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仁義

第530章 仁義

劉景並沒有誆騙劉曄,他目前的確沒有繼續進攻江東的打算。

劉景這次摧枯拉朽般攻佔豫章、廬陵二郡,看似垂手而得,實則他爲了這一戰足足準備了一年之久,以有心算無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才一舉成功。

江東儘管損失慘重,然而孫權繼承父、兄之基業,可謂家底雄厚,今猶有三郡,兵甲數萬,進攻或許不足,防守則綽綽有餘。

劉景此時十分冷靜,他知道自己一旦沒有壓住內心的貪婪,急於求成,說不定就會重演曹操上半年在鄴下被袁尚擊敗的故事,還是應該徐徐圖之爲上。

劉景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儘快穩定豫章、廬陵二郡,消化所得,此役一舉奪取江東五分之二地盤,四分之一人口,可謂戰果累累,確實要好好消化一番。

當然,也不能耽擱太久,袁尚、袁譚這兩個蠢貨已然反目,曹操統一河北正式進入倒計時,最遲明後年曹操就將平定冀、青二州,留給劉景的時間不多了。

“足下自京師而來,長途跋涉數千裡,想來早已疲憊萬分,現詔書已宣,使命已達,不妨先入亭舍休息,有事明日再談不遲。”

劉景雖然對劉曄十分感興趣,有心結交,但對方畢竟效命於曹操,且他的過往經歷也讓劉景心生顧慮,不敢與之接近,爲了自身安全起見,只得作罷。

見劉景下“逐客令”,劉曄沒有多說什麼,當即辭拜而去。

目送劉曄從容離去,王粲嘴角含笑道:“曹孟德內統六軍,外平羣雄,乾綱獨斷,專制朝野,動輒誅夷不服,海內皆畏其威,縱觀天下,也就只有將軍才能令曹司空如此低頭示好了。”

龐統冷笑道:“曹孟德今欲一統北方,安能不示好於將軍,不過劉子揚卻是來者不善。”

李嚴對劉景道:“曹孟德頗能識人,劉曄有膽略機謀,又在淮南享有虛譽,若使其久居揚州別駕之位,必將貽害無窮,不若找機會除之,以絕後患。”

盛匡對李嚴耍弄陰謀詭計很是不以爲然,出言反駁道:“司馬此言差矣。匡在合肥任主簿數載,對揚州州部瞭若指掌。劉(馥)使君名爲刺史,實則所轄不過九江、廬江二郡,兵不過數千人。且境內梅乾、雷緒、陳蘭等,各擁衆數萬,割據江淮,劉使君不能制,惟懷撫以安之。”

盛匡頓了頓,又道:“以當前揚州的形勢,劉子揚即便有堪比竇融、鮑永的才能,也未必能夠整合揚州,凝聚人心,畢竟他只是別駕,而非刺、牧。就算他不自量力,強行糾合州部吏卒,與將軍爲難,將軍亦可北招梅乾、雷緒、陳蘭等,使其等起於江淮,屆時後院起火,劉子揚自然再難對將軍造成威脅。”

龐統、王粲、蔣琬、裴潛等人也都不贊成李嚴的提議,蔣琬更是對李嚴心生不滿。

劉景少失怙恃,起於市井小吏,起點不可謂不低,之所以短短數年間成長爲橫跨三州的一方霸主,皆因其出身宗室,心懷天下,在這大亂之世仍然秉忠信、行仁義,蓋有世祖之風,因此四方名士豪傑,莫不傾心歸德。

不管是躬耕養客,質書救鄰的小仁,抑或興舉義軍,解救萬民的大仁,仁義,一直是劉景的立身根本,李嚴竟然敢唆使劉景使用詭道,簡直是不知所謂。

“正方多慮了。”劉景也不認同李嚴的建議,笑道:“孫權承父、兄之餘資,麾下猛將如雲,智士如雨,尚且非我敵手,區區一個劉子揚,又何足爲慮?”

李嚴連忙認錯道:“是下吏所言不當,還望將軍勿怪。”

劉景點到而止,又對盛匡道:“參軍與劉子揚皆州里人,稍後可去亭舍拜訪,試探一二。”

“諾。”盛匡拱手應道。

劉景繼而看向劉祝,說道:“之前還有些拿不準,不過劉子揚到來,周公瑾一定不會錯過這個良機,我料定今明兩日吳人必走,文繡,你統率水軍,不需要我多做交代了吧?給我盯緊對方。”

劉景仍有些不放心,又補充道:“一旦江東軍拔營而走,若見其兵船混亂無序,便可乘機掩殺,若其兵船整齊嚴備,就不要輕舉妄動了,放他們離開就是,現在還不是與之決戰的時候。”

“諾。”劉祝領命而去。

事情果然如劉景所料,次日平旦,天色將亮未亮之際,江東軍突然大開營門,乘船出逃。

好在劉祝、蘇飛早有防備,迅速集結戰艦棹卒,展開追擊,終於在隅中時分追上江東舟軍。

周瑜爲了掩護大軍安全撤離,婉拒程普、呂範等人,親率精銳殿後。周瑜高懸將旗,親執金鼓,原本見敵人追來而忐忑不安的江東軍將士登時軍心大振。

周瑜首先以數十艘蒙衝鬥艦爲前拒,負責與敵軍正面作戰。又預備輕舟走舸百艘,裡面堆滿薪柴,膏油澆灌其中,以帷幕遮蓋,繫於大艦之後,作爲奇兵。

劉祝眉頭緊皺的望着對面的江東軍,只見其等兵艦在震天的戰鼓聲中列陣備戰,旌旗器甲,光照滿江,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若是按照之前劉景的吩咐,眼下應該避免交戰,讓對方離開。劉祝卻心有不甘,自打劉景發兵豫章以來,步、騎皆立下大功,惟有水軍,幾乎寸功未建,因此哪怕明知對面的江東軍不好對付,劉祝依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水戰就此爆發,雙方率先以弓弩互射,箭矢遮天蔽日,如雨而落,繼而大艦以拍杆互砸,船艦無分大小,觸之立碎,戰至最後,火船成爲了戰爭的主角,江上到處黑煙瀰漫,火光熏天。

大戰從日中一直持續到日落,雙方皆精疲力盡,無力再戰,劉祝意識到己方雖佔有優勢,卻不足以戰勝對手,只能無奈接受現實,鳴金撤離戰場。

周瑜見荊州水軍率先撤出戰場,亦徐徐而退,只留下遍佈江面的船艦殘骸及士卒屍體,無聲的訴說着此戰的殘酷。

(本章完)

第75章 百石第77章 赤驥第175章 授田第274章 攻城(下)第275章 交趾第390章 責備第516章 夜取第497章 來投第397章 攻城(1)第211章 計劃第121章 王粲第164章 動手第316章 禁酒第361章 巨樓第236章 看清第539章 所求第71章 洗手第109章 難題第42章 點評第504章 進兵第19章 桓階第117章 清茶第343章 斬將第280章 投靠第534章 歸心第43章 荊蠻第473章 迴歸第443章 韓暨第151章 全殲第27章 皓月第139章 於徵第188章 三年第478章 黃鐘第116章 再見第191章 計議第219章 開戰第486章 主力第473章 迴歸第265章 再勝第390章 責備第394章 夜襲第542章 出兵第183章 吏治第419章 猛將第293章 奇策第111章 歸來第442章 破局第89章 桃板第397章 攻城(1)第129章 雙戟第71章 洗手第228章 斬首第193章 耒陽第52章 歸家第314章 賢妻第93章 墓祭第131章 嫁妝第100章 大船第71章 洗手第97章 目的第85章 囚徒第208章 斬殺第437章 薨第509章 設計第33章 示衆第184章 七夕第427章 身當第196章 招攬第525章 劉曄第525章 劉曄第160章 搶權第38章 諸葛玄第71章 洗手第59章 嚴肅第545章 對策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308章 遺願第527章 有君第312章 心意第195章 韓廣第293章 奇策第376章 出征第261章第162章 免役第84章 魚梁洲第109章 難題第465章 出使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27章 火攻第110章 主簿第52章 歸家第319章 還禮第87章 請醫第358章 戰略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47章 衡山第32章 求字第142章 計劃第326章 相遇第70章 攤牌
第75章 百石第77章 赤驥第175章 授田第274章 攻城(下)第275章 交趾第390章 責備第516章 夜取第497章 來投第397章 攻城(1)第211章 計劃第121章 王粲第164章 動手第316章 禁酒第361章 巨樓第236章 看清第539章 所求第71章 洗手第109章 難題第42章 點評第504章 進兵第19章 桓階第117章 清茶第343章 斬將第280章 投靠第534章 歸心第43章 荊蠻第473章 迴歸第443章 韓暨第151章 全殲第27章 皓月第139章 於徵第188章 三年第478章 黃鐘第116章 再見第191章 計議第219章 開戰第486章 主力第473章 迴歸第265章 再勝第390章 責備第394章 夜襲第542章 出兵第183章 吏治第419章 猛將第293章 奇策第111章 歸來第442章 破局第89章 桃板第397章 攻城(1)第129章 雙戟第71章 洗手第228章 斬首第193章 耒陽第52章 歸家第314章 賢妻第93章 墓祭第131章 嫁妝第100章 大船第71章 洗手第97章 目的第85章 囚徒第208章 斬殺第437章 薨第509章 設計第33章 示衆第184章 七夕第427章 身當第196章 招攬第525章 劉曄第525章 劉曄第160章 搶權第38章 諸葛玄第71章 洗手第59章 嚴肅第545章 對策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308章 遺願第527章 有君第312章 心意第195章 韓廣第293章 奇策第376章 出征第261章第162章 免役第84章 魚梁洲第109章 難題第465章 出使第11章 帶經耕鋤第227章 火攻第110章 主簿第52章 歸家第319章 還禮第87章 請醫第358章 戰略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47章 衡山第32章 求字第142章 計劃第326章 相遇第70章 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