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

闖軍對孝感的攻勢還是一如既往由郭君鎮出任前敵總指揮,孝感本身沒有多少守軍,所以郭君鎮也就難得一次,可以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兵力。

闖軍從東南西北四面同時攻城,先由炮兵標發炮猛轟,然後弓箭手和火銃手上前壓制城頭守軍,礦徒兵抓住時間挖掘地道、牆基,準備爆破,步兵主力則舉着手牌攻城。

李來亨騎着馬站在北面稍遠處一個高地上觀戰,在他身邊是易道三等一羣衣冠士紳。孝感幾無守軍,這一戰不要花費多少工夫,闖軍就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李來亨才帶上這些人,既是示威,也是警告。

這時候城下傳來轟隆一聲,苗裡琛指揮礦徒兵穴地爆破取得了極大成效,一片城牆轟然倒塌。早已做好準備的闖軍兵馬,立即從缺口殺進城中。孝感守軍本來在士氣和體力上就已經難以支撐了,這時候城牆坍塌,精神更是徹底崩潰,幾乎全數投降。

易道三的堂兄,在湖廣名氣極高的大文人易道暹被闖軍的攻城手腕驚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孝感守軍不多,誓難抵擋住闖軍攻勢,可絕沒想到闖軍攻破孝感會這樣的容易和輕鬆,心中震動,總算覺得易道三把田息拿去跟闖軍搞“公私合營”很有那麼幾分道理。

李來亨看着士紳們震驚的神色,心中好笑又自得,他同前營的兩位果毅將軍高一功、谷可成講了幾句話,要他們嚴加約束入城兵馬,不許殺戮、放火、搶劫。

然後便調轉馬頭,到部隊另一端聽取張皮綆和郝搖旗帶回的消息。

張皮綆彙報的是左良玉已經撤回襄陽,根據紅隊探查的情報來看,左良玉蒐集了不少潰散在河南的官兵,現在在襄陽約有近三萬可戰之兵。雖然大多是驚弓之鳥,但畢竟人多勢衆,又毗鄰隨州,威脅着闖軍後方大本營,必須嚴加警惕。

郝搖旗帶來的消息則更爲緊要,一是丁啓睿帶着約二萬兵馬已回到了武昌,二是張獻忠和革左五營咬在丁啓睿的屁股後面也到了湖廣,現在蘄水一帶活動。

張獻忠是大家所熟悉的人,革左五營則是由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爭世王劉希堯、治世王藺養成和老回回馬守應率領的五支隊伍。

革左五營互不統屬,但爲了應對官軍的威脅,總是聯合行動,總兵力也有一萬多人接近兩萬,同張獻忠不相上下。

張獻忠和革左五營都很關注闖軍的動向,他們在江北進展不利,又聽說闖軍在豫楚戰場上節節勝利,人馬日益壯大,便決定先到湖廣,見見李來亨,再做下一步的考慮。

郝搖旗雖然官位不高,但在起義軍中資歷很深,他同張獻忠以及革左五營的主要頭目都認識,而且頗有交情。

所以李來亨便派他去應付這突然衝入湖廣的數萬兵馬,郝搖旗已把西營和革左派來的先鋒兵馬安置到蘄水縣附近休整。

據說張獻忠和賀一龍、馬守應、賀錦等著名首領,全都已經到了蘄水附近,他們都要求立即見到李自成,若見不到李自成,也要求見到田見秀、李過等闖軍的知名人物或者是湖廣闖軍的最高負責人。

李來亨冷冷一笑道:“他們就在英霍潛山一帶活動,我還真不相信革左五營會不清楚湖廣闖軍是由誰統領的。這些人無非是倚老賣老,想給我來一個下馬威罷了。也好,既然他們來者不善,也就怪不得我用上種種手段。”

他又低頭沉思一會兒,叫張皮綆將方以仁等人叫來,又讓郝搖旗準備一下,待孝感稍稍安定以後,便組織一支兵馬去蘄水同張獻忠、革左五營會盟。

革左五營並未同張獻忠在一處紮營,西營紮營在蘄水南面,靠近長江的地方,革左五營則駐紮在蘄水北面,與西營保持了一定距離。

張獻忠有意和革左五營聯手,先拿下闖軍在湖廣經營已久的基地。革裡眼賀一龍對此頗爲意動,但左金王賀錦和劉希堯、藺養成都很反對,老回回馬守應表面上不置可否,實際上則加強了本部兵馬對西營的戒備,賀一龍沒有辦法,也只好放棄這個打算。

可他們對李來亨還是頗爲看不起,五營首領開會時,馬守應便直接說出大家的心裡話:“什麼狗屁李公子,李來亨這麼一個黃口小兒,憑什麼和咱們平起平坐?就算是他爹一隻虎,也別想給老子臉色看。”

革裡眼賀一龍也附和道:“對對,李來亨怎麼敢讓我們在蘄水這裡等他?他算是哪根蔥?架子居然這麼高,李自成的手下如果都是這等貨色,我們還去投奔他做個鳥。”

但左金王賀錦則勸說道:“你們兩人也不要這麼說,李來亨一個少年小將,可卻能攻佔二府之地,斬殺湖廣巡撫宋一鶴,這是我們五人加起來都辦不到的戰果。他如果沒有幾分本領的話,我們革左五營又算什麼?李自成手下一個小將就有這等功夫,現在到處傳聞什麼十八孩兒兌上坐,可能真要應到他們李家身上。”

劉希堯也說:“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此來本就是打算投奔闖王,一些事情也只能入鄉隨俗。馬老哥看不慣李來亨,那不同他來往,直接去河南就好。”

對於投奔闖軍這件事,革左五營的意見本來就很不一致。五營之中聲威最高、資望最盛的兩人,也就是革裡眼賀一龍和左金王賀錦分別代表一派意見,革裡眼賀一龍對闖軍很不信任,而且他自認爲自己兵力不弱、資歷又高,大可以同李自成掰掰手腕;左金王賀錦則同李自成有老交情,他對闖軍比較瞭解,心中更傾向於直接加入闖軍,協同李自成打天下。

至於老回回馬守應,他也是一個老資歷的人物,意見和革裡眼賀一龍一致,都想要保持獨立性。

而劉希堯、藺養成兩人資歷則就差的遠了,劉希堯是湖廣蘄州人,藺養成是湖廣南漳人,都不是陝北老兄弟。他們兩人的意見更接近於左金王賀錦,甚至於比賀錦還進一步,賀錦想的是去河南做李自成的部下,而劉希堯、藺養成乾脆想在湖廣投入李來亨的麾下。

劉希堯跟藺養成兩人之間,藺養成的資歷又要再淺一些,所以藺養成比之劉希堯,還要更加傾向於投靠李來亨。

革左五營剛回到湖廣的時候,藺養成便暗中通過郝搖旗向李來亨傳遞了一些革左五營的內幕情報。

他見賀一龍、馬守應兩人對李來亨意見很深,便爲李來亨開脫道:“丁啓睿督率二萬兵馬逃回武昌,我想李虎帥也是要堵防丁啓睿渡江恢剿,一時騰不出手來,纔沒有到蘄水來遠迎我們。但看闖軍的意思,他們那邊戰事稍稍平緩以後,李虎帥還是會親自來同我們會盟。”

藺養成本人志氣不長,也沒有什麼野心,也因此他在各家義軍中一向人緣不錯,又比較圓滑世故。他既然說了這話,賀一龍和馬守應也不便再說些什麼了。

而賀錦和劉希堯都是精明強幹之人,他們兩個對視一眼,都感到依照賀一龍簡單粗暴的爲人和馬守應陰陽怪氣的性格,這投闖之事,恐怕多有波折。

不過賀一龍和馬守應還好,更大的問題是此時駐軍在蘄水南面的張獻忠。

八大王資望之盛,還在李自成和羅汝才兩人之上,他一到湖廣,就試探革左五營,流露出了吞併闖軍基業的意圖來。

難以對付啊……

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
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