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

可是普天之下,億萬斯民,其實又有幾個小民能夠過上稍稍安定的平凡日子呢?

陝西、四川、偏沅、安廬、閩粵……甚至於江南,佔據天下戶口絕大多數的平常百姓,依舊是欲得一日安閒而不能。

李來亨愉悅的心情,不能不爲這種想法所沉痛打擊。

更何況現在已經是崇禎十五年的下半年了,天傾在即,誰能挽之?

李來亨自信自己已經爲闖軍做了不少工作,現在的闖軍實力遠比歷史上同一時期的闖軍強大得多。可是即便如此,李自成就能夠抵抗住清軍的那三板斧嗎?

如果李自成擋不住的話,天傾要由誰挽之?

自己嗎?

可是李來亨又真的做好以一己之力支撐起天下的準備了嗎?

其實大部分人都可以漸漸認識到,李來亨並不是那種才氣逼人、恢弘豪闊的大英雄。

恰恰相反,他沒有李自成的寬闊胸懷,反而常常計較一些小事,心胸雖然不能說特別的狹隘,可是也絕對稱不上多麼寬宏;他也沒有李過的赤誠和正直,身上毫無一點李過那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更加談不上具備李過那種大公無私的犧牲精神。

甚至於李來亨還沒有李雙喜那般的勇猛善戰!

李來亨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他常常因很小的利益而忽視了大局,甚至於一葉障目,把自己和闖軍上下的性命都搭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上;他還常常在面臨關鍵性的抉擇時,不失時機地在最關鍵的一刻妥協下來,亦或是在關乎闖軍大局的根本性問題上退讓。

要形容李來亨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最準確的似乎就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這一句話。

這絕非是一個偉大英雄、一個偉大領袖所該具備的人格。

毋寧說這實在是一種完全拿不出手的人格魅力。

可是即便如此,這世界上也存在許多隻有李來亨才能完成的事情,這世界上也存在許多隻能被李來亨拯救的人和物。

即便匹夫之流,即便是李來亨這樣一個人格實在談不上高尚的匹夫之流,當狂潮來襲的時候,他也有必須站出來的勇氣。

在那個關鍵的時刻,只要他能夠站出來,能夠承載天下、能夠承載百姓、能夠承載一個民族的期望,他就可以成爲這個時代的英雄。

“還有多長的時間?我還有多長的時間?”

李來亨本能地自言自語道,陳藎聽到這句話不免感到奇怪,問道:“時間不早了吧,大帥是不是要準備大軍東行的事務了?”

“對……大軍東行,我是該去追擊袁時中、會一會徐州剿總史可法的,這纔是我的重擔。”

李來亨沉默了幾秒鐘,他臉上露出一種很複雜的表情,似乎在思索些什麼問題。接着,李來亨突然讓張皮綆去把支度使白鳩鶴和現在擔任軍器院總監的張光叫來。

以前闖軍的軍械生產都是由鶴爺負責,不過隨着闖軍湖廣地盤的急劇擴大,鶴爺要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雖然他有支度副使張玉衡這個能幹的副手幫忙,但也有些應付不過來。

本來由白鳩鶴兼任的軍器院總監一職,就轉交給張光負責。闖軍在湖廣的急速擴張,也吸納了不少來往於江漢地區的商人,張光是福建商人,也是少見的天主教徒,闖軍仿製紅夷炮的工作,就是由張光主持的。

他能力也算出衆,特別是擅長數學,而且和武昌的一些西洋傳教士關係很好。闖軍從張獻忠的手上接管武昌以後,張光便把居住在武昌的西洋傳教士請到了軍器院,和他們混在一起研究火器開發之事。

這之中,李來亨最重視的就是自生火銃的仿製。

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闖軍第一次繳獲到燧發槍,是在沈莊軍事變的時候,當時麻城一些士紳手上就持有從廣東高價買來的自生火銃。

李來亨自然知道燧發槍的價值和重要性,所以闖軍在麻城繳獲到自生火銃後,李來亨便立即讓鶴爺開始展開仿製的工作。

只是燧發槍的仿製遠沒有李來亨想的那麼簡單,燧發的機械結構其實還算簡單。最困難的問題在於要量產燧發槍,首先要解決量產彈簧的問題。

白鳩鶴和張光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的彈簧片,這次張光又親手將軍器院生產出來的一件彈簧交給李來亨查看。

李來亨把這支做工已經相當精細的彈簧片捏在手中,反覆把玩了數遍,問道:“你們有試着把這個彈簧裝到自生火銃上面沒有?”

白鳩鶴把鬍鬚捻起一根,笑道:“用這個彈簧片擊發的自生火銃,不管是射擊的速度還是發火率,都遠在咱們的鳥銃之上。若能把自生火銃推廣開來,普及到全軍,闖軍的實力又將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如此說來,最大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量產問題嗎?”

“對,軍器院的工匠已能打造出相當精細的彈簧片。可是如果要如節帥所說的那樣,把彈簧片拿去製作自生火銃,如此多數量的彈簧,我們還是要花非常長的時間去做。”

李來亨聽到這裡,嘆了一口氣又把彈簧片放回到桌上,他知道要將燧發槍普及起來,看來依舊不是一件短時間內就能做完的事情。

wWW●tt kan●c○

“我們和黃麻士紳公私合股幹買賣,近來拿下襄陽、漢口、武昌,又新開了許多作坊。咱們闖軍自己搞出來的揚武藍配方,這染料的生產我都讓湖廣士紳們分了一口肥,闖軍換裝,一年夏冬兩身的軍衣是多大的買賣?可卻不見他們搞作坊、搞買賣,搞出什麼新東西來。”

李來亨很有些鬱悶,他雖然用營莊制剝奪了湖廣士紳三分之二以上的田產收入。可是隻要這些士紳乖乖聽話,不再在土地問題上作妖,把剩下的田息收入全部投到闖軍公私合營的產業裡,現在的收益也是絕對不小的。

可是這些士紳還真是沒有半點出息,說什麼資本主義萌芽,李來亨也算給足了他們面子和條件,在襄陽、漢口新辦了許多規模不小的工坊。

可惜完全沒有見到這些士紳引進、開發出什麼新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來。

終究是一羣土裡刨食的鄉巴佬咯,要等這些田舍翁自然轉型成工業家,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了。

“王臣,我去鄖陽的這段時間,懇德記有沒有將之前說好的那些果實、藤蔓、種子送來襄陽?”

“哦,這件事蕭掌櫃特地和我講,說是新送來的這些果實和種子十分寶貴,要我萬萬小心保管。聽他說,有玉米、有甘薯,哦,還有土豆,土豆這東西確實珍貴,乃燕京特產,其名不下於遼東之松子,薊北之黃花。”

“哈,土豆這樣值錢的嗎?”

李來亨啞然失笑,他倒不知道土豆早在萬曆年間已經傳入中國,而且還成爲了一種被上流社會珍重的寶貴美食。

徐渭就有五律詩《土豆》一首說:“榛實軟不及,菰根旨定雌。吳沙花落子,蜀國葉蹲鴟。配茗人猶未,隨羞箸似知。嬌顰非不賞,憔悴浣紗時。”

徐渭一生輾轉南北,見聞廣博,卻爲區區土豆作詠,將其視作上等美食,也可說明這個重要的高產作物種植數量極少,於民生而言意義還很小。

土豆的根莖種塊是懇德記經過九江的行商,從北京採買來的。而玉米和甘薯,則是直接從岳陽向廣東商人買來的。

這幾種高產作物此時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其中隱藏的巨大能量還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來。

李來亨把這些根莖種子視爲了將來萬一不測之時,最後的翻盤手段。

“土豆、甘薯、玉米,都適合在山地種植。即便是雲貴這樣的蠻荒瘴氣之鄉,還是夔東這樣的絕壁崇山之中,都可以大加種植……”

陳藎卻奇怪道:“湖廣地勢平坦、水網密佈,種植稻麥之利,豈非遠勝於這幾種東西?”

李來亨並沒有回答陳藎的問題,而是看向夔東大山的方向,眼神似乎穿越了許多年的時光。他心中爲即將到來的天傾時刻而戰慄,終於回過頭去,對衆人說道:

“我將東行,湖廣就拜託給諸位了!”

(第三卷江漢獵獵完,第四卷遼海幽燕,與滿洲人的決戰時刻終於到來。)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六十章 反對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七章 無派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六十章 反對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