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高利貸

第98章 高利貸

馬周和蔡升喝得酩酊大醉,可謂“兩敗俱傷”,誰也沒佔到便宜,劉景留兩人在醉鄉居酣睡,帶着劉祝、劉亮離開。

“子明,你酒量不錯啊。”劉景發現自己小覷鄰家族弟了,劉亮別看才十五歲,連喝十餘杯酒居然毫無半點醉意。要知道他喝的可不是寡淡無味的漢酒,而是劉景以後世之法研製出的烈酒。

劉祝點頭附和道:“子明確實酒量大,下吏從小跟隨大兄喝酒長大,都不敢像他這麼喝。”

劉亮神采飛揚道:“醉鄉居之酒真是烈啊,哪像族宴上的酒,從頭喝到尾也喝不醉。”

劉景笑着搖頭,才踏出醉鄉居大門,便看到不遠處的長樂居門口,幾個手持木棍竹杖的人,正圍着一人猛烈攻擊。隨着周圍百姓源源不斷上前圍觀,很快他的視線就被遮擋住了。

劉景心頭火起,自己今日難得休沐,居然碰上了這檔破爛事,當即一臉不快的走了過去。

劉祝、劉亮相視一眼,緊緊跟上。

劉景今日身着常服,加上百姓注意力都在打人者與被打者身上,一路上倒是無人發現他。

劉景擠進人羣,發現一名身穿藍色錦袍的八字鬍中年男人負手立於場中,被打者縱然滿頭鮮血,慘叫連連,滿地亂滾,他亦無動於衷,指揮六名手持木棍竹杖的青巾打手持續猛擊對方。

這場面哪用劉景親自下場,劉祝拔劍出鞘,趨前大喝道:“住手!”

中年八字鬍瞥了劉祝一眼,見他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臉上不禁露出輕蔑的笑容,說道:“哪裡跑來的豎子,居然敢對我發號施令?你不想活了?”

長樂居門口幾個胡蹲旁臥看熱鬧的少年望見劉祝,紛紛跳將起來,來到劉祝面前見禮。

劉祝與昔日夥伴一一頷首,而後對着中年八字鬍冷笑道:“我不想活了?我看你纔是死到臨頭還不自知。我乃市吏劉祝,”繼而向身後的劉景一禮,說道:“這是監市掾劉君……”

劉景在市井威望之高,無人可及,圍觀百姓忍不住驚呼出聲:

“劉君……”

“劉君……”

“劉君……”

千百人齊齊俯首,只向劉景一人。

六名青巾打手都嚇呆了,也不等主人命令,直接扔掉手中木棍竹杖,老老實實跪地請罪。

區雄是何等人物?當初帶着數十門客殺到市井,當衆鞭笞市吏,一市震怖,結果如何?差點沒死在市井,據說如今在巴丘守長江,一輩子都不能返回臨湘。由此可知劉景的恐怖。

主人或許可以保住一條性命,他們這樣的小人物,劉景還不是說碾死就碾死。

中年八字鬍暗吞口水,戰戰兢兢來到劉景面前,拜道:“小人眼盲,居然沒有看到劉君,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劉景直視着中年八字鬍,不發一言。對方面對他雖然一臉畏懼,卻也沒有到達驚慌失措的地步,看樣子是背後有靠山啊。

“小人糊塗了,還未做自我介紹,小人名叫潘欽,以貸錢、貸米爲業,此賊子欠錢不還,小人逼不得已,才令手下毆之。”

“原來是高利貸。”劉景聞言一陣頭疼,高利貸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早在《周禮》中《地宮》篇就記載:“泉府,掌以市之徵布,斂市之不售,貸之滯於民用者,以其賈買之。”

“凡賒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無過三月;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辯而授之,以國服爲息。”

進入春秋戰國,高利貸日漸興盛,《史記》記載:“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曾貸款給薛邑農民,一次就能“得息錢十萬”。

而漢代最有名的高利貸無疑是漢景帝時的無鹽氏,《史記》記載,當時爆發了著名的“七國之亂”,朝廷缺乏軍資,向長安“子錢家”,即高利貸借錢平叛,諸子錢家認爲時局太亂,紛紛推說無錢,就在漢景帝一籌莫展時,無鹽氏答應借給漢景帝千金,但有一個條件——十倍歸還。

漢景帝咬牙答應了他的要求,朝廷有了錢後,在周亞夫的指揮下僅用了三個月就平息了七國之亂,而無鹽氏成功收到十倍利息,可謂賺得盆滿鉢滿,一躍成爲關中首富。

而到了東漢,放高利貸已不再止於“子錢家”,《東觀漢記》《桓譚傳》記載:“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貸,中家之子,爲之保役,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稅與封君比入。”中家之子尚且如此,下層百姓就更加無法逃脫,於是就只能“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貸”了。

劉景心裡對高利貸可謂深惡痛絕,高利貸絕對是民間一大至害,可惜直到現代社會,高利貸依然如附骨之疽一般難以根除。

市中有三害,而民間亦有三害:高利貸、豪強、小吏,他們可比市中三害厲害多了,每個都是滅家的能手,更加可怕的是,這三者基本可以視爲一體……

此時劉祝已經從昔日夥伴那裡得知事情始末,附耳小聲道:“劉君,此人胞妹去年做了臨湘令張廷君的小妻。”

劉景恍然大悟,他之前就覺得潘欽不怎麼怕他,好像有所倚仗,原來是妹妹做了張懌小妻。小妻非妻,而是妾。

劉祝又道:“被打之人名叫王彊,其家乃是商賈之家,世代經營交州,其父兩年前去世,王彊倒也能勉強維持,只是其人好賭成性,自長樂居開業以來,他前後輸了數十萬錢,家產敗得一乾二淨,今又借子家錢……”

劉景聽得心裡一動,吩咐劉祝、劉亮道:“文繡、子明,你們去將王彊帶過來。”

“諾。”

劉祝和劉亮將被打得頭破血流的王彊攙扶到劉景面前。

王彊身量中等,膚色黝黑,一張長臉貌不驚人,若不是被劉祝、劉亮一左一右攙扶着,怕是連站立都難,他勉強抱拳拜道:“多謝劉君救命之恩,若非劉君,小人恐有性命之憂。”

劉景聞言失笑,心道:“此人倒是有幾分小聰明。”

(本章完)

第306章 遣使第401章 城塌第90章 朝會第362章 臨衝第237章 監九縣第386章 面曹第506章 桃李第152章 改名第543章 刺孫第316章 禁酒第140章 二年第241章 蔣琬第437章 薨第182章 慈幼第337章 同符第343章 斬將第52章 歸家第306章 遣使第464章 上書第458章 斬羽第212章 寫信第521章 傾出第428章 突圍第178章 來接第469章 重法第371章 慰問第394章 夜襲第373章 盟約第6章 葛生第105章 八陣第463章 三郡第328章 許都第117章 清茶第164章 動手第304章 北上第32章 求字第371章 慰問第360章 獻計第226章 死第78章 曬書第98章 高利貸第406章 打擊第50章 寶珠第249章 聞訊第195章 韓廣第225章 勇悍第162章 免役第517章 古樟第439章 文聘第71章 洗手第532章 用意第138章 徵辟第521章 傾出第231章 勸降第260章第350章 歸來第472章 失策第454章 委蛇第252章 週歲第97章 目的第339章 出戰第344章 中箭第364章 使者第14章 市井第376章 出征第344章 中箭第1章 重生第468章 射策(下)第238章 求援第292章 救治第331章 倚仗第374章 圍攻第133章 鄧芝第7章 劍術書法第476章 冬至第115章 納彩第284章 澤國第485章 誓師第83章 預言第344章 中箭第422章 出陣第495章 鐵樓第515章 不忠第330章 封拜第97章 目的第157章 仁和第97章 目的第156章 邀請第83章 預言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0章 悲歌第341章 衝鋒第482章 預言第157章 仁和第415章 龐統第538章 董和第516章 夜取第435章 裴司第120章 茂才第333章
第306章 遣使第401章 城塌第90章 朝會第362章 臨衝第237章 監九縣第386章 面曹第506章 桃李第152章 改名第543章 刺孫第316章 禁酒第140章 二年第241章 蔣琬第437章 薨第182章 慈幼第337章 同符第343章 斬將第52章 歸家第306章 遣使第464章 上書第458章 斬羽第212章 寫信第521章 傾出第428章 突圍第178章 來接第469章 重法第371章 慰問第394章 夜襲第373章 盟約第6章 葛生第105章 八陣第463章 三郡第328章 許都第117章 清茶第164章 動手第304章 北上第32章 求字第371章 慰問第360章 獻計第226章 死第78章 曬書第98章 高利貸第406章 打擊第50章 寶珠第249章 聞訊第195章 韓廣第225章 勇悍第162章 免役第517章 古樟第439章 文聘第71章 洗手第532章 用意第138章 徵辟第521章 傾出第231章 勸降第260章第350章 歸來第472章 失策第454章 委蛇第252章 週歲第97章 目的第339章 出戰第344章 中箭第364章 使者第14章 市井第376章 出征第344章 中箭第1章 重生第468章 射策(下)第238章 求援第292章 救治第331章 倚仗第374章 圍攻第133章 鄧芝第7章 劍術書法第476章 冬至第115章 納彩第284章 澤國第485章 誓師第83章 預言第344章 中箭第422章 出陣第495章 鐵樓第515章 不忠第330章 封拜第97章 目的第157章 仁和第97章 目的第156章 邀請第83章 預言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40章 悲歌第341章 衝鋒第482章 預言第157章 仁和第415章 龐統第538章 董和第516章 夜取第435章 裴司第120章 茂才第3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