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轟動

第107章 轟動

劉景將嚴肅扶起來,說道:“將市井交給你,我十分放心,只是有一點,我在市中實施的政策,絕不可妄動。”

嚴肅正色道:“這一點請劉君放心,在下自知才疏學淺,與劉君相比,直如愚人一般,絕不會妄動劉君政策,唯蕭規曹隨而已。”

劉景點點頭,另外他幾乎全部收入都來自於市井,自己日後雖然是位高權厚的主簿,但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他需要嚴肅這個新任監市掾爲他的產業保駕護航。這事無需明言,以嚴肅的聰明才智,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劉景扭頭望向謝良,他的臉上,此時寫滿了失落,短短一年間,他親眼目睹劉景、嚴肅加入市樓,並後來居上,坐上他夢寐以求的監市掾寶座,他心裡不感到失落纔怪。

“謝史、謝史……”

劉景連喚數聲,謝良纔回過神來,他茫然失落的看着劉景,啞聲道:“劉君有何吩咐?”

劉景暗暗搖頭,就他這表現,估計日後市門卒出身的王朝都有可能先他一步上位。口中卻道:“謝史,你日後好好輔佐伯穆,伯穆之後,你必有機會登上監市掾之位。”

謝良聞言精神不由爲之一震,這還是首次有人向他做出“保證”,尤其這個人還是名冠長沙的劉景,簡直把他的話當成至理,抱拳道:“小人日後定會盡心竭力輔佐嚴君。”

“他倒是適應快,這就稱上嚴君了。”

劉景笑着鼓勵他道:“努力。”而後又問二人道:“伯穆、謝史,你們認爲誰最適合接任市左史?”

相比於猶猶豫豫的謝良,嚴肅毫不猶豫推薦一人:“劉君,在下認爲市吏王朝爲人勤懇,頗有能力,可爲市左史。”

劉景輕輕頷首,又問謝良道:“謝史以爲王朝如何?”

“小人也認爲王朝是最適合的人選。”嚴肅這個新任監市掾都已經開口了,謝良哪敢和他唱反調,這時候當然是堅決附和。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劉景直接拍板定下,新任市左史爲王朝。

自從去年將嚴肅招入市樓,除非遇到大事,否則劉景基本不再管事,市中一應事務全部交由嚴肅、謝良二人處理。毫不誇張的說,他們比劉景更熟悉市中工作,他沒有什麼需要特別交代的,又和兩人聊了一會,便讓他們退下了。

接下來劉景又招王朝進來,當面勉勵一番。之後是族弟劉亮,門下不比市樓,就在張羨眼皮底下,並且周圍無數雙眼睛在盯着他,如果他剛一上任就任人唯親,安插族弟,必惹非議。因此只能暫時將劉亮留在市樓,等過一段時間再想辦法安置他。

劉亮縱然心裡不太情願,卻也知道無法改變。

中午的時候,劉景帶着劉亮來到陶觀的胡餅攤前,他不是來買餅,而是專門來和陶觀告別的。因爲醉鄉居有自己的廚人,他午飯基本就不在外面吃了。

不過劉景雖然不再吃陶觀的胡餅,卻常來餅攤找他聊天。

陶觀真的、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才的人,智商、情商雙高,以劉景心中對人才的劃分,他能夠和桓彝、嚴肅處於一個檔次,遜於桓階、杜襲、劉瑍。

當然,這只是他的個人看法。如果按照歷史本來發展,桓彝無疑會取得較高成就,而嚴肅八成會泯滅於衆人,至於陶觀,就更是如草芥一般微不足道。

倘若陶觀是一個正常人,哪怕只有六尺渺小之軀,他也願意將他招入麾下,使他有機會一展才能,奈何、奈何……

“劉君高升主簿,日後就不能常來市井了吧?”陶觀碩大頭顱露出一絲惆悵,劉景可以說是這個世上唯一一個以平等態度對待他的人,這一點連蔡升都做不到,他非常珍惜這份友誼,可惜以後很難再有像從前那樣暢談的機會了。

“是啊,日後旬月都未必能來一次了。”劉景伸手指向身旁的劉亮,對陶觀道:“他是我族弟劉亮劉子明,你也認識,我走之後,子儀若是遇到事情,儘管去市樓找他,他若不在,就找嚴肅、謝良、王朝……無論誰都行。”

蔡升離開市井後,劉景就接過了庇護陶觀的任務,他離開前,自然也要安排妥善。

“小人何德何能,竟讓劉君如此費心。”陶觀不由重重一嘆道:“小人只恨自己是一個殘廢之人,沒能力報答劉君恩情。”

劉景心裡忍了又忍,終是忍不住說道:“子儀,你有能力,且能力超羣絕倫,只是世人看不到、不敢用而已。”

“……!”陶觀立時雙目泛紅,久久無法言語,劉景的這番話,無疑是他這輩子得到的最大肯定。

“就算是我,也不敢用啊。”劉景暗暗嘆道。

告別陶觀,他又前往書肆與書肆主人告別,再去皮肆見周衛……

等到他和市中熟人一一道別之後,返回市樓,發現市樓外圍聚集了數百人,他剛開始還以爲出了什麼事情,直到他被衆人團團圍住,才知道是他即將離任的消息在市中傳開了。

衆人情緒激動,有人伏拜苦苦哀求,有人大聲疾呼:

“劉君勿走!”

“劉君將要棄我等而去嗎?”

“劉君一走,市中必亂,我等小民何依?”

劉景一露面,立刻引發了市中更大的轟動,不斷有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很快就將市井中央的十字通衢大道擠得水泄不通。爲了避免發生危險,嚴肅、謝良帶着市樓諸吏衝入人羣,將被吵得焦頭爛額的劉景“救”出重圍。

然而人羣並沒有因爲劉景回到市樓而散去,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人們圍着市樓不住徘徊,一聲聲呼喚“劉君”之名。

整個下午,市中幾乎處於半癱瘓狀態,而且隨着閉市時間的臨近,市井之人大半都聚集到市樓外,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臨湘城郭百姓正通過四門、源源不絕涌入市中。

劉景立於掾室,順窗望外,眼中看到的,全是人頭,密密麻麻,無邊無岸……

(本章完)

第118章 劉表第312章 心意第488章 柴桑第498章 城破第274章 攻城(下)第496章 鐵壁第530章 仁義第313章 隆中第115章 納彩第477章 要求第496章 鐵壁第449章 隱戶第465章 出使第497章 來投第112章 擔憂第242章 三爵第460章 趙戩第72章 偷長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76章 親耕第234章 耀功第494章 戰臨第123章 赴宴第36章 劉瑍第430章 落幕第235章 軍市第523章 南下第362章 臨衝第333章第444章 東曹掾第315章 甘寧第211章 計劃第200章 兵臨第355章 立春第176章 親耕第191章 計議第318章 放歸第356章 請婚第364章 使者第375章 返回第451章 水鏡第382章 西進第331章 倚仗第57章 示好第73章 送別第393章 破城第410章 中箭第487章 盛匡第5章 虎頭第523章 南下第64章 擒獲第531章 放歸第90章 朝會第1章 重生第130章 親迎第137章 洞房第523章 南下第545章 對策第75章 百石第421章 三英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144章 褚方第52章 歸家第347章 鬱林第323章 爲壽第31章 蔡升第535章 人望第185章 許願第308章 遺願第257章 爭執第505章 周鳳第310章 親近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83章 預言第472章 失策第111章 歸來第165章 猛將第428章 突圍第236章 看清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章 虎頭第371章 慰問第490章 盡出第106章 調離第418章 預備第101章 招撫第178章 來接第226章 死第267章 比箭第204章 曲轅第359章 八月第78章 曬書第197章 喜事第46章 馬周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99章 王彊第78章 曬書第294章 輕鬆第257章 爭執第236章 看清
第118章 劉表第312章 心意第488章 柴桑第498章 城破第274章 攻城(下)第496章 鐵壁第530章 仁義第313章 隆中第115章 納彩第477章 要求第496章 鐵壁第449章 隱戶第465章 出使第497章 來投第112章 擔憂第242章 三爵第460章 趙戩第72章 偷長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76章 親耕第234章 耀功第494章 戰臨第123章 赴宴第36章 劉瑍第430章 落幕第235章 軍市第523章 南下第362章 臨衝第333章第444章 東曹掾第315章 甘寧第211章 計劃第200章 兵臨第355章 立春第176章 親耕第191章 計議第318章 放歸第356章 請婚第364章 使者第375章 返回第451章 水鏡第382章 西進第331章 倚仗第57章 示好第73章 送別第393章 破城第410章 中箭第487章 盛匡第5章 虎頭第523章 南下第64章 擒獲第531章 放歸第90章 朝會第1章 重生第130章 親迎第137章 洞房第523章 南下第545章 對策第75章 百石第421章 三英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144章 褚方第52章 歸家第347章 鬱林第323章 爲壽第31章 蔡升第535章 人望第185章 許願第308章 遺願第257章 爭執第505章 周鳳第310章 親近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83章 預言第472章 失策第111章 歸來第165章 猛將第428章 突圍第236章 看清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章 虎頭第371章 慰問第490章 盡出第106章 調離第418章 預備第101章 招撫第178章 來接第226章 死第267章 比箭第204章 曲轅第359章 八月第78章 曬書第197章 喜事第46章 馬周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99章 王彊第78章 曬書第294章 輕鬆第257章 爭執第236章 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