第270章 醫所第541章 有望第109章 難題第222章第334章 洗兵第253章 戰死第172章 出兵第170章 斬首第136章 婚宴第112章 擔憂第461章 守節第298章 歸來第374章 圍攻第71章 洗手第226章 死第511章 開戰第99章 王彊第400章 大雨第516章 夜取第500章 敗慈第368章 江東第163章 解土第502章 選將第328章 許都第148章 警鼓第349章 璽書第332章 徐庶第369章 出使第496章 鐵壁第399章 攻城(3)第46章 馬周第267章 比箭第497章 來投第216章 取名第30章 陶觀第505章 周鳳第175章 授田第142章 計劃第538章 董和第294章 輕鬆第52章 歸家第194章 羌笛第480章 買馬第530章 仁義第410章 中箭第387章 夏口第534章 歸心第510章 計成第229章 鳴金第452章 自白第164章 動手第28章 暢談第214章 定計第68章 俠客行第162章 免役第463章 三郡第253章 戰死第280章 投靠第422章 出陣第43章 荊蠻第25章 吏舍第503章 餓虎第235章 軍市第343章 斬將第31章 蔡升第213章 女誡第343章 斬將第435章 裴司第55章 鄧瑗第353章第200章 兵臨第100章 大船第523章 南下第163章 解土第512章 伏兵第297章 除孝
第478章 黃鐘第219章 開戰第173章 南下第426章 拔箭第396章 怒吼第300章 召集第143章 縣丞第164章 動手第105章 八陣第89章 桃板第231章 勸降第222章第412章 刺史第101章 招撫第39章 自負第40章 悲歌第87章 請醫第323章 爲壽第46章 馬周第365章 劉備第183章 吏治第112章 擔憂第473章 迴歸第183章 吏治第270章 醫所第541章 有望第109章 難題第222章第334章 洗兵第253章 戰死第172章 出兵第170章 斬首第136章 婚宴第112章 擔憂第461章 守節第298章 歸來第374章 圍攻第71章 洗手第226章 死第511章 開戰第99章 王彊第400章 大雨第516章 夜取第500章 敗慈第368章 江東第163章 解土第502章 選將第328章 許都第148章 警鼓第349章 璽書第332章 徐庶第369章 出使第496章 鐵壁第399章 攻城(3)第46章 馬周第267章 比箭第497章 來投第216章 取名第30章 陶觀第505章 周鳳第175章 授田第142章 計劃第538章 董和第294章 輕鬆第52章 歸家第194章 羌笛第480章 買馬第530章 仁義第410章 中箭第387章 夏口第534章 歸心第510章 計成第229章 鳴金第452章 自白第164章 動手第28章 暢談第214章 定計第68章 俠客行第162章 免役第463章 三郡第253章 戰死第280章 投靠第422章 出陣第43章 荊蠻第25章 吏舍第503章 餓虎第235章 軍市第343章 斬將第31章 蔡升第213章 女誡第343章 斬將第435章 裴司第55章 鄧瑗第353章第200章 兵臨第100章 大船第523章 南下第163章 解土第512章 伏兵第297章 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