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

“東師已經和闖賊打起來了!”

“前面已經開戰了!”

“前屯鎮也不動了!”

“前屯鎮垮下來了!李鎮臺讓闖賊殺了!”

“東師……他媽的東虜都跑了!”

劉澤清隨口說出的一句話,馬上在山東鎮將士的嘴巴里產生了種種變形,並迅速擴散到山東鎮和寧遠鎮兩部兵馬所有人當中。

而且謠傳只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越傳越離譜了,以至於到了使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李輔明的前屯鎮跟着清軍暫時休整以後,有山東鎮的士兵發現了前屯鎮停下腳步的情況,在高度緊張和恐慌的氣氛裡,就立即胡亂猜想這是前屯鎮已經崩潰的跡象。

既然前屯鎮已經崩潰了,那麼前屯鎮總兵李輔明當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了。人們當即就猜測李輔明大概已經戰死了,否則前屯鎮又怎麼會突然崩潰呢?

李總兵竟然被闖賊殺了!

這樣一條傳聞,在後方的明軍隊伍裡,馬上就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影響。數不清的將士都被嚇壞了,李輔明是關寧軍中的一員悍將,即便是對關寧軍並不熟悉的山東鎮將士,也都在之前的白溝河會戰中知曉了李輔明的英勇善戰。

可現在他竟然爲大明捐軀了,而且捐軀的這樣快,根本還沒有開仗多久吧?

什麼樣的情況,纔會讓李輔明這樣一個驍勇的將領突然被闖賊擊殺呢?好像也只有東虜突然跑掉一個原因吧!

巨大的恐慌傳遍了全軍,劉澤清只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他隱約察覺到官兵們的恐慌更多是在自己嚇自己。可是劉澤清也明白一個道理,既然官兵連自己嚇自己,都能恐慌到幾乎崩潰瓦解的邊緣,那麼在這樣的狀態裡,官軍又怎麼可能打贏一場艱苦卓絕的殊死決戰呢?

劉澤清早在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時局不利時立即逃跑的準備,但直到到了眼前這一刻,當他發現官兵們僅僅因爲幾句荒誕的謠言,就突然到了士氣完全崩潰的懸崖邊上時,才徹底明白了局勢的不可挽回,下定了立即“轉進”的決心。

“前鋒交戰不利……大勢已去!我們走,現在就走。兄弟們,撤去京師還有出路,再不走可就只有全軍覆沒一條路可說了。”

劉澤清當機立斷,他並不是真的相信前鋒交戰不利,局勢已經不可挽回,而是從將士們的軍心狀態裡,看出了聯軍此戰再無前途可言。

那麼與其跟着阿巴泰一條道走到黑,不如趁着現在這個機會跑掉。

劉澤清估計,現在朝廷能夠指揮得過來的兵力,只剩下了孫傳庭的三萬人馬,關寧軍的三萬人馬,還有自己的山東鎮這一支兵力,剩下的京營操軍,完全是就是充數的存在。

所以就算自己現在陣前逃亡,只要山東鎮還掌握在手上,還捏在自己的手裡,崇禎皇帝就絕沒有辦法處置他——說不定等到前鋒真的不利以後,自己的山東鎮作爲明軍中少有的建制完整的部隊,反而還要繼續受到崇禎皇帝的重用。

“到此地步,只能走了!”

阿巴泰怎麼都沒有料想到,他只是下令軍隊稍稍暫停休整一步,居然就在後方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

劉澤清突然率領山東鎮的數千兵馬脫離明軍隊列,向北逃竄,這讓剛剛停下休整,準備迎接白洋澱決戰的高第和李輔明兩鎮都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思議。

可是在吳三桂看來,劉澤清的北逃,就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了——劉澤清已經走了,先機被他搶佔,自己不趕緊撤走,難道還要等着高第和李輔明,甚至是阿巴泰,一個一個的拿自己墊背嗎?

高起潛望着吳三桂,吳三桂則望着亂成一團的關寧軍將士們,兩人相視一眼,馬上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高起潛忍不住感嘆道:“朝廷恩養天下二百餘年,今天真的要到如此地步?”

“呵呵。”吳三桂冷笑道,“是前鋒交戰不利,劉澤清聞訊驚潰而走。我們在這裡力戰斷後以後,爲了保住官軍主力,才拼命突圍而出……我對朝廷,已經是夠對得起了吧?”

“吳鎮臺……吳鎮臺是國之柱石,此後皇爺還要重用您呢。”

“這就沒什麼可說的……走吧,咱們再不走,可就真的成了劉澤清的墊背貨了。”

一聲令下,寧遠鎮的兵馬也跟在劉澤清之後,馬上開始向北轉進。局勢的發展實在讓人吃驚,高第派往後隊詢問情況的探騎,還沒找到劉澤清,就發現連吳三桂都跟着跑了。

本來聯軍的後隊就因爲吳三桂曲意拖延時間,擁擠堵塞成了一團,現在寧遠鎮突然北逃,後方形勢就更加混亂起來。高第派來的探騎根本弄不清楚一點情況,他只發現山東鎮和寧遠鎮這兩大建制完整的強鎮突然北逃,後軍形勢陷入一片動盪之中,大局糜爛,除了後方遭到了闖賊的偷襲,還有什麼理由能夠說明這一切呢?

“什麼!?後軍遭到闖賊偷襲?”

高第和李輔明兩人面面相覷,闖賊分明已經鑿冰斷河,怎麼可能突然渡過了白溝河,襲擊了聯軍後方?

李輔明臉頰顫了兩顫,揣測道:“難道闖賊鑿冰,不是爲了阻止我們南攻,而是爲了迷惑我們?其實闖賊早已收集了大批渡船,鑿冰以後又馬上渡河過來偷襲我們?”

高第也聞之心驚:“不意料想小李賊用兵是這樣的神鬼莫測!”

夾在諸將中間的督師大學士李建泰則完全失去了方寸,他本來就不熟悉戎事,對於白洋澱的決戰,希望也不過完全寄託在東師之上罷了。

現在突然聽說寧遠鎮、山東鎮兩鎮遭到流賊突襲北潰,當然是心膽俱裂,嚇得幾乎是說不出話來。

李輔明看到李建泰差不多快要癱軟在地上了,便嘆氣道:“督師,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我們回身逆戰,把闖賊這支抄擊後路的部隊打垮,或許還可以反敗爲勝。”

高第聽到李輔明這話,也回過味來了,他極力贊成道:“

對!小李賊用兵太高明,幾乎讓我失去方寸。其實仔細想來,現在前鋒還沒有交戰,小李賊卻先用重兵偷襲我軍後路,能夠這麼快打敗寧遠鎮和山東鎮兩鎮,必是相當主力所在。

如果我是闖賊,我一定先派部分兵力在白洋澱和聯軍前鋒交戰,牽制住聯軍主力以後,再渡河偷襲後路。流賊要是像我說的這樣用兵,咱們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輔明握緊拳頭道:“可惜李來亨計不出此!現在流賊看起來偷襲得手,形勢大好,其實首尾不能相應,反而給了咱們反擊的大好機會呀!”

“兩位將軍以爲?”

李建泰聽着李輔明和高第兩人的分析,也漸漸被他們的樂觀情緒所感染,升起了反敗爲勝的希望。

高第撫了撫鬍鬚,他閉上眼睛,重新思考一遍後,終於把手搭在李輔明肩上,堅定地說:

“吳長伯和劉澤清兩鎮都已經垮掉了,朝廷只剩咱們和孫白谷一副家當。與其在這裡束手待斃,不如回身逆戰,和流賊決一死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李輔明刷的一聲把佩刀抽了出來,他不愧是關寧軍中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此時面對不利局面,反而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豪情:

“前屯鎮將士,都跟我回身逆戰!前隊變後隊,往回衝!把流賊都逼進冰河裡面吧!”

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十五章 身後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章 左鎮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六章 虯龍溝
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十五章 身後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七章 左鎮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十六章 虯龍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