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徽柔

李來亨帶着幾十名親衛到達開封行宮外面,便下馬步行,將護衛也全部留在宮外。他不攜帶武器,但還是穿着盔甲進入宮室內。

不久前田見秀、牛金星、張鼐等人以參與大順元從諸將軍議的理由,自太原前線返回開封,他們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籌碼,便是當時也在太原的高太后。

畢竟永昌天子駕崩以後,高太后不論是其法理身份,還是依靠這些年來執掌老營建立的種種恩德,於大順軍將士的心中都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牛金星看來對高太后寄望很深,希望打出這張牌來增強他們的地位。

可是高太后回到開封后,卻在李過的安排下迅速離開了田見秀的府邸,住進了由明朝周王府改建而來的開封行宮中。

牛金星沒有想到在太原時表現得溫順而無主見的高太后,一回到開封,立即就以強硬的態度掙脫了他們的控制。

時局因此產生微妙的變化,也是從這時開始,開封城中藉口清洗曹營餘孽而發起的小規模兵變,數量越來越多。

李來亨穿戴全副鐵甲,雖然他將馬槊、弓箭和手銃都留在了宮門外,但是腰間依舊佩戴着永昌天子的遺物花馬劍。

晉王步速很快,兩邊帶路的宮女都已經趕不上李來亨的速度。他是這樣雷厲風行,使宮人都感到一股強大的壓迫力,與過往展現的那種親和姿態,隱然有不小的區別。

“顏清的身體還好嗎?”

李來亨直入宮室,開門見山問起了羅顏清的身體情況。也是因爲開封城內小規模兵變不斷的緣故,李來亨擔心如果讓羅顏清對這些變亂知情,將大大影響到她的身體情況,所以才和李過商量討論後,決定讓羅顏清先住到太后宮中。

此時李過和高太后都在行宮裡,顧君恩因爲一直領銜參軍司的班子爲李過處理案牘公務,所以此時也在宮中。

李來亨看到顧君恩,還有參軍司的其他年輕參軍曹本榮、周昌等人也都在這裡,心中便安定踏實了許多。

高太后看着李來亨,和藹又慈愛地微笑說:“御醫說她身體很好,雖然在關中受到一些驚嚇,但大體無礙。生產時間很可能就要到了,來亨,你要多陪陪顏清。”

李過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手指不時敲擊着椅子的手把,神情悠然,好像在思考着什麼遙遠的問題,甚至沒有注意到李來亨走近了過來。

“義父?”

“啊。”李過慢慢回過神來,他依舊是一副十分克制的樣子,臉上古井無波,看不出在想些什麼,“來亨,你來了。”

“義父在想前線的軍事嗎?”

李過沒有直接作答,他揮手召來顧君恩,說:

“我大順軍中善戰之士很多,但如顧司馬和曹參軍這樣長於案牘之人還是太少。來亨,這段時間你幕中這些僚客姑且先借我用一用吧?如今大順的戰線沿着黃河兩岸,縱橫數千裡廣,軍務之多,人力難以清理,還是需要這些人蔘與軍機,爲我決大事、掌文案,才能處理好朝堂的公務。”

李來亨看着在李過面前表現十分低眉順眼的顧君恩,心中暗笑數聲,坦然說道:

“其實我幕中有二士,顧好直善決軍機,方樂山專理案牘。不過義父既然已經用慣了好直,就先讓他帶着參軍司人馬隨義父左右,處理公務好了。”

顧君恩一邊向李來亨眨了一下眼睛,一邊向李過拱手說:

“掌行文案,其實我與樂山,比之牛太師都遠遠不如。先帝已設有平章政事、天佑殿大學士和六政府尚書,一切案牘公務,交牛太師處理其實並無不妥之處。”

李過自己給自己倒了半杯茶後,一飲而盡。他笑了笑,說:

“好。啓翁剛到開封不久,很多事務還不熟悉,一段時間後,等啓翁熟悉政務以後,你們再將案牘公務移交給六政府吧。”

高太后看李來亨一入宮,第一時間沒有去看望即將生產的羅顏清,而是在這裡和李過、顧君恩又談論起了政務,略有些不悅地說:

“補之你現在是監國,日理萬機、事務繁忙也沒有辦法。可是剛剛和二虎處理完軍務,難道現在又要忙着和來亨處理政務嗎?你自己忙着就算了,來亨是馬上要當爹的人了,總要讓他去看看顏清吧?”

李來亨好奇問道:“二虎叔來稟報什麼軍情嗎?”

李過還是微笑着說:“劉體純就是鬧着喊着要去前線,不願意待在開封。我已經同他講了,等到諸將軍議結束以後,該去前線的,肯定是都要返回前線。”

李來亨聳聳肩膀,也很自然地坐到了李過和高太后身邊,高太后本來要吩咐宮人爲晉王準備茶水,但他伸手阻止後,也和李過一樣自己給自己倒茶。

只有顧君恩、曹本榮、周昌等參軍司的人,尷尬地站在一旁。畢竟宮中高太后也好,李過、李來亨父子也好,都是大順皇族,也都算得上是一家人,自然是怎麼舒服輕鬆怎麼來,參軍司裡的這些參謀們,可就不能如此了。

顧君恩心想是否要告退的時候,一個玉石砌成的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躥了出來。她鼻子秀挺,可是雙目卻炯炯有神,和李自成十分相似。

李過看到這孩子,終於露出輕鬆自在的神情,笑道:

“小徽柔。”

這是李自成和高太后的女兒,也是永昌天子留在這世界上唯一的直系血脈李徽柔。大順公主的尊號和宗室親王一樣,都是使用古國名號,徽柔的公主尊號便是齊國公主。李來亨還是第一次見到她,從輩分上來說,徽柔算得上是李過的堂妹,也是李來亨的小姑。

李來亨看着這樣一個稚嫩的嬰孩,看着她搖搖擺擺、蹦蹦跳跳,連路都還走不好的樣子,同時也聯想到了羅顏清腹中還未產下的孩子,心中自然升起一股溫情。

徽柔的頭髮平梳得十分整齊,但看起來長度對小嬰孩來講是有一些長了。她頭髮在額角上一絡絡捲曲着,一直垂到耳際和脖子邊,宮人們來不敢拿剪子去剪掉她漂亮的頭髮,也就由之任之了。

“她生得真俊俏,和先帝龍顏也特別相似。”

徽柔搖搖擺擺地小跑過來,一路躥到李過的面前,監國很溫柔小心地將自己這個年齡過小的堂妹抱到了膝上,撫着她頭頂說:

“徽柔很少哭,年紀雖小,但已經有了先帝幾許風範。”

高太后看着乖巧至極的小徽柔,捂着嘴笑了幾聲後,又說:

“徽柔比玄朗還小一些,但是走路、說話,都比玄朗學得快呢。”

張玄朗是張鼐的兒子,年齡比徽柔大一點點,現在也被張鼐帶回了開封。好像這段時間,張鼐的妻子,也就是田見秀的女兒,時不時就會帶着玄朗入宮來陪伴高太后和徽柔。

徽柔一直很安靜地端坐在李過的膝蓋上,但當她聽到高太后說的話後,就撇着嘴巴,咿咿呀呀的說:

“玄朗、笨,太笨了。”

李來亨聞言大笑道:“徽柔是先帝之後,果然才智過人,吾家千里駒,自非外人可比。”

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
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