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

羅顏清的身孕已經有好幾個月時間了,不過她本來就是弓馬矯健的人物,體態飽滿修長,懷胎數月以後,依舊健步如飛,甚至從外表上只能看到小腹處很輕微地鼓起了一點點。

“大夫人萬一出了什麼三長兩短,我們如何向君侯交待呀!這些瑣事,都交給下面人去辦就好,何苦要大夫人親力親爲?”

馬進忠忙擦着額上的汗水,鎮守開封正在統籌大順軍對清軍反擊作戰的郭君鎮,從手下人那裡一聽到了羅顏清帶人到洛陽安撫百姓的事情後,立刻嚇了一大跳,趕緊派馬進忠追到洛陽,要他無論如何要保護好羅顏清,絕對不能讓君侯夫人的身子骨出現半點問題。

七月七日,爲了應對李自成駕崩以後的時局變化,李來亨力言所謂“大寶之御無可遲滯之端”,力陳李過應當儘快稱帝,以定國本、以安人心。

但是因爲牛金星、田見秀、張鼐等大順元從功勳都拒不到大名府與會,李過便認爲再沒有獲得其他諸營將帥一致認可和擁護的情況下,冒然登頂大位,只會在大順軍的內部造成不必要的分裂。

對此李來亨也只能扼腕嘆息:“我父君子,可當今世道,是君子難敵於小人,將奈社稷何!”

不過李過即便出於團結牛金星、田見秀、張鼐一派人馬的考慮,沒有立即稱帝,但他還是在七月以後,接受了李來亨、劉芳亮等人的建議,決定先用監國名義號令諸軍。

立即登極爲帝還是暫用監國名義,這裡的區別是登極後就沒有改變的餘地,監國則尚有退步。這樣對於太原和彰德方面,也可以留有餘地,使得牛金星等人不至於強烈反對,對於李過個人而言,他本無心於權力和皇位,一旦解除眼下大順朝生死存亡的危機以後,也就保留了功成身退的餘地。

而在楚闖諸將來看,李過雖然並未直接稱帝,而僅僅是使用監國名義,但其實與稱帝也只差了一層窗戶紙罷了。

李過並無子嗣,對待李來亨又是視如己出,何況李來亨目下更加是大順朝中兵力最強的一位實力派。

那麼在馬進忠看來,李來亨其實與人主就並無多大差別——在他眼中,則羅顏清也就與將來大順朝的皇后並無多大差別。

羅顏清看馬進忠一到洛陽,就忙裡忙外,不僅派人將自己保護到過去的福王府里居住起來,而且還直接把她自己本來在做的許多安撫百姓的工作也都搶到手頭。

如果依照羅顏清以前的那種火辣性格,馬進忠是絕對討不得好的。但她與李來亨成婚以後,逐漸瞭解到楚闖的內幕情況,感情上也對大順更加深厚,羅顏清了解諸將們的種種辛苦與苦衷,居然溫言笑着說:

“馬將軍,我家郎君在前奮戰,我若在後方安心做一個閨房中的夫人,豈不是在白白浪費大順的糧秣物資?

先帝駕崩,現在大順朝已經到了非常時刻,所謂男戰女運,誰能閒下手來?郎君常說大順是不會去養一個閒人的,那我也不能例外。”

“自從獲鹿大戰以後,各地均是叛亂不停。”馬進忠無奈說,“洛陽近來也有官紳釀亂生變,殺了大順許多官吏,這些人都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其實做的都是一些迎接狗韃子南下的勾當。現在洛陽一帶還不安定,大夫人,您要做事情,在開封也可以做啊!何必來洛陽來呢?”

羅顏清抿嘴一笑:“洛陽有事,所以我纔要到洛陽來。豫西一帶的守軍,大部分都是曹營舊人。我對他們很熟悉,他們對我也算還有幾分信任。所以正是因爲獲鹿敗後,人心有些浮動,我才更要來洛陽安定曹營舊部的軍心。”

羅顏清身邊的那些侍女,人人都穿着盔甲、揹負長劍,殺氣森然。此時羅顏清只是揮揮手要送客,這些侍女就全都上前一步,與軍中銳士毫無區別,看得馬進忠眼皮狂跳。

“大夫人……大夫人不要讓我爲難啊。”

羅顏清蹙起眉頭,不悅道:“現在黃河以北,戰火焦灼到何等地步?幾十萬兵馬廝殺成一線,馬將軍不思北伐燕趙,就把時間浪費在這裡嗎?不做正事,盡做一些溜鬚拍馬的事情,這是你和郭君鎮學來的,還是和左良玉學來的?”

羅顏清這番話簡直是誅心之論,說嚴重點,簡直就是在質問馬進忠是不是要挖大順朝的牆腳了。

馬進忠慌忙解釋說:“非也非也,大夫人誤會我了!”

他急忙取出一卷黃紙文書說:“這是監國冊封羅大帥爲南陽王的詔書,我到洛陽勸大夫人,只是次要,主要還是要將詔書送去陝西。”

冊羅汝才爲南陽王一事,是李過稱監國號令以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其目的無非是要穩住大順軍中威望極高、地位極尊的羅汝才,穩住曹營的舊部兵馬,以免關中大本營出現亂子。

大順朝的王爵,分爲親王、郡王二等。過去李自成爲了懷柔張獻忠,封給張獻忠的秦王就是親王一等,爵號來自於先秦的古國名。

羅汝才所加封的南陽王則爲郡王一等,按照鞏尚書參考唐朝禮樂典章而規劃的順朝禮制,南陽王的爵號是使用唐朝的郡名,所以稱爲郡王。

本來李過是打算將羅汝才和田見秀二人一同封爲郡王,但不出意料,這個決定當然是受到了楚闖上下文武諸將們非常一致的強烈反對。

不僅李來亨表示:“冊田見秀爲郡王,是將太阿倒持,授人以柄。父皇此舉,不能懷柔彰德、太原,反而將刺激大順軍進一步的分裂。”

且不說李過並未稱帝,李來亨斷然稱其父皇是十分不妥的。但他的話的確存在現實意義,而且不止李來亨,即便劉芳亮和李過自己部下的馬重禧等人,也都同樣反對。

最後還是方以仁提出了一條新的建議,他認爲按照既然大順號稱“漢衣冠,唐禮樂”,在這方面就該效仿漢唐,首先是爲了穩定人心,應該先按照漢唐慣例,冊封李自成的兄弟宗親爲親王,這樣牛金星也是無法反對。

對於田見秀,可以加其爲公爵,不可以加其爲王爵。理由亦可以用已經冊封李自成兄弟宗親爲王,王爵不可氾濫,拖延冊田見秀或者袁宗第、張鼐爲公爵的時間。

只要穩定住大順目前的局勢,李來亨和方以仁都估計,只要再穩定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李自成之死造成的動盪和影響就會慢慢削弱,李過彼時稱帝,任何人都將再不能反對了。

只要李過稱帝,正君臣名分,那麼牛金星他們那些人,就將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所以在方以仁的建議下,李過最後還是以大順監國的名義,冊李自成那位在陝北老家務農的三弟李自敬爲趙王——

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章 順兵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
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章 順兵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