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漢營

近十萬楚軍日夜兼程於一天一夜間抵達烏江,由於隊伍行的太急,前後隊列拉開了十幾里路,大批兵士走散。

項羽令先行到達烏江的楚軍前鋒往下游搜尋一切能找到的大小船隻,另又派小股部隊先行渡江通知江對面的會稽郡郡守,徵集船隻接應大軍。其餘兵士們原地休整,收攏走散的部隊。

……

成父西南方,劉邦主營中軍大帳內。張良,陳平,劉邦圍聚在一起。

“項羽終於有消息了,他跑到了這—陰陵”劉邦邊說邊把一個小旗標插在沙盤之上。

張良對着地圖仔細看了看,皺着眉說道:“看樣子項羽並沒有收復壽春的打算。”

“那他跑到這兒做甚。”劉邦問。

“他想過江,回江東。”

劉邦笑了,說道:“整個江東數郡就幾十萬人口,寡人做過各種項羽下一步行動的設想,最不擔心的就是這個。”

張良迴應道:“大王與臣下所見略同,如果項羽跑回江東,就算我們不能短時間將其剿滅,他也只能如同閩越,南越一般困於東南一隅,無力問鼎中原了。”

www •ttKan •¢Ο

此時,一直未作聲的陳平慢悠悠的說道:“儘管如此,但別忘記了他還帶着十萬兵。就算沒這十萬兵馬。以他的兵事能力,日後恢復元氣,對我大漢終究是肘腋之患。”

張良笑着說:“這是自然,留着他終究是個禍患,剛纔只是做個最壞的打算。”

劉邦突然高聲說:“此人是寡人肉中刺,即使他沒有一兵一卒,只要活着,寡人就不能睡好吃好。必須將其徹底誅滅!”緩了一下語氣,又問張良:“那我們該如何將其剿滅?”

張良邊將小旗標一個一個插入到沙盤之中,一邊說道:“令韓信的三十萬齊軍南下到江水岸邊,陰陵東側。秣陵的對岸,令劉賈返回壽春,會合周殷,五萬大軍東進到江水之畔,陰陵的西側。令灌嬰部的五萬大軍東進至廣陵,由此渡江掃蕩江東。我軍本部會合隨後就到的彭越部後直撲陰陵。最後令英布原路返回九江後東進,再與灌嬰東西夾擊江東。如此,項羽此賊在未來的陰陵會戰中還是難逃一死。”

劉邦拍手大笑道:“妙,妙,有子房神策,項羽那廝還是逃不脫天羅地網。在運籌帷幄的大略之上,韓信那小子也不能與子房相比。”

張良略微沉吟了下,又接着說道:“這個新的計略雖與此前在淮北聚殲項羽的謀劃大同小異,但各種外在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大的困難是糧草問題。在陰陵之南甚至江東決戰,戰線又拉長了六七百里,無論從敖倉運糧還是從齊地運糧,都是路途漫漫。而西楚淮泗之地已是焦土,十室九空,肯定是徵不到糧食的。”

劉邦捋着鬍子說道:“可以讓灌嬰與英布學着彭越,去江東擄掠,以增補我大軍糧草。另外讓英布從九江國調集糧食。”

張良深吸一口氣說道:“七八十萬大軍啊,每日消耗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光靠這兩個辦法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需要速戰速決。”

看着其餘兩人都說完了,陳平纔開口。他雖與張良同是謀事,但爲劉邦提供參謀的方向不同。張良主要是在戰略上爲劉邦出謀獻策。

而他的主攻方向則是用在“琢磨人”上面,說白點就是爲劉邦與他人”勾心鬥角“進行謀劃。

此時,陳平說道:“大王,除了項羽,我們也不能把其他人忘了。收回韓信的兵權,削弱彭越,英布的勢力也該提到日程中了。屬下認爲,無論此戰結果如何,只要項羽被逐出中原,哪怕未亡,偏安於江南一隅,大王就可以收回韓信兵權。道理顯….“

劉邦笑着打斷他的話說:“先生意思我懂,這些寡人心裡都已經算計好了。“

……

垓下韓信大營內。

剛接到劉邦通令的韓信呆呆的看着掛在大帳之中的地圖。齊軍還需向東南進軍近四百里路程,才能到達江水邊。

不過,此時韓信並沒有想關於戰事的問題,而是想着帳下謀士蒯通幾個月前的一通話。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

這話意思就是讓他甩開膀子單幹,否則難得善終。以他韓信的智商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智商歸智商,決定命運的還有性格一面。他韓信是個沒有八成把握不會冒險的人,打仗如此,做人亦如此,否則當年就不會去受胯下之辱。

現在也是如此,稱王單幹,甚至問鼎天下,哪個男兒有條件的話能不夢想?他韓信當然不例外。但是如果敗了呢,他到手的一切連同自己身家性命都會化爲泡影。反之,如果自己對劉邦忠心耿耿,自己被兔死狗烹的機率有多大?做個開國勳貴與自立爲王甚至問鼎天下差距有多大?

這些收益,風險的比較評估不斷折磨着他患得患失。就是因爲這些,他和彭越一樣,在劉邦要求自己出兵時按兵不動。

而後他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楚漢戰場的實際信息,以他的軍事才能馬上分析出,項羽在戰略層面上已處於極度劣勢,即使他不出兵項羽翻盤的概率也極小,沒有項羽的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敢自己去和劉邦爭鼎。恰在此時,劉邦又出乎意料的封自己爲真齊王。那還想什麼,傾盡全力在戰場上表現自己吧。

但是當三十萬齊軍開到戰場後,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項羽不知道是撞的運氣,還是提前察覺到什麼。居然幾天之內就擺脫劉邦追纏,跳出了七十萬大軍構成的戰略包圍圈,而且還完完整整的帶走了約十萬兵力。本已幾乎定鼎的天下又出現微妙的變化。

“傳我王令,全軍拔營,向秣陵開進。“韓信對帳外傳令斥候吩咐道。

“諾“

……

九江軍中軍大營。

英布將劉邦的通令狠狠的丟在案几之上,罵道:“要我出糧?七八十萬張口,幾天就能把我九江國吃的骨頭渣都不剩。“而後又無可奈何的吩咐道:

“傳本王軍令,大軍回返,過江後東進江東。“

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七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十二章 家宴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章 天興軍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
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七章 入城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十二章 家宴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章 天興軍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