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治河 (六)

“以工代賑?讓災民們自己出力去修河挖渠?對啊,朕怎麼沒想到這一招!”郭威先是微微一愣,旋即跳了起來,擡手狠狠拍自己的腦袋!“朕還一直擔心呢,那麼多無家可歸的流民,整天吃飽了沒事兒幹,被人一煽動,肯定要鬧事。而不給他們飯吃,肯定其中老弱會先餓死。以工代賑!以工代賑!想養家餬口就趕緊給朕幹活,每天干活累個半死,誰還有心思瞎鬧騰!”

“還有賣田換錢,將黃河南北各州的無主之田,公開發賣給富豪!這個也很關鍵!”柴榮笑着拉了自家義父一把,然後繼續補充。“我大周如今是荒地多,人口少。而朝廷一直實施的,又是每丁十五畝的授田令。所以一些大戶人家,空有錢財,卻沒資格多佔田產。而小家小戶,既沒有餘錢,沒有力氣去開荒。如此下去,恐怕沒有三五十年太平光景,即便是洛陽、長安附近,也恢復不了史書上所載的那種,良田連綿如錦的景象!”

“的確,連續打了七十年的仗,把人丁都打光了。唉!”郭威咧了下嘴,搖頭苦笑,“一時半會兒,怎麼可能恢復得起來?賣吧,誰能多種就儘量種,總好過讓田地都荒在那!不過……”

猶豫了一下,他壓低聲音,帶着幾分沮喪提醒,“我兒可曾想過,黃河下游,可是高白馬和你岳父的地盤。你無論賣地也好,開渠也罷,沒有他們兩個點頭,恐怕爲父也沒辦法讓你得償所願!”

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可真有點兒鬱悶。但事實就是如此,眼下大周朝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也沒有足夠的理由,讓手握重兵的幾位地方諸侯,乖乖地聽從朝廷的安排。所以,想要治理黃河,光是有朝廷的支持還不夠,沿途各位諸侯的配合,一樣不可或缺。

然而,在他看來極爲繁瑣的事情,到了柴榮這裡,卻變得無比簡單,“父皇,兒臣請求,出任都水監水部郎中,主持治理黃河。舉薦符昭文、高懷亮爲主事和少監,協助兒臣一同治河。”

“這……”郭威歪着頭,像不認識一般反覆打量自家義子。半晌,才笑着長嘆,“唉,爲父老了,真的老了。什麼事情,都瞻前顧後,遠不如君貴你乾脆利索。呵呵,讓高懷亮和符昭文出來幫你做事,高,這招實在是高。那高白馬正愁給自家老二找不到露臉的機會,符老狼也絕不會難爲自家侄兒。有他們倆在,從曹州到濱州,你的命令定然能暢通無阻!”

“有他們倆在兒臣身邊,也可以讓地方諸侯安心!”柴榮點點頭,笑呵呵地補充。

治河不是個小工程,涉及到的人員、錢糧、器械都數以萬計。所以任何一位地方諸侯,看到自家一畝三分地上忽然來了如此龐大的隊伍,恐怕心裡頭都不會覺得踏實。而讓高行周的兒子和符彥卿的侄兒來參與決策,則等同於主動邀請兩家勢力前來全程監督。高行周和符彥卿無論是爲了替自家子侄揚名,還是爲了向朝廷投桃報李,都該全力給與配合。

這其中的彎彎繞,當然瞞不過郭威的眼睛。輕輕頷了下首,他笑着道,“辦法是好辦法,不過格局還是小了。想收買高白馬和符老狼,區區都水監主事和少監怎麼夠?這樣,你明日早朝,主動請纓前去治河,朕就封你爲工部尚書,主持處理黃河水患。符昭文和高懷亮兩個,一個做工部侍郎,都水監丞,正三品,一個做工部郎中,都督監水部主事,從三品。協同你督辦河務,治下官員,由你們三人共同選擇推薦。”

“謝父皇!”柴榮喜出望外,立刻長揖及地。

早已熟悉了朝廷各項政務的他知道,郭威這樣做,等同於把大半個工部和整個都水監,都交給了自己。讓自己從此在大周的朝堂上,正式擁有了一支嫡系文官隊伍。不再是像原來那樣,事事都受王峻的擎肘,無論想幹什麼,做得對與錯,都會被對方嚴厲打壓。

“不用謝!朕早就說過,咱們父子之間,不必如此客氣!”看到柴榮那喜不自勝模樣,郭威忍不住又悄悄地嘆氣。有些矛盾,如何無法調和,就只能想辦法保持平衡了。比起王峻的實力來,太子恐怕連此人所掌控的兩成都不到。“你出去後,一定要努力做,別辜負了朕的期望就好!”

“兒臣不敢,兒臣發誓,不治好黃河,不回汴梁!”柴榮在王峻和馮道二人手下歷練了一年多,早就憋出了犄角。立刻接過話頭,大聲承諾。

“什麼話,你不回汴梁,誰來看我這孤老頭子?”郭威心頭一酸,笑着質問。

“父皇,父皇恕罪,兒臣,兒臣逢年過節,肯定還是要回來的。只是,只是不能再像現在這般,總是能膝下承歡了!”想到義父身邊已經沒有了任何子嗣,柴榮心中也是一酸。趕緊又拱了下手,笑着安慰。“但兒臣一定努力,讓您明年這個時候能報上孫子。有孫子在,您老肯定就顧不上再思念兒臣了!”

“那還差不多!”郭威被逗得轉怒爲喜,搖着頭道,“你真該跟你那義弟學學,看看人家,十月成親,如今胎兒都能看出男女了。不像你,比他成親早,卻至今沒有造出娃娃來。”

“義弟,義弟那是,那是天縱之才,孩兒,孩兒真的不如!”柴榮被說得好生尷尬,低下頭,紅着臉解釋。

“生孩子跟天縱之才有什麼關係!”郭威難得跟自家兒子開句玩笑,擡腿虛踢了一下,繼續大聲說道,“你勤快些,多努力就是。不說這些了,明天早朝,朕會讓那鄭子明兼任河道巡防使。如今遼國內亂不休,暫時無力南下。他是一員虎將,繼續蹲在滄州實在浪費了。乾脆替你把沿河兩岸的治安管起來,免得有宵小之徒,趁着水災鬧事。你如果遇到麻煩,也可以隨時跟他商量,就不用發過信去,然後眼巴巴地等着他再給你回信了!”

“這,這……”柴榮聞聽,臉色立刻變得更加紅潤。像偷吃糖瓜卻被大人抓了現行的孩子般,流着汗主動認錯,“今天,今天的那幅輿圖,還有,還有治河策略,的確大多出自子明之手。兒臣也不是想貪墨他的功勞,是他,是他自己一再叮囑兒臣,不準,不準把他推出來的。兒臣,兒臣……”

“行了,你是在保護他,他自己也想韜光養晦,免得木秀於林。朕知道,朕早就知道!”郭威拍了拍柴榮的肩膀,低聲嘆氣,“唉,小小年紀,怎地一個個都如此老成,就跟活了好幾輩子一般。去吧,好好做,你們兄弟聯手做出點事情給朕,給文武百官看。朕當初和你年齡差不多的時候,跟劉知遠、跟常思,也曾經有志拯救萬民來着。可後來,後來卻一步步,唉,不說了!總之,你們兄弟三個,比我們兄弟三個強。你們兄弟三個,將來一定會比我們兄弟三個強!”

第一章 傳說 (六)第三章 收穫 (二)第六章 破繭 (八)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二章 重逢 (五)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國難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六章 疾風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款曲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答案 (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重逢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塵緣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狂風 (三)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六章 君王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勁草 (四)第八章 崢嶸 (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三章 衆生 (四)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颶風 (四)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六章 疾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答案 (四)第一章 家國 (四)第四章 歸來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二章 蓬篙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奪帥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章 宏圖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初見 (二)第四章 虎雛 (五)第四章 歸來 (十)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破繭 (八)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一章 初見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二章 重逢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一章 家國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九章 奪帥 (六)第四章 虎雛 (三)第四章 歸來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八章 麋鹿 (二)
第一章 傳說 (六)第三章 收穫 (二)第六章 破繭 (八)第七章 塵緣 (八)第二章 重逢 (五)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七章 國難 (八)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章 狂風 (四)第六章 疾風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二章 款曲 (三)第十章 易鼎 (五)第四章 答案 (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二章 重逢 (三)第九章 萍末 (九)第七章 塵緣 (三)第六章 紅妝 (三)第十章 宏圖 (九)第七章 國難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二章 霜刃 (六)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二章 款曲 (四)第十章 狂風 (三)第六章 紅妝 (九)第八章 崢嶸 (五)第七章 塵緣 (三)第一章 家國 (二)第六章 君王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款曲 (十)第五章 迷離 (五)第七章 勁草 (四)第八章 崢嶸 (三)第五章 短歌 (九)第七章 塵緣 (二)第二章 蓬篙 (一)第三章 父子 (十)第一章 磨劍 (六)第三章 衆生 (四)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五章 短歌 (一)第三章 颶風 (四)第四章 答案 (四)第六章 疾風 (五)第十章 易鼎 (四)第四章 答案 (四)第一章 家國 (四)第四章 歸來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謀殺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二章 蓬篙 (二)第四章 答案 (二)第七章勁草 (七)第三章 父子 (十一)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六章 紅妝(一)第九章 奪帥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仕途 (二)第二章 款曲 (二)第十章 宏圖 (五)第六章 君王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初見 (二)第四章 虎雛 (五)第四章 歸來 (十)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一章 磨劍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五章 迷離 (八)第六章 破繭 (八)第四章 歸來 (四)第六章 疾風 (二)第一章 初見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二章 重逢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一章 家國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六章 破繭 (七) 補2號拖欠第九章 奪帥 (六)第四章 虎雛 (三)第四章 歸來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八章 麋鹿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