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

開封城的東門,護城河水悠悠盪盪,這座固若金湯的城市,經過大順軍兩次加固以後,城防比明朝時期更加堅固許多。

尋常軍隊,即便有數萬人之多,至少在一天時間內,都不可能攻破城門。

但如果有內應的話,情況自然完全不同。

劉體純和袁宗道兩人已經解去了盔甲,他們都被楚兵關在屋中,曹本榮爲二人倒茶以後,充滿歉意地說:

“晉王不會對右營動手的……你們都放心吧,事情很快就會結束了。”

劉體純苦笑道:“我只是沒想到監國的左右,都已經是楚兵的人……監國派來和我聯絡的人,也都是你們的人嗎?”

參軍曹本榮回答說:“監國用晉王麾下的參軍司處理案牘,自然府中有不少楚人。二虎將軍,開封城幾處城門都有紅隊安插的人在,拿下城門當然不是難事。”

袁宗道皺起眉頭:“你們哪來的這麼多兵馬?”

“部隊都是從山東、歸德調來的,這是晉王擔心城內亂兵趁婚禮兵變,專門調來,沒想到正好趕上了。”

劉體純嘖了一下,說:“剛好趕上嗎?我想這支兵馬指不定是哪一天就到了開封附近了。你說得對,陳永福久鎮歸德,他是晉王的人,豫東一帶又本來都是晉王當初打下的地盤,要調動兵馬而不讓我們知道,實在非常簡單。”

袁宗道則還有一點不解:“將山東兵馬調過來,這不會影響到前線的大局嗎?田見秀和牛金星他們,就是因爲知道晉王的主力兵馬都陷在山東,正在和豪格打仗,這纔敢放手一搏。我相信晉王絕不至於因爲內釁就放棄山東。”

曹本榮又解釋說:“你說巧不巧,剛好就是這兩天,山東大捷,明廷的津遼水師突然偷襲了登州清軍水師,三叛王兵馬因此大亂,郭帥趁機反攻,已經收復了登州。山東戰局因此不再那麼緊張,晉王這才覺得調回來一點兵力問題不大。”

劉體純哼了一聲:“這兩天?調回大軍這樣大的事情,沒有十幾天的時間恐怕不行吧!”

曹本榮抹了一把汗:“事實就是如此,只能說這太巧了。”

劉體純又哼了一聲:“最後一個問題,晉王到底想要做什麼?我已將田見秀、牛金星的密謀告訴監國了,監國本來要調我們右營兵去保護晉王……現在你們楚兵提前動手奪了城門,又跟參軍司裡應外合控制了我們,到底是要做什麼?”

曹本榮只說:“監國實在太優容一些人了……晉王殿下只是擔心監國不願意髒了手,所以代勞罷了。”

劉體純仰天一嘆,道:“監國百般維持局面,就是不願意大順生此內釁……可到底還是發生了!”

曹本榮搖搖頭說:“晉王殿下早說過了,監國本該在獲鹿之戰後立即稱帝。監國這樣優柔寡斷,才導致今天的事情發生。否則早早定下君臣名分,何至於今日?如今只能讓晉王向前做一場了。”

在屋外,十幾天前就從山東調回的部隊,總計有近萬人之多,已由郭君鎮和陳永福指揮控制了開封城的東門。

楚闖的準備相當充分,除了李過身邊的參軍司以外,紅隊也早就在開封各個城門的守軍中安插了人手。

看着士兵們一張張掛滿了汗珠的臉,從歸德迎接山東楚兵回汴的陳永福,縱然心裡滿是狂風巨浪,也不得不沉住了氣。

陳永福握緊了手中的書信,李來亨早就通過他聯繫好了那些明朝降將,這其中特別是姜瓖,這個首鼠兩端的人物,從最開始就是姜瓖給楚闖暗示和透露了許多田見秀一黨的密謀消息。

姜瓖上躥下跳,想要兩面討好,但是他真以爲自己能夠玩得過晉王殿下嗎?

郭君鎮則站在軍隊的面前,他裹着白色的披風,訓話道:

“你們都是晉王從隨州帶出來的嫡系……如今亂黨趁晉王大婚之日,驟然發起兵變,要謀害晉王,你們能夠答應嗎?”

吼聲頓時如雷一般的整齊響起:“誓死保衛晉王!”

郭君鎮滿意地笑了笑:

“很好,亂黨在城內約有五千兵馬,但他們中多數人只是被裹挾,只要我們打出勤王大義的旗號,相信多數人都會醒悟過來。

我們的部隊,加上陳將軍的部隊,已有一萬多人,這麼大的兵力優勢,現在又控制了右營兵馬。我要求你們,迅速前進,果斷攻擊,徹底控制城內局勢,也按照晉王殿下的吩咐……晉王殿下愛護兵士,要儘量多地捉俘虜,不要殺太多人!

晉王是大順社稷的唯一繼承人,晉王殿下就是大順軍的唯一希望,就是我們消滅東虜、收復失地的唯一希望。衆將士聽令,務必拿下所有亂黨,讓一個人漏網,都是對不起晉王殿下的厚恩。”

郭君鎮精挑細選的這支軍隊,軍官幾乎都來自楚闖隨營學堂和隨州的講武堂,是李來亨最爲嫡系的一支部隊。

士兵們齊聲歡呼以後,便在各部軍官將領指揮下,從容有序地排成縱隊殺入開封城內。人潮洶涌,大軍急速前進,陳永福還有些緊張地說:

“雄麗,晉王左右的人實在太少,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就全完了。”

郭君鎮自信道:

“晉王殿下乃天人,孫守法和李懋亨會守住王府的。至於王府內的亂黨,監國和劉帥的衛士足可以牽制他們,而且爲了以防萬一,嚴薪已經提前將紅隊中最精悍的人手都潛伏在晉王府內了,足夠保證晉王人身安全。

晉王這樣做,就是爲了田見秀、牛金星和張鼐,讓他們自己在大順元從的面前暴露自己一切醜惡行徑。這樣監國也再不能優容他們了,晉王也是希望最大程度減少對大順軍的傷害,只有這樣兵行險着,才能在維護大順軍團結的同時,剷除動搖的兩面派了。

今日事畢以後,大順就將定於一尊,從此軍政統一,再不會出現任何混亂了。”

遠方又傳來了一陣槍炮聲,郭君鎮知道這是楚闖的反擊,他對着站在自己身旁的開封尹牛銓說:

“多虧了你,亂黨的大部分火藥都被動了手腳,沒有銃炮,他們是不大可能對晉王造成威脅了。”

牛銓還是一身文官官服,皮膚黝黑,彷彿老農。

“父親讓我配合黨守素和吳汝義控制開封城內各處要地……郭帥,黨守素和其他亂黨不同,他是多次勸阻過張鼐的。”

郭君鎮拍拍手說:

“這些事情晉王都知道,晉王不會殺人的……他都答應過你,連牛金星都不會傷害,遑論其他人?

此事以後,田見秀以寬和仁厚塑造的人望形象,已經盡數喪去,大順軍中,再沒人能夠威脅晉王殿下的地位了。”

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
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