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

“大帥神機妙算,屬下茅塞頓開!”韓倬心裡雖然不服氣,表面上,卻硬裝出了一幅恍然大悟模樣,躬身施禮。

“你們這樣年青人啊,要懂得收斂鋒芒!”韓匡美擺了擺手,皺着眉頭補充。“不要以爲自己讀了幾本兵書,便可以運籌帷幄。那都是梨園戲裡頭演來騙人的,真正會打仗的人,有幾個不是屍山血海裡滾過七八回?隨便拿幾招出來,都比書本上所傳高明許多。”

“是,大帥教訓得級是。屬下受教,屬下必將大帥的教誨銘刻在心!”韓倬又行了個禮,硬着頭皮恭維。

“但書本上所說的,也非一無是處!你需要懂得活學活用。”雖然打心眼裡不喜歡韓倬這個處處喜歡錶現,又過於心狠手黑的傢伙,念在其祖父魯國公韓延徽的面子上,韓匡美也不敢對其過於苛刻。因此一番敲打之後,又擺出了敦厚長者姿態,語重心長地教誨道:“兵法有云: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我軍從今天早晨到現在,已經走了三十多裡。而鄭子明如果接連打敗了老夫留下的兩支部隊,還緊追不捨,他和他手下的弟兄,得累到何等地步?甭說能趕過來一半兒,就是三成,恐怕都很勉強。屆時,我軍飽餐過後,體力正足,人數又足足是其二十幾倍。豈有不反敗爲勝之理?”

“大帥高明!”這下,非但韓倬一個人徹底心服口服,其餘帶領兵馬的武將,無所事事的幕僚,都躬下身子,長揖及地。

“唉,老夫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韓匡美卻忽然又嘆了口氣,意興闌珊,“若是老夫能及時發覺姓鄭的利用俘虜,散播時疫的險惡用心,我等何至於狼狽到如此地步?這會在設計擒他,不過是將功補過而已。唉!老夫老了,那姓鄭的卻如初生朝陽。這次若是不能一戰將其擒殺,將來,將來,恐怕此人必會令爾等無法安枕。”

說到這兒,他的目光再度從衆人身上掃過。越看,越覺得自己這邊的後生小輩們不成材,竟無一人,能與鄭子明比肩。而自己現在情急之下所定之策,終究還是太毛糙了些。萬一那鄭子明不肯追過來,或者提前派出了許多斥候……

正心事重重地想着,忽然,耳畔傳來了一陣驚慌的喧譁,“敵襲,大帥,敵襲!西南邊,西南邊岔路上發現大隊的敵軍!”

“啊!來得這麼快?”韓匡美愣了愣,又驚又喜。驚得是鄭子明居然沒等自己這邊做好準備就追到了近前,喜的卻是,自己終於有機會反敗爲勝,爲大遼國,爲韓氏,徹底剪除了這個威脅。

“敵襲,大帥,敵襲!西南方,出現了大隊的敵軍。”叫喊聲越來越急,負責去收攏隊伍的令狐楚,連滾帶爬地衝上前,疲憊的臉上,看不到半點兒血色。

“不就是姓鄭的追過來了麼?慌什麼?接連打了兩場惡仗,又走了三十里山路,他早就成了強弩之末!”韓匡美狠狠瞪了他一眼,扯開嗓子,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被周圍更多的人聽見。

追兵雖然來得早了些,但“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這道理卻不會錯。頂多三百多個鄉勇……

“大帥,不是,不是鄭子明,是,是一支生力軍。一支從沒見過的生力軍!”然而,沒等他的話音落下,令狐楚的喊聲裡,已經帶上了濃重的哭腔,“是生力軍,打的是韓字旗號。就在西南方那個岔路口兒。不是,不是來自李家寨,也不是陶家莊!”

“韓?你確定來者是敵非友?爾等勿慌,速速整軍,老夫先看看來者到底是誰?”韓匡美越聽越糊塗,三步並作兩步跳上一塊巨石,手搭涼棚,朝着令狐楚所彙報方向觀望。

只見兩裡之外,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有一夥四五千人的隊伍,正在快速向自己這邊靠近。隊伍正前方,兩面大旗迎風招展。其中一杆大旗的旗面上,繡着斗大一個字,韓!另外一杆大旗表面則繡着頭生了翅膀的老虎,陽光下,搖頭伏爪,作勢欲撲!

“整軍,整軍備戰!”下一個瞬間,韓匡美終於想起來這一支隊伍的來歷,扯開嗓子,大聲示警。“所有能拿起刀槍的,都向老夫靠攏,整軍備戰。來的是虎翼軍,常思麾下的虎翼軍!”

“虎翼軍?虎翼軍又是哪個?”衆將領一邊匆匆忙忙地整理隊伍,一邊互相大聲詢問。“常思不是在河中圍攻李守貞麼,他怎麼會殺到這裡來?”

“快,加快速度整隊!否則,大夥今天都得死在這兒。”韓匡美額頭見汗,氣急敗壞,一邊跑動,一邊帶着親兵將驚慌失措的弟兄們往自己的帥旗下推。別人不知道虎翼軍的來歷,他可是對這支人馬清清楚楚。在臨帶兵南侵之前,他和韓匡嗣兩個曾經把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對手分析了個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個人,就有常思,還有其大女婿韓重贇!

以弱冠之年領兵,與鄭子明、楊光義三人一道組建虎翼營。帶着區區數百兵馬,打得太行山西側的山賊土匪望風而潰,草木皆兵。可以說,常思能在短短數月之內,就平定澤潞兩州,韓重贇在裡邊至少有一半兒功勞。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子在劉知遠面前那一句話:子不言父過,卻可改之。端的是擲地有聲,讓人每次聽聞,都在心裡不由自主的涌起,‘爲何此子未生於我家’之感。

“管他哪來的遼兵,敢靠近李家寨的,只管打了就是!”就在韓匡美督促麾下殘兵敗將快速整軍備戰的同時,韓重贇也通過自家斥候的眼睛,發現了山路上的幽州軍。把手中長槍一擺,毫不猶豫地下達了進攻命令。

“四騎一排,每排之間保持一丈距離。弟兄們,跟我上,幫小肥打仗去!”楊光義頓時心領神會,策馬衝出,將長刀高高舉向了半空。

“殺!”四百餘騎兵迅速跟上,手中長刀映日生寒。

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暗流 (一)第六章 綢繆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七章 塵緣 (四)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一章 傳說 (一)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宏圖 (六)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八章 雄關 (六)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逝水 (八)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一章 磨劍 (四)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章 宏圖 (五)第一章 傳說 (三)第七章 治河 (四)第六章 紅妝(八)第十章 狂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歸來 (二)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二章 蓬篙 (六)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問道 (七)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謀殺 (六)第四章 饕餮 (八)第四章 虎雛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七章 鹿鳴 (六)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狂風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紅妝(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六章 破繭 (八)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三章 父子(九)第五章 逝水 (四)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求索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奪帥 (九)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五章 逝水 (六)第一章 初見 (二)第八章 崢嶸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三章 衆生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二)
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暗流 (一)第六章 綢繆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七章 塵緣 (四)第四章 答案 (二)第九章 長纓 (六)第一章 傳說 (一)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十章 狂風 (六)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章 宏圖 (六)第二章 蓬篙 (四)第一章 家國 (一)第八章 雄關 (六)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章 宏圖 (八)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逝水 (八)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八章 麋鹿 (四)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一章 磨劍 (四)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十章 宏圖 (五)第一章 傳說 (三)第七章 治河 (四)第六章 紅妝(八)第十章 狂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七章 國難 (一)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家國 (七)第六章 疾風 (三)第七章 治河 (七)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九章 長纓 (十)第四章 歸來 (二)第四章 耕耘 (四)第二章 蓬篙 (六)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問道 (七)第五章 逝水 (一)第三章 颶風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四章 歸來(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謀殺 (六)第四章 饕餮 (八)第四章 虎雛 (七)第二章 蓬篙 (十三)第七章 鹿鳴 (六)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章 狂風 (一)第六章 破繭 (一)第四章 撲朔(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六章 紅妝(八)第八章 人心 (一)第二章 款曲 (十二)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五章 黃雀 (二)第五章 草谷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六章 破繭 (八)第四章 饕餮 (一)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三章 父子(九)第五章 逝水 (四)第四章 虎狼 (九)第五章 求索 (二)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奪帥 (九)第七章 塵緣 (四)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烏鵲 (一)第五章 逝水 (六)第一章 初見 (二)第八章 崢嶸 (六)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三章 衆生 (三)第一章 磨劍 (二)第二章 霜刃 (八)第一章 初見 (一)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二章 蓬篙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