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醫聖

第49章 醫聖

馬周不是第一個被劉景感動到落淚的人,在他之前還有族弟劉亮、矮奴陶觀。

劉景只能感慨漢世去上古未遠,人們心思還很質樸。故意出言調侃道:“子謹,你可是令臨湘一市震驚的偉丈夫,怎能作女兒姿態?若是被人看到,那不是要驚掉一地眼珠?”

“讓劉君見笑了。”馬周匆忙擦去淚水,說道:“在下束髮之後,就再也沒有流過眼淚,今日有感劉君情深義重,這才落淚。”

劉景和聲問道:“聽你口音,似乎不是臨湘本地之人。”

馬週迴道:“劉君猜測的一點沒錯,在下是桂陽郡耒陽縣人,數月前纔來到長沙。”

劉景微笑說道:“耒陽是個好地方,既產紙,又出鐵,頗爲富裕。”

“正是,”馬周點頭說道:“在下便是出自治鐵之家。”

“那你爲何會來長沙?”劉景故作不知馬周亡命,以言語試探,看他會不會對自己講出實情。

馬周不知自己的底細早已暴露,心裡幾番躊躇,最後還是如實相告:“不瞞劉君,在下是在家鄉出了事,才亡命到此。”

劉景心裡很滿意馬周的坦誠,面上卻嚴肅道:“大丈夫當有所爲,有所不爲!子謹若是因欺壓良善、凌駕弱小而受到官寺通緝,在下絕不會袒護於你,反而會將你逮捕,押送回耒陽。”

馬周聞言立刻神情激動道:“難道在劉君的眼裡,我馬周是一個怯大壓小的鼠輩嗎?!在下之所以被縣廷通緝,皆因得罪了耒陽一位豪強大姓,被他利用手中權勢逼迫,不得不離開家鄉,遠走長沙。此構陷之仇、亡命之恨,在下日後返回家鄉,定會親手斬下此人狗頭!”

漢世風氣,遊俠殺個把人根本不算事,但劉景思想到底和古人不太一樣,知道馬周不是殺人亡命,他不由鬆了一口氣,勸道:

“昔日淮陰受胯下之辱,日後功成名就,未嘗殺人泄憤。何況在我看來,子謹離開家鄉,不是一件壞事,耒陽,偏僻小縣,即使名冠一縣,也不過是井底之蛙。臨湘則是長沙郡治,荊南四郡中心,以子謹的能力,日後還怕沒有機會做出一番成就嗎?”

劉景建議他放棄復仇,馬周心裡萬分不情願,只是不好直說。古往今來,像韓信那樣大度的能有幾人?反正他做不到。

距離他受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加上包紮不嚴,失血過多,馬周臉色越來越白,並伴隨着陣陣眩暈之感。

幸好沒過多久,劉景派往醫曹的市吏便帶着醫師歸來。

這位醫師年約四十餘歲,身高七尺,臉容清瘦,疏眉朗目,髯須整齊,身穿寬大吏服,手提竹製藥箱。

通過介紹,劉景得知來人不是普通的醫曹吏,而是醫曹史。醫曹不置掾,也就是說他是醫曹的主官。

更令劉景震驚的是,他姓張名機,字仲景。

醫聖???

同名同姓同字,又爲醫生,世間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巧合,此人爲“醫聖”無疑。

劉景對張仲景平生事蹟瞭解不多,後者當沒當過長沙的醫曹史他不清楚,他只隱約記得,張仲景好像當過長沙太守。

市吏在一旁隱晦地告訴他,張仲景和長沙太守張羨是同族兄弟。

劉景恍然大悟,隨即拜謝道:“有勞張史親自前來,多謝。”

“劉史不必客氣。”張仲景輕輕頷首。

按理說,這樣的小事輪不到他這位醫曹主官親至,隨便派遣一名懂金瘡的醫曹吏即可,不過張仲景聽說請醫的是最近在長沙名聲大噪的“劉仲達”,自身又有閒暇,便親自過來了。

張仲景有一顆醫者仁心,甫一見到傷者馬周,立刻就將劉景忘到腦後。他動作輕柔的取下被血浸透的布料,一道長達半尺、皮肉外翻,幾乎覆蓋整條小臂的猙獰傷口暴露在衆人眼前。

張仲景經驗豐富,一看便道:“此傷口外翻,血流不止,單純裹以金瘡藥,恢復較慢,在下建議以針線縫合傷口,一月之內,即可痊癒。”

取得馬周同意後,張仲景打開竹箱,取出針線,並勸前者多飲酒,因爲酒能麻痹精神,緩解疼痛。

劉景心中好奇,沒想到漢代就已經懂得用針線縫合傷口了。不過想想也正常,要知道華佗可是連病人腦袋都敢刨,必有縫合之法。

鐵針無出奇之處,倒是線,和平常看到的不太一樣,劉景在一旁好奇問道:“敢問張史,此線是用何物所做?”

張仲景一邊穿針引線,一邊回道:“這是用新桑樹皮揉搓捻成的線,縫合傷口,最是絕妙,另用新桑樹汁塗抹傷口,癒合更快。”

接着取出“枚”,如同筷子一樣的東西,讓馬周咬在嘴裡。

馬周雖然臉色白得嚇人,嘴上卻十分硬氣:“你是怕我忍不住痛呼出聲嗎?不過是縫合傷口,就算是刨心挖肝,也用不着它。”

張仲景暗暗搖頭,這樣的人他見多了,事前一個比一個嘴硬,最後九成九的人都痛得忍受不住,請求含枚,何苦來哉?

劉景見張仲景手中的針頭遠談不上乾淨衛生,急忙令一吏將油燈引燃,提議道:“張史縫針前不妨用火烤一下。”

“爲何要用火烤?”張仲景輕輕皺起眉頭,面有不豫之色。

也就是劉景出身冠族,名聲甚大,換一個人,敢在他面前“指手畫腳”,他必定拂袖而去。他行醫數十年,難道還需要一個外行人指點嗎?

“我見此針不甚乾淨,火能去污濁。”劉景自知犯了對方的忌諱,說完就閉上嘴巴,不再多言。

火針早已有之,多用於鍼灸,像劉景所說去污功效,卻是前人不曾提出的。可張仲景很懷疑這樣做的效果,畢竟從未聞劉景懂醫術,就算他真懂,一個不滿弱冠的少年,醫術能好到哪去?

最終張仲景沒有駁劉景的面子,反正烤針也不費什麼工夫。

論治療外傷,自然要數華佗,他被後世譽爲外科鼻祖,而張仲景以《傷寒雜病論》流傳千古,並不以治療外傷聞名,然而劉景見他縫針的手法極爲純熟,三下五除二就縫好了傷口。

期間馬周眼睛血紅一片,幾乎要奪眶而出,愣是一聲也沒吭。

(本章完)

第524章 馬尾第412章 刺史第499章 縊殺第197章 喜事第519章 抵達第195章 韓廣第428章 突圍第166章 崩潰第98章 高利貸第367章 跛馬第70章 攤牌第309章 終抵第87章 請醫第414章 託孤第275章 交趾第244章 生子第207章 合兵第502章 選將第131章 嫁妝第107章 轟動第442章 破局第109章 難題第114章 襄陽第257章 爭執第222章第352章 尊卑第327章 西鄂第365章 劉備第503章 餓虎第359章 八月第281章 面見第469章 重法第181章 棄嬰第418章 預備第129章 雙戟第363章 攬才第219章 開戰第203章 魄力第36章 劉瑍第81章 必須死第347章 鬱林第192章 開戰第517章 古樟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59章 退讓第279章 連雨第307章 談判第170章 斬首第405章 防疫第249章 聞訊第24章 郡府第148章 警鼓第315章 甘寧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54章 突圍第256章 說客第457章 飛矢第165章 猛將第399章 攻城(3)第41章 吟詩第437章 薨第492章 名士第536章 邀請第256章 說客第52章 歸家第183章 吏治第70章 攤牌第432章 獻計 (2)第447章 高義第189章 噩耗第192章 開戰第60章 跋扈第517章 古樟第215章 南下第30章 陶觀第541章 有望第276章 張津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94章 夜襲第136章 婚宴第398章 攻城(2)第452章 自白第480章 買馬第387章 夏口第276章 張津第309章 終抵第68章 俠客行第345章 騎兵第234章 耀功第358章 戰略第243章 學官第328章 許都第140章 二年第75章 百石第282章 建言第10章 劉伯嗣第360章 獻計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68章 填塹第89章 桃板
第524章 馬尾第412章 刺史第499章 縊殺第197章 喜事第519章 抵達第195章 韓廣第428章 突圍第166章 崩潰第98章 高利貸第367章 跛馬第70章 攤牌第309章 終抵第87章 請醫第414章 託孤第275章 交趾第244章 生子第207章 合兵第502章 選將第131章 嫁妝第107章 轟動第442章 破局第109章 難題第114章 襄陽第257章 爭執第222章第352章 尊卑第327章 西鄂第365章 劉備第503章 餓虎第359章 八月第281章 面見第469章 重法第181章 棄嬰第418章 預備第129章 雙戟第363章 攬才第219章 開戰第203章 魄力第36章 劉瑍第81章 必須死第347章 鬱林第192章 開戰第517章 古樟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159章 退讓第279章 連雨第307章 談判第170章 斬首第405章 防疫第249章 聞訊第24章 郡府第148章 警鼓第315章 甘寧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54章 突圍第256章 說客第457章 飛矢第165章 猛將第399章 攻城(3)第41章 吟詩第437章 薨第492章 名士第536章 邀請第256章 說客第52章 歸家第183章 吏治第70章 攤牌第432章 獻計 (2)第447章 高義第189章 噩耗第192章 開戰第60章 跋扈第517章 古樟第215章 南下第30章 陶觀第541章 有望第276章 張津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94章 夜襲第136章 婚宴第398章 攻城(2)第452章 自白第480章 買馬第387章 夏口第276章 張津第309章 終抵第68章 俠客行第345章 騎兵第234章 耀功第358章 戰略第243章 學官第328章 許都第140章 二年第75章 百石第282章 建言第10章 劉伯嗣第360章 獻計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68章 填塹第89章 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