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

張溫與周魴自是不知道,有個立志要子承父業的人,在他們的身上打着好大的主意。

張溫與周魴只知道,這一路走來,他們的半條命都快沒了。

儘管在柳隱的安排下,張溫與周魴是有着駿馬代步的,而身爲世家子弟,御馬之術也是自小的必修課之一。

但是柳隱好像忽略了一點,這一點就是南方的馬種與北方的截然不同。

南方的馬溫馴,並不高大,哪怕是御馬之術不精的人,也可以很好的駕馭。

而以前張溫與周魴在江東騎馬,主要是爲了裝飾與踏青而用。

但能被糜暘看上作爲天策軍的標配戰馬,這次張溫與周魴駕駛的戰馬可都是在北地都算的上一等一的好馬的。

好馬在古代有個通病,那就是烈......

烈馬疾馳的速度與狂躁,哪裡是兩個騎術不算精湛的人,能夠控制的了的?

得虧柳隱在路上曾察覺到一些端倪,做出了一些防備措施,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張溫與周魴會成爲有史以來唯二的墜馬而亡的使者。

這樣就更搞笑了。

由於張溫與周魴二人的拖累,蔣濟罕見的出現了判斷失誤。

原本蔣濟向糜暘彙報的是,至多明日張溫與周魴二人就會到達,但實際上週魴與張溫,卻是第三日的傍晚才堪堪抵達長安。

在長安門前下馬的那一刻,張溫與周魴二人,感覺他們的腰都要斷了。

身體上傳來的疼痛,讓張溫與周魴的臉色都有些慘白,可爲了維護「大吳」的國體,內中苦楚他們又只能默默吞下。

好歹最後平安抵達長安城了不是。

望着眼前雄偉的長安城門,張溫與周魴不由得長長舒了一口氣。

可就在張溫與周魴剛剛放鬆下來的時候,察覺到張溫與周魴到來的孟光就當下帶着屬吏迎了上去。

而由於與柳隱相處的不愉快經歷,孟光的上前頓時又讓張溫與周魴緊張起來。

不過在看到孟光穿戴着專屬於九卿的袍服後,張溫與周魴的臉色好了不少。

看來眼前這人至少是大漢的九卿之一,這樣一來一會被他折辱,他們二人的心裡也更能接受一些。

孟光自是不知道張溫與周魴心中這種奇怪的想法從而何來,剛剛轉任爲太常的他只想忠實的履行他的職責。

「二位使者辛苦了。」

「大司馬有命,讓吾好生款待二位使者。」

孟光語氣溫柔,臉色真誠,一點都不像要爲難張溫與周魴的樣子。

而孟光的表現,無疑是大大出乎了張溫與周魴的預料。

有着柳隱的先例在前,張溫與周魴還以爲他們在到達長安後會被百般刁難呢。

但由於被柳隱好生整治威懾了一番,張溫與周魴不再懷抱着剛入關中的傲氣,面對着孟光的禮敬他們自是熱情地做出迴應。

張溫與周魴分別登上孟光爲他二人準備的車輿,在車輿的運送下,他們二人很快就到達長安城內的驛館之中。

等到車駕停穩,張溫與周魴走下車駕,他們二人赫然被眼前的壯闊建築所震驚到。

驛館是每座都城都必備的一座建築,驛館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爲了接納外國使節及國內少數民族的重要人物。

建鄴城內自然也是有驛館存在的,但相比於眼前的這座驛館,張溫與周魴卻覺得建鄴城內的那座驛館顯得過於簡陋了。

單單是立在驛館門口的樑柱就高達數丈,任何人站在這兩座樑柱下,都會不自覺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而順着兩根巨大的樑柱之間往內看去,可以依稀的看到驛館內部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的華美佈局。

與其說眼前的這座壯闊建築是一座驛館,不如說是一座行宮更恰當。

察覺到張溫與周魴二人臉上的異色,孟光心中不自覺地感到驕傲起來,但他的臉上還是努力保持着一種淡定的神色。

孟光對張溫與周魴二人言道:「這座「四方館」,乃是大司馬命工部馬尚書修建的。

本來按照大司馬的意思,四方館應該修的更壯闊些,可我朝剛剛光復長安,實在抽不出太多人力物力,於是也就暫時只能將就着用了。」

將就?

按照孟光的意思,眼前這座足以引起自身驚歎的雄偉建築羣,竟然還只是短時內將就出來的產物?

那要是不將就,糜暘是不是就要修一座阿旁宮出來了!

張溫與周魴二人不傻,他們看着孟光辛苦的保持淡定的樣子,心中冷笑連連。

你咋不直接笑出來呢?

可就在下一刻,張溫瞬間捕捉到一個重點:

「四方館?」

見張溫終於捕捉到重點,孟光微微翹首,撫須言道:

「不錯。

在這座驛館建成之日,大司馬遂爲其賜名爲「四方館」!」

孟光着重地在「四方」二字上加重了語氣。

而博覽羣書的張溫,又豈會不知道「四方」二字所代表的含義呢?

《詩經》有言:「受天之祜,四方來賀。」

《淮南子》有言:「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

好一座四方館。

糜暘真是好大的志向,竟欲網羅整座天下入他館內。

雖說明白了糜暘爲驛館命名爲「四方館」的原因,但反倒是這層原因,讓張溫的心中起了些譏笑之意。

志向取的再大,若無法實現又有何用?

就像眼前的這座四方館,修的再富麗堂皇,氣勢磅礴又如何。

若內中無各地使節入住,充其量也只是一座空館而已。

看出這一點的不止是張溫,還有周魴。

相比於張溫,周魴的性格更爲激進,故而在輕笑一聲後,周魴別有心機的詢問道:

「不知今日四方館內,有何四方之使在也!」

在這時,張溫與周魴尚未步入四方館中,在張溫與周魴看來,眼前的四方館實質上就是一座空館。

名爲四方,實爲空空,難道不是一種笑話嗎?

周魴的嘲諷意味,孟光自是聽得出來,但孟光一點都未曾動怒,因爲孟光是有自信的男人。

就在孟光要開口反駁周魴之際,四方館的大門內走出的幾人正好看到了孟光的所在。

爲首的那人一開始並不知道孟光的身份,但好在他的隨從中有人認識孟光。

而在隨從的彙報下得知孟光的身份後,爲首的那人就帶着侍衛連忙朝着孟光的方向趕來,然後對着孟光深深一拜:

「咕嚕嚕,哈咕咕......」

這位相貌與漢人迥異的有着明顯異族風情的男子,一開口就是周魴與張溫聽不懂的話語。

不過這位男子身旁很快就有一位翻譯,將他的話語用漢語複述了一遍:

「車師國王蜀愛陽,拜見上國天官!」

此言一出,張溫與周魴臉色突變,大爲震驚。

西域車師國!

眼前這人還是國王?!

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章 江陵城中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
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1章 江陵城中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