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隱戶

第449章 隱戶

劉景一見面,就給荊州衆官吏來了一記下馬威,聲稱日後不再緩刑弛禁,而是要威之以法。

要想在亂世成就大事,就必須當這個“惡人”,“明德慎刑”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這自然不是毫無根據的臆測,遠者不提,就以魏、蜀、吳三國爲例:

史載曹操“攬申、商之法術”,強調“夫刑,百姓之命也”、“治定之化,以禮爲首;撥亂之政,以刑爲先”,其治國“皆以明罰敕法、齊一大化也”。

諸葛亮執政,史稱:“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罪不懲,無善不顯”,蜀地百姓“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東吳方面,後世長沙出土的十餘萬枚吳簡,極大的還原了東吳的政治制度,其賦稅之繁重、刑律之嚴峻,簡直令人觸目驚心。

魏、蜀、吳三國能夠在紛亂的漢末亂世脫穎而出,建立帝業,重法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原因。

劉表、劉璋則是反面教材,由於他們“威刑不肅”,以致士民自恣,君臣不能同心,雖據土數千裡,擁兵十餘萬,卻只能做個守護之犬,而難有大作爲。

不過也不能一味用威,恩威並施,纔是爲政之道。所以接下來劉景又換上另一副面孔,溫言安撫、勉勵荊州衆官吏一番。

之後劉景開始下達政令,首先是命主簿蔣琬,及東曹掾王粲起草安民告示,讓吏士張貼市、巷,傳達旨意,安撫人心。

同時傳檄南陽、章陵、江夏諸郡,宣告荊州易主,郡縣長吏皆委以本任,並儘快遣使詣襄陽,不至者將以叛逆論處。

王粲才華傾世,文采妙絕,也不謙讓,執筆一揮而就。

蔣琬站在一旁,完全插不上手,看着文藻富麗,辭無所暇的文書,蔣琬心中歎服不已,心道王粲以文才著於世,果然非虛。

劉景看過後,亦大感驚豔,有一句話怎麼說來着,“增一字不容,減一字不能。”王粲的文章,大概就是這樣的程度吧。

劉景的第二項政令,是將劉表的鎮南將軍府數百官吏,全部併入他的安遠將軍府。

劉景礙於“三互法”的規則,無法擔任荊州牧,日後安遠將軍府,就是荊州的政治中樞。

按理來說,荊州州部也要併入其中,但州部乃一州之治所,荊州郡縣皆受其調令。如今荊州初定,劉景還要依靠州部穩定地方,因此決定暫緩合併州部。

劉景並不擔心無法掌控州部,別駕劉先這個“半刺史”是他的荊南老鄉,算半個自己人。而主簿蒯良、治中龐季等劉表的心腹之臣,皆已棄職而走,他只需安插一兩個人進入州部擔任主簿、治中,便可徹底掌控住州部。

人選方面,劉景心中已有成算,他準備將右長史桓階從長沙調來,擔任治中一職。

主簿他則屬意向朗,向朗不但才幹出衆,還有襄陽背景,重用向朗等於是告訴襄陽士民,他用人不分親疏,唯纔是舉。

之後劉景又連頒數項政令,直到夜幕降臨,朝會才宣告結束。

劉景從正堂出來,轉入便坐,此時諸葛亮、龐統、蔣琬等人正在埋頭清點戶籍、倉、庫。

荊北四郡,論戶口南郡最多,有戶近十萬,口五十萬。其次是江夏郡,有戶四萬三千,口二十萬。南陽郡、章陵郡分列第三、第四,各有三萬戶,口十餘萬,荊北四郡總人口幾近百萬。

而荊南四郡,有戶十六萬八千餘,口九十二萬,整個荊州現如今總人口約一百九十萬上下。

看似不少,實則卻不及昔日南陽一郡之人口,比起荊州全盛時期銳減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亂世的破壞力,由此可見一斑。位於南方的荊州尚且如此,也就不難想象中原的慘狀了。

當然,這裡計算的僅是荊州的在籍人口,事實上荊州境內還有大量的流戶、隱戶、荊蠻,人數不比荊州的在籍戶口少。

劉景在荊南,數年間屢屢招誘荊蠻出山內附,卓有成效,目前其治下已有近十萬荊蠻部民。

而寄居南陽的數萬關中流戶,劉景也已有了收編的計劃。

相比之下,依附豪族,不納賦稅的隱戶,劉景卻是有心無力,哪怕他已經成爲荊州之主,也不敢去碰觸這個能夠輕易將他炸得粉身碎骨的“地雷”。

身處亂世,一個有着外部壓力的割據勢力,根本沒有清查隱戶的條件,若強行爲之,則無異於引火燒身,自取滅亡。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在籍人口,竟然不滿八百萬,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結果三國歸晉沒多久,人口就憑空翻了幾倍。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哪怕雄主如曹操,賢相如諸葛亮,面對隱戶問題也同樣束手無策。

шшш▪t tkan▪¢ O

只有統一的新興政權,才能壓下一切反對聲音,推行度田、案比,即丈量土地、覈實戶口。

本朝建立之初,世祖光武爲了清查土地、人口,曾一口氣殺了十幾個太守,引得天下皆反,其中尤以青、徐、幽、冀四州爲最,地方大姓紛紛起兵,勾結羣盜,攻劫官寺,害殺長吏。

眼見天下大亂,世祖光武不得不改變強硬態度,採用寬猛相濟,招撫、鎮壓並用的手段,才平息了度田所引起的騷亂。

總之,劉景暫時不打算去碰隱戶這顆“地雷”,這件事還是等他一統天下之後再說吧。

劉景隨後又拿起倉庫賬目翻閱,看着上面遠不及預期的數字,劉景眉頭不由高高皺起。

歷史上劉表雄踞荊州,號稱“有衆十萬,財谷如山”,這個時空因爲劉景的出現,致使劉表奪取荊南,一統荊州的希望破產,後面幾番大戰,更是一敗再敗,喪師失地,所費何止巨億?

因此劉景根本沒對荊州的財谷抱有什麼希望,可看着賬面上那可憐巴巴的數字,他還是大感無語,這點錢糧也就將將夠犒賞將士,之後呢?喝西北風嗎?

他不由有些懷疑,是不是劉琮將倉庫裡的錢糧悄悄轉走了。

(本章完)

第77章 赤驥第342章 陷陣第415章 龐統第435章 裴司第40章 悲歌第405章 防疫第481章 團圓第265章 再勝第386章 面曹第60章 跋扈第350章 歸來第321章 瀏陽第109章 難題第282章 建言第497章 來投第264章 突襲第370章 同州第28章 暢談第545章 對策第85章 囚徒第325章 泉陵第204章 曲轅第271章 火攻第305章 內附第209章 攻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281章 面見第133章 鄧芝第509章 設計第111章 歸來第387章 夏口第70章 攤牌第250章 說服第309章 終抵第398章 攻城(2)第50章 寶珠第163章 解土第14章 市井第316章 禁酒第409章 詐降第473章 迴歸第261章第516章 夜取第124章 宴會第408章 試探第293章 奇策第181章 棄嬰第375章 返回第454章 委蛇第163章 解土第478章 黃鐘第335章 十哲第535章 人望第240章 說和第61章 鞭笞第165章 猛將第317章 祭祖第502章 選將第419章 猛將第3章 後母第17章 杜襲第193章 耒陽第506章 桃李第443章 韓暨第45章 弩第414章 託孤第27章 皓月第487章 盛匡第383章 李嚴第453章 攔路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351章 班底第512章 伏兵第240章 說和第144章 褚方第51章 區雄第250章 說服第293章 奇策第45章 弩第345章 騎兵第390章 責備第533章 勸止第40章 悲歌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05章 八陣第271章 火攻第468章 射策(下)第384章 招攬第185章 許願第383章 李嚴第339章 出戰第451章 水鏡第263章 水戰(下)第285章 敗逃第40章 悲歌第265章 再勝第442章 破局第348章 南下第341章 衝鋒第497章 來投
第77章 赤驥第342章 陷陣第415章 龐統第435章 裴司第40章 悲歌第405章 防疫第481章 團圓第265章 再勝第386章 面曹第60章 跋扈第350章 歸來第321章 瀏陽第109章 難題第282章 建言第497章 來投第264章 突襲第370章 同州第28章 暢談第545章 對策第85章 囚徒第325章 泉陵第204章 曲轅第271章 火攻第305章 內附第209章 攻城第20章 南陽來客第281章 面見第133章 鄧芝第509章 設計第111章 歸來第387章 夏口第70章 攤牌第250章 說服第309章 終抵第398章 攻城(2)第50章 寶珠第163章 解土第14章 市井第316章 禁酒第409章 詐降第473章 迴歸第261章第516章 夜取第124章 宴會第408章 試探第293章 奇策第181章 棄嬰第375章 返回第454章 委蛇第163章 解土第478章 黃鐘第335章 十哲第535章 人望第240章 說和第61章 鞭笞第165章 猛將第317章 祭祖第502章 選將第419章 猛將第3章 後母第17章 杜襲第193章 耒陽第506章 桃李第443章 韓暨第45章 弩第414章 託孤第27章 皓月第487章 盛匡第383章 李嚴第453章 攔路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351章 班底第512章 伏兵第240章 說和第144章 褚方第51章 區雄第250章 說服第293章 奇策第45章 弩第345章 騎兵第390章 責備第533章 勸止第40章 悲歌第95章 別部司馬第105章 八陣第271章 火攻第468章 射策(下)第384章 招攬第185章 許願第383章 李嚴第339章 出戰第451章 水鏡第263章 水戰(下)第285章 敗逃第40章 悲歌第265章 再勝第442章 破局第348章 南下第341章 衝鋒第497章 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