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等輔兵

大量光頭輔兵挨着寨牆或坐或蹲,有的面色悽惶,有的眼神呆滯,有的愁苦滿臉……這些俘虜既爲自己的性命擔心,更因爲早上連飯都沒吃便被攻破營寨作了俘虜,又揹負盔甲走了幾十里路,而顯得萎靡不振。

一路上,不光是明軍戰兵呼喝役使,就連那些明軍的原裝輔兵也欺負他們,把自己身上的東西挪一些加到他們身上。這些俘虜前途未卜,根本不敢反抗,只能是默默忍受。

“好餓呀!”趙小栓吸了吸鼻子,空氣中有淡淡的飯菜香味,肚子裡不由得咕嚕一聲,他嘀咕起來,又不由自主地摸了摸懷中那被一刀剃下來的小辮子,啥叫個“知恥後勇”哩,他不明白,更搞不清楚剃他辮髮的明軍吼着要他保存這東西是個啥意思。

“忍着吧!”一個老兵在旁低聲說道:“你還知道餓就算不錯了,沒看見不少人都被天雷給炸成碎肉塊了?這仗是沒法打了,老天都向着明軍,要雨得雨,要雷得雷。”

“天雷?俺沒看見,俺們在後面列隊,準備上去增援替補,光聽見寨門轟轟的雷聲,震得耳朵直嗡嗡,晃得眼睛直花花,然後明軍就衝進來了。”趙小栓傻乎乎地說道。

旁邊的何壯子一直在掏着耳朵,他離寨門比較近,第一輪轟炸便幸運地被震昏過去,醒過來便迷迷糊糊地被抓了俘虜。因爲聽力受到了影響,反應較遲印,一路上沒少挨踢打。此時聽力有所恢復,但說話卻是異乎尋常的大聲,“你們說啥?”

“閉嘴,要造反哪!”寨牆上立刻傳來了明軍的喝罵聲,“不準交頭結耳,都他娘×的老實呆着。”

趙小栓趕忙捂住肚子,生怕這咕嚕聲也被聽見,再被喝罵,另一隻手緊着衝何壯子亂擺,示意他閉嘴。

“開飯了,都排好隊。”十幾個明軍輔兵挑着幾個木桶走了過來,有的輔兵嘴上還有油光,顯然是已經吃飽喝足,這纔給這些二等輔兵送來飯食。

朱永興早就把輔兵的待遇提高了,因爲大多數的輔兵都是當地動員的民衆,更象是僱傭的伕子。除了能吃飽飯外,打掃戰場時,從俘虜和死屍身上獲得的財物,輔兵還能夠獲得四分之一,算是僱傭他們的工錢。當然,要是趁別人不注意,偷偷昧下,也無法被深究。

隨着明軍的幾次勝利,輔兵中頗有一些心眼靈活、運氣好的傢伙發了小財,也算是變相地鼓動起了人們參加輔兵的積極性。所以,朱永興明知會有昧下錢財的事情,也還是睜一眼閉一眼,不去過問。而這些輔兵現在又有了欺壓的對象,就更有些趾高氣揚的感覺。

幾桶米飯,一筐木碗筷子,一桶菜湯。那湯還真是湯,經過了戰兵和輔兵的兩番掃蕩,別說馬肉了,就是菜葉也零星可見。不過,湯上漂着油星,且飯湯都是熱的,對這些二等輔兵來說,已經是擋不住的誘惑。

“別搶,別搶,懂規矩不?”幾個明軍輔兵踢打、喝罵着涌上來的俘虜,“排隊,排隊,再擠就打出去,不給吃喝。”

好半天俘虜們才明白了啥叫規矩,乖乖地排好隊,先領了木碗、筷子,再去打飯。白米飯澆上兩勺菜湯,散發出令人垂涎的香味,一陣吞嚥唾沫的聲音在隊列中響了起來。

“大家都彆着急,更不可爭搶。殿下恩典,讓你們吃飽飯,可別自找苦吃。”一個聲音響了起來,熟悉的口音令很多甘陝綠營的俘虜轉頭觀看。

王鬥和孫四順出現在衆人面前,軍裝齊整,精神抖擻。爲了儘快安定俘虜的人心,那些前期加入明軍的俘虜兵都被派出來,分頭到新俘虜中作些宣傳。

“殿下千歲金口玉言,說了降者不殺就是不殺,你們不用擔心自己的小命兒。”孫四順升爲百戶,並不情願來做這種事情,口氣便有些生硬,“老老實實地聽從分派,以後自有你們的好處。”

王鬥覺得孫四順話中的金口玉言有些不太妥當,只是此時也不是糾正的時候,便接着說道:“大家以前爲韃子賣命,也許都有苦衷,但想想值得麼,多少人暴屍荒野,做了異鄉之鬼,連入土爲安都做不到。家裡的親人呢,苦等苦盼,人見不着也罷了,連把骨頭也拾不到。要是真有悔悟之心哪,就加入明軍,爲大明,爲咱漢家的江山而戰。”

“傻子纔會繼續給韃子賣命。”孫四順在旁插嘴,橫眉立目地恐嚇道:“都看見那天雷的厲害了吧,那就是殿下千歲用仙法請來的,轟的一下,炸得粉身碎骨,一堆爛肉。”

王鬥翻了翻眼睛,指了指自己和孫四順,說道:“我倆以前也是糊塗蟲,爲了混口飯吃與明軍爲敵。現在棄暗投明,痛改前非。殿下千歲仁厚,既往不咎,還有功必賞。你們看他,這纔多長時間,已經積功爲百戶,戰後還有十畝田地封賞。”

孫四順乍聽到王鬥揭他的底,臉色一黑,等聽到後面,又挺起了胸膛,得意地嘿嘿笑道:“十畝只是餉田,我在攻破固東大營時又斬首三具,這,這還得加上幾畝功田吧?”

兩人一唱一和,白話了半天才轉身離去,到下一羣俘虜中宣傳。俘虜中幾雙目光跟隨着他們的背影,久久才收回去。

“孫百戶,下回說的時候不要說殿下金口玉言了,好象那是說皇上的話。”王鬥邊走邊提醒着孫四順。

“啊,還有這麼一說?”孫四順縮了縮脖子,皇權至尊無上的觀念已經深入了百姓的人心,一聽說自己犯了忌,難免感到害怕。

“嗯,差不多。”王鬥點了點頭,又安慰道:“應該沒事兒,要是有人揪扯這事兒,我給你做證,就說是別人聽差了,你說的是,是殿下金玉一諾,絕不更改。”

孫四順摸着下巴,默默記住,嘴裡還重複道:“金玉一諾,絕不更改;金玉承諾,絕不更改。”

……

第199章 接戰第2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血戰廝殺第4章 封賞,臺灣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38章 大海戰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9章 破城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60章 大結局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73章 小朝會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26章 無題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38章 廣國公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72章 攻守結合第43章 保寧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8章 封官兒第30章 無題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7章 歡歌暢飲第112章 女考生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69章 軟實力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96章 鑑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8章 緊急商議第8章 依城挫敵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28章 拉英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95章 難以逾越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21章 暫時相安
第199章 接戰第2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血戰廝殺第4章 封賞,臺灣第89章 進退兩難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38章 大海戰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9章 破城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60章 大結局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92章 僞造,詭道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73章 小朝會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26章 無題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38章 廣國公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72章 攻守結合第43章 保寧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8章 封官兒第30章 無題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7章 歡歌暢飲第112章 女考生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69章 軟實力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96章 鑑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8章 緊急商議第8章 依城挫敵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28章 拉英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95章 難以逾越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21章 暫時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