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

竹溪縣中夜色漸漸昏暗,但縣衙之中卻還是燈火通明,知縣李孔效正在竭力招待一位楚軍來客。來人是援剿總兵官左良玉營中的幕僚,名叫董源。不久前左良玉與總兵陳洪範在鄖西大破流賊,兵威震爍於商、鄖之間,左良玉因此更加驕悍不法,視一衆文官爲泥首玩物。

這次左良玉的親信董源到竹溪縣來,便是來催促竹溪知縣李孔效儘快將攤派的米麥草束,運往左良玉駐軍的白土關。竹溪縣屢經旱、蝗,都已到了易子而食的慘淡地步,可來自左鎮的軍需攤派,還是急如星火。

董源本名叫佟養甲,原是遼陽世家佟家子弟,滿洲老汗努爾哈赤進攻撫順的時候,他的族兄佟養正叛變投清。明廷遂將剩餘的佟家子弟押進山海關內拘禁。佟養甲爲了逃過罪責,便改名爲董源,投入左良玉幕下,混得有聲有色——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未來滿洲人入關,他還將恢復佟養甲的名字,擔任滿洲人的兩廣總督。

李孔效則是遼陽舉人,從崇禎十一年開始擔任竹溪知縣,至今也已有了一年有餘。他也不是鐵石心腸之人,滿目所見,縣民疾苦,父子相食,三百秦兵駐紮縣城,民已不堪其苦,哪還有餘力再爲左鎮籌辦軍需呢!

“先生說的是,還望先生同大將軍通融一二,也爲學生在輔臣面前說上兩句話。”李孔效按捺住心中的不快,勉強低頭,向左鎮使者通融軍情,“本縣前月才運去左鎮草束二千支,倏奉一文取豆米幾千石、草幾千束運至左營交納,又要買健騾若干、布袋若干,實在是疲於應付、無力籌措啊。”

董源一邊用筷子挑着桌上的鱸魚膾,說道:“左鎮援剿流賊,深入不毛山地,將士們節衣縮食、奮不顧身,除了爲君上分憂外,爲的也是保住大人的烏紗帽啊。如今大司馬催促左鎮剿寇甚急,若大人不能按時籌措軍需,誤了軍情,那大司馬怪罪下來,誰又能兜得住呢?”

李孔效口中的輔臣,和左鎮使者董源口中的大司馬,都是指的同一個人,那便是此時兼任大學士和兵、禮兩部尚書的楊嗣昌。

明朝官場之中,習慣以元輔、輔臣、首揆的尊稱來稱呼大學士,以西周時期的冢宰和大司馬官名來尊稱禮部和兵部的尚書。

楊嗣昌的父親楊鶴曾任陝西三邊總督,率先提出招撫政策來安置流民,他從比較長遠的觀點出發,試圖用招撫賑濟的辦法,消弭匪患。可崇禎愛惜財貨,氣度狹隘,不肯多拿出幾分內帑來救濟流民,又放任陝西巡撫李應期、延綏巡撫洪承疇和總兵杜文煥肆意殺降,導致楊鶴主張的撫局完全失敗,本人更慘遭罷官,不久病死。

崇禎十年三月,楊嗣昌帶着洗刷父親名譽的雄心,上京與崇禎皇帝平臺召對,提出了所謂“張十面之網”、“四正六隅”的軍事策略。

他提出,以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個地方的巡撫“分任剿而專任防”,即以剿爲主,防爲輔;以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這六個省份爲六隅,責成這些地方的六個巡撫“時分防而時協剿”,即以堵擊農民軍進入自己管轄地區爲主,必要時也參加協剿。另以陝西三邊總督統率西北邊兵,同中原地區的五省軍務總理直轄的機動兵力作爲主力,“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楊嗣昌的“十面張網”、“四正六隅”計劃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功,在陝甘一度擊破了李自成的主力,將李自成驅趕到了商州、鄖陽一帶貧瘠的山林之中,又成功迫使張獻忠和羅汝才兩股農民軍主力部隊受撫。

可是就在今年年中,張獻忠和羅汝纔在谷城、房縣兩地重新起兵,不得已之下,楊嗣昌只能向左良玉步步退讓妥協。不僅默認了左鎮的跋扈不法,還讓左良玉掛平賊將軍印,明確授予了左良玉總統各軍的權限。

也因此左鎮的區區一名使者,便能在貴爲一縣知縣的李孔效面前如此囂張。如今連貴爲督師閣部的楊嗣昌都要看左良玉的臉色行事,又何況他一個小小的知縣呢?

李孔效將左鎮客人送出門後,看着一桌的珍饈美味,一丁點吃飯的心情都沒有。左鎮催科追比,急如星火,爲了他的烏紗帽着想,也只能再想方設法,四處籌措一些糧草送去左營了。

“唉,如今蒼生塗炭,黔首百姓難求一餐之飽,我又怎麼能安然坐視,吃下這千金珍饈呢?”李孔效搖了搖頭,一想到竹溪縣中人人相食的慘象,再想到自己還得進一步壓榨縣民,他心下也難免升起幾分惻隱之心,“把這一桌餐都收拾收拾,着去喂狗吃了,本縣兩袖清風,百姓都易子而食了,我哪裡吃得下飯啊!”

“唉!老爺實在是不忍看那可憐的饑民了,你們幾個到縣衙外看看,這縣衙方圓半里內,別讓老爺見着饑民的半個影子!”

===================================

叩、叩。

白旺聽到門外傳來的敲門聲,立刻便十分機警地將武器刀劍丟到了雜草堆裡。

“什麼人?”

自從闖營被秦軍追擊,在陝西城固縣境內渡漢水時,遭到左光先部官軍半渡而擊,便勢如解體,全部兵馬僅剩下不足三百人了。

從此闖營只能藏身山林,到處轉戰逃竄,爲了避免官軍主力的追擊,李自成甚至於都放棄了使用闖將、闖王等已經名動天下的諢號,而化名爲老八隊。

這次李自成定計,裡應外合攻取竹溪縣,一方面是由於三百秦兵進駐縣城,帶來大批口音各異的民夫,使得闖營的人馬可以從容混進城裡,創造良好戰機;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闖營的情況實在惡劣到了極點,這不足三百人的部隊,已到了無三日餘糧的地步。再不有所斬獲,不用官軍搜山,闖營便都要自行餓死了。

也因此白旺更加警惕小心,他知道自己這批混進縣城內的人,關係着攻城能否成功的關鍵,決不能出了任何紕漏。

“小子,是我啊,你認不到你二大大白有財了嗎。”

叩響白旺屋門的,正是李重二和白有財兩人,李重二手上提着那把自制的武器,白有財手上則用一團茅草裹着一顆球狀的東西。白有財和白旺都是米脂人,兩人不僅相識,而且還算得上是遠房叔侄的關係,所以白有財纔有膽子,起了投奔流賊、殺官造反的念頭。

可這對於白旺來說,卻猶如驚天雷霆一般。他本以爲自己混入城內的事情,辦的神不知鬼不覺,卻沒料到他鄉逢故知,被自己的同鄉白有財認了出來。若白有財出首告官,自己被官軍俘殺事小,壞了老八隊的大計,害死幾百個兄弟,那可就不可饒恕了。

白旺當機立斷,與房中另外幾人對視一眼,大家便心領神會,將刀劍藏在身後,小心打開門來,“二大大?咱們有兩年沒見過面了,怎麼你也被官兵抓來做苦役了?”

白有財見白旺打開屋門,毫無戒心,向前一步便邁了進去。還好李重二小心謹慎,他見白旺這麼快就開門,心下已很奇怪,馬上又見到開門的瞬間,屋中躥出兩人、各手持刀劍,砍向白有財,便知道事情壞了。

李重二手中緊緊捏着武器,漢水都浸溼了包裹手柄的茅草,在屋中之人動手的瞬間,他早就緊繃起來的整個身體,便向彈簧一般受到刺激,衝了出去。噹啷一聲,將流賊砍向白有財的一刀擋了下來,但那流賊手中力量極大,這倏忽一刀,便把李重二的武器擊落在地了。

“誤會、誤會,我們也是殺官造反的!”李重二眼見屋中幾人又要揮刀動手,連忙解釋了起來,“蓋老,快給他們看人頭啊!”

被嚇呆了的白有財,這才反應過來,急忙將手中被茅草包裹起來的一顆人頭抖落到了地上。人頭脖頸尚滴淌着一串鮮血,赫然正是白天的時候,將那名被俘流賊虐殺了的官兵。

白旺見到那顆官兵的人頭,再看着眼前被自己嚇傻了的二大大白有財,這才漸漸放下心來。他揮手示意,讓衆人一起進到城隍廟的小破屋中。

屋中除白旺外,另有四人,其中一人便是那手勁極大、輕鬆擊落李重二武器的精壯漢子。他體格魁梧,看起來二十歲左右的模樣,眉間還有一道不易察覺的刀疤,那人望着李重二,帶着點佩服的語氣說道:“好小子,能擋得住老子一刀,是條好漢。”

“噓,雙喜哥,小聲點。”白旺將手指放在嘴邊,示意衆人先不要說話。倒是李重二聽到白旺稱呼的雙喜哥,立刻便將眼前精壯魁梧的漢子,同歷史上李自成的義子李雙喜聯繫到了一起。

那邊白有財則捧着官兵的腦袋,癱軟在了地上,近乎哭訴道:“你是認不到你二大大了嗎,我也是快活不下去了,纔出此下策,想跟着你們幹殺頭換米吃的買賣啊。”

白旺搖了搖頭,說道:“你們是瘋了嗎?居然殺了明軍官兵,這樣便再沒有退路了。”

“沒有退路便沒有退路罷了,誰又稀罕呢!”李重二一邊揉着被李雙喜震得酥麻的手腕,一邊回道,“老子在竹溪活活餓死累死是死,殺官造反被崇禎皇帝活剮了也是死,既然都是死,那我爲什麼不選一個能吃飽飯的死法?”

“你也是米脂人?這麼小的年紀,便敢跟着我二大大殺官了?”白旺看着面前的李重二,有點吃驚,眼前的這個小少年,一年狠辣,雙眼神色靈動,絲毫沒有那種被苦役折磨瘋了的農民,呆滯麻木的氣質。

“不是我跟着蓋老殺官,是蓋老跟着我殺官。”李重二亮了亮手中短刀上的血跡,他和白有財趁着夜色,將喝醉後毫無防備的官兵老爺一刀斷了頭,心裡頭甚至連一點噁心感都沒產生。或許正如李重二告訴白有財的那樣,亂世的人早已不是人了,這官兵不過是一頭豺狼,他連人吃人的地獄景象都看得麻木了,又怎麼會因爲殺了一頭豺狼,心裡便產生波動呢?

白旺和李雙喜兩人對視一眼,都有些吃驚,他們都以爲主導這事的應該是和白旺有親戚關係的白有財,卻沒想到竟是這年紀甚小的少年郎。

李雙喜揉了揉了李重二的頭,爽朗笑道:“好本事,你有這等好本事,確實不應該餓死在這裡。白旺,便讓他們二人跟着我們幹大事,又有何妨?”

“這……事後你去跟老掌盤的解釋,可別說是我包庇我二大大便好。”白旺點了點頭,伸手將白有財扶了起來,算是默認了白有財和李重二兩人加入隊伍之中,“先說好,我們老八隊養不起半張閒嘴,不管是老是少,都得能拼殺幹活,才能跟着我們走。”

李重二和白有財同時點頭,流賊……不,現在應該叫闖營或者八隊了,他們在官軍圍剿下轉戰千里,苦則苦矣,可比起毫無希望的民夫苦役生涯,不知道來得快活多少倍!

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五章 礦徒軍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
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章 反對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五章 礦徒軍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