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

龍門所。

從獨石堡,到龍門所,再到宣府城,這裡有一條大明經營很久的道路,大明軍隊多次從這一條道路出塞。

這一條道路,非但是人工修建的,也是天然通道,兩山之間相隔數十里,形成一片谷底,東南方向是燕山山脈,西北方向是大馬羣山。

而這一條通道此刻,被兩支大軍所堵死了。

一邊是郭登本部。

郭登以龍門所謂中心,建立起好幾座連營,更是臨時鋪建了從宣府到龍門的馳道。

之所以如此,就是郭登隨時都準備撤退。

因爲郭登很明白自己的分量。

首先瓦刺大軍在自己的兩倍以上,其次不管是燕山也好,已經其他山脈也好,遠遠沒有到大軍不能潛度的程度。

他之所以駐守在這裡,不過是儘量讓不讓瓦刺大軍進入宣府,讓宣府百姓陷入大同一樣的慘狀。

一旦他發現,蒙古騎兵從其他方面迂迴過來,郭登定然第一時間縮進宣府城中。

畢竟徐晞擔任尚書的時候,對九邊城防進行了一次大修繕。

宣府城比之前結實多了。

再加上宣府百姓都已經躲進城牆裡面,憑藉他手中兵力,守住宣府城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是,一連數日,郭登都覺得對面營地情況有些不大對勁。

他一直以爲瓦刺大軍停滯在這裡,不過是不想強攻,而是再從別處繞道,但是而今卻感到不大對勁。

雖然蒙古人營地之中,炊煙依舊,人喊馬嘶之聲不斷,甚至依舊每日有蒙古人大明軍前耀武揚威。

但是,郭登依舊覺得,對面有一點不大對勁。

只是到底是什麼地方不對勁,郭登一時間想不起來。

郭登每日都站在望樓之上,眺望瓦刺大營,但是始終抓不住腦中一絲靈光。忽然他聽見一個士卒說道:“瓦刺這些天炊煙,一直沒有變化。真是非常準時。”

郭登心中忽然一動,暗道:“對,我怎麼沒有想到。”

他此刻再看瓦刺軍營,頓時覺得處處是破綻了。

最大的破綻就是瓦刺大軍的炊煙太準時了。

郭登太明白了,瓦刺本身就是一個部落聯盟。

即便領兵打仗大將軍,也管不到下面某部落什麼時候開飯。所以按照情理來說,這炊煙升起的時間,應該有前有後纔是。

即便是郭登各部,生火做飯的時間也不是一樣的,前後還是有誤差的。

郭登想來想去,除非一點,那就是這些煙柱,並不是炊煙。

郭登爲了驗證這個目的,立即派夜不收去勘探各山取柴之地,有沒有新痕跡,有的話,又有多少?

十幾萬大軍駐守在一地,別的不說,但但是柴火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一點也是大明的地盤。

那些樹木上有木材,而且容易看伐,那些山是禿山,根本沒有草木,郭登是一清二楚。只需勘察一下痕跡,就能弄清楚,瓦刺大軍木材到底消耗了多少。

已經,瓦刺大軍到底有多少人?

此刻,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已經籠罩在郭登心中了。

當晚,郭登就得到消息,最少五天之內,沒有新看伐樹木的痕跡了。

郭登聽了臉色鐵青,狠狠的該自己一耳光。覺得這些明顯的事情,他居然需要五天才能發現,他被阿刺知院耍了五天。

至於阿刺知院本部人馬去了什麼地方,郭登用腳趾頭想,就知道很危險了。

這也是一葉障目。

郭登一直擔心阿刺知院迂迴,萬萬沒有想到阿刺知院回撤退。

亡羊補牢,尤未晚矣。郭登立即作了決定,首先他將消息通報楊洪,北京,已經成國公。

但是考慮到時間關係,郭登覺得他派出的信使,到了成國公軍中的時候,恐怕很多事情都發生了。

這些都做了之後,郭登就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大舉進攻,攻破瓦刺的營地。

爲了維持一個十萬大軍的架子,阿刺知院最少留下一萬多人,只有足夠的人數,才能瞞得過郭登的眼睛。

如果沒有這一切精細的準備,郭登怎麼可能看不出啊。

當夜郭登發動了夜襲。

蒙古大營瞬間被攻破,畢竟留下的這些人,撐起的只是一個架子,如果真將明暗哨,一起安排的話,他們這些人,根本不用睡覺了。

防禦面積太大,人數又太少,面對郭登的突然襲擊,他們根本沒有怎麼打,紛紛連夜北走。

即便如此,郭登也有一兩千的斬首數。

“說。”郭登將腳下的靴子踩在一個蒙古人頭人臉上,將他整個踩進泥土之中,面色有些猙獰的說道:“阿刺知院去哪裡了?”

“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他是往西北方向走了。”這個蒙古投入斷斷續續的說道。因爲郭登踩的太用力,他一張嘴,就有土進入口中。

這對郭登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他雖然心中已經有了猜測,但是他更擔心這個猜測是錯的。

所以,他心情很不爽。

郭登冷笑一聲,反手拔刀釘在這個蒙古人的脖子上。這個蒙古人咯咯幾聲,鮮血從他的嘴裡流出來,將大片大片的土地染紅。

郭登立即下令大軍北上,重奪獨石堡。

別的事情,他也管不了,也不可能管了。他只能做好自己。一旦成國公大軍陣出了什麼差錯,也要保證瓦刺大軍不能輕易進入宣府境內。

更多的事情,他只能看北京怎麼處理了。

郭登的奏報非常快的傳遞到了京師。

朱祁鎮看郭登說阿刺知院退兵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是不是瓦刺退兵的開始。

畢竟貓兒莊大捷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師。

朱祁鎮正在歡喜之中,他隨即叫了張輔,讓張輔給他解讀一下。

張輔一看着情況,臉色瞬間白了。他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

如果說,阿刺知院想要退兵,他根本不用這樣弄虛作假,還折損了不少人馬。而且算算時間,郭登所說的五天之前,恐怕還在成國公出塞之前。

也就是說,成國公出陽和口的時候,阿刺知院本部人馬已經離開了龍門所。

而從獨石堡到貓兒莊,不過三四百里左右,即便而今成國公追得更北一點,最多也不過是五六百里左右。

對瓦刺騎兵來說,這個速度的突襲,根本不算什麼事情。

朱祁鎮此刻也看見張輔臉色有變了。

他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張輔如此失態,心中頓時有一種不妙的感覺,問道:“國公,出了什麼事情?”

張輔說道:“阿刺知院本部大抵有十萬騎,此刻恐怕已經去追成國公了。”

朱祁鎮一聽,頓時覺得頭嗡的一聲。有一種天懸地轉的感覺,隨即朱祁鎮方而安心了。心中暗道:“該來的,終究會來的。”

就好像是樓上第二隻鞋子一樣,朱祁鎮一直擔心成國公戰敗,心中憂心忡忡的,此刻發現成國公可能真的要戰敗了,心中反而安定了很多。

反正最壞的結果,他已經有所預計了。還怕個球。

但是朱祁鎮卻沒有給英國公好臉色,說道:“僅僅是這樣嗎?”

張輔喉頭一動,說道:“臣還擔心一件事情,延安,山西陣來報,這一支瓦刺騎兵,飄忽不定,從各種戰報上來說,數量與位置都是猜測,雖然有斬首,但是卻沒有多少證明這一支軍隊到底在什麼地方?”

“而這幾天之內,也沒有消息了。”

“或許是地方情報遲緩,就在路上了,或許是-------”

朱祁鎮說道:“或許是,他這數萬人馬,此刻也在追成國公了。”

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八章 修律vs修例
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八章 修律vs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