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

姜瑄後怕的是姜家畢竟和晉商牽連極深,他們當年也參與到了範永斗的買賣中。晉商和滿清之間的物資貿易,山西的邊軍將門們可是從來都沒有缺席過的。

姜瑄現在就擔心陳永福把那些晉商在太原的老窩全部端掉,萬一挖出了許多對於姜家不利的黑材料來,事情就尷尬了。

姜瓖對此也做了一些考慮,他沉吟道:

“我和陳永福並肩作戰了一段時間,以我觀之,他的爲人不會在這種時候因爲這等小事壞掉大局。畢竟現在防守太原,還用得到我們。

何況晉王殿下封我爲渾源侯,是以大順朝的開國功臣目我。我們過去的確是滿虜做過不少交易,但那都是前朝的事情,和大順又沒有關係,陳永福豈會因此害我?

你大可以放心。”

但是姜瓖自己又想了想,他以己度人,覺得還是要小心一些纔好。特別是經過被大同副總兵劉遷背叛的事情後,姜瓖更覺得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

他囑託二弟姜瑄,要繼續在太原城裡收攏舊部。現在大順軍的軍制裡面沒有家丁的位置,士兵待遇大多一致,但姜瓖還是要姜瑄收買壯士豪傑,繼續用過去恩養家丁的辦法恩養一批壯士作爲親軍,以防萬一。

很快姜瓖就在皇宮附近找到了大順的徐侯和殿中軍制將軍陳永福,陳制帥正在帶着大批兵馬拆卸房屋。他不光是把範永鬥爲首的一應晉商老巢全部抄沒,而且爲了籌措守城所需的建材,還乾脆派兵將太原城裡衆多的郡王府也都給拆掉了。

陳永福是個膽大心細的人,這在過去他和闖軍對抗的戰事裡已經有所體現。自從陳永福歸誠大順以後,他的作戰表現也都稱得上是可圈可點。而且因爲陳永福和李來亨的個人關係相當密切,他過去和李來亨的交手經驗也比較豐富,所以對於楚闖軍隊中醞釀的種種軍事革新的因素,陳永福都能夠一概接受。

陳永福現在比起當年在馬牧集的時候,變化更大。他懷柔靈巧的身段手腕沒有退步,膽大心細的行事作風更上了一層樓,而且由於是大順軍的一方主帥,不再受到過去明朝官場的層層鉗制,身上又多了一層雷厲風行的氣派。

順軍拆毀太原城中的晉商大院和各處郡王府以後,陳永福猶且覺得石料和木材不足,乾脆狠下心來,決定把那豪奢廣闊到過分地步的晉王府,也就是如今的大順朝太原行宮,也一併拆毀。

姜瓖見狀大吃一驚,拆毀晉商的宅子和郡王王府都沒有什麼。可是晉王府如今是大順行宮,而且還是老萬歲的登基之地,怎麼能隨便拆除?

“將來聖上和殿下追究起來怎麼辦?”

姜瓖憂心忡忡,陳永福卻感到這個問題不值得一提。

因爲死了兒子而對清軍滿懷仇恨的陳永福,反而笑道:

“我自行宮取石料、木材是爲了修繕城牆,晉王殿下自會寬之。姜將軍不要擔心。”

姜瓖如何會不擔心?他心下覺得陳永福乃是晉王殿下的貼心人,而自己雖然在田牛之變時向李來亨積極靠攏,可到底算不上楚闖嫡系,如何跟陳永福相比?

陳永福可以大膽拆毀行宮,自己要是附和起來,將來可就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

姜瓖以己度人,就開始大作聲勢勸阻起來。他倒不是真的要勸止陳永福拆除皇宮,而是要讓太原軍民都知道自己反對這件事情,免得將來在晉王那裡落了口實。

陳永福對姜瓖一肚子小心思瞭然於胸,自從兒子陳德被清軍殺害以後,陳永福性情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他對姜瓖這番表演沒有放在心上,只是不聲不響地提起將範家抄家時找到的不少“黑材料”。

“姜將軍是範家的座上賓,這倒是我沒想到的事情。”陳永福笑道。

姜瓖淌着冷汗說:“誤會,這都是誤會。當年山西將門,誰人能和晉商無涉?非我姜瓖一人如此啊。”

陳永福靠近姜瓖,直接說:

“老兄放心吧。只要守得住太原,守得住山西,晉王殿下豈會追究你這件事情?當初田牛之變,你主動找到我這裡,將田見秀的事變內幕全部通知給晉王,使我在晉王心中有了一席之地。

晉王和我都不會忘了此事。老兄放心吧,待我們攻破大同,把範永鬥一家合門處死,誰還知道那些糊塗賬呢?”

姜瓖大喘了一口氣,趕緊拍胸脯保證:“大同我必親破之,劉遷、範永鬥二人我也一定親手殺掉!陳帥放心,太原固若金湯,濟爾哈朗和葉臣兩個虜賊以區區數萬之兵能辦得什麼事!”

可惜姜瓖信誓旦旦的話音才落,遠方城牆處就又傳來了炮彈正中城牆的磚石坍塌聲。轟隆隆的數聲巨響以後,大地震動,連陳永福的臉色都變得不大好看起來了:

“我們新築的幾處炮臺,這下是全部完蛋了。”

城外的清軍又對太原城發起了新一輪攻勢,自從濟爾哈朗到山西以後,清軍的作戰方式就變得十分詭異。他們完全不再像過去那樣愛惜滿蒙八旗兵的人力,而是用一種近乎於同歸於盡的方式來攻城。

敵人的紅夷大炮沒有太原城守軍的紅夷炮精準,威力也不及太原守軍的紅夷大炮強悍,但是在數量上更多。

而且許多八旗兵都是在炮擊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開始攻城,太原外側的新築炮臺這下子是盡數被摧毀了。

大順軍爲了抗衡清軍的猛烈火力,這段時間來一直都很重視在守城的時候多築造厚實的炮臺,來防止敵人肆意炮擊。可炮戰的結果還是清軍取勝,這自然是兵力差距所致,順軍寡不敵衆,當清軍不惜傷亡地全力進攻時,自然顯露出節節敗退的狼狽模樣。

難怪陳永福會發狠到連大順朝的行宮都要拆毀,他也是擔心太原城在濟爾哈朗這種完全不計得失的攻勢下將會陷落。

城牆繼續受到炮擊,大地震動,陳永福的嘴脣都被炮聲震得顫抖起來。

他知道現在多爾袞的主力大軍正在從河北南下,一馬平川的河北平土很難抵擋滿洲鐵騎的進攻。這種時候太原突出部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陳永福和姜瓖能夠率領一支精兵反攻拿下井陘關,然後再出獲鹿,攻下清軍兵力空虛的真定府、河間府一帶,就能夠切斷多爾袞的後路,使得前線清軍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但是現在看來,太原城是自保都還很困難啊。

姜瓖面色也很沉重,好在他已經聽進去了陳永福的話。知道只要打贏了太原保衛戰,李來亨纔會把姜家過去的所有不光彩歷史一概翻過去,可如果打敗了,或許晉王殿下就會舊事重提,拿他姜瓖的人頭來泄憤。

現在清軍已經把姜家留在大同的親戚族人全部殺光,家產也都被範永鬥盡數奪走。

如果在大順這邊也待不下去了?難道姜瓖還能逃去四川和江南嗎?

天下雖大,可太原就是姜瓖的墳墓。他要麼戰死在這裡,要麼就在離開太原後死去。

“陳帥放心,濟爾哈朗雖死不能破城。”

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章 白土崗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
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二章 白土崗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八章 英雄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