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

明清聯軍的東進行動,在最開始就暴露出了災難性的混亂。阿巴泰帶領清軍先行出發,紀律嚴密的東虜,好歹在這個生死關頭表現出了過人的行動效率。

可是其餘明軍部隊,則各有各的毛病。

李輔明的前屯鎮行動最快,他最早跟在阿巴泰的身後,將部隊拉走,可是前屯鎮在之前的白溝河大戰中損失是最大的,幾乎被打成了半個空架子,這樣一點點戰力,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剩下的關寧兵裡,高第麾下的山海關關兵態度還算是比較好,可是吳三桂和劉澤清兩部建制最爲完整、兵力最爲雄厚的軍隊,就採用了各種辦法和各種藉口,拖延出發的時間和行軍的速度。

大量士兵擁堵在道路上,聯軍的戰馬、騾子和車輛數量都嚴重不足,吳三桂又要求明軍部隊必須將火炮完整帶走,這更加加劇了大軍東進的後勤負擔。

雪地上到處都是胡亂橫亙的車輛,士兵們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的,沒有幾個人從之前的激戰裡回覆過來,絕大部分官兵都對把這一仗繼續打下去的事情,感到興趣缺缺。

特別是當人們知道了東進的目標後,以遼人爲主的關寧軍,不可能不對阿巴泰的目的產生非常強烈的疑懼心。

這是憑什麼呢?他們這些遼兵,和關外的滿洲人屍山血海裡打過了多少仗啊!

今天卻要求他們爲阿巴泰助戰,幫助所謂的“東師”,救回一支迂迴部隊。

話又說回來了,說好的借師助剿、東師助戰,如今這是成了什麼樣子!

此前的白溝河激戰,已經耗盡了關寧兵們的心力。他們已把對流賊的輕蔑完全收起,而且在戰鬥過程中清軍過於一般的表現,也使得廣大普通官兵,對於陳新甲“借師助剿”的國策,倍感失望。

難道放棄了這樣深沉如海的仇恨,換來的就是阿巴泰這樣三心二意的幫助嗎?

還要我們去爲他擦屁股呢……

士兵們既然是這樣想着,情緒當然就受到很大的影響。體現出來,就是關寧軍的風貌疲頹盡顯,士氣跌到谷底,軍心也到了瓦解的邊緣。

即便李建泰強行催促大軍出發,李輔明也確有和流賊殊死搏鬥、決一死戰的打算,可是對普通官兵們來說,這一仗已經沒有了什麼繼續打下去的必要。

“高鎮臺,連標營裡也有一支兵馬,說是因爲騾馬不足,要停下來休整一下才能繼續新軍了……”

高第聽到這條消息,也覺得焦頭爛額。他對清軍好抱有一絲希望,以爲阿巴泰和洪承疇都是百戰名將,或許真的有辦法扭轉不利的戰局。

可是很顯然,山海關的關兵們,並不像高第一樣對阿巴泰深孚厚望。他們在倉促間被拉出大營,在冰天雪地裡向凍結起來的白洋澱行軍,這一切情況都消磨了人們的鬥志,使得戰士們紛紛找出藉口,想方設法地非要留在後方。

在大冷天裡,高第還是不得不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他看着清軍和李輔明的兵馬又行出一段距離,內心的不安感愈發強烈,只能勉力鼓舞部下說:

“去……再想想辦法,籌措一些騾馬。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找吳鎮臺,請他幫幫忙。長伯是我的老朋友,這點小忙他一定會幫我的。”

話是這樣說,可是高第自己往後望了兩眼,看着士兵們臉上毫無生氣的那副模樣,再看看後隊堵塞起來的道路,心中就越發沒底。

他對吳三桂和劉澤清的拖延,漸漸感到了緣故所在。可是即便明知道情況如此,高第重新看了一眼大明的旗幟,還是心想:

大明啊大明,我算是對得起你了……

可是更多的人,並沒有和高第抱持有相同想法。例如他本家的高起潛,現在就和吳三桂湊在了一起,高起潛知道以明清聯軍現在混亂的情況,突然拔營東進,絕對沒有多少勝算。

諸將之中,只有吳三桂和劉澤清兩人看得清楚情況。而以實力論之,劉澤清的山東鎮是一支著名的不能打的部隊,反倒是吳三桂麾下的寧遠鎮,堪稱是關寧軍中的精華所在。

如此想來,高起潛準備抱住吳三桂的大腿,就一點都不奇怪,反而顯出了他高遠的目光來——如果說這種各行其是、各尋出路,也稱得上是高遠的話。

“鎮臺做好準備了嗎?此戰前景叵測,東虜的用心,鎮臺更要萬分小心啊。”

面對高起潛有意無意的試探和慫恿,吳三桂只是拍了拍劍柄,做出一副志在長遠的樣子,笑道:“腰間劍尚在,我便無懼任何情勢的變化。今日一戰,勢能摧破流賊,中興朝廷。若果戰敗,則我也不吝以此劍爲大明江山效死殉身。”

“鎮臺高瞻遠矚,許身與國,佩服、佩服……”

“大軍啓行,糧秣爲第一要務。高、李二鎮,都向本鎮索借糧秣和騾馬……唉!可是寧遠鎮的情況,還不是一樣的窘迫,我哪裡有辦法去解決呢?朝廷勉強籌措了一點糧餉,又大半給東師餉之用,我們這些人只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吳三桂看着慢慢延伸到地平線盡頭的大軍隊列,他的眉頭緊緊鎖在一處,雙目如利劍一般銳利,好像看穿了戰場上升騰起的霧氣和重疊的戰塵,睹到了這場戰役、這些軍隊和將士,還有大明王朝命運的歸宿。

在這些軍隊裡,山東鎮士兵的表現最差。劉澤清手下的兵馬,經過幾次潰逃,實力已受到了很大損失。雖然劉澤清的兵力,還比此前在白溝河大戰中出了死力的高第、李輔明二鎮爲多,可是他的精兵、家丁數目,就遠不如二鎮了。

可是偏偏這樣一支實力羸弱的兵馬,現在卻控制着聯軍中數目相當可觀的騾馬、車輛和輜重。劉澤清故意把軍隊落在了大軍隊列的最後方,看起來是因爲他的軍隊素質最差,這樣的佈置可以避免山東的迅速潰敗。

但吳三桂卻看得十分清楚明白,劉澤清這廝是想做些什麼。

人心各異,各行其是,這場仗還有打的必要嗎?

“哼,情勢如此……”吳三桂冷哼一聲,他摸了摸手中的寶劍,終於將劍柄緊緊握在了自己一人手中,“誰家種果誰家因,我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高起潛楞了一下,終於對吳三桂頓首說:“朝廷成敗,悉在公一人之身……回京以後,我定當爲鎮臺竭力迴旋。”

“哈哈哈!”

吳三桂哈哈大笑道:“自古國家興亡,既關人事,也在歷數。咱們,盡力爲之吧!盡力、盡力。”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章 順兵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