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

第一百一十九章男兒賭勝馬蹄下

說實話邊軍用三眼火銃,最大的便利處,就是圖他打空之後,可以掄起來當鐵棍來用。而不是三眼火銃有什麼威力。

以這個時代的火銃威力,騎兵馬上放銃也不要想什麼命中率了。

更多是驚動對方的馬匹,或者是嚇唬對方,等一會交手的時候佔據上風。而今少府配個騎兵的火銃,都是手銃。

一般都讓用繩子系在馬鞍之上,交戰之前,先填裝好,並點好火繩,等臨陣一銃,就可以扔下不管了。

雖然一銃,看起來比三眼火銃一下子能打三銃要差了一下。

但是這火銃的威力不錯,十幾步之內,還有一點準頭,不至於真是放響嚇唬人。

石亨又問道:“餉銀可是缺了你的了。”

金凡登更是搖頭,說道:“不曾,全軍上下,從無短缺一錢銀子。”

平均下來,每一個士卒一個月能拿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看似不多,但是在北方一畝地一年也不過兩三石糧食的產量,百姓更多是溫飽而已,一兩銀子根基價格的不同,大抵能換三石到四石糧食,也就是四五畝地的純收入

如此算來,這已經是非常高了。

說一句不客氣的話,足夠買一條命了

石亨說道:“既然如此,縱然瓦刺兩倍於我,難道我軍就一定會輸給瓦刺嗎?”

金凡登頓時心中一動。

此刻他纔有一種感覺,大明正統十四年前的大明軍隊,與而今的大明軍隊,在邊軍之中變化還不大,但是在京營之中,卻是質的變化。

這種變化,很多人都是不清楚,似乎在無聲無息之間,但是此刻回頭一看,才知道,哦,原來已經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從正統十四年之後,朱祁鎮重建京營,這麼多年,往裡面砸了三千萬兩上下。這是一個什麼數字,是一個可以完成河北水利工程的數目。

如果之前,京營新兵太多,戰鬥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但是經過這幾年大大小小的戰事,就好像磨刀一般,已經爲京營開了鋒。

只是很多人對這種變化反應有些遲鈍。

石亨之所以傲氣,在外人看來,是昏了頭,就是他這幾年打仗之中,已經感受到這種感覺。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更不要六年整兵經武。

豈能沒有效果。

這次是石亨敢與也先再賭一場底氣。

他賭的就是他親生做誘餌,也先吃不吃的下。

至於援軍,石亨從來不擔心。

因爲他了解楊洪。

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楊洪是一個以大局爲重的人,他就是對他這一次行動,有多少不甘心,但是爲了大局着想,也會盡快來救援。

如果楊洪拋棄輜重,騎兵追擊,石亨估計楊洪郭登兩部與他之間的距離,也不過五日上下。

石亨看似弄險,但是他其實清醒的很。

同樣清醒的還有也先。

也先聽到石亨窮追不捨,已經過了忽蘭忽失溫了。陡然冷笑一聲,說道:“好一個石亨,真以爲我也先老了嗎?”

也先堅壁清野,步步後退,看似軟弱可欺,但是實際上,也先一直想要一場重大的勝利。也先知道,他單獨打任何一路明軍,想要戰而勝之,都不大容易,如果想圍殲一部,更是需要時間。

最後就是將明軍前後拉開,然後個個擊破。

故而他爲了這一戰,他將各部的牧民都遷走了。一律向北,在北部的一些湖泊所在之地休養生息。

蒙古北部有相當多的湖泊。在冬季自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但是在而今春夏之交,自然是可以棲息的季節。

也先更是從各個地方抽調兵馬

而今石亨要面對的不是十萬瓦刺,而是十三萬。

阿次帖木兒從西域回來了,帶來三萬西域兵馬。

如果明軍步步爲營,不曾深入,在明軍撤退的時候,也先也是有一場反攻的。但是而今石亨的舉動,雖然正中也先下懷,也先卻也感受到深深的蔑視

也先用的套路,根本不是新招數,明軍上上下下幾乎是的閉着眼睛,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但是石亨的作爲,幾乎是赤裸裸的說挑釁。

讓也先如何不生氣。

阿次帖木兒說道:“父皇,兒臣請爲先鋒,大破石亨。”

也先看了一眼阿次帖木兒,心中有些滿意。他從來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很像自己,特別是在打仗方面。

阿次帖木兒坐鎮西域,並沒有少征戰,在與西域各部落的作戰之中,戰無不勝,爲瓦刺穩定了後方。

也給瓦刺帶來很多威望。

即便是瓦刺在東方戰線之中屢屢受挫,也讓各部不敢輕舉妄動的。

阿次帖木兒已經長成了能支撐瓦刺,以及綽羅斯家族的棟樑之才了,這讓也先很是欣慰。只是在也先看來,阿次帖木兒還是少了一些老辣。也先要搖頭,說道:“不行,現在還不行,因爲石亨不夠往西。”

“楊洪郭登與石亨之間的距離不夠遠,故而最後的戰場不在這裡。”

阿次帖木兒問道:“父皇的意思,這戰場放在什麼地方?”

也先目光在地圖之上輕輕的劃過,最後落在一個地方上,手指輕輕一點說道:“就這裡。”

阿次帖木兒低頭一看,卻是杭愛山,也就是燕然山。

就是勒石燕然的燕然山。

他是漠北重要的山脈,西北東南走向,更是蒙古水下天然的分割線。比現在這個位置還遠一些。

正是也先爲石亨準備的決戰之地。

也先猛地起身,雙手拍在桌面之上,厲聲說道:“傳令各部,連夜向西北而行,我要看石亨敢不敢追了。”

蒙古人這種引人來追,然後反身一擊的手段,已經用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從來不是什麼保密的事情。

此刻就是要考驗一個人的膽氣了。

石亨如果不追,他就放過了瓦刺主力。他之前做的一切,都半途而廢了。如果石亨來追的話,那麼石亨面對也就很簡單了。

一場追逐戰轉向的決戰。

在明軍持續消耗馬力之後,再有一場決戰。

瓦刺在馬力儲備之上遠遠在石亨之上,這一場奔襲之後,石亨將會在劣勢之下,面對瓦刺大軍的反撲。

這樣的局面,根本就是陽謀。

如果楊洪在這裡。

定然會懸崖勒馬。

但是石亨卻是興奮的滿臉通紅,他下令,將來的牛羊都殺了,所有人都吃肉,每人的糧食都輕裝,直帶半月之糧。

因爲石亨估計這一戰,不管怎麼打,半個月也必然結束。

如果勝利的話,自然有足夠的戰利品。

如果失敗了,更多的糧食也不會有人吃了。

做完這些準備之後,石亨自然是追了上去。

而追在他後面的,卻是一路路楊洪的信使,石亨統統不見,但是楊洪卻也從這些人的口中聽到了石亨的舉動。

楊洪當日臉都黑了。

石亨是拿五萬精銳士卒的性命去賭一場大勝,他根本沒有想過萬一賭敗會什麼什麼樣子。

他不想,楊洪是要想的。

楊洪只能長嘆一聲,暗道:“不能不陪石亨賭了。”

他實在不知道石亨全軍覆沒之後,他的這個主將如何面對天下悠悠之口,他說不得要學一學成國公了。

所以,爲了不落到成國公的局面,他一聲令下,將輜重全面放在後面,他與郭登帶了八萬騎兵快馬加鞭追趕石亨

只是石亨與他們之間的道路有些長。

縱然他們而今開始快馬加鞭,也未必能趕在大戰爆發之前趕到。所謂遠水救不了近渴,真正勝負還是看石亨與也先。

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三章 災年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章 貝琳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
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三章 災年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章 貝琳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