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中箭

第425章 中箭

劉景對劉備不可謂不重視,儘管沒有得到劉備南下的情報,但戰前仍抽調五千精銳,作爲預備隊,其中包括劉亮率領的兩營上千騎兵。左軍只要能夠抵擋劉備軍片刻,屆時蔡升、劉亮的預備隊一至,必可挫敗劉備。

結果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身爲左軍主將的褚方開戰之初就被關羽襲殺,直接導致左軍閃崩。

眼見劉備擊破左軍後,立刻調轉兵鋒,直撲中軍,蔡升、劉亮不由大驚失色。

此時劉景中軍僅有四千人,而劉備步騎則有三四千衆,劉備攜大破左軍之勢,一瀉而下,席捲中軍,則中軍危矣!劉景危矣!

絕不能讓劉景陷入險境,蔡升、劉亮瞬間達成共識,二人當即舍卻步卒,僅率千騎急進。

左軍將士一路棄甲曳兵,狼奔豕突,猛然撞見上千鐵騎迎面馳來,大駭之下紛紛避往兩側。

又見騎兵之後,跟着數千步卒,左軍將士心下稍安,這時纔有勇氣回看身後,卻意外發現,追在他們身後的並不是劉備軍,而是柤中蠻夷。

左軍將士氣惱不已,他們之前可是打得柤中蠻夷瀕臨崩潰,若非劉備突然插手,他們早就將這些柤中蠻夷擊敗了。想到自己被柤中蠻夷追得慌不擇路,狼狽不堪,將士們肺都快氣炸了。

左軍敗得太快,將士奔潰,真正戰死者,不過十之一二,高翔趁機收合士卒,不一刻便得兩千餘人,旋即反攻柤中蠻夷。

“轟隆隆……轟隆隆……”

千騎奔騰間,鐵蹄如雷,震顫大地,煙塵漫天,天地亦爲之色變,更何況人呢?左軍將士選擇避讓,柤中蠻夷亦如鳥獸散。

當然也有不及躲避,抑或不知死活者,擋在鐵騎的前路,然而鐵騎馳過,卻是連朵浪花都沒掀起,就淹沒在無數的鐵蹄中。

蔡升、劉亮沒時間理會這些柤中蠻夷,爲了截住劉備軍,二人不惜馬力,全速奔馳。

然而蔡升、劉亮緊趕慢趕,還是遲了一步,劉備騎兵已經殺入中軍陣地,不過劉備步軍還綴在後面,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蔡升、劉亮相視一眼,稍加修整後,便各率一營騎兵,對劉備步軍發起衝鋒。

劉景軍馬匹皆裝有馬蹄鐵,數千只鐵蹄踏在地上,爆發出的巨大轟鳴,直如天崩地裂一般,雖僅千騎,卻有數千騎的聲勢。

陳到身處陣中,望着劉景軍騎兵衝鋒而來,神色格外凝重。

他是豫州汝南人,初平年間因家鄉兵亂,舉家避往淮南。興平初,劉備被陶謙表爲豫州刺史,因豫州久亂,而劉備又素有仁義之名,他和陳羣在內的很多豫州人,都投入到劉備麾下。

陳到追隨劉備八年,與各路羣雄交手,碰到過不少天下名騎,如呂布的幷州驍騎、曹操的虎豹騎,而觀劉景軍騎兵衝鋒之勢,卻也當得起“精騎”二字。

荊南並非產馬之地,而荊南之人向來以舟船爲馬,劉景能夠在荊南之地練出一支頗具規模的精騎,不得不說是一個異數。

劉備步軍以關中流民及南陽人組成,而中高層將領,則多爲劉備舊部,因此在面對騎兵突擊時,雖然談不上有多鎮定,但也沒有像劉景軍士卒那樣慌張。

在陳到、卓膺、士仁諸將的沉着指揮下,劉備步軍方陣弓弩齊鳴,箭矢如雨般射向劉景軍騎兵。

衝鋒中的劉景軍騎兵亦舉弩還擊,不過他們並沒有追求覆蓋式打擊,而是集中攻其一點,原本黑漆漆一片,密不透風的楯牆,立時便多出了幾個碩大缺口。

不等後面的劉備軍步卒堵上缺口,劉景軍騎兵便已殺至,順着一個個缺口衝入陣中。

蔡升雖未衝在最前,卻也是第一批入陣者,劉備軍列陣甚嚴,他左右皆有親衛嚴密保護,亦遮擋不住全部的攻擊。

面對一支支向他飛搠而來的敵矛,蔡升毫不慌亂,藉助馬匹的衝勢,手中長矛左右揮擊,一舉掃開敵矛,隨後“噗噗”兩聲,矛鋒蜻蜓點水般劃破兩名敵卒的喉嚨,奔不數步,再殺三人。

蔡升親衛部曲,皆長沙勇士、劍客,隨蔡升征戰沙場多年,驍勇異常,刀矛過處,無有全者。

有蔡升及親衛部曲在前開路,數百騎兵放馬馳騁,大呼奮進。

另一邊劉亮亦是不遑多讓,兩支騎兵,就像是兩條鬧海的蛟龍一般,盡情在敵陣中翻騰。

陳到、卓膺、士仁諸將或揮舞旗幟,居中指揮,或不避危險,身先士卒,試圖堵住圍殲蔡升、劉亮騎兵。但蔡升、劉亮也不傻,他們並不與敵人硬碰硬,而是專擊敵軍防線薄弱處。

若是矛楯、刀楯方陣,他們就儘量避開,若是弓弩方陣,他們就縱騎突之,而後揚長而去,絕不給敵人包抄的時間。

蔡升勇不可當,在他的率領下,騎兵貫穿劉備步軍方陣,自另一側馳出,拐了一個彎,復從薄弱處突入,蔡升大矛揮舞,無一合之敵,騎兵緊隨其後,肆意衝殺。

陳到原本躲在後面指揮,可眼看拿蔡升毫無辦法,若任由他這麼反覆陷陣,己方早晚要被對方沖垮,不得已下,陳到親自上陣,指揮士卒圍堵蔡升。

而蔡升也看到了陳到,立即調轉方向,徑直向陳到殺來。

陳到沉穩的坐在馬上,悄然取弓在手,待蔡升衝至麾下十餘步外,陳到舉弓突施冷箭。

長箭頓時離弦而去,化爲一抹烏光,穿過叢叢人羣,正中蔡升前額。

箭簇瞬間射穿了蔡升的兜鍪,萬幸的是,箭桿被甲片卡住,箭簇沒能深入,僅刺破其額頭。

蔡升不由一愣,只覺一股熱流自額頭流下,他用手一抹,發現竟是自己的鮮血。

“中郎……”

“大兄……”

左右親衛見蔡升中箭流血,無不大驚失色。

蔡升不理左右親衛,雙目猩紅的望着遠處舉弓的陳到,觀此人身姿雄壯,相貌忠厚,沒想到竟然暗箭傷人,蔡升大怒暴吼道:“不殺你,乃公誓不拔箭!”說罷策馬揚矛,直突陳到。

(本章完)

第490章 盡出第432章 獻計 (2)第139章 於徵第411章 不義第101章 招撫第544章 葛周第364章 使者第91章 壁畫第493章 猝遇第457章 飛矢第334章 洗兵第312章 心意第4章 賴慈第483章 定議第354章 屯田第368章 江東第270章 醫所第28章 暢談第133章 鄧芝第526章 薄行第101章 招撫第237章 監九縣第67章 掌權第181章 棄嬰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39章 出戰第107章 轟動第451章 水鏡第217章 牀弩第339章 出戰第75章 百石第358章 戰略第271章 火攻第528章 惡氣第183章 吏治第398章 攻城(2)第370章 同州第489章 太史慈第505章 周鳳第501章 彭虎第518章 海昏第485章 誓師第370章 同州第286章 軍令第22章 交談第493章 猝遇第545章 對策第496章 鐵壁第300章 召集第45章 弩第172章 出兵第315章 甘寧第486章 主力第446章 入城第256章 說客第493章 猝遇第387章 夏口第419章 猛將第127章 襦鎧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25章 新野第406章 打擊第144章 褚方第263章 水戰(下)第275章 交趾第251章 入主第411章 不義第228章 斬首第430章 落幕第514章 後事第357章 鄧芝第70章 攤牌第115章 納彩第477章 要求第206章 逃亡第432章 獻計 (2)第208章 斬殺第68章 俠客行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78章 策反第257章 爭執第312章 心意第455章 投降第79章 命案第290章 可惜第536章 邀請391.第391章 大敗第114章 襄陽第31章 蔡升第143章 縣丞第181章 棄嬰第17章 杜襲第304章 北上第253章 戰死第249章 聞訊第162章 免役第209章 攻城第160章 搶權第341章 衝鋒第520章 厚禮
第490章 盡出第432章 獻計 (2)第139章 於徵第411章 不義第101章 招撫第544章 葛周第364章 使者第91章 壁畫第493章 猝遇第457章 飛矢第334章 洗兵第312章 心意第4章 賴慈第483章 定議第354章 屯田第368章 江東第270章 醫所第28章 暢談第133章 鄧芝第526章 薄行第101章 招撫第237章 監九縣第67章 掌權第181章 棄嬰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339章 出戰第107章 轟動第451章 水鏡第217章 牀弩第339章 出戰第75章 百石第358章 戰略第271章 火攻第528章 惡氣第183章 吏治第398章 攻城(2)第370章 同州第489章 太史慈第505章 周鳳第501章 彭虎第518章 海昏第485章 誓師第370章 同州第286章 軍令第22章 交談第493章 猝遇第545章 對策第496章 鐵壁第300章 召集第45章 弩第172章 出兵第315章 甘寧第486章 主力第446章 入城第256章 說客第493章 猝遇第387章 夏口第419章 猛將第127章 襦鎧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25章 新野第406章 打擊第144章 褚方第263章 水戰(下)第275章 交趾第251章 入主第411章 不義第228章 斬首第430章 落幕第514章 後事第357章 鄧芝第70章 攤牌第115章 納彩第477章 要求第206章 逃亡第432章 獻計 (2)第208章 斬殺第68章 俠客行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78章 策反第257章 爭執第312章 心意第455章 投降第79章 命案第290章 可惜第536章 邀請391.第391章 大敗第114章 襄陽第31章 蔡升第143章 縣丞第181章 棄嬰第17章 杜襲第304章 北上第253章 戰死第249章 聞訊第162章 免役第209章 攻城第160章 搶權第341章 衝鋒第520章 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