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春 (四)

“陛下跟幾位顧命起了爭執?”郭允明被嚇了一大跳,趕緊把後贊推開,盯着劉承佑的眼睛追問。

“也不算爭執,朕給他們設了個套,他們自己鑽進去了而已!”劉承佑正在興頭上,根本沒感覺出郭允明語氣的不對。笑了笑,大聲迴應。

“陛下,陛下何必如此着急!”郭允明咬牙,頓腳,柳眉輕蹙。

劉承佑登時心中就是一痛,連忙收起笑容,柔聲詢問,“怎地?愛卿覺得朕做得不妥當麼?如果是,你就直說。朕,朕盡力想辦法去補救!”

“已經做了,又如何補救得來?”郭允明輕輕白了他一眼,嘆息着搖頭。“陛下,臣曾經多次跟你說過,要戒急用忍,戒急用忍,你爲何偏偏不聽?”

他原本就生得陰柔,最近一年多來又養尊處優,故而看上去愈發如嬌花弱柳。特別是在薄怒之時,那幅欲語還休模樣,非但令劉承佑一個人心顫,即便是後贊、聶文進這種家中妻妾成羣的武夫,也同樣心裡涌出一抹我見尤憐的感覺。巴不得立刻就將其擁抱在懷裡,全心全意地去安慰愛撫。

唯獨小皇帝劉承佑的舅舅李業,多少還記得一些皇家顏面。見到自家侄兒對着男人一幅神不守舍模樣,氣得接連咳嗽了數聲,啞着嗓子道:“郭司使,陛下能從四個顧命大臣手裡收回一部分權柄,此乃難得的幸事。怎麼到了你嘴裡,反倒收出毛病來了?莫非這裡只有你一個明白人,我等全是傻瓜蠢貨不成?”

“是啊,郭愛卿,你不妨說清楚些。朕真的覺得,朕已經快忍耐到極限了!”劉承佑臉色一紅,也趕緊側過頭,口不對心地詢問。

如果換了別人敢反駁自己,郭允明肯定不會給對方好臉色。然而李業是劉承佑的親舅舅,所以他即便心裡頭非常不滿,也只能收起怒容,耐着性子解釋道:“陛下可曾記得,去年我等設計剷除石延寶之事?”

“怎麼不記得。奶奶的,也不知道是誰走漏的消息。結果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非但未能將姓石的幹掉,反而成就了其威名!”劉承佑聞聽,臉上立刻露出了幾分沮喪。咬了咬牙,沉聲罵道。

“不是別人泄密,而是這汴梁城內,到處都是他們的耳目爪牙。陛下和臣的人還沒出城,消息就已經送到了河北。那石延寶即便再笨,提前做足了準備,也是穩操勝券!”郭允明輕輕嘆了口氣,低聲補充。

這是劉承佑這輩子所遭受到的最大挫折,只要想起來,就怒從心頭起。“對,就是這麼回事兒,郭愛卿說得對!他們把朕當成囚犯了,關在皇宮裡不準出門。外邊全都是他們的人,朕,朕做任何事情,都得通過他們,否則就根本不可能成功。他們,他們口口聲聲都說不敢辜負父皇的知遇之恩,呸,他們哪是不敢辜負父皇,分明是放不下手中的權力而已!”

“的確,他們都是竊國奸賊!”郭允明迅速接過劉承佑的話頭,將其強拉回自己先前的方向,“但眼下敵我雙方實力依舊懸殊,陛下必須繼續與其虛與委蛇。”

“朕,朕忍,可,朕究竟要忍到什麼時候?”

“快了,用不了多久了。”郭允明笑了笑,繼續溫言軟語,“微臣正是因爲吃了那次的虧,才發現幾位顧命老臣樹大根深,我等輕易難以撼動!所以微臣就建議陛下換了另外一種策略,表面上不再讓陛下跟四位顧命起爭執,暗地裡,整訓新軍,提拔良將。此舉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雙方力量對比沒發生逆轉之前,臣請陛下,切勿再輕易顯示自己已經對幾位顧命的敵意。反正他們都已經時日無多。”

幾句話,就將小皇帝的怒火,化作了滿腹的歉疚。紅着臉,劉承佑低聲說道,“這,這,唉!朕,朕真是個……朕真是個急性子,辜負了愛卿的一番安排。朕,朕明天就想辦法,跟幾位顧命大臣緩和關係。保證,保證讓他們覺得,朕依舊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依舊能被他們玩弄於鼓掌之間。”

“那倒不必了。陛下做得過於刻意,反而會令他們更加的警覺。”見劉承佑從諫如流,郭允明也不敢對其過分苛責。搖搖頭,柔聲補充,“陛下就像剛纔一樣,裝作小小勝了一局,便得意忘形就好。幾位顧命大臣見了,定然認爲陛下心裡藏不住事情。雖然對失去一部分權力不滿,卻不至於鋌而走險。”

“剛纔,剛纔朕,朕不是裝的!”劉承佑聞聽,臉色愈發尷尬。壓低聲音,向郭允明解釋。

“陛下未失赤子之心,乃天下臣民之大幸!”郭允明當然知道劉承佑剛纔的志得意滿不是裝出來的,但是,他卻有足夠的本事,將愚蠢說成聰明,“陛下就拿這種赤子之心示於幾個顧命大臣就好,其他事情,由臣等悄悄地做!”

不用做任何掩飾,只需要表露本性,這提議,跟劉承佑絕對合脾氣。當即,他就又開心了起來,眼巴巴地看着郭允明,用力點頭。“朕,朕聽你的,朕全聽你的。郭卿,幸虧有你,否則朕真的就大意了。當然,還有你們,你們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將來必不敢負!”

“臣等,願意爲陛下赴湯蹈火!”李業、後贊、聶文進等人齊齊躬身下去,大聲表達自己的忠誠。

作爲小皇帝劉承佑的親戚和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他們這些人,無論彼此之間合得來合不來,都必須共同進退。對面那五位顧命大臣,就沒一個在殺人時眨過眼睛。萬一劉承佑奪權失敗,等待着他們的,可不只是丟官罷職這麼簡單的下場。

“比起赴湯蹈火,朕更願意跟你們富貴共享!”劉承佑哈哈大笑,伸出手,將衆人挨個拉直。“咱們君臣就不用這些虛禮了,這江山是朕的,其實也是你們的。咱們君臣一道,打翻那些攔路的垂垂老朽,一展心中抱負!”

“臣等,遵命!”李業、後贊、聶文進等人被說得心頭一片火熱,再度肅立拱手。

Wшw ☢Tтká n ☢C 〇

大漢國的是劉知遠打下來的,江山理所當然屬於劉知遠和他的後人。幾個顧命大臣,打着替皇帝分憂的幌子把持朝政,原本就是欺君罔上。只有在場的這幾個,纔是真正的忠臣良將,纔是大漢國未來的棟樑柱石。才能替皇帝剷除奸佞,還朝堂,還大漢國一片郎朗晴天!

“喀嚓——”一道閃電,忽然在東側的天空滾過,將雕樑畫棟震得簌簌土落。

正在激動中的君臣紛紛愕然轉頭,只見有一柱烏黑的雲氣扶搖而上。很快,就遮住了東側的半邊天空。緊跟着,空氣裡就透出了清新的草木味道。

“陛下小心,這是黑龍吸水!”衆太監啞着嗓子高喊了一聲,丟下竹竿,抱住劉承佑就往最近一間屋子裡拉扯。

龍吸水,是中原極不常見的一種景象。每次出現,往往都預示着一場稀奇古怪的天災。要麼是狂風將方圓數裡的莊稼席捲而去,要麼是閃電將某個村落的民宅盡數劈成火球。更有甚者,天空中還會落下大量的魚蝦,將躲閃不及的路人,砸得頭破血流。

“扯什麼扯,朕是真龍天子,怕什麼過路的妖龍!”劉承佑絲毫不覺得害怕,掰開太監們的手,跳着腳指天罵地。“來啊,來跟朕較量一番。看朕這真龍厲害,還是你這妖龍厲害!來,朕在這裡等着,朕遲早有一天,將你們全都碎屍萬段!”

“喀嚓——”“喀嚓——”“喀嚓——”又是數道閃電劈落,照得周圍人影晃動,宛若一羣白晝出行的鬼魅魍魎。

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三章 颶風 (三)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問道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八章 烏鵲 (四)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收穫 (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五章 黃雀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章 宏圖 (三)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耕耘 (六)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八章 烏鵲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六章 疾風 (四)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六章 紅妝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颶風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問道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逝水 (一)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撲朔(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二章 重逢 (四)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八章 崢嶸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二章 霜刃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長纓 (二)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六章 帝王 (七)
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三章 颶風 (三)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五章 短歌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一章 問道 (五)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一章 新春 (八)第三章 抉擇 (七)第八章 烏鵲 (四)第十章 奪帥 (三)第四章 歸來 (九)第二章 款曲 (三)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謀殺 (五)第三章 收穫 (一)第八章 崢嶸 (一)第七章 國難 (三)第五章 黃雀 (七)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章 宏圖 (三)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九章 長纓 (十)第五章 短歌 (三)第四章 耕耘 (六)第七章 治河 (三)第四章 耕耘 (六)第十章 易鼎 (八)第八章 烏鵲 (一)第三章 收穫 (一)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八章 雄關 (七)第六章 疾風 (四)第七章 塵緣 (十 補昨天)第二章 霜刃 (九)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六章 紅妝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九章 暗流 (二)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七章 治河 (四)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颶風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七)第八章 崢嶸 (三)第一章 問道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八章 麋鹿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八章 三生 (七)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五章 逝水 (一)第六章 紅妝 (四)第四章 撲朔(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七章 國難 (六)第一章 問道 (五)第六章 紅妝 (三)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九章 長纓 (七)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六章 帝王 (二)第六章 破繭 (八)第二章 重逢 (二)第八章 人心 (二)第三章 耕耘 (一)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二章 重逢 (四)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三章 颶風 (五)第八章 崢嶸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一章 問道 (三)第二章 霜刃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烏鵲 (一)第四章 饕餮 (六)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五章 草谷 (五)第六章烽火 (一)第四章 饕餮 (四)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長纓 (二)第五章 短歌 (二)第七章 仕途 (二)第六章 帝王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