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

今天三章,直接發,免得書友們今兒看不見闖軍裡的階級異己分子李喵喵。

==============

攻破鄧州的第二天,李自成就開始催促曹營儘快移營前往得勝寨會師了。但羅汝纔剛剛攻破鄧州,感覺自己都還沒有在鄧州劫掠到太多的物資,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多少有些不滿。

李自成用心則就在此處,他知道曹營軍紀較差,一直留在鄧州,不僅會敗壞闖軍近來在河南較好的名聲,也會使本地百姓多受一茬苦。

他雖然知道自己需要想方設法拉住曹營,牛金星也建議李自成犧牲一個鄧州,讓曹營的將士放開了劫掠——燒殺搶掠的快感不是無限的,大部分普通士兵想要的並非縱兵大掠,而是更安穩、更有秩序的生活,現在縱容曹營,將來才更好收編曹營一般將士。

“元帥,放任曹營縱兵大掠,絕不會讓將士們更加擁戴羅汝才的。爲什麼?士兵自己去搶掠財寶,搶到再多東西,他心裡想的都是這是自己搶來的,而不是想的這是羅汝纔給他機會搶的。相反,元帥禁止士兵劫掠,大頭繳獲全部統一分配,威福操於上,士兵因戰功得到獎勵,可心裡首先想的卻是此乃元帥賞賜。”

“簡而言之,威福操於上,才能收攬人心。而曹操縱兵劫掠,雖然一時間能讓士兵高興,可長遠來看卻是使得威福操於下。時間一久,所有人都只記得元帥如何論功行賞,而會忘掉曹操給了士兵多少肆意搶劫的機會。”

牛金星的論斷切中人心最深處的慾望,可謂鞭辟入裡。只是李自成還是顧忌鄧州百姓,無法狠下心來犧牲鄧州百姓,來和羅汝才玩權謀遊戲。

他也自嘲道:“我手上早就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血,又在這裝什麼清高呢?嘿,再有下次,我就聽啓東你的計策。”

牛金星捻着鬍鬚,和老朋友宋獻策感嘆道:“元帥一切皆好,確有龍章之表、人君之姿。只一件不好,便是他都坐到大元帥的位置上了,很多時候還是將自己當成一個陝北的老農來考慮事情——這一點若不改掉,遲早釀成大患。”

宋獻策嘿嘿一笑,咧着歪嘴說道:“自古成帝王之業的人,都要先把屁股放到龍椅的位置上來做思考。元帥卻依舊一屁股坐到老農的地方,究竟能否成就大業?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比大明朝野上的一班僞君子好得多。”

牛金星挑了一下眉毛,感覺宋獻策話中意有所指,不再多言。

這之後,羅汝纔在李自成的連番催促下,終於遵照他的指示,將曹營兵馬兵馬開到熊耳山附近。

羅汝纔沒有直接前往得勝寨,而是在得勝寨西面十幾裡的地方,自己找了一處險要地盤,修建了曹營的老營來安置家眷婦孺。

這些時間,曹營所需糧食都基本上由闖營典糧餉的田見秀和吳汝義供給,不必由羅汝才操心。銀錢、珠寶、布料、衣物、酒肉,這些東西也是隻要羅汝才這邊開口,闖營就沒有不給的。

從這一點說,他和手下的將士們都認爲來投闖軍是走對了,曹營的待遇確實比和張獻忠合營時好多啦。

李自成也是回到得勝寨後,見到白旺經營兩山兩寨如此成功,闖軍的物質基礎這樣雄厚。又得到李來亨的建議,來下定決心如此處置。

李來亨在得勝寨迎接主力歸來後,他一見到闊別很長時間的老掌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同李自成強調拉攏曹營的重要性。

“我們滿足曹營的糧餉需要,一則藉以籠絡曹營將士的心;二則避免曹營過多地騷擾百姓。曹帥雖然能把姿態放的很低,可他內心裡是一個極重面子的人,元帥若無必要,有事時還是應當儘量多地去曹營的老營商量,而不是把羅汝才請到得勝寨來辦事。”

李自成和李來亨意見一致,他越看越覺得李來亨處事用心處處完滿周到,年齡雖小,可卻比李雙喜成熟很多。

而且近來李來亨獨自領兵,更是備受李過和劉芳亮的推崇。說他在武藝和用兵上都進步神速,已有了穩重戰將的氣度。李自成心中甚至感嘆,近兩年前在竹溪縣的時候,自己就不應該生病,錯失了將李來亨直接收爲義子的機會。

他按照李來亨的建議對待曹營,羅汝才和他的親信將領們過去常因張獻忠的盛氣凌人而心中不平,如今見李自成以禮相待,都覺滿意。

原來羅汝才和他的將領們儘管口頭上說要擁戴大元帥,但心裡準備着倘不如意,隨時離開闖軍而去,自奔前程。如今在熊耳山駐紮下來,日子沒過多久,便連最不喜歡闖營的楊承祖、楊繩祖兄弟,都不再說什麼要回去找張獻忠的胡話了。

到七月底、八月初的時候,官軍大隊兵馬雖然還是很拖沓緩慢,但也終於都追到南陽來了。據確實探報:新任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即將親到河南來,指揮賀人龍等部精悍的秦軍,和保定總督楊文嶽一起合力殲滅闖軍。

過去因爲“天德王”的事情,河南巡撫李仙風和秦軍大將賀人龍都同闖軍存在默契,半打半送,所以李自成在豫北豫西來回跑了好幾趟,都是有驚無險。

可是一旦傅宗龍到河南來,他和他背後的督師丁啓睿就可以統一指揮河南各部官軍。李仙風和賀人龍再想放水,就非常困難了。

所以熊耳山中的氣氛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另外李自成空囊供給曹營,也讓得勝寨存糧急速下降,再不主動出擊,大家就又要餓肚子了。

李來亨也感到風雲驟變,空氣都漸漸瀰漫起硝煙味來了。他心裡還掛念着“刀馬旦”羅顏清,只是曹營沒有和闖軍駐紮在一處,兩人實在沒有什麼見面的機會。

而且不知道爲什麼,只要李來亨一說打算去曹營那邊找找羅顏清的時候,他就會突然拉肚子,站都站不住,也是怪事一樁。

不過李來亨還沒想好怎麼找藉口去曹營看看羅顏清的時候,就有不速之客主動上門來找他說話了。

“雙喜哥?不好好休整兵馬,來我這裡作甚?我可不會喝酒,你要是想找人喝酒的話,還是去找搖旗爲好。”

許久不見的李雙喜突然找上門來,讓李來亨微微驚訝。不過兩人畢竟是老朋友,李來亨最初能夠投入闖營,靠的還是李雙喜和白旺的幫助——畢竟李來亨現在連輩分上算他舅公的高一功,都每天直呼“一功”、“一功”了,還能管李雙喜叫哥,算是很尊重他啦。

他看李雙喜一臉悶悶不樂的樣子,便笑道:“到底是有什麼愁事?說出來,我幫你一起想想辦法啊。”

李雙喜手上提着半壺酒,舉起來就是“噸噸噸”幾聲喝進肚子裡頭。苦酒入喉心作痛,他噘着嘴,唉聲嘆氣道:“最近義父總是批評我不懂事,玉峰叔也要我多和闖營裡其他人學習學習。我今天還和黨守素講,說要找小老虎你上上課,結果又給守素罵了一頓,真是愁死人。”

李來亨心知肚明黨守素不太喜歡火速提拔起來的自己,但他並不點破,只是連連勸慰李雙喜,叫他不要太過在意。

還幫李雙喜分析,說田見秀要他多和別人學習,是要李雙喜學習如何同妻子相處——他不是娶了田見秀的女兒嗎?這方面要多花點精力注意啊,不要總把精力全都用在行軍打仗、操練帶兵上面。

想來李自成也是這樣的意思,李雙喜沒必要把自己繃得太緊。他應該學學怎麼同家人相處——元帥最近不是生了一個女兒嗎?聽說非常疼愛,親自起名叫徽柔,你李雙喜是不是也該在這方面加把勁了?

李來亨隨便幾句話就解開李雙喜的心結,讓他放下了沉重的壓力,還捶捶他胸口,笑道:“雙喜哥有嬌妻在家,就要多照顧着點。軍隊的事情,我可以幫你照顧着,嫂子的事情可沒人能幫忙分擔,要你自己用心才行。”

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
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