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夜取

事情發展一如劉壹所料,徐平被殺與孫賁身亡的消息根本隱瞞不住,很快便傳得滿城風雨。

潘璋也知徐平素有虛譽,提前對其黨羽展開捕殺,然而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潘璋一介外將,在南昌毫無根基,他這邊剛一行動,那邊就收到了風聲,是以雖滿城搜捕,卻成果寥寥。

隨着夜幕降臨,徐平族親、屬吏開始反擊,其等四處奔走,聯絡義士,作爲地頭蛇,他們輕易就避開了潘璋的耳目,找上劉壹。

劉壹爲人謹慎,不願涉險,但也不阻止門生屬吏參與其中。

有了劉壹的默許,徐平黨羽心裡最後一絲顧慮也消除了,他們一邊暗暗籌備起兵事宜,一邊派人出城與荊州軍接洽。

諸葛亮白天率軍大破江東軍,並乘勝攻克東湖大營,破其掎角之勢,使南昌徹底淪爲孤城。

諸葛亮與徐庶、楊儀等一衆幕僚,晚上一直在統計戰果,計斬首包括江東軍大將韓當、蔣欽在內三千餘級,俘虜近五千衆,軍資、器械、糧秣數以萬計。

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而己方的傷亡還不到三千,諸葛亮心情暢快,整個晚上言笑不斷。

這時忽聞侍衛稟報,營外有人前來投靠,稱有大事告稟。

“莫非南昌有變……?”諸葛亮和徐庶交換了一個眼神,立即讓侍衛將人帶來帳中相見。

“豫章功曹吏徐苗,拜見將軍。”徐苗乃徐平族侄,儘管其才望比不上徐平、徐宗,亦爲豫章徐氏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其人不僅像貌出衆,口才亦佳,三言兩語,就將南昌始末講清。

“這可真是天助我也……!”諸葛亮聽罷不覺站起身,驚喜之情,溢於言表。劉亮戰後歸來,曾和他說起射中孫賁一事,沒想到這一箭居然直接要了孫賁的命。更沒想到被他託以後事的潘璋,竟公然以私怨廢公事,擅殺五官掾徐平,弄得人心向背,此時謀奪南昌,簡直易如反掌。

徐苗泣道:“潘璋本是市井無賴子,因孫權寵信而出爲令、長,常自行其是,不守法度。五官爲人亢直,屢次當面告責,不想潘璋不但毫無悔改之意,反而懷恨在心,今以欲加之罪,而妄誅五官,南昌軍民,莫不憤恨,皆有爲五官報仇雪恨之心。”

徐苗頓了頓,又道:“在下此番便是代表城中軍民而來,願引貴軍入城,誅殺潘璋賊子!”

諸葛亮義憤填膺地道:“徐五官,豫章之望也,潘璋怎敢害之?我少時隨叔父居豫章,曾有幸見過徐五官一面,本以爲此入豫章,還有再見之期……”說到這,諸葛亮遺憾地搖了搖頭。

這時徐庶出言問道:“不知足下等人,可有詳細計劃?”

徐苗點頭道:“我等準備後夜起事,明裡攻打郡府,並於城中四處放火,引發混亂,暗裡則與貴軍裡應外合,奪取南門及松陽門。豫章新遭大敗,將士沮喪,潘璋暴虐無道,不得人心,只要貴軍入城,南昌須臾可定。”

“善。”諸葛亮撫掌讚道,“有足下等仁人志士鼎力相助,此次絕無失敗之理。”隨後諸葛亮與徐苗商議具體細節,直到接近中夜,徐苗才告辭離去。

徐苗走後,徐庶對諸葛亮說道:“潘璋雖是粗鄙之人,卻非無能之將,他未必對徐苗等人毫無所覺,徐苗等人也有泄密的風險。爲了保險起見,我等應做兩手準備,切不可孤注一擲。”

諸葛亮頷首問道:“元直有何建議?”

徐庶從容說道:“我等可別遣一支精銳,隱於城北,待南門及松陽門戰起,立刻搶佔北門,於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屆時就算潘璋有備,亦分身乏術,只能淪爲甕中之鱉……”

“好,就依元直之計行事。”諸葛亮隨即派人傳召諸將。

考慮到黃忠、蔡升白天的戰鬥裡曾多次親身搏殺,體力消耗極大,也有一些小傷,因此諸葛亮拒絕了兩人的請戰,以劉亮、習珍領軍攻打南門、松陽門,另派魏延率精銳繞襲北門。黃忠、蔡升部勒士衆,以爲後繼。

雞鳴時分,魏延率部先行,爲防止南昌城頭的守軍察覺,期間只能摸黑趕路,沿着東湖迂迴向城北。劉亮、習珍稍晚出發,率衆潛至南昌南郊,靜待信號。

黎明前,南昌突起喧譁,並伴有火光,徐苗等人果然如約起事,寧靜的夜晚就此被打破。

劉亮、習珍見狀,同時率衆泅渡南昌南護城河——南塘。

此時已是初冬,南昌雖然地處江南,氣候溫暖,但夜間仍涼意襲人,衆將士潛入冰冷的池塘,頓時感到寒冷徹骨,出戰前飲得烈酒,也驅不走這股寒意。

不過相比於頭頂箭矢的威脅,這點寒冷委實不值一提。荊州軍將士才渡河沒多久,便被南昌守軍發現,顯然對方早有防備。

正像徐庶推測的那樣,潘璋對徐苗等人的行動早有察覺,甚至他還從抓獲的徐平黨羽口中逼問出了與荊州軍裡應外合,謀奪南昌的具體計劃。

對此潘璋不敢怠慢,第一時間趕往南城牆佈置防守,有潘璋親自坐鎮指揮,輕易就擊潰了徐苗等烏合之衆,轉而從容應對荊州軍的夜襲。

好在徐庶一早就看出了風險,做了兩手準備,這邊劉亮、習珍被潘璋阻於城下之際,另一邊魏延的進展卻很是順利,直到雲梯搭上城頭,才被守軍察覺。

魏延勇猛過人,其身披兩鎧,手持刀楯,與首批先登死士一同登上城頭,一馬當先殺入敵羣之中,大呼奮戰,所向無敵。

北城牆可沒有潘璋坐鎮,守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面對魏延率領的荊州軍精銳,往往一觸即潰,士卒爭相逃離城頭,僅片刻工夫北城牆便悉數落入荊州軍手中。

魏延一邊命人開啓城門,一邊親自吹號報信,諸葛亮聽到魏延的號聲,不由大喜過望,立刻讓蔡升統率騎兵趕赴城北。

潘璋也注意到了北面的情況,別看徐苗等人在城中四處作亂,鬧出不小動靜,實則威脅有限,真正的威脅,只有荊州軍。

北面出現險情,潘璋自然不能不救,無奈城外的荊州軍攻勢甚急,他片刻也離開不得,惟有派親信部將帶兵增援北城牆。

結果可想而知,面對以逸待勞的魏延部,增援變成了送人頭。潘璋聽了敗歸的士卒稟報,方知北門已經失守,不久城內又響起密集的馬蹄聲,知大勢已去,當即帶着幾名親信,棄軍而逃。

第143章 縣丞第185章 許願第113章 啓程第461章 守節第340章 部督第36章 劉瑍第511章 開戰第307章 談判第261章第115章 納彩第240章 說和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26章 六禮第545章 對策第128章 甘寧第288章 義士第16章 決定第313章 隆中第1章 重生第269章 地突第29章 承諾第357章 鄧芝第98章 高利貸第490章 盡出第315章 甘寧第208章 斬殺第481章 團圓第186章 八月第263章 水戰(下)第168章 募兵第389章 戰死第516章 夜取第312章 心意第133章 鄧芝第430章 落幕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136章 婚宴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30章 仁義第248章 心絞第18章 劉蟠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高利貸第14章 市井第449章 隱戶第358章 戰略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61章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509章 設計第330章 封拜第81章 必須死第487章 盛匡第465章 出使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48章 心絞第324章 膝席第467章 射策(中)第159章 退讓第444章 東曹掾第402章 噩夢第237章 監九縣第480章 買馬第432章 獻計 (2)第376章 出征第400章 大雨第98章 高利貸第204章 曲轅第533章 勸止第188章 三年第244章 生子第467章 射策(中)第177章 施恩第40章 悲歌第436章 託孤第433章 堅韌第417章 柤中第492章 名士第92章 先賢第453章 攔路第369章 出使第22章 交談第270章 醫所第312章 心意第257章 爭執第128章 甘寧第213章 女誡第113章 啓程第388章 突破第491章 徐宗第501章 彭虎第387章 夏口第441章 大罵第2章 劉亮第79章 命案第327章 西鄂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9章 重法
第143章 縣丞第185章 許願第113章 啓程第461章 守節第340章 部督第36章 劉瑍第511章 開戰第307章 談判第261章第115章 納彩第240章 說和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26章 六禮第545章 對策第128章 甘寧第288章 義士第16章 決定第313章 隆中第1章 重生第269章 地突第29章 承諾第357章 鄧芝第98章 高利貸第490章 盡出第315章 甘寧第208章 斬殺第481章 團圓第186章 八月第263章 水戰(下)第168章 募兵第389章 戰死第516章 夜取第312章 心意第133章 鄧芝第430章 落幕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136章 婚宴第11章 帶經耕鋤第530章 仁義第248章 心絞第18章 劉蟠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高利貸第14章 市井第449章 隱戶第358章 戰略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61章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509章 設計第330章 封拜第81章 必須死第487章 盛匡第465章 出使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48章 心絞第324章 膝席第467章 射策(中)第159章 退讓第444章 東曹掾第402章 噩夢第237章 監九縣第480章 買馬第432章 獻計 (2)第376章 出征第400章 大雨第98章 高利貸第204章 曲轅第533章 勸止第188章 三年第244章 生子第467章 射策(中)第177章 施恩第40章 悲歌第436章 託孤第433章 堅韌第417章 柤中第492章 名士第92章 先賢第453章 攔路第369章 出使第22章 交談第270章 醫所第312章 心意第257章 爭執第128章 甘寧第213章 女誡第113章 啓程第388章 突破第491章 徐宗第501章 彭虎第387章 夏口第441章 大罵第2章 劉亮第79章 命案第327章 西鄂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9章 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