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婚宴

第136章 婚宴

盛飾麗裝、豔如春華的鄧瑗與繼母張氏見面,雙手奉上一個錦盒,裡面擺放着數件精緻的玉飾,口中道:“妾與阿姑第一次見面,特備薄禮,聊表心意。”

張氏頭上戴的琉璃簪、玳瑁釵皆是南海珍寶,倒也沒有太過欣喜,道:“少君你有心了。”

鄧瑗贈送的自非凡物,道:“阿姑,這幾件飾品,皆由藍田玉製作而成,希望阿姑喜歡。”

藍田玉出產自長安藍田山,乃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玉,秦傳國璽,便是以藍田水蒼玉爲之。漢高祖則用藍田玉加工成鳩杖,賜於德高望重的耄耋老臣。

監奴鄭當曾私下說過,張氏性情嚴酷,貪財吝嗇,外間風評很差,並不是一個賢惠的人。父親鄧攸對她的印象也不好,就連劉景,也曾隱晦的提醒過她。

鄧瑗聰明過人,知道自己嫁入劉家,要想生活安寧,勢必要與張氏打好關係。針對張氏貪財的特點,她毫無猶豫拿出自己珍愛的首飾,作爲禮物送給張氏。

一聽是藍田玉,繼母張氏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着實被鄧瑗的“誠意”震撼到了,瞠目結舌地道:“少君,這、這就是傳說中的藍田美玉嗎?”

“是。”鄧瑗輕輕頷首道。

張氏言不由衷地道:“少君何必送我這麼貴重的禮物。”

藍田美玉產量有限,大部分都被王公權貴瓜分,頗爲罕見。張氏久聞其名,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獲得藍田美玉。

其實張氏頭上戴的飾品皆爲翡翠、琉璃等南海珍寶,價值未必就比藍田玉低,不過藍田玉畢竟享有“天下第一玉”之名,能夠極大滿足張氏的虛榮心。

張氏把玩着幾件玉飾,簡直愛不釋手,越看鄧瑗越是順眼,心道果然不愧是南陽鄧氏之女,就是與普通人家不一樣,不僅知書達禮,而且出手豪闊,她對鄧瑗這個兒媳,實在是太滿意了。

“阿姑喜歡就好。”接着鄧瑗美目一轉,望向清麗秀媚、我見猶憐的賴慈,說道:“劉郎之前與妾通信,屢屢談到嫂子,稱讚嫂子溫柔慈惠,世間少有。”

賴慈笑着搖頭道:“仲達之言太誇張了。”她見鄧瑗雖出自天下間一等一的豪門南陽鄧氏,卻毫無驕矜之色,言行舉止,恭順有禮,心裡對她甚有好感。

賴慈摸了摸兒子劉羣的頭,說道:“虎頭,這就是你叔父的妻子,還不快拜見叔母。”

“虎頭拜見叔母。”劉羣十分聽話的叩拜,之後瞪着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鄧瑗猛看。

“虎頭,你爲什麼一直看着我?”鄧瑗故意逗他道,她自己也有兩個侄兒,可惜他們年紀幼小,還不會說話,難以交流。

劉羣如實答道:“好看。”

鄧瑗險些笑出聲,心道他不愧是劉景的侄兒,他們叔侄嘴巴一樣甜,就像抹了蜜一樣。

鄧瑗與繼母張氏、嫂子賴慈在堂中聊天,外面則一片吵嚷。

鄧瑗帶來的嫁妝源源不斷運入劉家,劉景居住的西廂數間屋舍不久便被塞滿了。不得已,張氏的北室、賴慈的東廂都利用上了,才堪堪裝下所有嫁妝。

鄧氏裝遣之盛,令張氏幾有頭暈目眩之感,看鄧瑗的眼神都變了。

…………

蔡邕《獨斷》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崔寔《四民月令》載:“冬至之間……其進酒尊長,及修刺賀君、師、耆老,如正月。”

冬至在漢代是敬老的節日,近年來,更是發展出向長輩敬獻襪履的習俗。

冬至一大清早,劉景就攜帶紋履、襪若拜訪龍丘劉氏族長劉邕及族中長輩。

由於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匆匆拜訪完族中長輩,他便立刻開始忙碌起自己的婚事來。

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劉氏塢變得熱鬧起來,尤其到了午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車乘無慮數百輛,將劉景家門口堵得水泄不通,一時間牛哞馬嘶,人聲鼎沸,異常喧囂。

毫不誇張的說,臨湘但凡有些名望的家族,都派人來了,即便是與劉景素有恩怨的區氏、吳氏也不例外,皆遣人趕來祝賀。

長沙郡府大吏,功曹桓階、中部督郵李永、左賊曹掾成績,乃至諸曹吏,賀者超過兩百人。

據桓階說,不出意外的話,太守張羨也會親自前來祝賀。

果不其然,黃昏前張羨車駕由西而來,抵達劉氏塢,同行的還有其子、臨湘令張懌。張氏父子俱至,可謂給足了劉景面子。

黃昏之際,在嘉賓的歡聲笑語下,盛大的鐘鼓五樂中,劉景牽着鄧瑗的手,緩緩步入禮堂。

漢代婚禮脫胎於《儀禮·士昏禮》,又不乏自己的特色,主要環節有拜祖、合巹、結髮……

“合巹”之禮類似於後世的交杯酒,新郎、新娘同享食物,而後二人各執一瓢,以酒漱口。

“結髮”則是剪下彼此一綹頭髮,綰在一起,表示同心,前漢蘇武曾有詩云:“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即是指此。

禮畢之後,劉景和鄧瑗出門謝客,兩人首先來到張羨、張懌父子席前,敬酒拜謝。

張羨笑着說道:“僕久在荊南,十餘載不曾還鄉,卻也多有耳聞鄧侍中之女有國色,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娶得如此佳人,不枉仲達數月往返奔波之苦。”

鄧瑗舉止詳妍,聲如黃鶯:“不敢當明府君誇讚。”

張羨又半開玩笑的道:“仲達你如今得償所願,積壓在主簿室的文牘卻已是堆積如山,主簿室所有人都盼你能早日歸來。”

劉景道:“府君之言,真是令下吏慚愧萬分,無地自容。”

張羨笑道:“在你新婚之際這麼說,或許大煞風景,奈何郡府缺你不得,僕亦缺你不得。”

劉景瞥了身旁的鄧瑗一眼,道:“下吏會盡快返回郡府。”

張羨沒有久留,和劉景、鄧瑗喝了一杯酒便離開了。

張羨一走,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不久之後就有人藉着酒勁大喊道:“劉君,與新婦相擁。”

此言一落,引起一片附和。

劉景聞言不由臉色一沉。

仲長統多年後在其著作《昌言》中說道:“今嫁娶之會,棰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之情慾,宜淫泆於廣衆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者也。”

當世風俗,賓客會趁着新郎、新娘飲酒興奮之際,唆使他們當衆做一些親暱的動作,甚至在族親中公開自己的隱私。

若不是礙於劉景的名聲和鄧瑗的家世,賓客們就不會僅僅只是唆使“相擁”那麼簡單了。

漢末之際,婚禮上的歪風邪氣已經是相當嚴重,據說靈帝在世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魁橡》,酒酣之後,續以輓歌。

《魁檬》,乃是喪家之樂。輓歌,更是寫給死者的歌。

可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本章完)

第289章 倒戈第441章 大罵第487章 盛匡第299章 兵臨第78章 曬書第423章 戰死第153章 龔氏第341章 衝鋒第228章 斬首第377章 再孕第498章 城破第254章 突圍第405章 防疫第319章 還禮第221章 矢石第466章 射策(上)第525章 劉曄第197章 喜事第19章 桓階第378章 策反第218章 樓船第183章 吏治第414章 託孤第308章 遺願第345章 騎兵第262章 水戰(上)第375章 返回第540章 國士第288章 義士第174章 滅族第311章 吐血第180章 回鄉第294章 輕鬆第2章 劉亮第416章 暢談第203章 魄力第161章 良法第472章 失策第294章 輕鬆第102章 劉修第41章 吟詩第474章 柤中第539章 所求第106章 調離第246章 名字第492章 名士第73章 送別第51章 區雄第304章 北上第431章 獻計第419章 猛將第223章 習珍第409章 詐降第384章 招攬第290章 可惜第232章 負傷第387章 夏口第458章 斬羽第234章 耀功第348章 南下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58章 斬羽第473章 迴歸第422章 出陣第303章 復仇第116章 再見第296章 捷報第322章 馬鞍第200章 兵臨第437章 薨第111章 歸來第237章 監九縣第363章 攬才第484章 丹陽第285章 敗逃第294章 輕鬆第27章 皓月第4章 賴慈第39章 自負第422章 出陣第445章 薦才第388章 突破第34章 志向第533章 勸止第284章 澤國第144章 褚方第70章 攤牌第22章 交談第184章 七夕第364章 使者第347章 鬱林第356章 請婚第261章第214章 定計第388章 突破第309章 終抵第91章 壁畫第535章 人望第10章 劉伯嗣
第289章 倒戈第441章 大罵第487章 盛匡第299章 兵臨第78章 曬書第423章 戰死第153章 龔氏第341章 衝鋒第228章 斬首第377章 再孕第498章 城破第254章 突圍第405章 防疫第319章 還禮第221章 矢石第466章 射策(上)第525章 劉曄第197章 喜事第19章 桓階第378章 策反第218章 樓船第183章 吏治第414章 託孤第308章 遺願第345章 騎兵第262章 水戰(上)第375章 返回第540章 國士第288章 義士第174章 滅族第311章 吐血第180章 回鄉第294章 輕鬆第2章 劉亮第416章 暢談第203章 魄力第161章 良法第472章 失策第294章 輕鬆第102章 劉修第41章 吟詩第474章 柤中第539章 所求第106章 調離第246章 名字第492章 名士第73章 送別第51章 區雄第304章 北上第431章 獻計第419章 猛將第223章 習珍第409章 詐降第384章 招攬第290章 可惜第232章 負傷第387章 夏口第458章 斬羽第234章 耀功第348章 南下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58章 斬羽第473章 迴歸第422章 出陣第303章 復仇第116章 再見第296章 捷報第322章 馬鞍第200章 兵臨第437章 薨第111章 歸來第237章 監九縣第363章 攬才第484章 丹陽第285章 敗逃第294章 輕鬆第27章 皓月第4章 賴慈第39章 自負第422章 出陣第445章 薦才第388章 突破第34章 志向第533章 勸止第284章 澤國第144章 褚方第70章 攤牌第22章 交談第184章 七夕第364章 使者第347章 鬱林第356章 請婚第261章第214章 定計第388章 突破第309章 終抵第91章 壁畫第535章 人望第10章 劉伯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