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入陣

第424章 入陣

主將褚方、副將霍篤接連戰死,左軍一時間兵敗如山倒,全軍潰敗之際,只有高翔及所部人馬還在苦苦支撐,死不旋踵。

而高翔部作爲左軍最後的抵抗力量,自然吸引了劉備的注意,其率領騎兵,向着高翔部殺來。

“殺……”關羽縱馬疾馳,長矛連挑帶刺,將一個個只顧埋頭逃命,全無防備的潰卒擊殺。

陷陣以來,關羽已手刃數十人,衣甲沾滿了敵人的鮮血,就連垂至胸前的豐茂長鬚,也被鮮血染紅,遠遠望去,有若殺神。

關羽一馬當先,在逃亡人潮中一路劈波斬浪,直抵高翔陣前。

高翔部防線早已被本方潰兵衝擊得七零八落,如此散亂之陣,哪能擋得住勇猛無敵的關羽,只見他大吼一聲,右臂揮出長矛,一擊便將身前的數支敵矛盡數盪開,接着飛馬撞入敵陣。

張飛、趙雲亦從兩側破陣而入,數百鐵騎銜尾而至,順着三人撕開的缺口,殺入陣內。

在關羽、張飛、趙雲的帶領下,鐵騎於敵陣內橫衝直撞,大加殺戮,所過之處,屍橫遍野。

看着麾下被敵騎任意踐踏、屠殺,高翔心中悲憤交加,他想要不顧一切的衝上去與敵人死鬥,卻被左右親衛死死攔住,現在衝上去,幾乎與送死無異。

就在高翔與親衛僵持不下時,前方士卒終於經受不住劉備鐵騎的蹂躪,轟然崩潰。衆人丟盔棄甲,如潰堤的洪水一般逃往後方。

危急關頭,親衛不理高翔喝罵,直接將他架起,裹挾而逃。

至此,褚方被關羽陣斬,霍篤沒於亂軍,高翔披靡而走,左軍四千餘將士盡潰,大敗而逃。

矮坡之上的劉景、諸葛亮、龐統等人,全都看得目瞪口呆,從劉備騎兵突襲,再到步卒參戰,荊蠻反攻,左軍遭到三方夾擊,進而崩潰,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快到後軍的蔡升、劉亮根本來不及救援。

“危險了……”劉景目光死死盯着崩潰的左翼戰場,臉色變得極爲難看,左軍一敗,將使中軍直接暴露在劉備的兵鋒下。

他即將要面對的,是關羽、張飛這兩位勇蓋天下的“萬人敵”,兩年前關羽於萬衆之中斬殺顏良,其武力正處於巔峰,以褚方冠絕荊南之勇,亦難擋關羽一擊。

若是被關羽衝到麾下,後果不堪設想,劉景顧不上痛惜褚方的死,緊急傳令馬周、於徵二人,讓他們加緊佈置左翼防線。

對於能這麼快擊敗劉景左軍,劉備亦大感意外,此戰最大的功勞非關羽莫屬,正是他第一時間擊殺劉景軍大將褚方,使劉景左軍羣龍無首,陷入大亂,而後騎、步兵、荊蠻共擊敗之,不然就算能夠取勝,也不會如此迅速。

劉備目光越過密密麻麻,不可勝數的潰兵人潮,望向遠處,只見一支人足有數千之衆的劉景後軍步騎,正向這邊火速趕來。

劉備暗暗慶幸,沒想到劉景還藏有後手,若是不能速勝其左軍,等待他的必將是一場苦戰。

時間緊迫,劉備不敢再耽擱,大聲喊道:“吹號、吹號……向左……直衝中軍,誅殺劉景……”

“嗚嗚嗚……嗚嗚嗚……”

渾厚低沉的牛角號聲再度響起,迴盪在戰場上空。

數百鐵騎不再追殺潰卒,轉而向左,跟隨劉備直撲向劉景中軍,陳到、卓膺、士仁等將率步卒緊跟在後,荊蠻亦分兵相助。

望着敵騎波翻浪涌般殺來,於徵只覺口乾舌燥,心跳如鼓。

他和劉景少年相識於襄陽,有總角之好,後來他爲避禍,南下投奔劉景,從一開始的扈從,到現在的武衛校尉,一直折衝左右,護衛劉景的安全,類比於朱佑,後者便是以世祖光武發小的身份,掌護軍之任。

只是於徵雖掌兵多年,但戰鬥經驗卻並不多,畢竟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劉景,因此當數百鐵騎夾帶着風雷之聲迎面殺來,於徵心跳快得幾有窒息之感。

其麾下中軍士卒亦戰戰慄慄,他們可是親眼目睹數千左軍同袍,被敵騎摧枯拉朽般擊潰,連勇冠三軍的褚方都死在了對方手中,他們心裡豈能不懼?他們寧願與荊州軍大戰一百回合,也不願面對這些北方的虎狼之士。

不過能夠被選入中軍者,皆爲精銳,加上劉景、諸葛亮以法治軍,是以中軍將士縱然心有俱意,亦陣列嚴整,寂若無人。

“轟隆隆……轟隆隆……”

關羽、張飛、趙雲各率一隊騎兵,以銳陣飛速馳進,若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柄“三叉戟”。

之前劉景左軍陣型散亂,所以劉備列百人橫隊擊之,而劉景中軍陣列嚴整,就不能再用橫陣,而是要用陣如利錐的銳陣。

於徵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緊張的心情,撃刀向前,縱聲吼道:“弩……”

中軍士卒聞令,轟然開動起來,臂張在前,蹶張在後,兩側雜以長弓,士卒各引弓弩上弦,箭簇對準敵騎。

“射……”於徵狠狠一揮刀。

霎時間,數以百計的弩箭從陣中飛出,射向“三叉戟”,衝在最前方的劉備騎兵,接二連三被密集的箭雨掃倒,劉景軍根本不給劉備騎兵喘息之機,第二、第三波箭雨接踵而至。

劉備騎兵將身體伏於馬背,手中緊握刀矛,在硬頂過數輪箭雨的攻擊後,終於衝到劉景中軍陣前,只聽“轟”的一聲巨響,三座銳陣猶如三顆流星砸入平靜無波的海面,頓時激起滔天巨浪。

“三叉戟”雖然擊破了中軍楯陣,但陣型卻未亂,於徵居中指揮士卒,對三支劉備騎兵展開圍追堵截,只是效果卻不甚理想。

沒辦法,關羽、張飛、趙雲皆有超人之勇,而他們率領的騎兵也都是幽州漢、胡勇士,中軍將士能夠在他們的突擊下保持陣型完整,已經足以自傲了。

就在於徵率衆與劉備騎兵血戰之際,馬週一瘸一拐的從矮坡上下來,走進一座陣列森嚴,旌旗鎧甲,光照奪目的軍陣中。

馬周跛足,拄杖而行,一直來到陣中央才停下腳步,身後親衛急忙取胡牀,置於馬周身下。

馬周坐於胡牀上,將佩刀橫於膝上,閉目養神。

(本章完)

第417章 柤中第392章 落幕第196章 招攬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87章 盛匡第276章 張津第492章 名士第494章 戰臨第417章 柤中第440章 匕見第492章 名士第218章 樓船第76章 新左史第425章 中箭第419章 猛將第511章 開戰第180章 回鄉第27章 皓月第245章 巡視第481章 團圓第408章 試探第74章 變化第145章 離開第240章 說和第375章 返回第443章 韓暨第7章 劍術書法第74章 變化第326章 相遇第323章 爲壽第350章 歸來第244章 生子第108章 名望第42章 點評第171章 結束第236章 看清第142章 計劃第505章 周鳳第394章 夜襲第349章 璽書第273章 攻城(上)第169章 奔襲第147章 衡山第74章 變化第471章 官爵第139章 於徵第478章 黃鐘第405章 防疫第122章 贈文第57章 示好第110章 主簿第112章 擔憂第189章 噩耗第42章 點評第154章 縣舍第49章 醫聖第248章 心絞第52章 歸家第250章 說服第482章 預言第543章 刺孫第189章 噩耗第43章 荊蠻第345章 騎兵第335章 十哲第486章 主力第422章 出陣第5章 虎頭第168章 募兵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35章 軍市第375章 返回第29章 承諾第431章 獻計第29章 承諾第165章 猛將第101章 招撫第342章 陷陣第489章 太史慈第112章 擔憂第163章 解土第470章 策論第273章 攻城(上)第371章 慰問第323章 爲壽第208章 斬殺第309章 終抵第411章 不義第471章 官爵第407章 烽火第118章 劉表第284章 澤國第489章 太史慈第188章 三年第234章 耀功第40章 悲歌第490章 盡出第422章 出陣第323章 爲壽第129章 雙戟
第417章 柤中第392章 落幕第196章 招攬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87章 盛匡第276章 張津第492章 名士第494章 戰臨第417章 柤中第440章 匕見第492章 名士第218章 樓船第76章 新左史第425章 中箭第419章 猛將第511章 開戰第180章 回鄉第27章 皓月第245章 巡視第481章 團圓第408章 試探第74章 變化第145章 離開第240章 說和第375章 返回第443章 韓暨第7章 劍術書法第74章 變化第326章 相遇第323章 爲壽第350章 歸來第244章 生子第108章 名望第42章 點評第171章 結束第236章 看清第142章 計劃第505章 周鳳第394章 夜襲第349章 璽書第273章 攻城(上)第169章 奔襲第147章 衡山第74章 變化第471章 官爵第139章 於徵第478章 黃鐘第405章 防疫第122章 贈文第57章 示好第110章 主簿第112章 擔憂第189章 噩耗第42章 點評第154章 縣舍第49章 醫聖第248章 心絞第52章 歸家第250章 說服第482章 預言第543章 刺孫第189章 噩耗第43章 荊蠻第345章 騎兵第335章 十哲第486章 主力第422章 出陣第5章 虎頭第168章 募兵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35章 軍市第375章 返回第29章 承諾第431章 獻計第29章 承諾第165章 猛將第101章 招撫第342章 陷陣第489章 太史慈第112章 擔憂第163章 解土第470章 策論第273章 攻城(上)第371章 慰問第323章 爲壽第208章 斬殺第309章 終抵第411章 不義第471章 官爵第407章 烽火第118章 劉表第284章 澤國第489章 太史慈第188章 三年第234章 耀功第40章 悲歌第490章 盡出第422章 出陣第323章 爲壽第129章 雙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