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陌生之地

朱永興從昏迷和噩夢中甦醒過來,發現自己趴在一條河流的岸邊石頭上,半邊身子泡在水中載沉載浮。頭痛得很厲害,肚子脹得滿滿,但他還記得和李常奇拿着火槍去打獵,在徒涉山中一條急流時,他失足被衝倒,隨着湍急的溪澗直漂到了一個深潭。然後又被一股強大的吸力直拉到幽深的潭底,在一條黑的彷彿無邊無際的隧道中掙扎,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用力晃了晃頭,朱永興暫時擺脫了腦海裡象是記憶又象是噩夢的東西。然後他慢慢地站起來,蹣跚着上了岸,躺在鬆軟的河灘上,呼呼喘着粗氣。過了好半天,朱永興恢復了一些體力,坐了起來,四下張望着,這裡象是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小山谷,一條不知名的大河緩緩流過。

“老李,老李。”面對着全然陌生的環境,朱永興感到茫然和無助,他張開嘴,喊了兩聲,卻發現聲音嘶啞得厲害。而周圍除了水聲,便是一片寂靜,寂靜得讓人心悸,讓人有種不祥的感覺。這讓朱永興很緊張,緊張得趕忙摘下還背在身上的那枝火槍,牢牢地握在手裡。儘管火槍裡的火藥都溼透了,並不能馬上擊發,但多少給了朱永興一些依靠和安慰。

……

淡紅色的雲霞給人一派融融暖意,沿途的綠草中間點綴着紫色、黃色和紅色的小花,它們的花瓣展開猶如托盤,中間是嫩黃的花蕊,正以歡快的姿態去承受陽光還有無盡的美妙的夢幻。

但朱永興順着河邊一路走來,卻總覺得寂靜中飽含着陰險,周圍的一切都好象在用冷酷的肅穆來和他對峙。他極盼望着能儘快遇到人,最好是遇到李常奇,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並且帶他離開這陌生而蒼黑濃重的林莽。

失望,卻始終伴隨着朱永興,他只能沿着河邊向前走,而暫時不敢向着密密的叢林邁步。朱永興卻聽說過在叢林中是個什麼滋味,污水窪中有水蛭,樹葉上有螞蝗,草叢中有毒蟲……

咦,一角黃布在前方一塊河邊的大石後露出出來,朱永興喜出望外,快走了幾步,但隨後又慢了下來。一個人臉朝下趴在石頭後的淺水中,看衣服,看髮型,卻不是他熟悉的人。而且,看樣子,這人似乎是死了。嗯?這是什麼衣服,怎麼看起來很象電影裡的戲服呢!

來到跟前,朱永興猶豫了一下,伸手將此人翻了過來,摸了摸頸部的脈搏,然後搖了搖頭,這人確實已經死了。他又伸手撩開粘在屍體面部的長髮,當看到此人長相的瞬間,朱永興有種奇怪的感覺,就象是,就象是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或者是在照鏡子。

象,相當的象,朱永興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臉。重新穩定了心神後,朱永興繼續上下打量着,怎麼回事,他百思不得其解,又感覺有些困惑和詭異。過了好半天,他伸手將屍體拉上河灘,並把死者腰間的一個小包裹解下來。打開一看,袋子裡裝的是一個四方的印章和幾個象是小金錠的物件。銅的還是金的?朱永興在手裡掂了掂分量,又看了看印章上的刻字,竟然認得出,是“岷王世子印”。

遠處突然傳來幾聲野獸的咆哮,朱永興擡頭看了看天色,儘管心中有太多的疑團,但他還是決定要走了。這個傢伙嘛,算了,誰讓你跟我長得象呢,賣點力氣,讓你入土爲安,免得被野獸撕咬吧!你身上的東西我暫且拿着,等出了這裡之後,興許能憑此找到你的家人來收殮你呢!

朱永興將屍體拖入一個土坑,用泥土和石塊草草掩埋起來,並且做了個標記。當掩埋這個和自己長相酷肖的死者的時候,他忽然有一種錯亂的感覺,如同意識飄離了軀殼,正從體外注視自己的身體。這讓他的思維陷入了短暫的迷茫和混沌,以致於他失神了好半天。等到最後幹完,朱永興不由得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重新看了看太陽的方向,鼓起了勇氣,轉身沿着一條似乎有人走過的路向着叢林慢慢走去。

頭上高懸着生命的羣落,腳下是葛藤荊棒。雖然彷彿有路,可帶鉤刺的野藤時不時就絆住了朱永興的腿。叢林又濃又密,明燦的陽光竟然穿不透繁枝茂葉織成的天幕,只是偶爾從網眼裡透進幾粒光斑。一棵棵不知名的大樹上懸掛着網狀的氣根,微蕩着,象一排絞索。縱目遠望,前面好象是一條綠得發黑的隧道通向無底深淵,每一步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探險。他娘×的,這就是該死的熱帶叢林嗎?

朱永興終於停下了疲憊的腳步,苦惱地搖了搖頭。劈荊斬棘,對,這詞兒倒是不錯,可只憑他隨身帶着的多功能野戰刀,顯然不能勝任這麼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也不知道走了多遠,只知道現在他氣喘吁吁、滿臉汗流,衣服也早被汗水溼透,肚子開始咕咕作響,潮溼的陰囊奇癢難忍。

這時,一種富有流動感的嘩嘩聲隱隱傳來,朱永興仔細傾聽,斷定不是風吹樹葉聲,不由得欣喜地加快了腳步。響聲越來越清晰了,油然而生的希望的力量是無窮的,他拔開擋路的枝葉,甩掉絆腳的藤蔓,奮力前進。大概二十分鐘後,他來到了一條小溪邊,重重綠樹遮掩着小溪,小溪的叮咚是一曲最美妙的沁人肺腑的歌。

這簡直可以說是天堂,朱永興被這近似虛幻的景象所鼓舞,快步來到溪邊,伏下去掬飲溪水,泉水竟然這樣清澈涼爽。他又脫下衣服,歡樂地撫摩着被汗垢浸蝕的肌體,快活得直打哆嗦。

密林中的溪流使朱永興享受到幽靜、芬芳和清涼,鳥雀在林間啁啾鳴囀,這使他充分感受到焦慮之後的安適和疲憊之後的酣暢,這是老天對受難者的賞賜。而且,溪邊不遠處還有一個小棚子,雖然看起來已經有些腐朽破敗了,然而,此刻也不能有更大的奢求了。

………

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11章 結果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02章 總攻(二)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95章 初印象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02章 總攻(二)第145章 大包圍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30章 無題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5章 被誤導了第89章 進退兩難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29章 宗室儀仗第32章 賜名白族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64章 計議第273章 潰敗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83章 棄城之議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慷慨陳詞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0章 會趙王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91章 新氣象第191章 新氣象第138章 廣國公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42章 會晉王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8章 封官兒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45章 天變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8章 黯然收兵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72章 攻守結合第5章 琉球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91章 外交,內政第71章 流寇戰術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01章 夜談
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11章 結果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02章 總攻(二)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95章 初印象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02章 總攻(二)第145章 大包圍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30章 無題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5章 被誤導了第89章 進退兩難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29章 宗室儀仗第32章 賜名白族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64章 計議第273章 潰敗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83章 棄城之議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慷慨陳詞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0章 會趙王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91章 新氣象第191章 新氣象第138章 廣國公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42章 會晉王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8章 封官兒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45章 天變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8章 黯然收兵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72章 攻守結合第5章 琉球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91章 外交,內政第71章 流寇戰術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3章 綜合實力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01章 夜談