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

從秦開始,土門關就已經築有雄稀的關城,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修築了以咸陽爲中心的驛道,井陘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的重要一段。

所謂“一京二衛三通州,趕不上獲鹿旱碼頭”,這是對井陘道,尤其是其中土門關在太平時節的讚譽。天下太平時,這裡是晉陝和北直隸三省山區與平原商業貿易貨物集散中心,山西煤炭、砂貨、鐵貨等源源不斷地涌入獲鹿,東部平原的糧食、棉花、布匹和本地建築材料石灰、青石雕刻?通過井陘道進入西北。

許多年來,販運貨物者絡繹不絕,大車小輛,駱駝騾馬成羣結隊,由獲鹿轉運發往各地。

但是到了戰時,特別是當大明朝終於發展到了末世時刻,土門關就成爲了一個關鍵性的軍事要衝。

形勝顯赫的土門關,襟晉陝而扼三省,原本東土門的十里長街均系石塊鋪砌,街旁店門店鋪均是木板嵌成,晝抽夜閉,到處是買賣貨棧、糧行、花行和騾馬店。

現在大順軍的士卒們,則將原本鋪滿道路的石板全部拆除,作爲加固城防的材料。甚至連那些商棧門店的建築材料,絕大多數也被大順軍借來用作了防禦之需。

當然,大順軍堅持奉行着“平買平賣”的政策。這是哪怕對於大順軍充滿階級仇恨的北方文人士紳,也不得不在其充滿污穢僞飾之語的筆記中,所必須承認的吉光片羽的現實。

即便不算楚闖在湖廣極爲成功的經營(依靠營莊制,一年已經可以掌握約一千萬石的糧食,依靠懇德記和士紳田息轉工商股本的政策,又掌握了上百萬兩的貨幣化收入),僅僅是李自成直接掌握的河南、西北及晉南之地,憑藉大順的屯田政策,以及雖然已經大爲減弱,但還保留相當威懾力的拷掠追贓和助餉政策,大順軍的財政情況,比之明朝實在健康了太多倍。

張皮綆作爲楚闖將領,另外又有李來亨的財政支持,手裡的銀錢糧餉,自然還比大順軍其他部隊強上許多。

手裡有錢有糧,心中自然不慌。

靠着這份底氣,張皮綆大可以在井陘散財,對本地居民,採用“平買平賣”的辦法拆取建材,不至於因爲緊急徵發物資加固城防的緣故,引發軍民之間的對抗情緒。

曾經康衢數裡、巨室千家、商賈輻輳、富甲全境的獲鹿旱碼頭,現在已全部被清軍佔領。虜騎四出,不止探騎,一切商販平民都遭到清軍騎兵的殘酷截殺,數十里的道路之上,曾經的繁華早已煙消雲散,只剩下了肅殺寂靜的戰場,和充斥耳目的濃厚血腥味。

順軍兩支援兵在張鼐和張皮綆的率領下,疾馳東出,趕赴井陘道的最東口土門關。本來土門關雖然是井陘口中一座雄稀的關城,但畢竟還不是井陘最爲雄壯強勁的要塞之一,清軍如果依靠其雄厚的兵力優勢,不顧代價地施展攻擊,那麼土門關的確有那麼幾分陷落的危險。

只可惜皇太極計不出此。

“皇太極用兵太謹慎啦!”

義侯張鼐飛騎衝過十里長道,帶領大順軍中最爲嫡系的中營親軍馳入土門關關城。他身先士卒,第一個進入關城之中,清軍此時似乎還在猶豫之中,並沒有下定決心全力攻城,在土門關關城之間,張鼐估計一線的攻城兵力只有數千人而已。

“永昌天子到!”

中營親軍是大順五營之中兵力最爲雄厚的一部,實力遠在劉芳亮的左營之上,真實戰鬥力,未必弱於李來亨的前營——亦即楚闖全部兵力。

張鼐身邊的親衛全都是長年護衛李自成左右的元從驍騎,他們進入關城以後,便迅速將大順開國皇帝永昌天子的旗幟插到城頭,並沿途疾呼“永昌天子已到”的口號。

本來守在土門關關城上面的士卒,突然遭遇清軍的猛烈襲擊,想到傳聞中皇太極正勒兵百萬,將踏平河北的事情,哪怕是堅強的大順軍官兵,也難免產生畏懼和動搖的情緒。

現在他們聽到李闖王援兵已經抵達井陘的消息,特別是看到張鼐左右驍騎打出的大順天子旗號以後,動搖的情緒馬上就急速轉變爲狂喜和興奮。

闖王來了!

永昌天子到了!

“萬歲帶援兵到了!”

“皇爺出關,闖軍萬勝!”

大順開國不久,順軍將士中還有很多人依舊使用着闖軍、闖王的稱呼。但是這回是天子儀仗抵達土門關關城,人們心中不免升起一種高山仰止的尊崇感。

守軍士兵們因此沒有用大元帥、闖王這些稱號來稱呼李自成,而是不約而同,一起使用了陛下、天子、萬歲和皇爺等等尊號。

李自成的建國稱帝,的確是士氣上對於大順軍將士造成了很大正面影響。

張鼐勒馬土門關,他讓更爲熟悉關城防務部署的張皮綆接管防線,數以千計的順軍援兵如洪水一般衝上城頭,箭矢、火銃、大炮接連發射,城下的清軍攻城部隊先鋒,看來是沒有預料到守軍突然增強的兵力,馬上就吃下大虧,丟下許多屍體和攻城器械以後,就匆匆後退了很遠的一段距離。

“皇太極用兵真是太拙劣了,張皮綆你守住關城,看我帶一部騎兵出城逆擊,肯定能斬獲不少東虜的首級!”

張鼐看清軍攻城部隊這樣輕易就被擊退,戰意振奮,更感手癢,馬上就要囑咐張皮綆守衛關城,自己帶領大順軍中最爲精悍的李自成親軍驍騎出城反擊。

好歹張皮綆也是跟隨李來亨打過不少大戰的宿將,雖然年輕,但也有幾分持重的性子在。皇太極老於用兵,其佈置在真定附近的兵力,很可能還在十萬人以上,雖然現在攻打土門關不利,但也不是張鼐所可以輕易逆擊的。

張皮綆生怕義侯冒然出擊,趕緊抓住這毛躁年輕人的手臂,急忙勸道:“義侯!中營是大順五營戰兵中最爲精銳的一部兵力,中營親軍驍騎,又是中營之中最爲精銳的一標騎兵。這樣一支精兵,豈能初戰就冒然陷陣?清軍兵力雄厚,萬一被圍,對大順軍之後作戰的士氣就會產生很壞影響了!”

張鼐嘖了一聲,反對道:“啓翁同我講過,狹路相逢勇者勝,聖人治兵,先戰者勝。東虜攻城失利,倉惶撤走,再沒有現在更好的逆擊機會了。再說,我部全都是軍中驍騎,用來守衛關城無疑是大材小用。天下間哪裡有用騎兵守城的道理?騎兵就要用於追擊野戰呀!”

張皮綆還想勸說張鼐持重一些,等待李自成後續的八萬主力抵達,合軍一處以後,再出土門關攻獲鹿,解除真定之圍。

但是張鼐向來是一個勇於野戰,鄙夷防禦的人。他的宗旨就是防守永遠不如攻擊重要,就從兵法上來說,防禦是一種特別有利的作戰形式,但是進攻肯定能夠獲得更多的主動權,所以張皮綆也不能說張鼐勇於出擊,存在什麼不對的地方。

何況來自中營的驍騎標,本來就是李自成的禁中宿衛。他們從前是闖軍裡最爲精悍的一部親衛騎兵,現在更加是李自成的御營和殿前羽林軍,心氣之高,也不容許他們躲在土門關的關城裡,毫無作爲地等待永昌天子的抵達。

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七章 無派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章 太原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
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七章 無派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章 太原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章 小徽柔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